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评传 》 笑書神俠 》
第15節:知道與說
孔慶東 Kong Qingdong
黃蓉的這句話,表明了她與郭靖之間愛情的深度。此後的一生,她果然與郭靖艱危與共,甘苦並嘗,直到最後在義守襄陽時雙雙殉國。
也許古人今人的愛情觀有所不同。今天我們並不提倡相愛的人一定要同生同死,但是對於具有這種精神的愛侶,我們理當表示由衷的敬意。茫茫人海,蕓蕓衆生,當我們遇上危難之際,可曾有人、可能有人,說出黃蓉這般的話麽?
怪不得辛棄疾深沉地唱道:“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十四、知道與說
用不着說。我不能沒有她,蓉兒也不能沒有我。我們兩個心裏都知道的。
——《射雕英雄傳》第十一回
郭靖大概屬於最不善言辭之輩。
可不善言辭之人,他所說的言辭,卻往往直達事物的本質,一語破的,佛傢所謂“見性明心”是也。
原因在於,郭靖這種“不善言辭”之人,不是用言辭在說,而是用心在說。言為心之聲,言辭本是用來表達心意的,可是我們這些太善言辭的人,也許正是迷入歧途,在言辭的花園麯徑中離本心越來越遠了。
所以,善言辭者未必能獲得愛情,甚至未必懂得愛情。有多少花言巧語、甜言蜜語,都在冷面紅顔之前敗下陣來。而郭靖,卻對黃蓉這個智商遠遠超過他的姑娘充滿着這樣的自信。師父問他與黃蓉之間是否說過“非卿不娶,非君不嫁”一類的話,郭靖卻說:“用不着說。”
“用不着說”!這是何等的境界。
偉大的愛情,就應當是超越語言的。海德格爾說什麽“語言是世界的傢屋”,被一些無知青年奉若金科玉律。看來海德格爾既不懂得語言,更不懂得世界。用語言建構的世界永遠是符號的世界裏“沉醉不知歸路”的人,是體會不到愛情的真味的。
真正懂得愛的人,不必有什麽山盟海誓,不必念上幾千遍那句“三字經”。心靈如果不能相通,那麽每說一個“愛”字,不都是增加一分虛偽和欺騙的罪孽麽?
郭靖知道“用不着說”,而且知道“我們兩個心裏都知道”。他怎麽會知道黃蓉的“心裏”呢?黃蓉對他說過麽?
“知道”本來便不依賴於“說”。“說”得太多了,便什麽也不“知道”了。
十五、老頑童的愛情觀
天下什麽事都幹得,頭上天天給人淋幾罐臭尿也不打緊,就是媳婦兒要不得。
——《射雕英雄傳》第十九回
這是老頑童周伯通的“愛情觀”。
老頑童生性豁達開朗,一生頑皮胡闹,衹在一件事上大感頭疼,那便是因年青時曾有過一次風流情史,使他大大地吃了一回苦頭,造成了終生的心理“挫折”感。從那以後,他便將男女情事視若蛇蝎一般可怕,不但自己從此絶念,而且還勸他的結義兄弟郭靖千萬不可娶媳婦兒,要郭靖趁着尚未拜堂成親,“趕快溜之大吉。”
老頑童周伯通的言語滑稽古怪,經常不倫不類,但卻並非是簡單無用的荒唐之言。他外表天真爛漫得像小孩子一樣,其實心中對世事人情還是明澈深知的。他對愛情的回避與否定,實際是一種懺悔和贖罪,是一種“名士”式的特殊表達方式。在他心中,並非真的泯滅了愛的感情。衹是他能夠“移情”,把悔恨的痛苦轉化成其他方面的進取,從而獲得瞭解脫。所以,他雖然不是真的道士,卻比全真七子更灑脫淡泊。無貪欲,無機心,使他反而練成了精妙絶倫的曠世神功——七十二路空明拳和左右互搏之術,成為王重陽之後第二個凌駕於東斜西毒南帝北丐之上的天下第一高手。然而,他又沒有心思去奪那個天下第一的稱號。
也許,這真的是得益於他遠離女子的“愛情觀”吧。不過,實事求是地說,周伯通的那場風流孽債是不能稱為嚴格意義上的“愛情”的,所以他逃離了當年的“情人”後,並未受到巨大無邊的情感折磨。倘若他當真在愛情的鹼水裏泡過的話,恐怕也就練不成那麽絶頂的神功了。
有愛情,有媳婦兒,當真就不能練出登峰造極的功夫嗎?
倘若真的是二者衹能占一頭,那麽選擇哪一頭呢?
十六、不怕情敵
她一來年幼,二來生性豁達,三來深信郭靖决無異志,是以胸中竟無忌妒之心,反覺有人喜愛郭靖,甚是樂意。
——《射雕英雄傳》第二十四回
這寫的是黃蓉發覺程瑤迦偷偷愛上郭靖之後,所萌生的心理活動。
自己心愛的人,也被別的同性愛上了,怎麽辦?這是愛情中一個常見問題。
倘若自己心愛之人,衹有自己一個人愛他,別人都不愛,那倒是保險得很,不用擔心有競爭者來把他搶走。不過,別人都不愛的人,恐怕是有些問題的。如果是別人都沒有發現他的寶貴可愛之處,衹有你一個人慧眼識英雄,那還罷了;但你如果沒有這個把握,則還是反省一下的好,人人所棄的,莫非是你之所取嗎?
倘若自己心愛之人,也是人人所愛之人,那恐怕也有問題。一是競爭者太多,自己得手並占有下去的風險係數較大;二是人人所愛之人,其可愛之處大可懷疑。真正可愛的寶貴優點,不會是被大多數凡夫俗子普遍認識到的。人人都愛的人,很可能極快地就變成人人不愛。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傢講壇 |
|
|
| 第1節:與金庸狹路相逢 | 第2節:金庸小說的情愛世界 | 第3節:愛情模式之一:英雄美人式 | | 第4節:愛情模式之二:感天動地式 | 第5節:愛情模式之三:癡情女與負心郎式 | 第6節:愛情模式之四:單相思式 | | 第7節:金庸小說的奇情怪戀 | 第8節:李莫愁是一個正常女人 | 第9節:一種商人的眼光 | | 第10節:金庸小說中的武功 | 第11節:看不起武俠小說的真正原因 | 第12節:武打和舞蹈的區別 | | 第13節:二月春風似菜刀 | 第14節:什麽叫真好 | 第15節:知道與說 | | 第16節:近人情更怯 | 第17節:純潔的愛 | 第18節:孔慶東課堂語錄 | | 第19節:批判是為了和諧 | 第20節:孔慶東的“金庸牌”小炒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