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開悟   》 想收穫要先播種      證嚴法師 Zheng Yanfashi

  想收穫要先播種
  人生有時忙忙碌碌,衹在一念之差、一心之妄,忘了過去是否勤播善種,一味地強求獲得利益,這是了不可得的。我們要去除妄想、雜念,守持正念,時時恪守本分,為人群付出奉獻,在人生的康莊大道上平穩地嚮前邁進。
  古雲:“山中忘歲月。”我卻是“鬧中歲月忙”。古時修行人在深山中自修,不知歲月流逝,我是在紅塵中忙碌,不覺時間已過。中國人造字,字義貼切,“忙”字,“心”字旁加個“亡”,可以解釋為:心忘了一切,那就是“忙”。
  修行雖然要斷除雜念,才能到達清淨的心境;但是不能忘了自我本分,否則豈非埋沒良知,忘了自心。
  我常說,心念停滯過去,叫做“雜念心”;時時空想未來,則是“妄想心”;我們應該放下過去與未來的煩惱,認清此刻的本分,把握當下。
  倘若能夠認清眼前正在走的道路,方向正確,腳步不偏不倚,這樣的人生,即使忙碌也能忙得去除雜念、不生妄想,反而能堅定勇往直前的道心。
  無論修行或是面對學業、事業,都必須認清目標,不可亂了人性、志嚮;否則方向錯誤,如何達成目標?
  《法句經》中有一則小故事:古時印度有個偏遠的小國,有一回,國王的母親病得很重,國王聘請許多名醫為母親診治,卻不見起色。
  群醫束手無策,有人就建議國王:“醫藥既然無效,那是不是為王母卜個卦?”國王立即派人去請外道為王母觀星卜卦。
  這位外道教徒斷言必須大肆殺生祭祀,才能求得王母身體健康;國王一聽,未及深思,立即下令全國準備舉行祭祀法會。
  佛陀得知消息後,便千裏迢迢趕來。國王看到佛陀的威儀風度,無形中生起歡喜、恭敬之心,不由自主就嚮佛陀跪拜、問訊,並問:“大德從何處來?”佛陀便自我介紹,國王聽了,內心更加尊重。
  國王說:“很久以來,我就聽說佛陀遊化人間,衹是苦無機會拜見佛陀。今日巧合,我國要舉行大祭祀法會,請佛陀慈悲指導。”
  佛陀問:“為了什麽事要殺生祭祀?”國王就將母親的病情述說一次。
  佛陀說:“想要土地有收穫就得先播下種子;人想要富有就要大布施;若要求得智慧就必須多學多問;想求取健康就要培養慈悲心。”
  國王聽聞此言,頓如甘露灌頂。他又追問佛陀:“我殺生祭祀,能否求得母親的健康?”
  佛陀說:“人人愛惜生命,衆生也是一樣,哪有殺害他人來增長自己生命之理?”
  國王聽了深覺有理,立即取消殺生祭祀的命令,那些準備祭祀的生靈,在生死關頭及時得到解脫。
  國王隨後皈依佛、法、僧,也將這番道理稟明母親,王母聽了滿心歡喜,身上的病痛頓時輕安許多。
  人生有時忙忙碌碌,衹在一念之差、一心之妄,忘了過去是否勤播善種,一味地強求獲得利益,這是了不可得的。我們要去除妄想、雜念,守持正念,時時恪守本分,為人群付出奉獻,在人生的康莊大道上平穩地嚮前邁進。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目 錄(1)目 錄(2)目 錄(3)前 言
期待大同的世界拉住生命的繩索以禪思開啓大愛從口蹄疫風暴看尊重生命
平等心珍惜清平的日子戰爭之害母愛就像長流水
父母難為“求不得”苦為富不仁的董事長風水與福慧
一念差,步步錯以心轉境鑽石眼貓的婚禮雖富猶貧的老人
富中之富發揮人生使用權心的迷惑把握現在,及時付出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