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学 》 权势:官崽哲学的流弊 》
第10节:由弱变强
柏杨 Bai Yang
忙,对于太太小姐,尤其对于住在大杂院或住在眷属宿舍的太太小姐,更有绝妙功效。普通情形下,臭男人回家,饭桌上一坐,你瞧黄脸婆开簧腔吧──事实上,白脸婆也照样开簧腔,张太太今天在菜场上买了半只鸡,哼,哪来的钱,还不是她男人贪污来的。李太太新做了一件亮晶晶的旗袍,既不登台亮相,还不是怕人不知道她有个哥哥在巴西。王先生又奉派出国啦,看你这个模样,整天蹲在家里像块木头,也不知道走走门路。赵家那孩子考上大学堂啦,我们家孩子三年都没考上,那是为啥?还不是他爹会钻。姓刘的升了科长啦,你的学问比他哪一点差,你就没能耐。──不把臭男人的妒火激出来,誓不罢休。
如果太太小姐能忙起来,情形就不一样。当一个职业妇女更好,否则的话,写写小文,画画图画,再不然参加参加教会,或参加参加进修性的聚会,被正经事羁绊着,即令仍跑野马,其折腾程度,也小多矣。
第二、读书、思考。
一个人要想化妒为善,除了读书外,没有第二个办法。书读的多啦,兽性自然会逐渐减少,灵性自然会逐渐增加。圣保罗先生一直到当了十二使徒之后,在给他的教友写信时,仍责备自己心里充满了恶念。但圣保罗所以成为圣保罗,就在于他知道心里想的,啥是恶念,以及如何消灭这恶念。他也有妒火,但他知道那是邪恶的也。
读书可以启发自己的灵性,当心脏抽筋时他知道那是心脏抽筋,而不是盲肠炎。当他三角眼鼓起来时,他知道那是三角眼,而不是眼皮跳。
11.由弱变强
诗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个人只要把书读通啦,既可有钱,又可娶一位漂亮的妻子。可能有人说,这话是科举时代的产物,太落伍啦,也太腐败啦。其实固不然也,现在二十世纪,读书更是财富荣誉之源,科学比科举更需要刻苦的读书。盖科学知识是累积的,好比接力赛跑,如不能把前人如烟如海的书,吸收消化,就接不了那个棒,就没有成就。
读书不仅可带来黄金屋和颜如玉,更可以带来一种崭新的和高贵的品质。要特别声明的是,读书不是囫囵吞枣,一个人的肠胃有毛病──或者是太僵硬啦,或者是太破烂啦,吞下的是囫囵枣,拉出来的准也是囫囵枣,既没有一点营养,也解不了一分饥饿。仅只把书读到肚子里,没啥了不起,凡是认识字的,都能看上千本万本。而必须在读了之后,消化吸收,变成丰富的养份才算数。如果不能消化吸收,书就读到狗肚子里去矣。书读得再多,不过图书馆大搬家,从书架上搬到尊肚里。历史上这种搬家式的读书朋友多的是,我们称之为"书呆子",其实书呆子并不是不消化不吸收之人,而是半消化半吸收之人。一点都不消化之人,应该是"书漏子",等于把金汁玉浆灌到漏斗里,费那么大的劲灌下的善,全漏光啦。
消化吸收,要靠思考,好象胃肠的蠕动(天下有些人竟然没有胃液,而尊肠也从不蠕动的),然后兽性渐去,灵性渐增。一位美国年轻人朋友每天下班之后,总要到高级住宅区左瞧右瞧,有人问曰:"你瞧啥呀?"答曰:"我来接受刺激,看见这么好的花园洋房,我就更加奋发努力,将来一定也要买上一幢。"呜呼,这是一种气质,换了中国社会上的妒大王,恐怕会有另外一种奇想,巴不得来一场地震,把房子震塌,把住在里面那些混账的大人小孩,压死净光。
同样的一种刺激,高贵品质的朋友希望急起直追,而心脏抽筋的朋友则希望人家横遭祸事。不仅仅是品质而已,书读的多啦,吸收消化的多啦,可以使自己变成一个充满了信心的强者,诸葛亮先生推荐庞统先生,固是诸葛亮先生的高贵品质,也是因为诸葛亮先生的高贵才华。庞涓先生所以要害孙膑先生,固然是他品质低劣,也是他自顾形惭,自认为一辈子都赶不上人。
要想消灭嫉妒,或减低嫉妒,只有读书、思考,然后品质才能日高,情操才能日进,再加上知识的获得,灵性的增加,自然由弱变强,而强者是从来不嫉妒弱者的焉。漂亮太太小姐绝不嫉妒塌鼻子,诺贝尔先生绝不嫉妒诺贝尔奖金的得主,将军们绝不嫉妒下士升上士,柏杨先生绝不嫉妒隔壁小孩的作文得了甲等,百万富翁绝不嫉妒穷人还债,有汽车的绝不嫉妒有脚踏车的,有脚踏车的绝不嫉妒两条腿走路的,宽宏大量的绝不嫉妒心眼窄的,有学问的绝不嫉妒刚背会ABCD的,英国人绝不嫉妒中国人英文讲得好,吃大鱼大肉的人绝不嫉妒吃谷米的,有烟可吸的绝不嫉妒发了老瘾打呵欠流泪的,自己孩子得博士绝不嫉妒别人孩子当了太保,中国小姐绝不嫉妒柏杨夫人一拧一拧的小脚,有头发的绝不嫉妒秃子,有权势的绝不嫉妒我们这些哀哀无告的小民,当皇帝的也绝不嫉妒老百姓。
──但这里有个补充说明的故事,清王朝时候,江南一带盐商,最为富有,记不得是那个皇帝啦,大概是爱新觉罗弘历先生,有一天,吟诗一首,诗曰:"百官未起朕已起,百官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家翁,日高三尺犹拥被。"这诗传到江南,有钱的朋友反复欣赏,好不高兴,你瞧,这皇帝老爷都羡慕我们哩。其中只有一个有脑筋的曰:"糟啦,糟啦,这不是羡慕,而是嫉妒,祸不远矣。"就把家产变卖,不知去向。别人都笑他傻,结果两年之后,兴起大狱,才后悔没有该朋友的先见之明。
这是一个明显的嫉妒,但问题好象并不是当皇帝的嫉妒老百姓,而是劳碌命嫉妒享清福的,如果该皇帝老爷也有清福可享,就不会有这种三角眼矣。
千言万语一句话,一个人如果是强者,如果上进,如果努力,他就不容易嫉妒,至少不至于妒得一发不可收拾。而这有赖于读书、思考。
第三、承认失败。
洋大人常批评中国同胞完全靠"直觉"过日子,所以要特别声明,对这一条,千万别直觉的解释为失败主义。"啊呀,不好啦,柏老头宣传失败主义啦"。那我就吃不消。"承认失败"有两个含义,一曰:在公平竞争之下,失败者应有勇气承认不如人。二曰:不但承认某一种不如人,而且应承认自己不是万能的──杨广先生所以嫉妒薛道衡先生,就是他阁下要神仙一把抓,要处处都占上风,在政治上占了上风不过瘾,还要在文学上占上风。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幽默和尊严 | 第2节:又一发明 | 第3节:适可而止 | 第4节:万恶之源 | 第5节:抓抓心里奇痒 | 第6节:中外妒大王 | 第7节:因诗杀甥 | 第8节:江郎才尽 | 第9节:努力猛烤 | 第10节:由弱变强 | 第11节:死不认错 | 第12节:孑孓先生 | 第13节:孑孓分类 | 第14节:孑孓血统 | 第15节:孑孓嘴脸 | 第16节:额手称庆 | 第17节:实在记不清 | 第18节:冒出几个主意 | 第19节:李宗吾之学 | 第20节:且看其经 | 第21节:另一发明 | 第22节:无心无肝 | 第23节:短视 | 第24节:用啥交流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