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山大川 》 剎那櫻花:1個中國白領的日本印象 》
第20節:日本人的群體性(5)
林樺 Lin Hua
而同樣身在職場的日本男人則正好相反,他們一切以公司和集團的利益為重,將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企業。如果下班後馬上回傢,反而會引起傢人的猜疑和誤會,以為他在公司裏不被重用,或者是沒有應該有的社交圈子。我在日本工作期間,有位中國同事跟我說了這樣一件事:通常到了下班時間,他都會按時回傢。有一天,他的日本上司突然有件急事要安排,但發現已經到了加班時間,便對這個中國員工說,這件事情非常緊急,你看是否能夠今天加個班?而不料這一晚上,這位中國同事傢裏事先已有重要安排,便對上司說:"真不好意思,今天傢裏早有安排,無法臨時加班。能否明天早上早一點來上班?"回傢之後,這位中國人原以為他的日本妻子會贊賞這種顧傢的行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回傢後妻子反而把他數落了一通:"傢事再大也是小事,企業事再小也是大事。"
我就這個事情曾經與許多人交換過看法。其實,日本社會中家庭觀念其實是很淡漠的,許多日本同事一年也就回傢見一次父母親,平常也很少與親人聯繫,衹是偶爾打一次電話。但是,一旦涉及企業利益(小集團本位)或國傢利益,日本人便毫不含糊。
日本人在介紹自己的時候,總是先說自己所在的公司、部門和科室,不像中國人喜歡先報自己的名字,然後纔介紹自己所在的科室、部門和公司的名稱。而為了生活而存在的法國人,則往往還要提到自己生活過的地方、畢業的學校(如果是名校的話,那更是要大費一番口舌了),甚至還介紹一下個人的興趣愛好。總之,中國人和法國人一樣,不太喜歡把自己是誰和自己是做什麽的過於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中國人的傢族本位心理使得其在工作中不容易將個人完全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反而容易開小差或打私人電話或是經常跳槽。這種情形,在日本人看來顯得缺乏"敬業精神"、對企業不夠忠誠、與同事之間缺乏協調精神。在中日合資企業中的日方管理人員,往往不理解中方員工為何頻繁地跳槽。其實,很多情況下是中方員工無法繼續忍受日本企業的企業文化。而中方員工也不理解,為何其他日方員工能夠如此"甘於寂寞和甘居中遊",而不像中國員工在企業中勇於爭先和不甘平庸。
由於日本人的行為準則以集體為中心,因而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個人生活方面都有很明顯的"他律性"的傾嚮,不像中國人那樣,是靠內心自我約束和調節來規範自己的行為,而是非常註重依靠外部機製和評論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規範,非常註重他人,尤其是同屬於一個集團的成員對其行為的判斷。所以,日本人往往在沒有人看到的場合便沒有羞恥感,而在國內和其他公開場合,日本人比其他所有國傢的人都表現得彬彬有禮、謹慎小心。一到非正式場合,或是脫離了他們熟悉的生活圈子之後,便會變得本性暴露,不再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日本有句諺語,就叫做"旅行之中無恥辱"。因而,日本人在晚上下班之後或在國外旅行期間,往往會做出一些與其平常行為舉止差別萬裏的"醜事"和"壞事",因此,日本的海外旅行團往往名聲不佳。2003年秋,日本旅行團在我國珠海的集體嫖娼事件就是一個例證。連"嫖娼"這種在別人看來羞於啓齒的事情都要"集體行動",可以想見日本人的集體意識有多強。
日本人在人際交往中非常客氣,總是願意設身處地為對方着想。然而,有趣的是,在這一現象的背後實際上隱藏着另外一種思維方式:日本人在表面上為對方考慮問題的同時,實際上是把自我放在了與對方的關係中去把握和權衡,並以此作為一種判斷和行為的標準。另外,日本人在強烈的群體意識的驅使之下,也同樣非常註重能夠在和諧統一的群體關係中找到一個自我表現和發揮的合理位置。因此,日本人嚴格區分自己與其他人,包括自傢人在所有公共場所、職業和家庭場合中的位置。不像中國人比較容易不分場合、不分對象,將自己和他人"混為一談"。有位留日多年的中國女作傢,深有體會地寫道,儘管在日本,她也有許多日本的"閨中密友",平時似乎無話不談、親密無間,但到了周末或者是假期是絶對不來往的。因為在這段時間內,她的那些"閨中密友"會把全部時間和精力貢獻給平時不經常見面的丈夫和孩子。而且,即便是平時往來也從不到對方的傢中,通常衹是在咖啡廳、餐廳等地見面,不像中國女性之間,關係一旦好起來,可以真正做到親密無間、你我不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信出版社 |
|
|
第1節:自 序 | 第2節: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1) | 第3節: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2) | 第4節: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3) | 第5節: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4) | 第6節: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5) | 第7節: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6) | 第8節: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7) | 第9節:島國文明與大陸文明(1) | 第10節:島國文明與大陸文明(2) | 第11節:島國文明與大陸文明(3) | 第12節:日本男人的悲哀(1) | 第13節:日本男人的悲哀(2) | 第14節:日本男人的悲哀(3) | 第15節:日本男人的悲哀(4) | 第16節:日本人的群體性(1) | 第17節:日本人的群體性(2) | 第18節:日本人的群體性(3) | 第19節:日本人的群體性(4) | 第20節:日本人的群體性(5) | 第21節:日本人的群體性(6) | 第22節:巴黎綜合徵(1) | 第23節:巴黎綜合徵(2) | 第24節:巴黎綜合徵(3)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