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中国经典 》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
雹神
    
蒲松龄 Pu Songling 
 王公筠苍[1],莅任楚中[2].拟登龙虎山谒天师[3].及湖[4],甫登舟,即有一人驾小艇来,使舟中人为通[5].公见之,貌修伟。怀中出天师刺[6],曰:“闻驺从将临[7],先遣负弩[8].”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天师治具相款[9].其服役者,衣冠须鬣,多不类常人。前使者亦侍其侧。少间,向天师细语。天师谓公曰:“此先生同乡,不之识耶?”公问之。曰:“此即世所传雹神李左车也[10].”公愕然改容。天师曰:“适言奉旨雨雹,故告辞耳。”公问,“何处?”曰:“章丘。”公以接壤关切,离席乞免。天师曰:“此上帝玉敕[11],雹有颔数,何能相徇?”公哀不已。天师垂思良久,乃顾而嘱曰:“其多降山谷,勿伤禾稼可也。”又嘱:“贵客在坐,文去勿武[12].”神出,至庭中,忽足下生烟,氤氲匝地[13].俄延逾刻,极力腾起,才高于庭树;又起,高于楼阁。霹雳一声,向北飞去,屋宇震动,筵器摆簸。公骇曰:“去乃作雷霆耶!”天师曰:“适戒之,所以迟迟;不然,平地一声,便逝去矣。”
 公别归,志其月日,遣人问章丘。是日果大雨雹,沟渠皆满,而田中仅数枚焉。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王公筠苍:指王孟震。孟震字筠苍:淄川(今属山东淄博市)人。万历进士。官至左通政。因触犯权奸魏忠贤被革职。见《淄川县志》卷五。
 [2]楚中:泛指春秋时楚国故地习用为湖北、湖南两省的通称。
 [3]龙虎山:道教名山之一。在江西贵溪县西南。由龙、虎二山组成故名。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后人世居此山。张道陵(34—156),即张陵,东汉沛国丰(今江苏省丰县)人,顺帝汉安元年(142)在鹄鸣山(在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创立道教,徒众尊其为“天师”。其后世承袭道法,移居尤虎山,世称“张天师”。山上建有上清宫,为历代天师的道场和祀神之处。其居处上清镇(在贵溪东),有“嗣汉天师府”,今尚残存。
 [4]湖:指江西鄱阳湖。
 [5]为通:为之通禀,即替他传达谒见的请求。
 [6]刺:名帖。古时在竹简上刺上名字作拜见的名帖,所以叫刺。
 [7]驺(zōu邹)从(zòng纵):古时达官贵人出行时护卫前后的骑卒。
 [8]负弩:负弩矢前驱;意思是充当先导。《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住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前驱。”
 弩,用机栝发箭的弓。
 [9]治具相款:备办酒席招待。具,馔具,指供设的肴馔。
 [10]李左车:汉初行唐(今河北省行唐县)人,初依赵王,封广武君,后归汉将韩信,信用其奇计攻取燕、齐等地。详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李左车死后为雹神的传说,不详始于何时。本书第十二卷《雹神》称其“司雹于东”,且在日照县(今属山东省)有“雹神李左车祠”。而据传说,博兴县城北十五里有李左车墓,“俗传李左车为雹神,每年三月初六日,距李墓较近各村众相率顶礼谒墓祈禳;距墓远者,亦于是日相约备牲醴祭于村西北三百步外,祭毕埋之,去来均不回顾,是年辄丰稔,雹不为灾。”(民国
 二十五年《博兴县志》卷十七)
 [11]上帝玉敕(chì斥):道教称上帝为玉皇大帝,简称玉皇、玉帝。“玉敕”,犹“御敕”,帝王的诏命。玉,敬辞。敕,敕令。
 [12]文去勿武:温文离开,不要勇武。
 [13]氤氲(yīn yun因晕)匝(zā扎)地:烟雾绕地。氤氲,烟云弥漫的样子,一般形容云气蒸腾。匝,环绕。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大话聊斋
 |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页| | 卷一: 考城隍 | 耳中人 | 尸变 | 喷水 | 瞳人语 | 画壁 | 山魈[1] | 咬鬼 |  | 捉狐 | 荍中怪 | 宅妖 | 王六郎 | 偷桃 | 种梨 | 劳山道士 | 长清僧 |  | 蛇人 | 斫蟒 | 犬奸 | 雹神 | 狐嫁女 | 娇娜 | 僧孽 | 妖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