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礼仪 》 金正昆教你學禮儀:禮儀金說II 》
第37節:第四篇 交談之道(3)
金正昆 Jin Zhengkun
其一,不打斷對方。不打斷別人,俗稱不插嘴。當別人發言的時候,他有說話的權利。你既然尊重別人,就要讓別人把自己的話說完。你自己可以把話說完,但也要讓別人把話說完。真正有教養的人,是不會打斷別人說話的。萬一別人和你同時說話怎麽辦?那就要退一退、讓一讓,註意禮讓。要讓對方先說話,互諒互讓是一條基本的禮儀。衹有長輩對晚輩,上級對下級,纔可以打斷對方的話。
其二,不補充對方。衹要不涉及原則問題,就不要補充對方。人們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地位不一樣,知識構成不一樣,興趣所在也不一樣,所以其關註的問題往往也就不一樣。比如,一場球賽,你喜歡的可能是甲方,我卻喜歡乙方;或者我們都喜歡甲方,你喜歡6號隊員,而我卻喜歡9號隊員。所以人傢愛說什麽,就可以說什麽。我們尊重別人,就是要尊重對方的選擇,就不要去補充他。可是有些人就喜歡補充別人。補充對方的結果,無非是逞強好勝,顯得自己比人傢懂得多,其實大可不必。
比如,你說現在流行釣蝦,他說現在流行釣魚。你說現在北京流行釣蝦,他說廣州也流行釣蝦。你說現在上海流行釣蝦,他說那是廣州人發明的。你說廣州流行釣蝦,他說是從臺灣傳過來的。無論如何,他總顯得要比你懂得多一點,知道得多一些。其實,一個真正懂得交往藝術的人,是會給對方創造表現機會的人,而不是努力表現自我的人。簡單地說,就是沒有必要自己處處都要去爭強好勝。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
其三,不糾正對方。與別人交談時,不要隨便對對方的是非進行判斷。有些人喜歡是非分明,這個應該沒錯。但是我們所講的是非分明,應該是大是大是非。諸如黨紀國法、國格人格、四項原則、財務制度、人生觀、世界觀等等,這些大的問題,就要是非分明。但是,有些小是小非,比如,這個地方的白菜賣三毛;那個地方的白菜賣兩毛八,實際上難言是非,那就得得過且過。那時,往往就沒有必要講誰是誰非,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啊。非要討論清楚你為什麽賣三毛,他為什麽賣兩毛八有意思嗎?!你要是這種事兒上無休止地糾纏下去,會浪費多少寶貴時間啊!其實大可不必,因為人站的角度不一樣,想的事情不一樣,很多事兒你談不上孰是孰非。有的事情,站在這個角度來看肯定是對的,再換一個角度來看它可能又錯了。
比如,你要用動作來表示理解和支持,你會怎麽樣做?一般都會是點頭,或者是鼓掌。但有的國傢和地區,則是點頭不算搖頭算。像保加利亞、馬其頓、希臘、斯裏蘭卡,那些地方都是如此。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1) | 第2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2) | 第3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3) | 第4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4) | 第5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5) | 第6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6) | 第7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7) | 第8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8) | 第9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9) | 第10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10) | 第11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11) | 第12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12) | 第13節:第一篇 遵守公德(1) | 第14節:第一篇 遵守公德(2) | 第15節:第一篇 遵守公德(3) | 第16節:第一篇 遵守公德(4) | 第17節:第一篇 遵守公德(5) | 第18節:第二篇 稱呼他人(1) | 第19節:第二篇 稱呼他人(2) | 第20節:第二篇 稱呼他人(3) | 第21節:第二篇 稱呼他人(4) | 第22節:第二篇 稱呼他人(5) | 第23節:第二篇 稱呼他人(6) | 第24節:第二篇 稱呼他人(7)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