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古董 》 收藏之旅 》
第38節:兩入宜春為獅鎮 一見鐘情得麻姑(1)
廖文偉 Liao Wenwei
兩入宜春為獅鎮
一見鐘情得麻姑
所謂志同道合這個詞,究其源,還是《三國志》中曹植說的一句成語。《魏志·陳思王植傳》有這麽一段話: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及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謨神通,豈復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今日看來,成語之初,還是"道合志同",道合放在前面的。
徐樹仁和劉嚮朝、鬍立文是志同道合者,更是道合志同者。他們三個人一道去尋覓古物文玩是常有的事。古人云"合久必分",三人中的劉、鬍二人尚在"學步"之中,路走穩了,當然也是要分的,衹是時候未到。大傢都有了足夠可以自信的鑒別能力,三個人三嚮出擊,等於成扇面幅射搜索,漏網之魚必將越來越少,豈不更好?當然,這還是七八年前的往事。
1999年還不到"吹落黃英遍地金"的日子,瀏陽有個古玩商人告訴徐樹仁,說是宜春有個收藏"大傢",傢裏藏品真可謂滿目琳琅。聽他一說,徐樹仁便坐不住了,請他帶路,驅車出湖南,奔江西,直撲宜春。到了宜春纔知道,原是一傢同胞三兄弟,個個愛收藏,老大是商會負責人,老二從事裝修工作,老三似乎是搞點古玩買賣什麽的,不像市井無業之人。
要說是"大傢"尚不好定論,藏品不少也確是真。主人很客氣,領着徐樹仁逐一瀏覽他的"寶貝",但要價都不低,用古玩行裏的話來,你開價太高,不好還價。結果看來看去,徐樹仁相中了一對獅鎮。
獅鎮瓷質,作臥形,長僅十來釐米,高若五六釐米,為紅緑彩紋飾。一獅抱球,球為礬紅色,獅身為豆瓣緑色,毛發為金水綫描。其造型憨厚古樸,形態活潑可愛,應是晚清之物。好就好在是成雙成對傳世,未失群,無損傷,小小巧巧,卻有奪目之輝。
不料老三"牛氣衝天",他一把從徐樹仁手裏抓過獅鎮來。"不賣不賣,又不是缺錢花,為何要賣了它?"他將獅鎮放回架上,回頭望着徐樹仁帶些鄙夷地說:"賣也行,你出得起價嗎?"
徐樹仁衹是微微笑着。他的確不像個小有成就的私人企業主,為人低調,與世無爭。他想起夜郎自大這則成語故事,心裏說:"不就是一對晚清的獅子鎮紙嗎,何必這麽神氣?"但他口裏卻說:"價錢可以商量嘛,談買賣談買賣,我們還沒有談呢。"
老三說那就談吧,開口要了個"獅子大開口"價。徐樹仁衹好一笑置之,看別的,談別的,不再談這對可愛的"獅子"了。
宜春之行,一無所獲。
又是幾度的花朝月夕,轉眼間便是2007年的石榴花紅季節。那一日徐樹仁與劉嚮朝、鬍立文去郊區的"農傢樂"共進午餐,說起收藏這檔事,徐樹仁忽地記起幾年前的宜春之行。
"那對獅鎮很招人喜歡,已經好些個年頭了,不知還在不在。"徐樹仁神情帶些沮喪,笑容也不見了,筷子停在手中許久未動。
"難說。"劉嚮朝畢竟是個從政多年又富有實幹精神的領導幹部,他是他們三人中唯一能喝兩口酒的,他放下手中酒杯,斬釘截鐵地說:"過幾天,我們去一趟宜春!"
再赴宜春,街市已然有了不小的改變。一打聽,三兄弟中的老二已經喬遷一處小區,很快便找到了他。一見徐樹仁,立即便認出了他,連說"多年不見",讓坐、沏茶、遞煙。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寫在《收藏之旅》前面的幾句話 | 第2節:初上收藏漫漫路 不識緙絲祝壽圖(1) | 第3節:初上收藏漫漫路 不識緙絲祝壽圖(2) | 第4節:諸升墨竹方入室 又迎戴熙山水來(1) | 第5節:諸升墨竹方入室 又迎戴熙山水來(2) | 第6節:諸升墨竹方入室 又迎戴熙山水來(3) | 第7節:石上牡丹爭富麗 鐵筆妙手字亦香 | 第8節:母子圖前讀仇英 一驚一喜話傳承(1) | 第9節:母子圖前讀仇英 一驚一喜話傳承(2) | 第10節:幾度春風吹又去 別時容易見時難(1) | 第11節:幾度春風吹又去 別時容易見時難(2) | 第12節:幾度春風吹又去 別時容易見時難(3) | 第13節:鋤下險救漢時鏡 鋤下險救漢時鏡 | 第14節:錦綉八哥投新主 五彩翠鳥別舊居(1) | 第15節:錦綉八哥投新主 五彩翠鳥別舊居(2) | 第16節:四進四出黃金洞 銅人圖像出山衝(1) | 第17節:四進四出黃金洞 銅人圖像出山衝(2) | 第18節:四進四出黃金洞 銅人圖像出山衝(3) | 第19節:萬般劫難逃九死 喜逢知己要新生(1) | 第20節:萬般劫難逃九死 喜逢知己要新生(2) | 第21節:孔廟階前三嘆喟 尼山信牌走湘中(1) | 第22節:孔廟階前三嘆喟 尼山信牌走湘中(2) | 第23節:小心覓得老信札 大意失卻老招牌 | 第24節:鈎沉歲月憑古籍 空山何處覓斯人(1)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