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唐宋才子的真實生活 》
三、 杜甫(10)
閔澤平 Min Zeping
一個月後,好歹已經是朝廷官員的杜甫喜氣洋洋地回傢探親,但一路上看到的卻是餓殍遍野,而驪山上唐玄宗正與楊貴妃在華清宮通宵飲酒作樂。回到傢中,又有噩耗等着他,幼子竟然因為凍餓而死。詩人出離憤怒,寫下了《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由於情緒過於激動,這首巨製長篇其實章法並不嚴謹。清人查慎行評論說:“敘事言情,不倫不類,拉拉雜雜,信筆直書,作者亦不自知其所以然,而傢國之感、悲喜之緒,隨其棖觸,引而彌長,遂成千古至文,獨立無偶。”(《杜詩集評》)詩人尚未知曉的是,在他發出憤怒呼聲的時候,安史之亂已經在範陽爆發了。
6.潛逃
天寶十五載二月,杜甫從奉先縣返回長安任所。由於形勢岌岌可危,三個月後他又回到奉先,把一傢大小接到白水的舅父傢。不久,潼關失守,白水隨之淪陷。一片慌亂之中,杜甫帶着傢人嚮北逃亡。此時他們猶如驚弓之鳥,馬不停蹄,晝夜兼行,恐懼使他們已經感受不到疲憊與饑餓。詩人一度纍倒在草叢中,他的重表侄已經騎馬前行了十幾裏,發現詩人失蹤,沿路尋找,大聲呼叫,終於找到了他。在《彭衙行》中,他描述了逃亡的場景,其中有段為:
憶昔避賊初,北走經險艱。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盡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顔。參差𠔌鳥吟,不見遊子還。癡女饑咬我,啼畏虎狼聞。懷中掩其口,反側聲愈嗔。小兒強解事,故索苦李餐。一旬半雷雨,泥濘相牽攀。既無禦雨備,徑滑衣又寒。有時經契闊,竟日數裏間。野果充糇糧,卑枝成屋椽。早行石上水,暮宿天邊煙。
杜甫一傢終於到達鄜州。詩人把傢人安頓在城北三十裏的羌村,自己滿懷殺敵報國的壯志激情,投奔在靈武即位的唐肅宗。在國傢危亡之際做出這種抉擇,也確實表現出了詩人忠貞的本性。當時朝廷高官,或隨玄宗逃之夭夭,躲到遙遠的蜀中,或潛逃在偏僻的鄉村,首鼠兩端,觀望成敗,甚至賣身求榮。肅宗雖然建立了行宮,其時手下文武官員不滿三十,詩人卻毅然前往,不畏艱險,跨越敵占區前去追隨,可惜在途中終為叛軍所俘獲,押解至長安。
不過,杜甫名氣小,地位低,叛軍並不重視他,不僅沒有把他作為人才挑選出來委以官職——如王維那樣,甚至連看管他的興趣都沒有,身為俘虜的杜甫竟然可以在長安城中自由行走。不過,想到鄜州的妻子,詩人還是憂心忡忡:
今夜鄜州月,閨中衹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鬢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月夜》)
嚴肅的詩人竟然還有這樣深情的一面,這讓我們很詫異。“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一個連妻子兒女都不牽挂的人,愛國傢也可能衹是一種標簽。很多批評傢都對這首詩大聲叫好,不過他們欣賞的衹是表達的技巧。蔣衡《拙存堂文集·杜詩紀聞》雲:“此在長安月夜憶鄜州也。翻從鄜州說起,又不說閨中憶我,卻說不解憶長安。憶鄜州,正面也;憶長安,對面也。去此兩層單寫旁面小兒,離奇變化,益見深情苦憶,筆法不可思議矣,……古人善用反筆,善用旁筆,故有隱筆,有奇筆,今人曾夢見否?”看到這些評論傢衹對所謂的筆法津津樂道,確實讓人不可思議。這樣的詩歌,是單純的“奇筆”、“隱筆”所能寫出來的麽?
這一時期,杜甫迎來了進入了詩歌創作的一個高潮,先後寫下了著名的《哀王孫》、《悲陳陶》、《悲清坂》、《春望》、《哀江頭》等。至德二載(757)春天,杜甫躲進大雲經寺,然後溜出金光門,從長安逃了出來,沿着崎嶇山道,跑到了鳳翔。成功大逃亡使詩人欣喜萬分,“所親驚老瘦,辛苦賊中來”,“生還今日事,間道暫時人”(《自京竄至鳳翔喜達行在所》)。他既然再世為人的恍惚,更有回歸朝廷的自豪,雖然見到聖上時樣子極其狼狽,所謂“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述懷》)可這不正展示出了他的赤膽忠心嗎?唐肅宗十分感動,五月十六日,任命他為左拾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崇文書局 |
|
|
一、王維(1) | 一、王維(2) | 一、王維(3) | 一、王維(4) | 一、王維(5) | 一、王維(6) | 二、李白(1) | 二、李白(2) | 二、李白(3) | 二、李白(4) | 二、李白(5) | 二、李白(6) | 二、李白(7) | 二、李白(8) | 二、李白(9) | 二、李白(10) | 二、李白(11) | 二、李白(12) | 二、李白(13) | 二、李白(14) | 二、李白(15) | 三、 杜甫(1) | 三、 杜甫(2) | 三、 杜甫(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