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草根红学杂俎   》 曹雪芹箱箧公案解密(4)      Deng Suifu

  遂夫先生询及《旧雨晨星集》事,略告实情如下:
  洪静渊谓在我处见到该残抄本,非是。实乃我在他处见到,且非抄本,乃印本耳。时间大约在八三年春天,他因数月前曾嘱我为其书写赠叶圣陶的四首七绝,故已相识。此次则又写信要我去他家。去时,他拿出一《旧雨晨星集》印本,要我为其书写其中一段文字作横幅。我当即遵嘱写出一约两尺宽一尺高之横幅相赠。内容已不记得。八五年,北京某刊编辑刘
  宣来访,谓洪静渊称:系在我处见到该书残抄本。我告之不是事实,他无所适从,往返于我与洪之间,探询数次,耽延约一月之久,始离开。现在洪仍坚持此无稽之谈,用心实不可测。谨此奉告。
  戊辰初夏 方宗耀 于黄山
  可注意的是,方先生这次的陈述,仍将在洪家所见之刻本称为“《旧雨晨星集》印本”,并称是“书写其中一段文字作横幅”。这到底是真的记住了他当初所见之书的真名,并真的从书上直接抄写了那段话呢,还是当时他看了印本之后就被洪调了包,代之以所谓“摘抄之件”作书写依据,或所抄文字根本就是另一个不相干的内容呢?看来这些问题在方先生的记忆中似乎较模糊,只能设法从洪静渊处见到那个方氏所抄原件,才能解开这个谜。此外,方先生对洪氏这些年来总把球往他这儿踢,必定心里十分窝火,故有“用心实不可测”等语。
  三、走访洪静渊
  同样是由白盾教授的女儿海婴姑娘带领,我们在黄山市远郊的一座农舍里见到了洪静渊老先生。
  令我十分惊讶的是,这位年逾八旬的老先生,仍然面色红润,身体硬朗。只是体态臃肿,行动略迟缓,说话时口齿有点不清。他问明来意之后,倒也并不惊慌,反倒是在听我说起刚在芜湖开完全国红学会时,一再问起端木蕻良先生为什么不来他处——说是端木早就答应了要来亲自造访的,怎么不守信用,云云。看来,他对结交名人确实抱有浓厚的兴趣。我亦告之,端木此次因故未能成行(顺便补充一句,此前我其实征询过端木老的意见,问他愿不愿意和我同行。端木老明白表示他已没有兴趣去见洪静渊这个人。看来他对洪拒不出示任何“原件”亦深感怀疑和失望)。
  这次,我吸取了记录方宗耀谈话的教训,每提一个问题,都把我的问话和洪的答话一起扼要记录下来。凡遇老先生口齿不清,或因口音差异听不真切处,我都请他亲自把那难懂的字句写在我的记录稿上(即下面所录原文中作黑体的字句)。老先生对此倒也并不推辞。只是在听我提问和回答我的问题时,神情非常专注,几乎做到了字斟句酌,滴水不漏,不免令人气短。
  以下是我当时所记和洪静渊对话要点的原文(影印件见图版):
  访问洪静渊先生记略
  问:我找了方宗耀……
  洪:(立即微笑打断)他又推托说没有那书是吗?
  问:不是推托。他说根本不是你从他那里看到《旧雨晨星集》,而是他从你这里看到的,是你请他来书写其中的一段话作条幅。是这样吗?
  洪:……(含糊其词,不知所云)
  问:他给你写的这个条幅还在吗?
  洪:条幅哇,我叫他们在墙上贴起的,后来又撕下来了,不知放在哪里去了。
  问:那么,在你和端木通信时,你到底有没有《旧雨晨星集》的印本呐?
  洪:这书我是看过的,北京汪世清⑩也看过的。
  问:我是说,你自己到底有没有这个印本?
  洪:我记得是抄本。到底是印本还是抄本我记不得了。
  问:你和端木专为此事通信,是抄本印本也记不清了吗?
  洪:记不得了。我再找找看。
  问:能找到吗?
  洪:(笑)一下子找不到哩!我借给端木一本日本陆军大将依田雄甫著《汉译世界读史地图》(此为洪氏亲笔),他也是东丢西丢怎么也找不到哩!端木感到难为情,不好意思。我告诉他别找了,友情为重。就是无价之宝,你逼他找,也是不行的。
  问:这样说来,《旧雨晨星集》你是找不到了?
  答:是呀。我可以再找找看,找到了,拍照片给端木先生。
  问:如能找到,究竟是抄本还是印本,你现在能说说吗?
  洪:等找到后就知道了。
  〔过了一会。〕
  洪:你请转告端木:他原来写信说要开完红学会就来我这儿,我已准备好好招待他,买了十二元一斤的石鸡,五元一斤的鳝鱼,四十五元一条的大牡丹香烟,结果他又不来了,实在对不起朋友。
  邓遂夫 记录
  洪静渊 亲笔1988年6月4日
  四、顺理成章的结论
  至此,这一段在曹雪芹箱箧问题上节外生枝的所谓《旧雨晨星集》的公案,看来是可以了结了。
  显而易见,过去除了因吴恩裕先生猝然辞世及吴、冯对箱子的诠释存在误导,而使这一场争论未能深入下去之外,后来之所以形成近乎于定论似的否定性认识,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便是所谓《旧雨晨星集》的“发现”。这一“发现”,不仅在内地学术界,也在海外华人学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此次经我最后查访的结果却证明:向端木蕻良提供此一信息的惟一“证人”洪静渊,所提供的“材料”本身,才是造假。该材料的核心点,正是对曹雪芹箱箧上不甚合律的“芳卿悼亡诗”作了自以为聪明的修改。而那段材料的其他容易蛊惑人心的地方,则是以附会的手法搬出了一个与造假者属同一省籍的清初女才人程琼,以及一个莫须有的书名《旧雨晨星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选集】红楼一春梦
自序:不妨树一面旗帜(1)自序:不妨树一面旗帜(2)
曹雪芹赋 并序如椽巨笔耀千秋
曹雪芹续妻考(1)曹雪芹续妻考(2)
曹雪芹续妻考(3)曹雪芹续妻考(4)
曹雪芹续妻考(5)曹雪芹续妻考(6)
曹雪芹续妻考(7)曹雪芹续妻考(8)
曹雪芹续妻考(9)曹雪芹续妻考(10)
曹雪芹续妻考(11)曹雪芹续妻考补遗(1)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2)曹雪芹续妻考补遗(3)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4)曹雪芹续妻考补遗(5)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6)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1)
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2)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3)
No.   I   [II]   [III]   [IV]   [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