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糧食戰爭   》 第30節:糧食戰爭(30)      拉吉-帕特爾 Raj - Patel

  那些可能導致兒科疾病的食品廣告並不局限於紙媒或電視。廣告媒體已進入兒童生活的各個角落——從教科書到網絡空間到遊樂場、公園再到各種包裝的設計。這裏並不是暗示食品企業對兒童的各個方面達到了極權主義的掌控,而是為了說明兒童們的生活環境為他們提供了各種選擇,並且食物體係利用和放大了這些環境中最有利可圖的部分。這就是為什麽兒童的案例能夠給我們如此大的啓示作用的原因,我們趨嚮於認為兒童在做選擇的時候需要引導,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不僅影響着他們的選擇,而且還塑造着他們。當我把孩子當成是最不容易做出獨立的選擇的個體的時候,一項又一項的研究已發現兒童經常能夠判斷出什麽是廣告什麽不是。得到的啓示是可以讓兒童接觸廣告,因為他們能夠理解,但是他們理解後得出的結論可能是不同的。其次,可能的結論是:雖然成人思想較成熟,但成人對消費誘惑的反應不比3歲的孩子要高明的多少。
  對孩子進行廣告推銷食物的結果是兒童和成人的某些疾病的診斷結果必須進行區別,如“成人源發”的糖尿病被重命名為“II型”,因為越來越多的兒童也患上了這種疾病。在中國的城市裏,兒童肥胖非常普遍,其比例從1989年的1.5%上升到1997年的12.6%。在巴西,一係列的里程碑式的研究發現,窮人家庭的兒童被剝奪了得到充足平衡的營養的機會,長大以後肥胖的危險更高,這一點已日漸明確。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孩子們的命運將會影響到成人。換個角度理解,我們的觀點是兒童是礦井裏的金絲雀,不過成年人也一點不少地被刺激做出不健康的消費選擇。我們認為兒童是衝動的俘虜,儘管他們能夠在充斥着垃圾食品和不健康小吃的世界遨遊,他們還不能對自己的行為充分負責。然而他們的健康已經開始受到那些每天對他們進行狂轟濫炸的甜食的影響,這就是他們成為食物産業的利潤中心的代價。但是,圍繞兒童身邊的食品、他們所接受的營養信息與成人面對的沒什麽不同。至少,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周圍的世界充滿了潛在的危險,並且肯定有不健康的食品。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糧食戰爭(1)第2節:糧食戰爭(2)第3節:糧食戰爭(3)第4節:糧食戰爭(4)
第5節:糧食戰爭(5)第6節:糧食戰爭(6)第7節:糧食戰爭(7)第8節:糧食戰爭(8)
第9節:糧食戰爭(9)第10節:糧食戰爭(10)第11節:糧食戰爭(11)第12節:糧食戰爭(12)
第13節:糧食戰爭(13)第14節:糧食戰爭(14)第15節:糧食戰爭(15)第16節:糧食戰爭(16)
第17節:糧食戰爭(17)第18節:糧食戰爭(18)第19節:糧食戰爭(19)第20節:糧食戰爭(20)
第21節:糧食戰爭(21)第22節:糧食戰爭(22)第23節:糧食戰爭(23)第24節:糧食戰爭(24)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