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宋詞鑒賞辭典   》 文天祥      夏承燾 Xia Chengdao

  生平簡介
  文天祥(1236-1283)初名雲孫,字天祥,以字行,改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寶祐四年(1256)進士第一,授簽書寧海軍節度判官。理宗朝,歷除江西提刑。鹹淳六年(1270),除軍器臨,尋兼崇政殿說書,又兼學士院權直,忤賈似道,罷歸傢居。九年,除湖南提刑,差知贛州。德祐元年(1275),應詔勤王,盡出傢資募兵至臨安,出知平江府。是年底,簽書樞密院事。二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辭相印不拜,使至元軍營請和,被扣留北去,至鎮江得脫。益王立,召至福州,拜右相,亦辭未拜。以樞密使、同都督諸路軍馬出江西。帝昺即位,授少保、信國公。是年底(1279年初),於廣東海豐兵敗被俘,押之大者,囚禁數年。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九日(1283年1月9日),遇害於柴市。《宋史》有傳。陳霆《渚山堂詞話》捲二:“文文山詞,在南宋諸人中,特為富麗。”陳廷焯《雲韶集》捲九:“氣極雄深,語極蒼秀。其人絶世,詞亦非他人所能到。”劉熙載《藝概》捲四:“文文山詞有‘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之意,不知者以為變聲,其實乃變之正也。故詞當合其人之境地以觀之。”王國維《人間詞話》:“文文山詞,風骨甚高,亦有境界。遠在聖與、叔夏、公謹諸人之上。”
  ●滿江紅
  文天祥
  和王夫人《滿江紅》韻,以庶幾後山《妾薄命》之意。
  燕子樓中,又捱過、幾番秋色。
  相思處、青年如夢,乘鸞仙闕。
  肌玉暗消衣帶緩,淚珠斜透花鈿側。
  最無端蕉影上窗紗,青燈歇。
  麯池合,高臺滅。
  人間事,何堪說!
  嚮南陽阡上,滿襟清血。
  世態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
  笑樂昌一段好風流,菱花缺。
  文天祥詞作鑒賞
  王夫人名為清惠,是宋朝後宮中的昭儀。南宋滅亡時,她跟隨宋恭帝作為俘虜北上,在汴京驛壁上題詞《滿江紅》。文天祥囚居金陵,偶然讀到這詞,認為詞中“問嫦娥,於我肯從容,同圓缺,”可以商酌,寫了這首和詞。
  “燕子樓中,又捱過、幾番秋色。”燕字暗指自己被囚於燕京的歲月。回憶起年輕時中狀元出仕宋王朝的青年美事,正如美人乘鸞上仙闕。幾年牢獄生涯,生活突遭變化,肌玉暗消,以淚洗面,為了國傢,品嚐這青燈獨對的苦味。高臺麯池二句,藉用桓譚《新論》所載雍門周說孟嘗君的話:“千秋萬歲後,高臺既已傾,麯池又已平。”高臺麯池的變滅,卻是王朝覆亡的縮影,但自己對祖國不渝的忠貞,恰如美人嚮舊主的墓阡中傾瀉千行的斑斑血淚。漢代原涉自署墓道為“南陽阡”。這詞是自己擬定於《妾薄命》的。
  所在乃是:“世態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在淪桑變化以後,不少人侍奉新朝,而天祥卻精忠不事二主,在元朝的淫威之下,寧折不彎。樂昌公主由陳入隋,因破銅鏡,終與附馬徐德言“破鏡重圓”。事見唐人韋述《兩京新記》、孟棨《本事詩》。
  但是對那般像樂昌公主一樣逞風流的新貴們,文天祥衹能投以輕衊的目光,破鏡雖得重圓,但已不復為原鏡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和緩的語氣中,透出一股凜然正氣,不可侵犯。動人的美人形象,表現出昂揚的愛國熱情,形象而生動。
  作為豪放派詞人的文天祥,這首“婉約”的詞風,顯示了其藝術風格的多變。古代詩詞中常以美人香草寄托國傢大事,天祥此詞,就是藴含此意。
  ●沁園春·題潮陽張許二公廟
  文天祥
  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
  自光嶽氣分,士無全節;君臣義缺,誰負剛腸。
  駡賊張巡,愛君許遠,留取聲名萬古香。
  後來者,無二公之操,百煉之鋼。
  人生翕歘雲亡。
  好烈烈轟轟做一場。
  使當時賣國,甘心降虜,受人唾駡,安得流芳。
  古廟幽沉,儀容儼雅,枯木賽鴉幾夕陽。
  郵亭下,有姦雄過此,仔細思量。
  文天祥詞作鑒賞
  唐玄宗天寶年間,安祿山起兵叛亂,張巡、許遠在睢陽(今河南商丘),死拒叛兵。使江淮得一屏障,支援平叛戰爭。元和十四年,韓愈因諫遭貶,赴潮州任刺史,在潮州作出很多好事。韓愈曾撰寫《張中丞傳後敘》,表彰張許功烈事。後來潮州人感念韓愈,建書院、廟祀,並為張許建立祠廟,選址縣東郊東山山麓。南宋時,文天祥駐兵潮陽,拜謁張許廟,因感而發,作此詞。
  “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起筆突兀,如兩個擎天大柱。子死於孝,臣死於忠,此二句藴含儒傢思想本原。《易。序卦》中講:“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儒傢認為孝之意義在於不忘生命之本源,是道德之根本。忠是孝的延伸,是大孝。德二年(1276)正月二十日天祥出使元營被扣留,次日謝太後派宰相賈餘慶等赴元營奉降表,天祥即抗節不屈,其《指南錄。使北》有詩曰:“初修降表我無名,不是隨班拜舞人。誰遣附庸祈請使?要教索虜識忠臣。”可見天祥之為臣死忠,並非忠於一傢一姓,而是忠於民族祖國。這和儒傢講忠孝,但不主張愚忠、愚孝的思想很契合。人能死孝死忠,大本已立,“死又何妨,”視死如歸。以一段震古鑠今之絶大議論起筆,下邊遂轉入盛贊張許。“自光嶽氣分,士無全節;君臣義缺,誰負剛腸”,四句扇對,筆力精銳。光有三光,月為五嶽。天祥《正氣歌》雲:“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在地為河嶽,在天為日星”,與此文旨意相通。安史亂起,降叛者衆,其情痛極。然有張許,堂堂正氣,令人振奮。
  “駡賊張巡,愛君許遠,留取聲名萬古香”。張許二公,血戰睢陽,至死不降,“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張巡每次與叛軍交手大呼駡賊,眥裂血面,嚼齒皆碎,奈獨木難撐,被攻陷城池,當面痛駡叛軍,叛軍用刀抉其口。許遠是位寬厚長者,貌如其心。最終兩人從容就義。張許性格不同而同一節義,僅此兩句,該畫簡練有力。“留取聲名萬古香”,張許肉軀雖死,但精神長存。語意高邁積極,突出張許取義成仁精神。“香”字下得亦好,表達出天祥對二公無限欽仰之情。“後來者,無二公之操,”後來者三字,遂將詞情從唐代一筆帶至今日,用筆頗為裕如。當宋亡之際,叛國投降者不勝枚舉,上自“臣妾僉名謝太清”之謝後,下至賈餘慶之流。故天祥感慨深沉如此。“二公之操,百煉之鋼”,對仗歇拍,筆力精健。
  “人生翕炎雲亡。好烈烈轟轟做一場”。緊承上意,更以絶大議論,襯出儒傢人生哲學,和起筆相輝映。翕炎欠意為短促。人生匆匆,轉眼即逝,更應當轟轟烈烈做一場為國為民之事業!《易。乾傳》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儒傢重生命而不重死,尤重精神生命之自強不息,生生無已。文氏在其文中也多有此意,如《禦試策一道》雲:“言不息之理者,莫如《大易》,莫如《中庸》。《大易》之道,乃歸之自強不息,《中庸》之道,乃歸之不息則久。”在《題戴行可進學篇》雲:“君子所以進者無他,法天行而已矣。”抒發自強不息之精神。“使當時賣國,甘心降虜,受人唾駡,安得流芳”。假使當時張許二公貪生怕死,賣國降虜,將受人唾駡,遺臭萬年,焉能流芳百世?《孟子。告子上》雲:“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天祥在此段中對張許二公之贊許正如此意。
  “古廟幽沉,儀容儼雅,枯木寒鴉幾夕陽”。雙廟廟貌幽邃深沉,二公塑像儀容莊嚴典雅,栩栩如生。又當夕陽西下,寒鴉在枯木間哀婉啼哭。枯木寒鴉夕陽,意味着無限流逝之時間。讓世人油然而生人生易老之哀感。天祥卻以之寫出精神生命之不朽。枯木雖枯,夕陽將夕,自然物象之易衰易變,卻可反襯出古廟之依然不改,儀容之栩栩如生,可見世事自有公道,忠臣孝子雖死猶榮。文氏此詞重在議論但情寓於景,反襯主題,詞情便覺神緻超逸,真神來之筆也。“郵亭下,有姦雄過此,仔細思量”。而對浩然之二公,如有姦雄路過雙廟,當愧然自省。結筆寓意深刻,盼橫流巨惡,良知應未完全泯滅,有可悟之時。但亦可見其對當時滔滔者天下皆是賣國賊痛憤之巨。
  這首詞是文天祥的一首不朽傑作。天祥尚有古人之氣節和忠義精神,他被執大都之後,從容就義。他曾留筆:成仁取義,“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全詞深藴儒學思想,為中國文化精神的實踐者。
  這首詞在藝術上也達到很高境界。全詞以議論立意,同抒情結體,既有具體形象之美,又有抽象之美。在抒情中藴含從容嫻雅和剛健之美。文中多用對句,句句整齊,筆筆精銳。情景交融,融景入情,極為優美。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評價得那樣:“文文山詞,風骨甚高,亦有境界,遠在聖與、叔復、公謹諸公之上。”其論甚為公允。
  ●滿江紅·代王夫人作
  文天祥
  試問琵琶,鬍沙外、怎生風色。
  最苦是、姚黃一朵,移根仙闕。
  王母歡闌瓊宴罷,仙人淚滿金盤側。
  聽行宮、半夜雨淋鈴,聲聲歇。
  彩雲散,香塵滅。
  銅駝恨,那堪說。
  想男兒慷慨,嚼穿齦血。
  回首昭陽離落日,傷心銅雀迎秋風。
  算妾身、不願似天傢,金甌缺。
  文天祥詞作鑒賞
  劉熙載在《藝概》中評價文天祥詞:“文文山詞,有‘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之意,不知者以為變聲,其實乃正之變也,故詞當合其人之境地以觀之。”
  文天祥的詞關註政治,都是有為而發。這首詞,是他應和王夫人詞中的一首。代作,本意擬作、仿作,但這裏主要是翻作的意思。文天祥寓自己的思想於其中翻填新詞,校正王清惠的原作在內容上的不妥之處。
  文天祥的代作多引典抒情,卻不隱晦難解,而是用簡潔的語言表達出豐富的意思。漢武帝時,假托王昭君為公主,遠嫁西域烏孫王,令人彈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後來人們用此表達王昭君遠嫁匈奴之事。杜甫《詠懷古跡》詩:“千載琵琶作鬍語,分明怨恨麯中論。”文天祥這首詞的開頭藉“琵琶”故事總指後妃宮女被擄北去。“姚黃”,牡丹中名貴品種,暗指王夫人。“移根仙闕”,離開宋宮,被驅北行,較之公主遠嫁,處境慘,悲愁深。“王母”句,西王母瑤池美宴的古代傳說,用來指宮中的歡意已消失。
  “仙人”句,以銅仙墜淚的故事,感嘆國土淪亡的慘痛。唐代天寶年間,唐玄宗避亂入蜀,在馬嵬坡軍士嘩變被迫縊死楊玉環,後來,在行宮內聽到雨聲和風吹檐鈴聲相應,引發心事,即《雨霖鈴》麯,“聽行宮”兩句,這裏藉此典表述被迫北去途中的悲苦心境。
  文天祥在上闕用沉重的筆調,緊扣“最苦”兩字,反復陳述了亡國的痛烈心情。“彩雲散,香塵滅。銅駝恨,那堪說“。”彩雲散,香塵滅“比喻美好生活的毀滅:”銅駝恨“指南宋之覆亡;悲痛之極,不能卒言。抗禦元軍、輓救宋室危亡之局的戰場上,無數熱血將士血戰到底。安祿山叛亂時張巡拒守睢陽,抗擊安祿山,”每戰臶裂,嚼齒皆碎“。這種情境是文天祥所親歷親知的,以補充王夫人的”妾在深宮那得知“的事實。”想“字領起,意境就更充實。
  “回首昭陽離落日,傷心銅雀迎秋月”,“昭陽”、“銅雀”,都是古都城臺殿名,這裏用來藉指南宋宮殿,落日和秋月將光輝灑在故國宮殿上,寄托一種思念的情感。“回首”、“傷心”,藉王夫人口氣,寓其自己的悲感中。“算妾身、不願似天傢,金甌缺”,點明文天祥緣何代王清惠作此詞的緣由。文天祥改變王清惠原作中消極避禍的思想,要潔身自愛,堅守操節,這實際上文天祥藉王夫人之口表達的自勉之詞,並與王夫之和衆宮娥共勉。
  文天祥的詞“氣衝鬥牛,無一毫毒靡之色”,《詞林紀事》,凝聚了他對於生活、情思的感受和他的人格的結晶。讀了他的詞,讓人頓覺忍辱偷生的可恥,和保全氣節的光榮。詞中藴含的熱情和血淚讓讀者生出幾許激情。
  ●酹江月和
  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竜、元不是池中物。
  風雨牢愁無着處,那更寒蟲四壁。
  橫塑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
  江流如此,方來還有英傑。
  堪笑一葉漂零,重來淮水,正涼風新發。
  鏡裏朱顔都變盡,衹有丹心難滅。
  去去竜沙,江山回首,一綫青如發。
  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
  文天祥詞作鑒賞
  文天祥是我國歷史上的傑出民族英雄。文天祥領兵拒元,因叛徒出賣,於宋祥興元年(1728年)十二月,在五嶺坡(今廣東海豐北)被捕。第二年四月,他被押送到燕京。同被押送的還有他的同鄉好友鄧光薦。鄧因病留在天慶觀就醫。臨別時鄧光薦作詞《念奴嬌。驛中言別》送文天祥。文天祥藉蘇東坡赤壁懷古詞韻,酬答鄧光薦。
  文天祥此詞起勢頗為雄壯。“乾坤能大”,“能”,同恁,如許、這樣之意。雖身陷囚籠,但壯士未更,深信人民反抗意志並沒消沉,光復大業終會來臨。
  “算蛟竜、元不是池中物”,出自《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恐蛟竜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寫出自己信心,還與友人共勉。期冀他早脫牢籠,再幹一番宏圖偉業。“風雨”二句藉寫眼前景象,烘托囚徒的凄苦生活,抒發沉痛情懷,民族浩劫,所到之處皆已江山易手,長夜難寐,令人愁腸百結。“橫槊題詩”三句,以歷史典故寫自己的不凡抱負。蘇軾《前赤壁賦》詠嘆曹操破荊州、下江陵時“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漢末王粲被逼避處荊州,以《登樓賦》寄托鄉關之思和亂離之感。文天祥連以這兩個典故自況,寓意很深。藉曹操英勇豪邁的氣概,王粲雄圖難展的苦悶,作者聯而用之,自嘆“萬事空中雪”,表示事業、壯心都已失敗,抒發了自己為輓救國族而歷盡艱辛無限感慨。“江流如此”,喻指抗敵復國事業像奔騰不息的江河流水,事業必有後人完成。“方來還有英傑”,也是對鄧光薦原作中“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鬥牛空認奇傑”諸句的極為有力的回答。
  “堪笑一葉飄零”,寫文天祥獨力支撐,扶大廈於將傾之際。宋德祐二年(1276),文天祥出使元營,因痛斥敵帥伯顔,被拘押至鎮江,伺機脫逃,在淮水之間和敵騎數次相遇,歷盡艱難纔得南歸。這次,又抵金陵一帶,故稱“重來淮水”。
  全詞的中心在於“鏡裏朱顔都變盡,衹有丹心難滅。”是光照千古的名句。文天祥到燕京後,元朝廷百般勸降,文天祥堅執不從,敵方“相顧動色,稱為丈夫”。
  最後幾句再次表白,即使以身殉國,他的魂魄也會變成杜鵑飛回南方,為故國的滅亡而哀啼泣血。作者寫的《金陵驛》詩中,“從今別卻江南日,化作啼鵑帶血歸。”他表示以身殉國,為國而亡身,雖死而無憾!
  文天祥的詞是宋詞的最後的光輝。在詞壇充滿哀嘆和悲觀氣氛的時候,他的詞宛如沉沉夜幕中的一道閃電和一聲驚雷,讓人們在絶望中看到一絲希望之光。全詞歡暢淋漓,不假修飾,無齊蓬之痕,絶無病呻吟之態,直抒胸臆,蒼涼悲壯,可謂當時詞壇中一顆耀眼的星辰。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言王禹稱寇準錢惟演
陳堯佐潘閬林逋楊億
陳亞夏竦范仲淹柳永
張先晏殊張昪石延年
李冠宋祁梅堯臣葉清臣
歐陽修王琪解昉韓琦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