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思考 何以為生:文化名人的經濟背景   》 第29節:周作人的經濟狀況(2)      陳明遠 Chen Mingyuan

  日本留學時代
  大哥周樹人在1902年4月赴日本留學。據魯迅回憶:"記得自己留學時候,官費每月三十六圓。"(引自《華蓋集續編》)約合每月人民幣3 600元。1905年二弟周作人20歲時也得到官費赴日本留學,據他回憶:"那時的學費(留學官費)是年額四百圓,每月衹能領到三十三圓。"(引自《魯迅的故傢·魯迅在東京》一書)約合每月人民幣3 300元。
  1906年6月,周樹人在仙臺醫專第二學年結束時,退了學,準備棄醫從文。他離開仙臺,回到東京。當月他奉母命回國到老傢紹興,與朱安女士結婚,4天後便回東京。
  這時周氏兄弟準備從事新文學運動,1907年在日本合譯《紅星佚史》,得到稿酬二百多圓,合同上註明千字2圓(據《周作人回憶錄》第201頁)。但此後周氏兄弟準備辦雜志《新生》一事沒有成功。又因老傢經濟負擔很重,1909年6月間,周樹人不得不回國工作掙錢養傢。不久,在日本立教大學讀書的周作人便同日本女子羽太信子結了婚,生活費用不夠,衹好嚮大哥伸手要資助。
  1911年秋天周作人攜日本妻子回國,他起初在紹興中學教書,月薪50銀洋,陸續增加到68銀洋,但入不敷出。據《魯迅日記》所載,這期間周樹人每個月都給紹興老傢的二弟匯寄生活費。1912年5月到北京以後,一開始每月匯寄傢用50銀圓,1913年8月以後增為100銀圓。還要給周作人的日本妻子羽太娘傢匯寄生活補貼
  兄弟不和,逼迫魯迅遷出八道灣
  20年代以來,中華民國北洋軍閥政府財政睏難,屢屢拖欠公職人員的薪金。教育部在1920年上半年拖欠了一個月的薪金,下半年則一拖幾個月,直到年底纔把9月份的薪金發全。1921年和1922年情況更糟糕,僅能領取薪俸2/3左右,魯迅月薪應得300多銀圓,實得百銀圓左右。特別難以容忍的是二弟婦羽太信子掌握傢政後揮霍無度,經常入不敷出。為支撐三代同堂大家庭的浩繁開銷,委麯求全的魯迅不得不經常藉債度日。
  周傢三兄弟和母親、眷屬(周樹人妻朱安、周作人妻羽太信子及兒女、周建人妻羽太芳子及兒女)十三口加上幾個傭人,共約二十口,同住一個三進20幾間房屋的大四合院。收入應該說比較富裕,然而由於羽太信子掌握日常費用,揮霍過度,每月生活費700多銀圓(合今將近3萬元)都不夠開支,經常入不敷出。許廣平在《魯迅回憶錄·所謂兄弟》中談到:"有時茶餘飯後,魯迅曾經感嘆過自己的遭遇。他很凄涼地描繪了他的心情,說:'我總以為不計較自己,總該家庭和睦了吧,在八道彎的時候,我的薪水,全行交給二太太(周作人妻子),連周作人的在內,每月總共有600餘銀圓,然而大小病都要請日本醫生來,過日子又不節約,所以總是不夠用,要四處嚮朋友藉,有時藉到手連忙持回傢,就看見醫生的汽車從傢裏開出來了。我就想:我用黃包車運來,怎敵得過用汽車帶走的呢?'據魯迅說,那時周作人他們一有錢就往日本商店去買東西……花光之後,就來訴說沒有錢用了,這又得魯迅去藉債。"
  從《魯迅日記》可見,1919年11月,魯迅藉債500銀圓,為期3個月,利息1分3釐(65銀圓),補足購房款;1920年5月,魯迅藉債百餘銀圓。1921年3月周作人患病住院後到香山療養,魯迅又藉債700餘銀圓。經常是還了老債,再藉新債。
  因傢務嚴重衝突,加上羽太信子有時發作神經病、讒言污衊魯迅,1923年7月19日,周作人嚮長兄魯迅遞送絶交信。周氏兄弟反目,逼迫魯迅及老母、發妻搬出北京八道彎四合院大宅,這段恩怨已引發了許多論述。追其根源,有的歸諸行為誤會、有的歸諸婦人讒言、有的歸諸個性差異……但我認為,尋根到底還是離不開一個"錢"字。
  周氏兄弟對於"錢"的原則分歧
  周作人夫婦的經濟生活要比長兄魯迅豪華得多。據三弟周建人回憶:主婦信子"氣派極闊,架子很大,押金如土。傢中有管傢齊坤、還有王鶴招及燒飯司務、東洋車夫、打雜採購的男僕數人,還有李媽、小李媽等收拾房間、洗衣、看孩子等女僕二三人。即使祖父在前清做京官,也沒有這樣衆多的男女傭工。……周作人任他的妻子揮霍,不敢講半句不是。早在辛亥革命前後,他攜帶傢眷回國居住在紹興時,他們夫婦間曾經有過一次爭吵,結果女方歇斯底裏癥大發作,周作人發愣,而他的郎舅、小姨[陳註:羽太信子的妹妹芳子、嫁給周建人後來又離婚]都指着他破口大駡。從此,他不敢再有絲毫的得罪;……甚至被拉着要他到日本使館去講話。平日裏,一講起日本,總是趾高氣揚,盛氣凌人;講到支那,都是卑賤低劣。而周作人衹求得一席之地,可供他安穩地讀書寫字,對一切都抱着息事寧人的態度。……魯迅看不過去,對周作人進行規勸,無非是'化錢要有個計劃、也得想想將來'這一類話。也真有周作人這樣的人,把好心當惡意。"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新華出版社
第1節:我算清了魯迅一生掙的錢(1)第2節:我算清了魯迅一生掙的錢(2)
第3節:《新青年》同人為何不要稿費(1)第4節:《新青年》同人為何不要稿費(2)
第5節:魯迅參與"索薪"鬥爭(1)第6節:魯迅參與"索薪"鬥爭(2)
第7節:魯迅參與"索薪"鬥爭(3)第8節:魯迅為版稅而奮鬥(1)
第9節:魯迅為版稅而奮鬥(2)第10節:致命的昏和賣(1)
第11節:致命的昏和賣(2)第12節:魯迅、琉璃廠和舊書、文物
第13節:對琉璃廠的眷念第14節:魯迅和電影(1)
第15節:魯迅和電影(2)第16節:魯迅和電影(3)
第17節:王韜的經濟狀況(1)第18節:王韜的經濟狀況(2)
第19節:康有為的經濟狀況(1)第20節:康有為的經濟狀況(2)
第21節:康有為的經濟狀況(3)第22節:康有為的經濟狀況(4)
第23節:章太炎的經濟狀況第24節:蔡元培的經濟狀況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