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料 》 上午咖啡下午茶 》
盧非易:苦東西,與好朋友分享(2)
賈平凹 Gu Pingao
咖啡加肉桂還有一款,叫“帝王咖啡”,有時也叫“東方咖啡”,大概因為肉桂是從中國和中南半島傳去的關係。做法是將肉桂條泡入咖啡一小時,喝起來像加了一味不知名的中藥。
肉桂在中國烹飪裏用得不多,就是用了也大都食而不察。到了西方,肉桂反倒流行起來,特別是製作糕點,幾乎都少不了它,比如肉桂蘋果糕。花草茶裏也少不了肉桂,甚至酒裏也有可能。有一次到加拿大卡爾格利滑雪,赫然在聖誕節蛋酒裏,發現一段肉桂條。
咖啡加八角
咖啡加料,頂多就是糖和牛奶,像加肉桂這一類東西,簡直就是創舉。不像花草茶,什麽都加得進去。這可能是因為咖啡本身味道已經很強,很難另添風味。不過勇於試驗的還是不少。紐約格林威治村一傢著名樂館“藍調”的對面,就有一傢咖啡屋以口味多款著名。
這傢咖啡屋以老舊的紐約時報糊墻,映着昏黃燈泡,透出紐約客老氣橫秋的氣派,吸引一堆日本觀光客排隊。我們每次光顧,一定要點個不同名字的飲料嚐鮮,邊喝邊猜成分。有一次喝到一種熟極卻無從說出的味道,結果在杯底找到了答案——中國菜裏常常用的五香八角。
咖啡其實是香味強於口味,如果不加上糖和奶精,實在算不上一種好喝的飲料,衹適合鼕天出遊,在外頭冷得半死時叫一杯來取暖。在美國,熱飲料幾乎沒有,衹有咖啡熱騰騰的香氣,格外使人精神一振。我幾次喝咖啡的美好印象,幾乎都和冷天有關,與“望梅止渴”的救急意義其實頗一致。
當然,喝咖啡還有另一層精神意義,它可以幫助群體認同,建立群體情調。50年代的“野人”和“明星咖啡屋”到現在都還是那一代人常挂嘴邊,證明自己存在主義身份的口令,用來倚老賣老和瞧不起下一代。
我有一次到芝加哥大學附近咖啡館吃早餐,赫然發現滿室男女西裝革履,架着眼鏡讀報看書,偶爾優雅地輕聲細語討論政經。印象之深,使我日後一聽見芝加哥學派,立刻覺得空氣中嗅得出那天早晨的咖啡氣味。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盧非易:苦東西,與好朋友分享(1) | 盧非易:苦東西,與好朋友分享(2) | 張耀:17世紀下半葉咖啡進入歐陸的歷史(1) | 張耀:17世紀下半葉咖啡進入歐陸的歷史(2) | 張耀:17世紀下半葉咖啡進入歐陸的歷史(3) | 陳丹燕:咖啡旅行(1) | 陳丹燕:咖啡旅行(2) | 陳丹燕:咖啡旅行(3) | 陳丹燕:咖啡旅行(4) | 陳丹燕:咖啡旅行(5) | 陳丹燕:咖啡旅行(6) | 陳丹燕:咖啡旅行(7) | 陳丹燕:咖啡旅行(8) | 陳丹燕:咖啡旅行(9) | 陳丹燕:咖啡旅行(10) | 陳丹燕:咖啡旅行(11) | 陳丹燕:咖啡旅行(12) | 陳丹燕:咖啡旅行(13) | 陳丹燕:咖啡旅行(14) | 陳丹燕:咖啡旅行(15) | 陳丹燕:咖啡旅行(16) | 韓承煥:咖啡之旅(1) | 韓承煥:咖啡之旅(2) | 韓承煥:咖啡之旅(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