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心靈體操   》 第28節:神聖的沉靜      劉心武 Liu Xinwu

  我在奧斯陸蒙剋博物館購得一本大畫册,封面上便是這幅畫。回到中國我常常細賞這幅畫,我註意到,畫上的把嘴張圓者,是站在一座橋上,面朝觀畫者。因他那張圓的嘴裏所發出的聲響,橋下的河水仿佛都被感染得竪立了起來。然而,在畫的左側,蒙剋有意畫出了兩個在橋上散步的男人的背影,意態卻似乎十分地悠閑,竟對畫上拼力將嘴張圓者不聞不問。我以為這是意味深長的。或者是那張圓的嘴裏所發出的狂喊,雖天地同應,其音頻卻已超出了人耳所能直接感受的範疇?個體生命的處境與歌哭,與他人的生命軌跡、心理應答,時常會如此地兩不相幹麽?要麽,蒙剋是想以此昭示我們,不要依賴他人的聲援、祈盼他人的憐憫,我們應衝决艱難險阻,歷經痛苦磨煉,奮力張圓靈魂的嘴巴,在追求真、善、美的狂放宣泄中,得到救贖與升華。
  神聖的沉靜
  還記得童年在重慶的一些事。我傢住在南岸獅子山,從那裏可以到一座更高的真武山去遊覽。真武山上有段路非常險,靠裏是陡峭的山岩,靠外是極深的懸崖。那天玩得很開心,返回時,我故意貼在懸崖邊上走,還蹦蹦跳跳的,甚至以顛連步躍進。七歲的我還不懂生命的珍貴。那樣做,有存心讓母親看見着急的動機。那懸崖下面的𠔌地荒草裏凸現着一塊怪石,那石頭自然生成盤蛇的狀態,當中的一塊聳起活像蛇頸和蛇頭。傳說結了婚的男女,從懸崖上往下擲石頭,如果擲中了那條石蛇的身子,就能生個兒子。混混沌沌的我自以為也懂得成年人的事情,聽大人們有那樣的議論,想起自己也同鄰居女孩子玩過扮新郎新娘的遊戲,竟然也拾起石塊朝懸崖下奮力擲去,把握不好投擲的重心,身體的姿勢從旁看去就更驚心動魄了。
  還記得那天母親的身影面容。她緊靠着路段裏側的峭壁,慢慢地走動。她一定後悔轉到那段路以前沒能牢牢牽着我的手,把我控製在她身邊,她自己往前挪步,眼睛卻一直盯在我身上。我頑皮地蹦跳投擲,不住地朝她嬉笑,嘔她,氣她,懸崖邊緣就在我那活潑生命的幾寸之外。事後,特別是長大成人後,回想起母親在那段時刻的神態,非常驚異,因為按一般的心理邏輯與行為邏輯,母親應該是惶急地朝我呼喊,甚至走過來把我拉到路段裏側,但她卻是一派沉靜,沒有呼喊,更沒有吼叫,也沒有要邁步上前幹預我的徵兆,她就衹是抿着嘴唇,沉靜地望着我,跟我相對平行地朝前移動。
  那段險路終於走完,轉過一道彎,路兩邊都是長滿芭茅草和灌木的崖壁了,母親纔過來拉住我的手,依然無言,我衹是感受到她那肥厚的手掌滿溢着涼濕的汗水。
  直到中年,有一天不知怎麽的提及這樁往事,我問母親那天為什麽竟那樣地沉靜。她纔告訴我,第一層,那種情況下必須沉靜,因為如果慌張地呼叫斥責,會讓我緊張起來,搞不好就造成失足;第二層,她註意到我是明白腳邊有懸崖面臨危險的,是故意氣她,儘管我不懂將生命懸於一綫是多麽荒唐,但那時的狀態是有着一定的自我防險意識與能力的,一個生命一生會面臨很多次危險,也往往會有故意臨近危險也就是冒險行動,她那時覺得讓我享受一下冒險的樂趣也未為不可。我很驚訝母親那時能有第二層次的深刻想法。
  母親去世快20年了,她遺留給我的精神遺産非常豐厚,而每遇大險或大喜時的格外沉靜,是其中最寶貴的一宗。我寫第一個長篇小說《鐘鼓樓》時,母親就住在我那小小的書房裏,我伏桌在稿紙上書寫,母親就在我背後,靜靜地倚在床上讀別人的作品。我有時會轉過身興奮地告訴她,我寫到某一段時自我感覺優秀,還會念一段給她聽,她聽了,竟不評論,沒有鼓勵的話,衹是沉靜地微笑,而且,有時她還會把手頭所讀的一篇作品的某些內容講一下,那作品是一位同行寫的,我沒時間讀,也並不以為對我有什麽參考價值,不怎麽耐煩聽母親介紹,母親自然是覺得寫得挺好,但她也並不加些褒揚的話語,她就是沉靜地給我客觀講述,毫不羅嗦,具有點穴的效果。後來《鐘鼓樓》得了茅盾文學奬,那時母親已到成都哥哥傢住,我寫信嚮他們報喜,母親也很快單獨給我回了信,但那信裏竟然衹字未提我獲奬的事,沒什麽祝賀詞,但語氣沉靜地囑咐了我幾件傢務事,都是我在所謂事業有成而得意忘形時最容易忽略的。
  2000年第三次去巴黎,又去羅浮宮看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在衆多的觀賞者中,我忽然産生了一個非常私秘的感受,那就是蒙娜麗莎臉上的表情並不一定要概括為微笑,那其實是神聖的沉靜,在具有張力與定力的靜氣裏,默默承載人生的跌宕起伏、悲歡聚散、驚險驚喜。那時母親已仙去12年,我凝視着蒙娜麗莎,覺得母親的面容疊印在上面,繼續昭示着我:無論人生遭遇到什麽,不管是預料之中還是情理之外,沉靜永遠是必備的心理寶藏。
  楸樹花
  我不知道為什麽現在北京很難見到楸樹。這是一種容易栽培、而且可以筆直生長到20米高、頂部形成一柄大緑傘的樹木,無論作為庭院樹還是行道樹,它都非常適宜。我在北京老宅裏,見到過用楸木雕刻的垂花門以及製作的太師椅,還聽說這種木材特別耐濕,雨淋水泡都不會變形。但我對楸樹形成特別深刻的印象,則是上小學時。有一回跟媽媽、姐姐走到隆福寺的一棵大楸樹下,我擡頭一望,高興地叫了起來:"哈!多大的牽牛花啊!"已經上中學的姐姐就搶着告訴我:"不是牽牛花,是曼陀羅花!"媽媽笑了,藹然地告訴我們:"牽牛花和曼陀羅花都是草本植物,哪兒會開在這高大的喬木上。不錯,這花看上去確實有點像它們,但你們仔細多端詳一會兒吧,看清楚了嗎?它張開的花頂像是兩片對稱的嘴唇,牽牛花卻像渾圓的喇叭,而曼陀羅花則像個漏鬥。這是楸樹花。很好看,不是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我的心理保健操第2節:皺皮蘋果第3節:譬如朝露第4節:春水浴心
第5節:心靈百葉窗第6節:一把米有多少粒第7節:這朵花兒叫喜歡第8節:雲錦滿心湖
第9節:鏇出自己的小木梨第10節:長吻蜂第11節:別臨時擺動舌尖第12節:香檳玫瑰
第13節:淡黃的銀杏第14節:親近牛筋草第15節:康熙開心果第16節:碰頭食
第17節:勇對平淡第18節:從今不怵這衹杯第19節:顧影自賞第20節:栽棵自己的樹
第21節:裝滿自己的碗第22節:半拉西瓜第23節:邁過本命年的“坎兒”第24節:我的緑寶石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