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论 王直方詩話   》 捲二      王直方 Wang Zhifang

  五一、詩用毿毿字
  
  東坡自海外回,有詩,用毿毿字。李端叔和曰:“再見門生識不識,雪髯霜鬢兩毿毿。”有一明睛人,能見人前後世,忽一惡少見之,其人云:“頭上已有剝剝之聲,腰間欲作毿毿之勢。”陳無己曰:“我欲和雲:‘莫教腰下見毿毿’。”(《類說》本)
  五二、秦少遊口號
  
  呂申公在揚州日,因中秋,令秦少遊①作口號。少遊②有“照海旌幢秋色裏,激天鼓吹月明中”之句。〔然〕③是夜卻微陰。公雲:“〔使〕④不着也。”少遊乃別作一篇,⑤末雲:“自是我公多惠愛,卻回秋色作春陰。”⑥〔(參寥與餘言如此。余曰:“此)⑦真所謂翻手作雲也。”〕⑧(《總龜》前十九、《類說》本、《叢話》前二十六)
  
  ----------------
  ①《叢話》“遊”下有“預”字。
  ②《叢話》“遊”下有“遂”字。
  ③《叢話》下有“然”字。
  ④《叢話》“雲”下有“使”字。
  ⑤《漁隱叢話》“篇”下有“其”字。
  ⑥《類說》引至此。
  ⑦《叢話》無“參寥”至“余曰此”十字。
  ⑧此數語據《總龜》補。
  五三、東坡挑二歐詩
  
  東坡雲:在潁時,陳無己、趙德麟輩適亦守官於彼,而歐陽叔弼與季默亦又居閑,①日相唱和。而二歐頗不作詩,東坡以句挑之雲:“君傢文律冠西京,旋築詩壇按酒兵。袖手莫欺真將種,緻師須得老門生。明朝鄭伯降誰受?昨夜條侯壁已驚。從此醉公②天下樂,還須一舉百觴傾。”蓋為文忠公昔有詩贈梅聖俞、蘇子美雲“我亦願助勇,鼓旗噪其旁,快哉天下樂,一嚼宜百觴”也。(《總龜》前一、《東坡詩話錄》中)
  
  ----------------
  ①《東坡詩話錄》“居閑”作“閑居”。
  ②《東坡詩話錄》“公”作“翁”。
  五四、都梁香與迷迭
  
  古詩云:“博山爐中百和香,鬱金蘇合及都梁”又“氍□(登+毛,註釋同)五木香,①迷迭〔艾納〕②及都梁”。嘗按《廣志》:都梁香出交廣,形如藿〔香〕。③迷迭出西域,魏文帝又有《迷迭賦》。信乎不行一萬裏,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詩也。(《總龜》前二、《叢話》前二、《野客叢書》二十二、《樂趣》六)
  案:《說郛》本《潛溪詩眼》都梁香條亦有此語。文同《漁隱叢話》,惟無末數句“信乎不行一萬裏”雲雲而已。鬍仔《漁隱叢話》謂“王直方何鹵莽如此?方論古詩事,初不論杜詩,遽雲信乎不行一萬裏,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詩,此語真可發一笑也”。王楙《野客叢書》又申直方意,謂“大凡古詩中多有事跡,但人讀書不多,見識不廣,所以不知。使不睹《廣志》等書,孰知都梁等香事!因悟或者所謂不行一萬裏,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詩之語為信然”。是此則當為直方語,非範溫語也。
  
  ----------------
  ①案此為古樂府辭,原句作“氍毹毾□五木香”,直方誤脫“毹毾”二字。又“木”字,《總龜》、《叢話》諸書均作水,誤。
  ②《叢話》、《野客叢書》均無“艾納”二字。《古樂府辭》“納”作“蒳”。
  ③《漁隱叢話》“藿”下有“香”字。
  五五、山𠔌賞徐俯詩
  
  徐俯字師川,忠愍公之子。有“平生功名心,夜窗短檠燈”之句,大為山𠔌所賞。山𠔌其舅也。(《總龜》前四)
  五六、蘇庠清江麯
  
  蘇伯固之子名庠,字養直,作《清江麯》雲:“屬玉雙飛水滿塘,菰蒲深處浴鴛鴦。白蘋滿棹歸來晚,愁看①蘆花一片②霜。扁舟係岸依林樾,蕭蕭兩鬢吹華發。萬事不理醉復醒,長占煙波弄明月。”坡曰:“若置在《李太白集》中,誰疑其非。”(《總龜》前四、《玉屑》十、《樂趣》三、《宋紀》四十一)
  案:此則見《東坡題跋》三。又《漁隱叢話》前集五十三亦引此詩即稱為東坡語,然則直方此則,乃就坡語而點竄之耳。
  
  ----------------
  ①《東坡題跋》、《漁隱叢話》“愁看”作“秋着”。
  ②《叢話》“片”作“岸”,《宋紀》“一片”作“兩岸”。
  五七、山𠔌贈秦覿詩
  
  秦覿字少儀,好為詩,初亦不甚工,既而以①獻山𠔌,山𠔌②贈之曰:“乃能持一鏃,與我箭鋒直。”又云:“自我③得此詩,三日臥嚮壁。……纔難不其④然,有亦未易識。”當時交遊⑤以此言為過。然少儀緣此〔詩〕⑥思大發,⑦交遊亦颳目視之。(《總龜》前四、《叢話》前五十、《山𠔌詩註》十一)
  
  ----------------
  ①《叢話》“以”下有“所業”二字。
  ②《叢話》“山𠔌”下有“作詩”二字。
  ③《叢話》“自我”作“我自”。案《山𠔌詩集》十一亦作“自吾”。
  ④《總龜》“其”作“期”,據《集》及《叢話》改。
  ⑤《山𠔌詩註》“遊”下有“間多”二字。
  ⑥《叢話》“此”下有“詩”字。
  ⑦《山𠔌詩註》此句下有“非復往時”四字。
  五八、陶詩須老農識其妙
  
  陶靖節詩云:“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非〕①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②此語,非餘老③農,亦不識此語之妙。(《總龜》前七)
  案:此為東坡語,見《東坡題跋》捲二。
  
  ----------------
  ①“非”字據《東坡題跋》增。
  ②“道”字據《東坡題跋》增。
  ③《東坡題跋》“老”作“世”。
  五九、假藉對
  
  瀋存中雲,如“廚人具雞黍,稚子摘楊梅”,蓋以雞對楊,皆為假藉。田承君曰:“雞黍兩事,那得似楊梅耶?”①(《總龜》前七、《叢話》前八)
  案:瀋語見《夢溪筆談》捲十五。又《叢話》以此則與下“232”條合為一條。
  
  ----------------
  ①《漁隱叢話》此句作“那得以楊梅為對”。
  六○、崔塗詩
  
  晁美叔秘監嘗因謁先君曰:昔人有一聯雲,“平生不①到處,落日獨行時”。〔唯公傢使詩着此。〕②蓋崔塗詩也。③餘後見李陽冰所題《阮客舊居》雲:“阮客身何在?仙雲洞口橫。人間不到處,今日此中行。”亦相類。(《總龜》前七、《樂趣》二)
  
  ----------------
  ①《全唐詩》二十五“不”作“未”。
  ②《說詩樂趣》無此句。
  ③此崔塗《秋日犍為道中》詩。
  六一、歐梅貢舉詩
  
  歐陽知貢舉日,有詩云:“無嘩戰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絶為奇妙。故聖俞作詩云:“食葉蠶聲句偏美,當時曾記賦初成。”①(《總龜》前七、《樂趣》十二)
  
  ----------------
  ①“初成”,原註“一作將成”。
  六二、池塘春草句
  
  田承君雲:“‘池塘生春草’,蓋是病起忽然見此為可喜,而能道之,所以覓貴。”(《總龜》前七、《樂趣》二、《名言》一)
  六三、文潛詩自記妙處
  
  李希聲雲:見文潛外生言文潛每作詩,其有用得妙處必自記錄。如《法雲會中懷無咎》雲:“獨覺欠此翁。”自以“欠”字頗佳。(《總龜》前七)
  六四、白詩與韋杜同意
  
  韋蘇州雲:“誰①知風雨②夜,復此對床眠”,③最為世所稱重,而白樂天《招張司業》雲:“能來同宿否,聽此對床眠”,意亦相類,然不為人知。老杜雲:“眼前④無俗物,多病也身輕。”而樂天有“眼前無俗物,身外郎僧居”之句,世方獨稱老杜。(《總龜》前八、《樂趣》二)
  
  ----------------
  ①《韋集》“誰”作“寧”。
  ②《全唐詩》“雨”作“雪”。
  ③此《示全真無常》詩。
  ④《杜集》“前”作“邊”。
  六五、句意因襲
  
  梁簡文雲:“早知半路應相失,不若從來本獨飛。”李義山雲:“無事父渠①更相失,不及從來莫作雙。”而近時樂府亦云:“早知今日長相憶,不及從來莫作雙。”〔遞相踵襲,〕②以③最為詩之大患。(《總龜》前八、《樂趣》二)
  案:“無事教渠更相失,不及從來莫作雙”,乃庾信《代人傷往詩》。王氏以為李義山詩,誤。
  
  ----------------
  ①案“父渠”當作“教渠”,《樂趣》作“芙薇,亦誤。
  ②《樂趣》有此四字。
  ③《樂趣》“以”作“似”。
  六六、用當時作者語為故事
  
  樂天雲:“哺歠眠糟甕,流涎見麯車。”杜甫有“路逢麯車口流涎”,而張文潛有寄予詩云:“須看遠山相對蹙,莫欺病齒惱衰翁”,自註云:“黃九《謝人遺梅子詩》,有遠山對蹙之句。”乃知詩人取當時作者之語,便以為故事。此無他,以其人重也。(《總龜》前八)
  六七、舒王詩三用黃粱事
  
  舒王詩云:“投老歸來供奉班,塵埃無復見鐘山。何須更待黃粱熟,始信人間是夢間。”①又云“黃粱欲熟且②流連,謾道春歸莫悵然。蝴蝶豈能知夢事,蘧蘧先墮晚花前”。又云:“客捨黃粱今始熟,鳥殘紅柿昔分甘。”③蓋三用黃粱而意義皆妙。(《總龜》前八、《竹莊》九、《樂趣》二)
  
  ----------------
  ①此荊公《憶鐘山詩》。
  ②《總龜》“且”作“日”,據《臨川集》及《竹莊》改。此夢詩。
  ③《臨川集》二十九“分甘”作“曾分”。此《示寶覺詩》。
  六八、杜用何遜句
  
  老杜《對雪詩》雲:“有待至昏鴉”,乃引何遜“城陰度塹黑,昏鴉接翅歸”之句。餘疑昏鴉亦常語,何必引遜句;後作絶句,卻雲:“釣艇收緡盡,昏鴉接翅歸。”(《總龜》前八、《樂趣》二)
  六九、少遊詩意氣之盛衰
  
  秦少遊始作蔡州教授,意謂朝夕便當入館,步青雲之上,故作《東風解凍詩》雲:“更無舟楫礙,從此百川通。”已而久不召用,作《送張和叔》雲:“大梁豪英海,①故人滿青雲;為謝黃叔度,鬢毛今白紛”,謂山𠔌也。說者以為意氣之盛衰一何容易。(《總龜》前八)
  
  ----------------
  ①《淮海集》五“豪英海”作“多豪英”。
  七○、舒王用賈生事
  
  舒王《送吳仲庶〔待製〕①守潭》〔詩〕②雲:“自古楚有材,醽醁多美酒,不知樽前客,更待③賈生否。”〔蓋〕④賈誼初為〔河南〕⑤吳公召置門下,而謫死⑥長沙,其用事之精,可為詩法。⑦(《總龜》前八、《叢話》前三十三、《玉屑》七)
  案:《詩人玉屑》捲十七用事精切條所引《王直方詩話》,誤錄苕溪漁隱在此條後所附補充之語。
  
  ----------------
  ①《叢話》無“待製”二字。
  ②《玉屑》有“詩”字。
  ③《叢話》、《玉屑》“待”作“得”。
  ④《叢話》有“蓋”字。
  ⑤《玉屑》無此二字,《總龜》“何”原作“江”,誤。
  ⑥《叢話》“謫死”作“後謫”。
  ⑦《總龜》原作“餘以為可詩法”,今從《玉屑》校改。《叢話》無此四字,作“其用事之精如此”。
  七一、蘇黃門送文潞公詩
  
  餘最愛蘇黃門《送文潞公》雲:“遍閱後生真有道,欲談前事恐無人。”蓋潞公官爵年德難為形容,非此兩句,不能優遊而自見。①(《總龜》前八、《叢話》前二十八、《樂趣》十二)
  
  ----------------
  ①《叢話》“不能優遊而自見”作“不能見也”。
  七二、虛幌坐燒
  
  張文潛病中作七言詩,蘇黃門和之雲:“長空雁過疑來答,虛幌螢飛坐恐燒。”秦覯雲:“文潛讀至此不樂。”余曰:“何也?”覯雲:“‘虛幌坐燒’近於死,病人所諱。”(《總龜》前八、《樂趣》二)
  七三、林和靖詠梅摘句
  
  歐陽文忠最愛林和靖雲:“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山𠔌以為不若“雪後園林纔半樹,水邊籬落忽橫枝”。①餘以為其所愛者便是優劣耶。此句於前所稱真可處②伯仲耳。而和靖又有詩云:“池水倒窺疏影動,屋檐斜入一枝低。”(《總龜》前八、《竹莊》二十四、《樂趣》十)
  案:鬍仔雲:“餘觀此句略無佳處,直方何為喜之?真所謂一解不如一解也。”又案《叢話》前集捲二十七林和靖條引山𠔌語並謂“王直方又愛和靖‘池水倒窺疏影動,屋檐斜入一枝低’,以為此句於前所稱真可處伯仲之間”。據此則“此句於前所稱真可處伯仲耳”句,當在和靖池水一聯後,《總龜》所引當誤倒。
  
  ----------------
  ①案此見《山𠔌題跋》二。
  ②《樂趣》“真可處”作“直可雲”。
  七四、歐公詩近溫庭筠
  
  歐陽文忠《送張至秘校歸莊詩》雲“鳥聲梅店雨,柳色野橋春”。此“茅店月”、“板橋霜”之意。(《總龜》前八、《樂趣》二)
  七五、舒王校老杜詩
  
  老杜雲:“天闕象緯逼,雲臥衣裳冷。”舒王云“當作天閱”,謂其可對雲臥也。(《總龜》前八)
  案:此“74”“75”二條,《總龜》誤合為一。
  七六、白樂天昭君詞
  
  古今人作昭君詞多矣,餘獨愛樂天一絶雲:“漢使卻回傳①寄語,黃金何日贖蛾眉?君王若問妾顔色,莫道不如宮裏時1其意優遊而不迫切。②樂天賦此時,年甚少。(《總龜》前八、《叢話》前二十一、《玉屑》十六、《詩林》二、《竹莊》十五)
  
  ----------------
  ①《叢話》、《詩林》、《竹莊》“傳”作“憑”。
  ②《叢話》、《竹莊》“迫切”下有“故也”二字。
  七七、李秉彝詩失點勘
  
  李秉彝,字德叟,寄詩一捲與李希聲雲:“此餘近所作。”希聲讀至“朋也老無能,淡如雲水僧”,為之撫掌。蓋洪龜父名朋,善作詩,德叟欲資其名,失於點勘故耳。(《總龜》前八)
  七八、何時一尊酒
  
  老杜雲:“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而孟浩然亦有“何時一
  
  尊①酒,重與李膺②傾”之句。(《總龜》前八)
  
  ----------------
  ①《全唐詩》六“尊”作“杯”。
  ②《全唐詩》“李膺”作“季鷹”。
  七九、晏叔原詞出張子容
  
  唐張子容作《巫山詩》雲:“巫嶺岧嶢天際重,佳期夙昔願相從,朝雲暮雨連天暗,神女知來第幾峰。”近時晏叔原作樂府雲:“憑君問取歸雲信,今在巫山第幾峰”,最為人所稱,恐出於子容。(《總龜》前八)
  八○、文章憎命達
  
  李賀《高軒過》中有“筆補造化天無功”之句,餘每擊節,此詩人之所以多窮也。老杜雲“文章憎命達”,①恐亦出此。(《總龜》前八、《叢話》前七、《樂趣》二)
  案:鬍仔雲:“老杜、李賀不相並出,杜生於天寶之前,李出於元和之後,而謂老杜出於此,可為覽者一笑。”
  
  ----------------
  ①此杜甫《天末懷李白》詩。
  八一、李希聲詩
  
  陳無己雲“石池隨處數遊魚”,餘以為不若李希聲雲“緑淨隨時看上魚”。(《總龜》前八、《樂趣》二)
  八二、邵堯夫詠牡丹
  
  邵堯夫《詠牡丹》雲:“施朱施粉色俱好,傾國傾城豔不同”,可謂言工,殊無高緻。(《總龜》前八)
  八三、洛陽觀花詩
  
  張崏字子望,作《洛陽觀花》雲:“平生自是愛花人,到處尋芳不遇真,衹道人間無正色,今朝初見洛陽春。”蓋托意邵堯夫①。堯夫和雲:“造化從來不負人,萬般紅紫見功真,滿城車馬空撩亂,未必逢春盡得春。”豈非欲使之有所行耶?②(《總龜》前八、《樂趣》二、《宋紀》二十二)
  
  ----------------
  ①《宋紀》引至此。
  ②“耶”,原作“耳”誤。
  八四、富弼題擊壤集
  
  邵堯夫集平生所作為十捲,號曰《擊壤》,富丞相作詩題其後雲:“黎民於變似堯時,便字堯夫德可知;更覺新詩名《擊壤》,先生全道略無遺。”①為偉人所重如此。(《總龜》前八)
  
  ----------------
  ①《宋詩紀事補遺》八引此句作“風花雪月一兼之”。
  八五、郭功父誦廬山高詩
  
  郭功父少時喜誦文忠公詩。一日過①聖俞,聖俞曰:“近得永叔書云②:作《廬山高詩》送③劉同年,自以為得意。恨未見此詩。”功父④誦之。聖俞擊節嘆賞曰:“使吾更〔學〕⑤作詩三十年,〔亦〕⑥不能道其中一句。”功父再誦,不覺心醉,遂置酒,又再誦,〔酒〕⑦數行,凡誦十數遍,不交一言而罷。明日,聖俞贈功父詩⑧曰:“一誦《廬山高》,萬景不可⑨藏。設如⑩古畫詩,極意未能忘。”⑾(《總龜》前八、《叢話》前二十九、《竹莊》十六、《詩林》三、《宋紀》十二)
  案:梅聖俞《宛陵先生集》捲四十三有依韻和郭祥正秘校《遇雨宿昭亭見懷》詩:“君乘瘦馬來,骨竦毛何長。下馬與我語,滿屋聲琅琅。一誦《廬山高》,萬景不得藏。出沒望林寺,遠近數鳥行。鬼神露怪變,天地無炎涼。設令古畫師,極意未能詳。誦說冒雨去,夜宿昭亭傍。明朝有使至,寄多驚俗章。”(梅自註云:“郭來誦歐陽永叔《廬山高送劉復》。”)
  
  ----------------
  ①《叢話》、《竹莊》“過”下有“梅”字。
  ②《叢話》、《竹莊》“雲”作“方”。
  ③《竹莊》“送”作“贈”。
  ④《竹莊》“功父”下有“為”字。
  ⑤《叢話》、《竹莊》無“學”字。
  ⑥《叢話》、《竹莊》有“亦”字。
  ⑦《叢話》、《竹莊》有“酒”字。
  ⑧《叢話》、《竹莊》“詩”下有“其略”二字。
  ⑨《叢話》、《竹莊》“可”作“得”。
  ⑩《叢話》、《竹莊》“如”作“令”。
  ⑾《叢話》、《竹莊》“忘”作“詳”。又原註“或云不及忘”。
  八六、潘邠老六言詩
  
  癸未正月三日,徐師川、鬍少汲、謝夷季、林子仁、潘邠老、吳君裕、饒次守、楊信祖、吳迪吉見過,會飲於賦歸堂,亦可為一時之盛。潘一作詩歷數其人云:“鬍子云中白鶴,林生初發芙蓉。吳十九成雅奏,饒三百煉奇鋒。南州復見高士,東山行起謝公。信祖真成德祖,立之無愧行中,吳生可兵南郡,老夫寧附石崇。閑雅已傾重客,說談仍得王戎。冠蓋城南高會,山陰未掃餘風。客散日銜西壁,主人不道尊空。”徐師川輩皆言此詩殊不工,又六字無人曾如此作,想為五言亦可。遂去一字,句皆可讀,至“老夫附石崇”,坐客無不大笑。(《總龜》前八)
  八七、劉鹹臨題詩話詩
  
  劉鹹臨醉中嘗作《詩話》數十篇,既醒,書四句於後曰:“坐井而觀天,遂亦作天論。客問天方圓,低頭慚客問。”蓋悔其率爾也。(《總龜》前八)
  八八、少遊和參寥詩
  
  參寥言舊有一詩寄少遊。少遊和雲:“樓閣過朝雨,參差動①霽光。衣冠分②禁路,雲氣繞宮墻。亂絮③迷春闊,嫣④花睏日長。平康何處是?⑤十裏帶垂楊。”孫莘老讀此詩至末句,雲:“這小子又賤相發也。”少遊後編《淮海集》,遂改雲“經旬牽酒伴,猶未獻《長楊》”。(《總龜》前八、《叢話》前五十、《詩林》四)
  
  ----------------
  ①《宋紀》二十六“動”作“得”。
  ②《淮海集》“分”作“紛”。
  ③《詩林》“絮”作“葉”。
  ④《淮海集》“嫣”作“焉”。
  ⑤《詩林》、《宋紀》“何處”是作“在何處”。
  八九、題高軒過圖
  
  宗室士暕字明發,喜作詩與畫,嘗為《高軒過圖》。張嘉甫題雲:“顧長康善畫而不能詩,杜子美善作詩而不能畫,從容二子之間者,王右丞也。若明發蓋右丞之季孟雲。”晁無咎亦題雲:“嘉甫謂顧長康善畫而不能詩,杜子美能詩而不能畫,明發兼此二勝,可在摩詰季孟間。餘以畫及詩信嘉甫之知言。”晁以道見之,謂餘:“能畫而不能詩,乃可以為病,豈有能詩而必又能畫耶?‘夏雲多奇峰’,乃長康句,謂不能詩可乎?嘉甫既易於立論,而無咎又便抑之,大抵皆讀書少之過。”(《總龜》前八、《樂趣》十八)
  九○、洪龜父詩
  
  洪龜父有詩云:“鬍生畫①山水,煙雨山更好。鴻雁書遠汀,②馬牛風雨③草。”潘邠老愛其第二句,餘愛其第三句,山𠔌愛其第四句,徐師川愛其第三、第四句。“遠捅後又改為“遠空”。余云:“嚮上一句,莫是公未有所得否,何衆人之皆不好也1龜父大笑。(《總龜》前八)
  
  ----------------
  ①《宋紀》三十三引《聲畫集》“畫”作“好”。
  ②《宋紀》“捅作“空”。
  ③《宋紀》“雨”作“塞”。
  九一、歐陽修論聖俞子美
  
  劉壯輿雲,歐陽公自謂吾畏慕不可及者聖俞、子美。及贈詩云:“文會忝予盟,詩壇推子將。”又曰:“維詩於文章,泰山一浮塵。”既曰“郊死不為島,聖俞發其藏”,又曰“堪笑①區區郊與島,螢飛露濕凝②秋草”。是其自謂不如者,乃所以過之也。(《總龜》前八)
  
  ----------------
  ①宋《六一集》“堪笑”作“下看”。
  ②《六一集》“凝”作“吟”。
  九二、歐陽修論李白詩
  
  歐陽公雲:“李白雲:‘落日欲沒峴山西,倒着接籬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大傢①爭唱《白銅鞮》。’此常言也;至於‘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然後見太白之橫放②。所以警③動千古者,顧不在於此乎?”甫之於白得其一節,而精強過之,餘以為以此警動之耳。(《總龜》前八、《竹莊》五、《樂趣》二)
  
  ----------------
  ①《太白集》及歐陽永叔《筆說》“大傢”作“欄街”。
  ②此論太白《襄陽歌》。《樂趣》引至此。
  ③《竹莊》“警”作“驚”。
  九三、陳知默詩
  
  田承君雲:“歐陽公晚年最喜陳知默詩,至雲,修方且欲學之。”陳詩不多見,承君但見其兩聯雲:“平地風煙橫白鳥,半山雲木捲蒼藤。”“雲埋山麓藏秋雨,葉脫①林梢帶晚風。”(《總龜》前八、《樂趣》二、《宋紀》二十三)
  案:趙令畤《侯鯖錄》亦有此則,不言為田承君語。
  
  ----------------
  ①《侯鯖錄》“脫”作“落”。
  九四、張文潛輪麥行
  
  文潛〔嘗因過倉前〕①作《輪麥行》,有雲:“場頭雨幹場地白,老稚相呼打新麥,半歸倉廩半輸王,免教②縣吏相煎逼。”輸王乃老③農語,〔若時享歲貢終王勤王之類,其語古矣。〕④(《總龜》前八、《叢話》前五十一、《樂趣》六)
  
  ----------------
  ①《叢話》有此五字。
  ②《宋紀》二十六“教”作“緻”。
  ③《叢話》“老”作“北”。
  ④《叢話》無末二語。
  九五、秦少遊詩炫耀
  
  秦少遊晚出左①掖門,有詩云:“金雀觚稜轉夕暉,飄飄②宮葉墮秋衣。出門塵漲如黃霧,始覺身從天上歸。”③識者以為少遊作一黃本校勘,而炫耀如此,必不遠到。④(《總龜》前八、《叢話》前五十、《詩林》四、《樂趣》十二)
  
  ----------------
  ①《叢話》、《詩林》“左”作“右”。
  ②《淮海集》十“飄飄”作“翩翩”。
  ③《樂趣》引至此。
  ④《詩林》“不”下有“能”字,“到”下有“也”字。
  九六、詩用“通”字
  
  洪駒父見陳無己《小放歌行》雲,“不惜捲藤通一顧,怕君着眼未分明”,此為奇語,蓋“通”字未嘗有人道。余曰:“子豈不記老杜雲‘簾戶每宜通乳燕’耶?”(《總龜》前八、《樂趣》二)
  九七、紅裙爭看緑衣郎
  
  舒王有雲:“卻憶金明池上路,紅裙爭看緑衣郎。”歐公謂舒王曰:“謹願者亦復為之耶?”(《總龜》前八、《叢話》前三十四、《樂趣》十三)
  案:此王安石《臨津詩》,《西清詩話》謂王平甫詩,誤。
  九八、詩用“冥冥”“霏霏”字
  
  趙德有詩云“冥冥小①雨不成泥”。參寥言冥冥之雨,卻是作泥者,不若霏霏也。②以道以為然。(《總龜》前八、《樂趣》五、《名言》三)
  
  ----------------
  ①《藝苑名言》“斜作“細”。
  ②《名言》引至此。
  九九、王荊公題張文昌詩
  
  荊公嘗作一絶題《張文昌詩後》雲:“蘇州司業詩名老,樂府皆言妙入神。不①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文昌平生所得,荊公兩句言荊(《總龜》前八、《樂趣》二)
  
  ----------------
  ①案:“不”疑當作“看”。
  一○○、荊公改劉貢父詩
  
  詩云:“壁門金闕倚天開,五見宮①花落石②槐,明日扁舟滄海去,卻將③雲氣望蓬萊。”此劉貢父詩也。自館中出知曹州④時作。舊雲“雲表”,⑤荊公改作“雲氣”⑥。又云:“‘五見宮花落石槐’,此〔作〕⑦詩法也。”(《總龜》前八、《叢話》前五十五、《玉屑》六、《詩林》四、《樂趣》五)
  
  ----------------
  ①“宮”原作“官”,據下文及《玉屑》諸書改改。
  ②《叢話》、《詩林》“石”作“古”,《宋紀》十六及《侯鯖錄》作“井”。
  ③《侯鯖錄》“將”作“從”。
  ④案此劉邠自校書郎出倅秦州作。
  ⑤《叢話》“表”作“裏”。
  ⑥《玉屑》引至此。
  ⑦《叢話》無“作”字。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捲一捲二捲三捲四
捲五捲六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