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经典 》  全本新註聊齋志異     》
采薇翁
    
蒲鬆齡 Pu Songling
  
  明鼎革[1],幹戈烽起[2].於陵劉芝生先生[3],聚衆數萬,將南渡。忽一肥男子詣柵門[4],敞衣露腹,請見兵主。先生延入與語,大悅之。問其姓名,自號采薇翁。劉留參帷幄[5],贈以刃。翁言:“我自有利兵,無須矛戟。”
   問:“兵何在?”翁乃捋衣露腹,臍大可容雞子;忍氣鼓之,忽臍中塞膚嗤然,突出劍跗[6];握而抽之,白刃如霜。劉大驚,問:“止此乎?”笑指腹曰:“此武庫也,何所不有。”命取弓矢,又如前狀,出雕弓一具;略一閉息,則一矢飛墮,其出不窮。已而劍插臍中,即都不見。劉神之,與同寢處,敬禮甚備。
   時營中號令雖嚴,而烏合之群,時出剽掠[7].翁曰:“兵貴紀律;今統數萬之衆,而不能鎮懾人心,此敗亡之道也[8].”劉喜之,於是糾察卒伍,有掠取婦女財物者,梟以示衆。軍中稍肅,而終不能絶。翁不時乘馬出,遨遊部伍間,而軍中悍將驕卒,輒首自墮地,不知何因。因共疑翁。前進嚴飭之策,兵士已畏惡之;至此益相憾怨。諸部領譖於劉曰:“采微翁,妖術也。
   自古名將,止聞以智,不聞以術。浮雲、白雀之徒[9],終緻滅亡。今無辜將士,往往自失其首,人情洶懼;將軍與處,亦危道也,不如圖之。“劉從其言,謀俟其寢而誅之。使覘翁,翁坦腹方臥,鼻息如雷。衆大喜,以兵繞捨,兩人持刀入,斷其頭;及舉刀,頭已復合,息如故,大驚。又砍其腹;腹裂無血,其中戈矛森聚[10],盡露其穎[11].衆益駭,不敢近;遙撥以■[12],而鐵弩大發,射中數人。衆驚散,白劉。劉急詣之,已杳矣。
   據《聊齋志異》二十四捲抄本
   “註釋”
   [1]鼎革:改朝換代。語本《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2]幹戈蜂起,謂到處發生戰亂。蜂起,如群蜂同時飛起,喻衆多。語出《史記·項羽本紀》。
   [3]於(wū烏)陵:古地名。“戰國時齊於陵邑。漢置為縣,隋後改長山縣,在今山東鄒平縣境。
   [4]柵門:指軍營之門。柵,柵欄。軍隊駐地結木為柵,以作營墻。
   [5]參帷幄:謂參謀軍事。帷幄,軍帳,幕府。《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策帷帳之中,决勝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帷帳,同“帷幄”。
   [6]劍跗(fū浮):劍把。跗,器物的足部,通“■”。
   [7]剽掠:虜掠,搶劫。
   [8]也:原無此字,據青柯亭刻本補。
   [9]浮雲、白雀之徒:指劍俠及神仙。據《太平廣記》一九四《聶隱娘傳》引《傳奇》,劍俠妙手空空兒能隱身浮雲,渾然無跡。《西陽雜俎·諾臯記》上載漁陽人張堅曾羅得一白雀,後藉其力而得登天。
   [10]森聚:直竪叢聚。
   [11]穎:尖。
   [12]■(shuò朔):同“槊”。《釋名·釋器》:“矛長丈八尺曰|,馬上所持,言其||便殺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大話聊齋 |  
  |  
  | 
| 捲一: 考城隍 | 耳中人 | 屍變 | 噴水 | 瞳人語 | 畫壁 | 山魈[1] | 咬鬼 |  | 捉狐 | 荍中怪 | 宅妖 | 王六郎 | 偷桃 | 種梨 | 勞山道士 | 長清僧 |  | 蛇人 | 斫蟒 | 犬姦 | 雹神 | 狐嫁女 | 嬌娜 | 僧孽 | 妖術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