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遠去的國學大師及其時代:狂人劉文典   》 第16節:朋友鬍適之(13)      章玉政 Zhang Yuzheng

  劉文典將這一想法告知了雲南大學校長熊慶來。熊當時正在外地開會,得到消息後,當即給劉文典捎來了意見:"暫時別動,等我回來再做决定。"就這樣,劉文典與"朋友"鬍適從此天涯相隔,魚書魂斷。
  鬍適隨了國民黨,自然已不再是共産黨的朋友。解放後,劉文典安心于云南大學的教學研究工作,除了偶爾跟學生談談陳寅恪外,幾乎從未主動談起鬍適。這個曾在他生命中激起無數漣漪的人,似乎從此消失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
  衆所周知,20世紀50年代前期,大陸曾掀起過兩次聲勢浩大的"鬍適思想批判運動"。擔任這次批判運動總指揮的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說:"中國近三十年來,資産階級唯心論的代表人物就是鬍適,這是一般所公認的,鬍適在解放前曾經被人稱為'聖人',稱為'當今孔子'。"郭沫若的意思很明確,發起"批判運動"就是要把"當今孔子"鬍適拽下神壇,使之成為人人得而誅之的"最危險的思想敵人"。
  其實,解放前夕,中國共産黨曾明確宣佈:"衹要鬍適不離開北平,不跟蔣介石走,新中國保證北平解放後仍讓鬍適擔任北京大學校長和北京圖書館館長。"6 但鬍適拒絶了這一好意,留下三句話:"在蘇俄,有面包,沒有自由;在美國,又有面包,又有自由;他們來了,沒有面包,也沒有自由。"這無疑為日後鬍適在大陸遭遇大規模的批判埋下了"禍根"。
  第一次"鬍適思想批判運動"起始於1950年9月22日。這一天,香港《大公報》上刊出文章《對我父親--鬍適的批判》,作者署名"鬍思杜",文章說:"在他沒有回到人民的懷抱來以前,他總是人民的敵人,也是我自己的敵人。在决心背叛自己階級的今日,我感受到了在父親問題上有劃分敵我的必要。"
  儘管這篇文章一度被認為是"偽作",但卻帶動了"鬍適批判"的第一波浪潮。湯用彤、金嶽霖、朱光潛、梁思成等一批解放後沒有離開大陸的老知識分子,紛紛撰寫文章,表明堅定的"批鬍"立場。這一次批判因1952年1月的"三反"運動興起而中斷。
  關於劉文典在第一次"批鬍"運動中的態度與立場,至今未見任何資料。一個極有可能的原因是,劉文典選擇了沉默不語。
  然而,個人的力量畢竟阻擋不住時代的浪潮,尤其是時代的巨人掀起的驚濤駭浪。1954年10月16日,國傢主席毛澤東寫下那篇著名的《關於〈紅樓夢〉研究問題的信》,支持"小人物" 李希凡、藍翎批判"資産階級紅學權威"俞平伯的舉動。毛澤東大筆一揮,語氣委婉而態度堅决地寫道:"看樣子,這個反對在古典文學領域毒害青年三十餘年的鬍適派資産階級唯心論的鬥爭,也許可以開展起來了。"
  顯而易見,在最高領袖的潛意識裏,批判不批判俞平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批判一直與大陸"作對"的鬍適。再往深裏分析,這其實仍不是終極目的,"老賬新賬一起算,對於文化界的思想混亂和不聽指揮,是毛澤東要發動大批判運動的主要原因"7 。
  "批紅"、"批鬍"的颶風,迅速席捲全國。遠在西南邊陲的雲南大學,並未因"山高皇帝遠"而享受"豁免權"。
  1954年12月29日,雲南大學副校長李廣田在校刊上發表《從〈紅樓夢〉問題開始,深入開展對於資産階級唯心論的鬥爭》,嚮全校師生發出"開火"的號召:"雖然論爭是從俞平伯的《〈紅樓夢〉研究》開始,但其範圍决不限於《紅樓夢》和俞平伯,這乃是整個思想戰綫上工人階級唯物主義對反動的資産階級唯心主義的開火,為了使火力集中,為了通過對於具體的人與具體的反動言論的批判使鬥爭得以深入而獲全勝,故'鬥爭的火力不能不對準資産階級唯心論的頭子鬍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序篇 被忽略的"國學狂人"(1)第2節:序篇 被忽略的"國學狂人"(2)第3節:序篇 被忽略的"國學狂人"(3)
第4節:朋友鬍適之(1)第5節:朋友鬍適之(2)第6節:朋友鬍適之(3)
第7節:朋友鬍適之(4)第8節:朋友鬍適之(5)第9節:朋友鬍適之(6)
第10節:朋友鬍適之(7)第11節:朋友鬍適之(8)第12節:朋友鬍適之(9)
第13節:朋友鬍適之(10)第14節:朋友鬍適之(11)第15節:朋友鬍適之(12)
第16節:朋友鬍適之(13)第17節:朋友鬍適之(14)第18節:朋友鬍適之(15)
第19節:痛斥蔣介石(1)第20節:痛斥蔣介石(2)第21節:痛斥蔣介石(3)
第22節:痛斥蔣介石(4)第23節:痛斥蔣介石(5)第24節:痛斥蔣介石(6)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