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记录 西藏遊記:女人上路   》 第25節:定日—紮西宗—樟木(2)      李彥 Li Yan

  幾個男人抱着石頭,嘴裏嘟噥着什麽朝我們的車走來,一絲擔心還沒掠過,他們已經用石頭把車圍住,令我們無法挪動,儘管我們並沒有想逃逸的意思。見此情景,我們反而鬆了一口氣,用電臺呼叫老常趕快上來,帶孩子去醫院,老環也回過味來,下車幫助“撒旦的秘書”嚮老百姓解釋:要先送孩子上醫院,我們還有一輛車,馬上能上來,讓那輛車送孩子。但是畢竟語言不通,溝通太費力氣,在喊了幾百次“上醫院”之後,似乎有幾個人明白了大概的意思,也稍微冷靜下來,但是還是緊緊抓住“撒旦的秘書”不放,可憐的秘書已經喊得幾乎口吐白沫了。
  後來我也下了車,一起嚮老鄉們解釋要帶孩子上醫院,希望女性的身份能給他們一點安全感,這時老常的車終於到了,我對抓着秘書的那個穿舊衝鋒衣戴氈帽的男人說了無數次:“我們留下,讓他帶孩子跟這個車去醫院。”那個男人好像能聽懂,居然對我有一絲笑臉,連連點頭,估計對他們說了n多遍上醫院之後,就算不懂也懂了。一片混亂中,秘書和常夫人帶着孩子以及孩子的叔叔,村長等人上了老常的車,剩下我們5個看守着被石頭睏住的V8大切,此時的V8顯得和一個孩子一般無助。對事故童的內疚和對未來的擔心睏擾着我的心——不知道將有什麽樣的後果!
  插入圖片:被石頭睏住的大切 DSCNO593 (初選成都—麯鬆)
  熱鬧高潮過去,無數的小孩蜂擁而上,把臉貼在車窗上直楞楞地看着車裏的一切;或幹脆直視着我們的臉。午後的太陽暖洋洋的,天藍,雖然還有很多雲,村裏的兩個穿舊衝鋒衣的男人叫我們進旁邊的茶館去坐,其中一個已經半醉,比劃說要200元能解决問題,可他不會說漢語,說的是他的英文,大致是這麽個意思。茶館是那個戴氈帽穿舊衝鋒衣的男人開的,就是一直抓着“撒旦的秘書”的那個,後來他似乎變成了幫我們的,還表示讓我也跟車一起去醫院,進茶館時,使勁抓着我的雙手搖着握手。我不想聽嘮叨,假裝不明白他的意思,不理他,仍回到車上。
  插入圖片:被孩子們圍觀,海盜說我此時像個幼兒園老師,其實這時因為有人看見海盜在拍照片而退下,人數已經減少了一半了,被如此圍觀真的是盛況空前啊,當時如果能用語言和他們交流,估計一張口就成明星。 DSCN1342(海盜)
  不知道離這個偏僻的地方多遠能有醫院,漫長而無望的等待中,老環和海盜被介紹去喝酥油茶,老環因此遭到“空降虱”襲擊,並買化石作為聯絡感情的手段,買一送一,老環買了個大的30元,送海盜一個小的,有點像個小雞的形狀,說是叫“咕咕”,其實是個貝殼化石。無法與秘書和老常他們聯繫,我們甚至已經做好留守在此過夜的準備。
  這個村子距離紮西宗約20多公裏,名叫麯鬆村,旁邊的河名為朋麯,此處為珠峰自然保護區的最低點,設有界碑以及詳細的介紹。實在等得無聊,被孩子們觀看煩了,就爬附近的小山坡,俯瞰全村,竟然還有一所小廟,但是卻鎖着門。
  這裏的婦女右腕都戴着一個大白海蠃當手鐲,連給墻抹泥時都不會摘下。一個會說英語的男人告訴我們,這樣的手鐲25歲戴上,一生都不再摘下。可是那麽粗的海蠃,她們的長袖緊口內衣是怎麽穿上的呢,難道穿上就就不脫了嗎?他們睡覺也穿着衣服嗎?真叫人納悶。婦女腰間固定圍腰的銀搭扣也很別緻,她們除了前後邦典,還在後腰用一塊方型邦典折成三角形圍在腰上,前面以銀製大搭扣固定,款式和大小都有不同,非常別緻。
  插入圖片:戴白海蠃腕飾的婦女 DSCNO616(初選成都—麯鬆)
  插入圖片:圍觀者若幹 DSCNO641,646,647,649,650(初選成都—麯鬆)
  DSCNO642-682 (初選麯鬆—希夏邦馬)
  4點多,老常帶着夫人回來,載小孩母親及親戚去紮西宗醫院,小孩已留院觀察,以外傷為主,暫未發現內傷,常夫人留下,換為為去紮西宗協助“撒旦的秘書”,秘書留在紮西宗的武警邊防檢查站,武警令暫不移動現場。
  孩子們不停地換班圍觀,總是看個不夠,很多人都是直勾勾地看着我們連眼都不眨一下,長達10來分鐘。但有一個少年自駕騾車搬運大土坯磚,協助大人蓋房,神情堅毅,力大無比,不如似其餘孩童,他們太無聊了,太好奇了,這就是他們的童年,其中不乏漂亮的小姑娘。
  7點半,天色已漸暗,下起了細雨,但圍觀的人們仍不見少,老常仍沒有消息。不經意間忽然發現,我們的車號已經被刻在路邊的墻上了,而且刻了兩遍。悠閑的鄉民趕着騾車,載着小牛和妻兒回傢。雨中,氂牛們自動回傢,各自認門。
  插入圖片:圍觀的孩子,如果我生在這裏,我會是她嗎?DSCNO648(初選成都—麯鬆)
  7點50分,老常終於攜村長、書記以及紮西宗醫院的丹增大夫回來,鄉裏已經同意我們把車開回紮西宗,我們搬開塞住車的大石頭,又給了村長一些糖果分發給孩子們,老常和我分別將車開到紮西宗。
  一見到“撒旦的秘書”,他張口就說:跟我出來故事多吧——我可真是背到傢了!我告訴他不要想太多,我們檢查了車子,衹是保險杠的左前角蹭掉了巴掌大的一塊泥,說明並沒有直接撞擊孩子,衹是將他蹭倒,但畢竟一個小孩與一輛兩噸多重的大切相比,太渺小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光明日報出版社
第1節:前言第2節:旅行簡歷第3節:北京——澤當(1)
第4節:北京——澤當(2)第5節:北京——澤當(3)第6節:澤當—果傑—納木錯(1)
第7節:澤當—果傑—納木錯(2)第8節:澤當—果傑—納木錯(3)第9節:澤當—果傑—納木錯(4)
第10節:澤當—果傑—納木錯(5)第11節:澤當—桑耶寺—拉薩(1)第12節:澤當—桑耶寺—拉薩(2)
第13節:澤當—桑耶寺—拉薩(3)第14節:澤當—桑耶寺—拉薩(4)第15節:澤當—桑耶寺—拉薩(5)
第16節:澤當—桑耶寺—拉薩(6)第17節:澤當—桑耶寺—拉薩(7)第18節:澤當—桑耶寺—拉薩(8)
第19節:北京—成都—拉薩(1)第20節:北京—成都—拉薩(2)第21節:拉薩—日喀則—定日(1)
第22節:拉薩—日喀則—定日(2)第23節:拉薩—日喀則—定日(3)第24節:定日—紮西宗—樟木(1)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