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书评论 》 國學智慧與當下生活:百傢講壇 》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12)
張曉傑 Zhang Xiaojie
九,老子的智慧:以柔達到成功
我們的教育理念往往有問題,不全面。我們想想看,我們的爸爸媽媽教孩子怎麽教的?兒子女兒要堅強,要剛強。對不對?對,又不對!為什麽?太剛強了,斷了。老子的智慧教育你,要說這樣的話:兒子,女兒,你要剛強,你要堅強,但是必須學會柔弱。這纔是高明的。我們的老師對學生講,要剛強,要堅強,忘記了告訴學生,學生啊學生,要學會柔弱。老子特別強調柔弱,因為“柔弱勝剛強”。
我們來說以柔剋剛。有兩個人一到大學一年級,發誓大學裏把這個厚厚的英語字典背出來。一個人發誓一天背50個,他很剛強,第一天背50個,第二天背40個,後來一天背幾個,後來就不背了。還有一個人比較聰明,要以柔剋剛,他每天衹背一兩個,但是始終不斷,堅持着,到最後一本字典背完了。
最柔弱的空氣,不動的時候銹掉千年的鐵柱,而吹動的時候,把大樹連根拔起。這是為什麽?柔弱勝剛強。為什麽人活到100歲,牙齒一個個掉下來,而舌頭卻好好的?柔弱勝剛強。牙齒是人身上最堅硬的地方,卻早早脫落;而這個舌頭,這麽的柔弱,但是在100歲的時候卻照樣好好的!
老子就是從生活上這樣教導我們。所以我們說水滴石穿,我們也要在教孩子教我們的學生要剛強的同時,千萬不要忘了要學會柔弱,這也是一種素質教育。老子就告訴你要柔弱,要受得了,要“柔弱勝剛強”。
十,老子的智慧:大器晚成
說到大器晚成,年輕人最不服氣:老子這個話都是上千年前的事情,大器晚成真不合時宜。今天的競爭這麽激烈,怎麽大器晚成?不是。老子難道不懂得年輕人的心事?太懂了,否則他不叫哲學家。他就是看到了人性的弱點。請問,我們看到的那麽多神童哪裏去了?我舉個神童的例子,以前上中國科技大學的,20世紀80年代的,下圍棋幹什麽的,什麽都會,能幹得不得了。當時是紅遍全國啊,沒有幾個人不知道。可最後是什麽?是悔恨,說新聞媒體把我搞壞了,我沒有這個能耐,偏偏叫我神童。所以說神童的時候是可怕的!
老子教你的大器晚成是什麽?他知道人性的弱點:人人都想出人頭地,人人都想早點成纔。哪個傢長不喜歡自己的兒子早點成纔?作為個人,誰不想早點有成就?都想。這個都是正常的欲望,允許的欲望。但是,往往在這種早成纔心理的驅動下忘記了最重要的東西。忘記了什麽?忘記了成纔是自然而然的,忘記了不能揠苗助長。什麽是揠苗助長?今天我們就這樣啊,傢長帶着子女,星期一鋼琴,星期二英語,星期三書法,星期四舞蹈,星期五繪畫,你說這叫不叫揠苗助長?要成纔,裏面需要悟“道”的過程。你看看我們現在有一些人,都存在這個問題。依靠人傢的包裝早早出名了,但是隨後問題來了——站不住腳;所以老子教你大器晚成。劉翔就是大器晚成,經過長期刻苦的訓練,經過一個“悟”的過程,他成功了。
大傢看我這個杯子,我現在這個杯子是個塑料杯,如果是一個紙杯的話,很容易就做成功了,因為這個材料也很簡單。成器了吧,但是這個紙杯有多大作用?能用多久?不能用很久。而我做這個塑料杯花的時間就比紙杯花的時間多,我這個杯子的價值就比紙杯的價值要高。現在如果是一個玉製的杯子,那就不可同日而語了。那需要用白玉做成毛坯,然後精心地雕刻上花紋,做成以後要比我這個塑料杯子貴重得多。好,現在我要打造一個青銅大鼎。青銅大鼎花多少的時間?哎呀!道理出來了——你早早成纔做了這個紙杯,你早早成纔做了這個塑料杯,再好一點做這個玉杯;而做成一隻大鼎,需要很長很長時間的磨礪,衹能是晚成的。這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大器晚成,所以鼎已經是國傢政權的象徵,是非常高級的;所以我們說這個人在我們的學校是一隻鼎,那就是“大器”、“重器”的意思了;所以纔有一個詞叫“問鼎中原”,從來沒有說“問碗中原”、“問杯中原”的。不問杯,不問碗,為什麽?這個東西不值得問。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傢講壇 |
|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1)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2)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3)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4)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5)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6)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7)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8)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9)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1)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2)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3)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4)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5)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6)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7)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8)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9)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10)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11) |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1) |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2) |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3) |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4)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