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殊震钧《天咫偶闻》记厂甸云:"晚归,必于车畔插相生纸■,以及串鼓,或连至二三十枚,或以山楂穿为糖葫芦,亦数十,以为游帜,明日往,又加之。"
所谓"串鼓",说的就是大风车,只是为了文字典雅,故意用了怪名词,实际大可不必。
厂甸的风车是别的地方看不到的,是地道的风土工艺品。都是北京近郊农民制造的,他们利用冬季农闲,用高粱秆先扎成"日"字、"田"字、"品"字形的架子,用高梁篾片圈成直径三、四寸的圈,中间作一小轴,东昌纸条染成红绿色彩,把圈和轴黏成一个彩色风轮,用胶泥作成铜钱大小的小鼓框,用两层麻纸裱在一起作鼓皮,制成小鼓,然后把风轮,小鼓装在架子上,风轮小轴后面用麻线绞一小棍,风轮一动,小棍便击鼓作声,如果风轮在风中不停地旋转,则小鼓便不断咚咚作响。大型"品"字形架上,可装二、三十个风轮,便有二、三十面小鼓,随风吹动,则一片咚咚鼓声了。逛厂甸时,一走近海王■前门,便是洋洋一片风车声,古人说一池蛙唱,可代半部鼓吹,那记忆中厂甸门口的风车声,真不下于十部鼓吹了。逛完厂甸,高擎一个大风车回来,迎着春风,一边走,一边响,洋洋自得,到家往门口一插,仍在风中哗哗乱响,不用问,隔壁芳邻早就知道你逛过厂甸了。
大糖葫芦和大风车一样,同样是厂甸的象征。《竹枝词》云:"往人毕竟难忘俗,糖蘸葫芦一丈长。"又道:"三尺动摇风欲折,葫芦一串蘸冰糖。"这都是京西西山上农民的创造,用长竹签把山楂(俗名"山里红")一个一个地穿起来,串成三四尺长的一大串,上面抹些■糖,顶上再插上一面彩色小纸旗。实际上北京自有蘸冰糖的很好吃的糖葫芦,而这种几尺长的大糖葫芦,却是不能吃的。试想穿的都是未洗过的山里红,抹点■糖,立在风沙中吹上半天,沾满泥沙,如何能吃呢?人家争着买,只不过是为了好玩罢了。
厂甸的玩意儿千千万,但是逛厂甸如果不买风事,那便是如入八宝山空手而回,写厂甸如不写到风筝,那也便是探骊失珠了。
风筝是特殊玩意儿,要摆摊出卖,很占地方,又怕人拥挤碰破,所以不在海王■里面设摊。风筝摊有两大处,一在新华街电话局门口,在高墙上钉钉子,拴绳子挂上五彩缤纷的风筝;另一处在西琉璃厂口上路北,那里平时是一家粥店,早上起油锅,开炉卖烧饼麻花,到了正月里,粥和烧饼麻花停业,专卖风筝,这就是有名的"哈记风筝"。近人孙耀卿《琉璃厂小志》中所征引的资料云:"哈记风筝,厂中路北仁威观。"可能这事过去有个小的道士观,但是留给人的深刻印象,却只是"火沙燕"、"花蝴蝶",而不是"牛鼻子"老道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