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藏要   》 因明正理门论本〈不分品〉      Ouyang Jingmo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为学役.盬其脑而百体唯吾号令是为学髓.役无超迹
  济穷之望.髓有产生创立之能.学固不问其髓而甘心为役乎。木之有本也.水之有源也.学之有理也.一也.因明之术又何独不然。劫初足目标唱似真.爰暨世亲咸陈轨式.幽致未分辨无利器.迨乎陈那匡正颓纲广造八论.中唯集量与此理门详诠正理精义络绎.是则正理门论者.匡改正理之经岂依经而造论.大开正理之门虽称论而实经也。文幽义博诵读奇难.集量未来悼无将伯.盖自唐后此术无匠久矣。
  晋用楚材礼失求野.丹珠藏中有集量因轮.取而对诵.并参基疏.斯不亦扣阍有路而理门可读欤。
  文分立破二门.立分真立立具。且初真立者.乐成所立.不成能立。背此为似.有五相违。现比世间自语自教.入论则同。然宗过有九.能别所别俱及相符.四不成过.入论则增.门论则无。此其所以异者.门论义摄而略.入论作法而详也。如宗违因.门论旣
  破.入论无文.非是师资故相矛盾。宗法彼此极成方生忆念.依此忆念方生了智.依此了智方能成宗。故背初相犯四不成.两俱随一犹预所依.有体无体与宗相顺背亦有过。依后二相而制九轮.二八为正因.翻彼立相违.余皆为不定。然四六翻因演四相违.共不共外演三分徧.与违决不定.入论则同.法称独缺。法称所以独缺者.根本克实之谈也.入论所以相同者.作法取详之旨也。立敌有差别.因于初相增立四违.同品唯分有.因于后二备详分徧.岂是师资故相矛盾。昔时由因而见边.忆取助成故同品如昔而以因合宗.今日立宗而索证.设式简滥故异品例今而宗先因后。
  翻此合离有颠倒过.若缺离合有无合不离过.若背宗因随一或俱有不成及三不遣过.如是十过.入论无异.法称有增.增三犹预不成三犹预不遣及缺合缺离。法称所以有增者.盖亦作法之求备也.岂亦师资故相矛盾。
  次谈立具.为现比量。现量有四义.一五识无分别.二五俱意识.三贪等自证分。四定中离教分别。比量有二义.一现比之作具远因.二忆念之作者近因.悟自悟他咸归
  一致.清净所趋非唯兴诤。以是读能立似立门。
  能破似破门者.能破有六类。一支缺.缺一有三缺二有三而无全阙.二宗过.三不成.四不定.五相违.六喻过。
  似破建类.足目正理凡二十四.如实所列为二十二.方便心论亦列二十.天主入论摄入立中曾无一列。因明所需.若论克实卽一能立已摄无余.然立破迭为宾主.卽方便必辟四门。臂如立支.唯一宗因已堪自悟.以故尼干法称废喻有文.然必悟他.他非易了.故凡孤证未足畅情.旣不废喻.以是对治相违及与不定喻又须二。此亦如是.立破旣开四门.似破须更列类.陈那理门酌古准情.刊以定类列为十四。缺宗有一曰常住.缺因有三曰至不至无因第一无生.缺喻有二曰生过第三所作.不成有四曰无说第二无异第二可得第一所作.不定有九曰同法异法分别犹豫及与义准一三无异第一可得第二无生.相违有一曰第二所作.除其所复正符十四。以是读能破似破门。
  
  二门读文旣已如是.理门奥博字字皆义.尽举为难.稽其大端撮立为四.是为四门探义。一唯一成宗义.二互不相离义.三但取适用义.四方便立破义。且初唯一成宗义者.系有法于法者为宗.成其所系.非成其所依.更非成其所余。是故一切须极成.所系须不成.应以极成成其不成.成其相应之不成。非以法成有法.非以有法成有法.非以余法成法.非以有法成法.非成宗法一分.又非已成更成。若极成不成.宗三不成.因所依不成.喻所立不成。若不成而成.宗相符极成。
  二互不相离义者.因之一分在宗有法中而与宗中法相连贯.又其一分在喻有法中而与喻中法相连贯。举初一分之连贯或不生敌智.举又一分之连贯敌智无不生。又以喻中幷无因一分幷无与宗作同类之连贯者简喻类滥.而敌智更无不生。
  是故不相离者因明之体.而因三相者表而出其体也。因明之义.因三相尽之矣。依不相离义而因三相生.依因初相而不成之作法生.依因后二相而九轮生.依九轮而正因及不定相违之作法生。是故一切不相离.唯有法与法相离.而成其不相离.
  知不相离义而因明术思过半矣。有不相离之体.要必有不相离之作法.若因喻别.卽犯三失。一有过.喻过中举。二无能.终不能显因与所立不相离性.但有类所立义.终不能显宗因无性有所简别能为譬喻.但异品宗因别处。三无穷.旣不必所作无常相属.声何无常但云如瓶.瓶何无常又云如灯。
  三但取适用义者.一三支但取言陈不应言外增言.二因喻但取成宗不应分别差别.三一切但取成宗不应更成一切.四同品但取一分有不顾其他一分非有.五以喻合宗但取总相合说不论声所作卽瓶所作.六异喻但取简滥不论无体喻不顺有体宗.七相违决定但取他过所破不恤自陷不定.八遮词但诠非此不必反显是彼.九立量但取敌对不必一切须通.十立量但取作法不必详谈学理。昧此十义.立固有过破亦有过.十四破类皆昧此义.过犯累累。昧第一义.于宗法无常外增生起言.有第二无异相似类.有犹预相似类.增实性言.有常住相似类.于三相外增因至宗因前宗.有至不至相似类.有无因相似类.增宗未生因未说有第一第二无生相
  似类.有无说相似类。昧第二义.差别可见不可见.有分别相似类.差别咽哜绳轮.有一二三所作相似类。昧第三义.征证瓶之无常.有生过相似类。昧第四义.举电非勤发.有义凖相似类.责因不徧宗有第一第二可得相似类。昧第五义.声应可焼可见.有第一第三无异相似类。昧第七义.于立非不定而说不定.有同法相似类.异法相似类。总之狭义是因明义.不趋宽径.思过半矣。
  四方便立破义者.艺不固常.式开方便。有以合宗为因之方便者.如声常无对.破彼不定须举因言.今但举其合宗诘责之言.声非是常业等应常故常应可得故。有以合喻为因之方便者.如声常所作.顺成自宗返破他宗皆须举因.今但举其合喻具二之言.声是无常所作非常故常非所作故。此善方便.若恶方便.一分合喻例举以显.如说声为常一切皆是无常故.斯则不能显因且更有过。凡此方便皆理门文.智巧日滋式增无已.应理门外曲尽其凡.然举不胜举.亦述方隅而已。一纵夺.设缘非所缘.设所缘非缘.见陈那观所缘缘。二关并.汝言如来无一切智.为一切而少有知
  为一不知.见般若灯。四幷量.有性非实非德非业.有一实故有德业故.见入正理。五性相为文.许依藴立非卽离藴.应如瓶等非实我故.见成唯识。六寄言简过.共简寄胜义言.如真性有为空.见掌珍。自简寄自许言.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见奘师唯识量。他简寄汝执言.执我常徧量同虚空.应不随身受苦乐等.见成唯识。因明学.应祖陈那而宗法称.此若提婆之续龙树.无着之有世亲.其于斯学抑何郑重。然七论不来.正理方隅亦无译籍.挈瓶观井.曾何与沧海潏洋.应有何缘一济饥渴欤。
  陈义如是.设有问因明何事.以第一义应之曰.唯一成宗而已。因明以何为体.以第二义应之曰.互不相离而已。因明以何作业.以第三义应之曰.但取适用而已。因明有决定轨式欤.以第四义应之曰.方便立破而已。因明之学.如斯而已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藏要第一辑叙大般若经第二分校勘说明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三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四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五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一大般若经第二分品目舍利子般若四品大般若经十六分总
大般若经第二分方便般若方便般若二十品大般若经第二分方便般若校勘说明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五十九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六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六十一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六十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六十三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六十四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六十五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六十六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六十七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六十八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六十九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七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七十一
No.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XX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