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唐宋才子的真實生活 》
三、 杜甫(8)
閔澤平 Min Zeping
5.睏頓
天寶五載(746),杜甫終於來到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長安,“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積極結交強勢人物,如駙馬鄭潛曜、汝陽王李璡等,投文贈詩,也取得一定的效果。第二年,唐玄宗下詔廣求才子,衹要有一項特長的士子就可以到京都來會考,當時李林甫嚴格參考人數,慎重篩選參考對象,杜甫也躋身其間。衹是時運不濟,正趕上李林甫玩弄權術之時。口蜜腹劍的李林甫文化程度不高,連弄璋的典故都不知曉,對文縐縐的文化人本有些排斥,剛剛製造了不少冤假錯案,杖殺了欣賞杜甫的李邕,逼死了杜甫景仰的飲中八仙之一李適之等。他擔心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士子把這些情況反映給聖上,於是設置重重障礙,故意刁難,不讓一位考生合格,使這場考試成為一場鬧劇。一場全國性公開舉行的招賢考試,居然選拔不出一個合格的人材,在考試史上也算空前絶後、絶無僅有。
更讓人驚訝的是,聖明的天子居然相信了李林甫“野無遺賢”荒謬說法。後來《資治通鑒》記載道,玄宗下詔“欲廣求天下之士,命通一藝以上皆詣京師。李林甫恐草野之士對策斥言其姦惡,建言:‘舉人多卑賤愚聵,恐有俚言污濁聖聽。’乃令郡縣長官精加試練,灼然超絶者,具名送省,委尚書覆試,御史中丞監之,取名實相副者聞奏。既而至者皆試以詩、賦、論,遂無一人及第者。林甫乃上表賀野無遺賢”。元結也是這場考試的受害者,在其《喻友》中,他當即指名道姓控訴了李林甫玩弄權術、壓製人才的惡行。杜甫似乎有些膽怯,衹是含蓄地傾訴他的委屈,直到李林甫死後大傢都在抨擊這位姦相時,詩人才在《奉贈鮮於京兆二十韻》詩中破口大駡,說什麽“破膽遭前政,陰謀都秉鈞,微生沾忌刻,萬事益酸辛”。應該說,詩人的指斥相當犀利,可惜是在塵埃落定之後纔表達出來,有些隨着衆人去推墻的味道,這讓一些崇拜杜老夫子的讀者很失落。
大約就在這段時間,他的父親死在奉天縣令任上,杜甫的經濟狀況日益惡化。長久的沉淪,使權貴們也喪失了對他的興趣與信心。最初他長安的時候,許多有權有勢的人都看好他,經常請他去赴宴,所謂“招要恩屢至,崇重力難任”(《贈汝陽王二十韻》)。他們也曾盛情款待杜甫,“春酒杯濃琥珀薄,水漿碗碧瑪瑙寒”,這也讓杜甫見識了上層社會生活的奢華。但一年又一年的沉寂,權貴們漸漸失去了耐心,對他越來越冷漠。詩人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總結了自己這段時間的生活狀況:“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朝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前人評論說,杜甫的這首詩“皆是陳情告訴之語,而無幹望請謁之私,詞氣磊落,傲無宇宙,以見公雖睏頓之中,英鋒俊彩,未嘗少挫也”(《杜詩選註》)。其實,這首詩本身就是幹謁之辭,衹不過沒有麯意討好對方,也沒有有意貶低自己,故意裝出一副阿諛奉承、俯首乞憐的模樣相。據說韋濟曾經很欣賞他,擔任尚書左丞後杜甫嚮他連續進獻了兩首,但都沒有任何反響,於是詩人又寫了這首詩來描述自己的窘境,並表示如果對方仍然置之不理,他就决心要離開長安,退隱江海。
韋濟似乎仍然沒有提攜他,杜甫也沒有離開長安,詩歌中的有些話也就當時情緒激動後的産物,詩人不當真,我們也不必計較。衹是詩人的生活愈加艱難了,據他自己描述,為了生存下去,杜甫甚至跑到城外去挖掘草藥來換取生活費,即“賣藥都市,寄食朋友”(《進三大禮賦》)。由於他已經“生涯似衆人”,過着普通百姓那樣的日子,他看待問題的視角也越來越接近咱老百姓,如這時期所寫的《麗人行》就飽含了嘲諷之意: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綉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頭上何所有?翠微匎葉垂鬢唇。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饜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黃門飛鞚不動塵,禦廚絡繹送八珍。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沓實要津。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炙手可熱勢絶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崇文書局 |
|
|
一、王維(1) | 一、王維(2) | 一、王維(3) | 一、王維(4) | 一、王維(5) | 一、王維(6) | 二、李白(1) | 二、李白(2) | 二、李白(3) | 二、李白(4) | 二、李白(5) | 二、李白(6) | 二、李白(7) | 二、李白(8) | 二、李白(9) | 二、李白(10) | 二、李白(11) | 二、李白(12) | 二、李白(13) | 二、李白(14) | 二、李白(15) | 三、 杜甫(1) | 三、 杜甫(2) | 三、 杜甫(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