影视评论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電影:雙重生命   》 第39節:三色:藍(1)      安內特·因斯多夫 Annette Insdorf

第39节:三色:蓝(1)
  四 三色:藍
  上帝愛三。
  ——俄國人在喝第三杯時說的祝酒詞
  和《十誡》一樣,《三色》的創意同樣來自於剋日什托夫·彼埃西維奇,“一天晚上,我看見電視裏采訪一位波蘭作麯傢,”彼埃西維奇接受《電視博覽》采訪時說,“他和妻子一同出現在鏡頭中,我心想,這女人在他生活中一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便是《藍》最初的構想,一部關於自由的電影。”[1]如果說電影《十誡》將《聖經》中高高在上的抽象教條轉變為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所要面對的種種抉擇,《三色》則同樣地將法國國旗的三種顔色——以及自由、平等、博愛的理念——轉化到了一個十分個人的復雜舞臺上。
  這一次,傳奇的法國製片人馬林·卡米茲(Marin Karmitz)也加入到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彼埃西維奇的團隊中間,他擔任了這三部風格獨特、內容豐富的電影傑作的製片人。《藍》《白》《紅》分別以巴黎、華沙和日內瓦作為背景,拍攝周期極短:第一部在1992年9月至11月間拍攝,剩下兩部在1993年5月拍攝完成,到這年9月,《藍》已拿下1993年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殊榮,朱麗葉·比諾什(Juliette Binoche)也得到影後桂冠。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第2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2)第3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3)
第4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4)第5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5)第6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6)
第7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7)第8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8)第9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9)
第10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0)第11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1)第12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2)
第13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3)第14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4)第15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5)
第16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6)第17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7)第18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8)
第19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1)第20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2)第21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3)
第22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4)第23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5)第24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6)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