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歷代興衰演義   》 第二回 至三皇傳多氏漸剖乾坤      呂撫 Lv Fu

  詞曰:
  細想三皇五帝,一般錦綉江山。風調雨順萬民安,不見許多公案。後世依他樣子,齊傢治國何難。流芳百世在人間,萬古稱揚贊嘆。
  邵康節曰:天開於子,復卦也。地闢於醜,臨卦也。人生於寅,泰卦也。周十二宮而終於坤,是為一元。盤古生於寅。
  天皇在寅,地皇在卯,人皇在辰,五帝在巳。自夏禹八年,始入午會。今正為午會之中,未至未會也。
  卻說盤古後,陰陽二氣,交媾融結,漸漸生起人來。或從天降,或從地出,或三或五,盡成人形,皆長大醜漢。星散而居,飲水食草,無知無識,亦無君長。乃於木德王。歲起於攝提,衝動四象,於昆侖山腰,瑞氣結成靈胎,産出十三個人來,而天皇氏為之長。身有毛,面青色,裸體無衣,披發兩肩,長三丈六尺,淡泊無為而俗自化。以木德王,乃作天幹地支。天幹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此時甲尚未名之為甲,名之曰閼逢。乙尚未名之為乙,名之曰旃蒙。丙曰柔兆,丁曰強圉,戊曰着雍,己曰屠維,庚曰上章,辛曰重光,壬曰玄默,癸曰昭陽。地支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此時子尚未名之為子,名之曰睏敦。醜日赤奮若,寅曰攝提格,卯曰閼單,辰曰執徐,巳曰大荒落,午曰敦牂,未日協洽,申曰氵居灘,酉曰作噩,戌日閹茂,亥曰大淵獻。天幹地支,輪流配合,周而復始,是為六十甲子,以定歲時所在。自是五運始興,大化始立。
  足弟十三人,共治天下一萬八千歲。繼之者地皇氏也。地皇氏以火德王,生於熊耳竜門之山。於二山中,忽然生出紅光數丈,光中現出五色祥雲,將二山罩定,涌出十一個人來。而地皇氏尤為聰明首出,身長三丈三尺。膊大數圍,身有毛,面黑色,目如火光,立乎中央,以治八方。先時,天皇氏雖創立幹支,然而晝夜不分,日月不辨,不知日之升降,與夫月之朔望盈虛。地皇氏乃定明於晝者為日,明於夜者為月。自無而有,從一綫之光起,至於大圓,復歸一綫之光。至無而止凡二十九日,或三十日,為一月。其三三兩兩,散碎明於天上者為星,星之空處為辰,並日月星辰謂之三辰。三辰既定,以十一月為鼕至,凡三百六十五日,共十二月,為一歲,周而復始。於是竜興鸞集,自然成文,萬民安泰,與十弟共治天下一萬八千歲。
  繼之者人皇氏出焉。人皇氏以土德王天下。地皇之末,忽然地氣衝天,天地交感,山中降出九個孩兒。出於刑馬之山,提地之𠔌,漸漸長大,凡九人,而人皇氏為之長。生得面帶白色,目若明星,身長三丈。乃相厥山川,分天下為九區,自治一區,俾八弟各治一區,故又號曰居方氏。此時風氣漸開,時序頗着,萬物群生,淳風沏穆,遍處皆山林鳥獸,人民同居,又無衣服,雌雄相視,甚覺奇異。其雄者視雌者:“彼何以獨凹也?”其雌者視雄者:“彼何以獨凸也?”一日雄物挺然竪立,乃謂凹者曰:“我有餘而汝不足,試以有餘補不足何如?”
  遂嚮凹者投之。其投也,甚覺美快,於是忻然。衆共效而投之,遂分凹者為女,凸者為男,而男女分矣。且自一投,美快之後,而凹者漸覺腹大,至十月而後生男生女,於是乎有生育。有男女生育,遂有父子君臣。此時君乃明君,而主不虛王;臣乃良臣,而臣不虛貴。製治漸敷,而政教由此興;禮義漸備,而君尊臣卑自此起;饑飧渴飲,而民之食用漸着;男女交媾,而民之婚姻漸起。兄弟九人,共治天下一萬五千六百年;或曰四萬五千六百年,非也。
  人皇之後,有五竜氏。兄弟五人:一曰皇伯,二曰皇仲,三曰皇叔,四曰皇季,五曰皇少。五姓同朝,治在五方。司五行,布山嶽,駕五竜,以治天下,行無為之化。今上郡膚施有五竜山,蓋出治之所也。繼五竜氏而治者,曰巨靈氏。巨靈氏出於汾睢,與元氣齊生,握大象,持大權,揮五丁乏士,驅陰陽,反山川,居無恆處,而跡躔於蜀。繼治有句疆式、譙明氏、涿光氏、鈎陳氏、黃神氏、巨神氏、犁靈氏、大馬鬼氏、鬼隗氏、弇茲氏、泰逢氏、冉相氏、益盈氏、大敦氏、靈陽氏、巫常氏、泰壹氏。泰壹氏開圖挺紀,調大鴻之氣,正神明之位。
  蓋茫無形,嘗無味,操法久視而長存者。厥後,皇帝老子受法於泰壹元君,有泰壹之書傳於世。空桑氏、神民氏,蓋使民神異業,而精氣通行者,猗帝氏、次民氏、辰放氏。
  古初之人,卉服蔽體,辰放氏教民扌搴木茹皮以禦風霜,綯鬢闊首以去靈雨,而人從之,號曰衣皮之民,傳四世。蜀山氏、馬鬼豗氏、渾沌氏,生而不殺,予而不奪,天下之人,服其威而懷其德。當是時,陰陽和平,萬物無爭。蜚鳥之巢,可俯而探也,走獸可係而走也。蓋執中涵和,無內而無外者,傳七世。
  東戶氏,當是之時,禽獸成群,竹木遂長,道不拾遺,傳十七世。皇覃氏、啓統氏、吉夷氏、幾蘧氏、稀韋氏、有巢氏,太古之民,穴居野處,搏生咀華,與物相友,尚有與禽獸同食共宿者。至是,民有機智,凌虐禽獸,而禽獸始為人敵,爪牙角毒,概不足以勝禽獸。有巢氏教民構木為巢,居而避之。未知稼穡,食草木之實。
  未有火化,渴飲禽獸之血,饑則帶毛而食禽獸之肉,故曰茹毛飲血。取禽獸之皮,以蔽前後。傳二世而燧人氏繼之。燧人氏有四賢臣:一曰明山、二曰必育、三曰成博、四曰隕丘,輔燧人氏以治天下。時民不知有火,未知熟食,燧人氏仰觀列宿,俯察五行,知空中有火,麗木則明。一日遊於南垂,有木焉。
  鳥喙其枝,見磷磷火出,燧人氏感之,於是鑽木取火,教民烹飪,放於石上,炙而食之,以免腥鱢生食,民大利之。
  時未有文字,燧人氏作結繩之政,大事則大結,小事則小結。立傳教之臺,為日中之市,興交易之道,人情以遂,故又謂之燧皇,傳八世。繼治有庸成氏,再繼有伏羲氏出焉。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盤古王一出世初分天地第二回 至三皇傳多氏漸剖乾坤
第三回 五帝起亶聰明創製立法第四回 堯讓舜舜讓禹總為斯民
第五回 夏後氏四百年一十七世第六回 殷湯氏三十世六百餘春
第七回 成周氏至平王遷都洛邑第八回 齊桓公晉重耳五霸稱尊
第九回 簡王後至靈王時生孔子第十回 李老子釋迦氏說法談經
第十一回 周社稷八百年三十七世第十二回 九州島中諸列國並入強秦
第十三回 秦無道四十年止傳二世第十四回 六國人並楚漢起義爭衡
第十五回 漢高祖定江山一十二帝第十六回 二百年遭王莽篡國鴆君
第十七回 漢光武復中興一十三帝第十八回 二百年曹操起漢室三分
第十九回 三國志亂紛紛五十餘載第二十回 漢歸曹吳入晉取次銷沉
第二十一回 司馬晉五十年五鬍大亂第二十二回 走江東承舊統百歲雲奔
第二十三回 宋齊梁傳陳國俱都江左第二十四回 索頭魏分齊周北地稱尊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