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诗歌评论 》  木天禁語     》
木天禁語
    
範梈 Fan Peng 
 內篇
 
 詩之說尚矣。古今論着,類多言病而不處方,是以沉痼少有瘳日,雅道無復彰時。茲集開元、大歷以來,諸公平昔在翰苑所論秘旨,述為一編,以俟後之君子,為好學有志者之告。所謂天地間之寶物,當為天地間惜之。切慮久而泯沒,特筆之於楮,以與天地間樂育者共之。授非其人,適足招議,故又當慎之。得是說者,猶寐而寤,猶醉而醒。外則用之以觀古人之作,萬不漏一;內則用之以運自己之機,聞一悟十。若夫動天地,感鬼神,神而明之,則又存乎其人也。是編猶古今《本草》,所載無非有益壽命之品。服食者莫自生狐疑,墮落外道。噫!草木之嚮陽生而性暖者解寒,背陰生而性冷者解熱。此通確之論,至當之理。或專執己見,而不知信,則曰:「神農氏誤後世人多矣。」豈不為大誣也哉!
 
 六關
 
 篇法、句法、字法、氣象、傢數、音節
 
 右一篇詩成,必須精研,合此六關方為佳。不然則過不無矣。
 
 篇法
 
 有以字論者,有以意論者,
 
 有以故事論者,有以血脈論者。
 
 七言律詩篇法
 
 唐人李淑,有《詩苑》一書,今世罕傳。所述篇法,止有六格,不能盡律詩之變態。今廣為十三,檃括無遺。猶六十四卦之動,不出於八卦,八卦之生,不離奇偶,可謂神矣。目曰「屠竜絶藝」。此法一泄,大道顯然。
 
 一字血脈、二字貫穿、三字棟梁、數字連序、中斷、鈎鎖連環、順流直下、雙拋、單拋、內剝、外剝、前散、後散
 
 一字血脈
 
 〈鴛鴦〉
 
 翠鬣紅衣舞夕暉,水禽情似此禽稀。纔分煙島猶回首,衹度寒塘亦共飛。映霧乍迷珠殿瓦,逐梭齊上玉人機。採蓮無限蘭橈女,笑指中流羨爾歸。
 
 二字貫穿三字棟梁在內
 
 〈江村〉
 
 清江一麯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鈎。多病所須惟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
 
 三字棟梁
 
 〈南遷〉
 
 瘴江南下接雲煙,望盡黃茅是海邊。山腹雨晴添象跡,潭心日暖長蛟涎。射工巧伺遊人影,颶母偏驚賈客船。從此憂來非一事,可容華發度流年。
 
 數字連序中斷在內
 
 〈奉送蜀州柏二別駕將中丞命赴江陵起居衛尚書太夫人因示從弟行軍司馬位〉
 
 中丞問俗畫熊頻,愛弟傳書彩鷁新。遷轉五州防御使,起居八座太夫人。楚宮臘送荊門水,白帝雲偷碧海春。為報惠連詩莫惜,嗟餘斑鬢總如銀。
 
 鈎鎖連環
 
 〈草〉
 
 百花苑路易萋陰,五穀塍疇苦見侵。農父芟時嫌若刺,宮人鬥處惜如金。別離空惹王孫恨,穮耨深勞稷畯心。緑野荒蕪好歸去,朱門閑僻少相尋。
 
 順流直下
 
 〈張煉師〉
 
 東嶽真人張煉師,高情雅澹世間稀。堪為列女書青簡,久事元君住翠微。金縷機中拋錦字,玉清壇上着霓衣。雲衢不用吹簫伴,衹擬乘鸞獨自歸。
 
 雙拋
 
 〈汴門用兵後〉
 
 隋堤風物已凄涼,堤下仍多舊戰場。金鏃有苔人拾得,蘆花無主鳥銜將。秋聲暗促河聲急,野色遙連日色黃。獨上寒城更愁絶,戍鼙驚起雁行行。
 
 單拋
 
 〈秋興〉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波漂菰米沉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關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
 
 內剝
 
 〈玉臺觀〉
 
 中天積翠玉臺遙,上帝高居絳節朝。遂有馮夷來擊鼓,始知嬴女善吹簫。江光隱見黿鼉窟,石勢參差烏鵲橋。更肯紅顔生羽翼,便應黃發老漁樵。
 
 外剝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衹是當時已惘然。
 
 前散
 
 〈送戴煉師歸隱〉
 
 桃花源裏玉堂仙,秀挹千岩萬壑煙。有客重尋鑒湖酒,無人為上剡溪船。竜行靈雨空壇淨,鰲負神宮復道懸。回首都門眇如許,東風長記柳飛綿。
 
 後散二字貫穿在內
 
 〈感興寄友〉
 
 十年京國總忘憂,詩酒淋漓共賞遊。漢月夜吟鳷鵲觀,苑雲春釀鷫□裘。書來慰我臨池上,秋去思君到水頭。為憶故人張處士,於今江海尚淹留。
 
 五言長古篇法
 
 分段、過脈、回照、贊嘆
 
 先分為幾段幾節,每節句數多少,要略均齊。首段是序子,序了一篇之意,皆含在中。結段要照起段。選詩分段,節數甚均,或二句,或三句、四句、六句、八句,皆不參差。杜卻不甚如此太拘,然亦不太長不太短也。次要過句,過句名為血脈,引過次段。過處用兩句,一結上,一生下,為最難,非老手未易了也。回照謂十步一回頭,要照題目,五步一消息,要閑語贊嘆,方不甚迫促。長篇怕雜亂,一意為一段,以上四法,備〈北徵詩〉,舉一隅之道也。
 
 七言長古篇法
 
 分段、過段、突兀、字貫、贊嘆、再起、歸題、送尾
 
 分段如五言,過段亦如之。稍有異者,突兀萬仞,則不用過句,陡頓便說他事。杜如此,岑參專尚此法,為一傢數。字貫前後,重三疊四,用兩三字貫串,極精神好誦,岑參所長。贊嘆,如五言。再起,且如一篇三段,說了前事,再提起從頭說去,謂反復有情,如〈魏將軍歌〉、〈鬆子障歌〉是也。歸題乃篇末一二句繳上起句,又謂之顧首,如〈蜀道難〉、〈古別離〉、〈洗兵馬行〉是也。送尾則生一段餘意結末,或反用,或比喻用,如〈墜馬歌〉曰:「君不見嵇康養生被殺戮。」又曰:「如何不飲令人哀。」長篇有此便不迫促,甚有從容意思。
 
 五言短古篇法
 
 辭簡意味長,言語不可明白說盡,含糊則有餘味,如:「步出城東門,悵望江南路。前日風雪中,故人從此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
 
 編修楊仲弘曰:五言短古,衆賢皆不知來處。乃衹是《選》詩結尾四句,所以含蓄無限意,自然悠長。此論惟趙鬆雪翁承旨深得之,次則豫章三日新婦曉得。清江知之,卻不多用。
 
 七言短古篇法
 
 辭明意盡,與五言相反,如:「休洗紅,洗紅紅色變。不惜故縫衣,記得初揉茜。人命百年能幾何?後為新婦今為婆。石人前,石橋邊,六角黃牛二頃田,帶經躬耕三十年。」
 
 樂府篇法
 
 張籍為第一,王建近體次之,長吉虛妄不必效,岑參有氣,惜語硬,又次之。張、王最古,上格如〈焦仲卿〉、〈木蘭詞〉、〈羽林郎〉、〈霍傢奴〉、〈三婦詞〉、〈大垂手〉、〈小垂手〉等篇,皆為絶唱。李太白樂府,語氣皆自此中來,不可不知也。
 
 要訣在於反本題結,如〈山農詞〉,結卻用「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犬多食肉」是也。又有含蓄不發結者。又有截斷頓然結者,如「君不見蜀葵花」是也。
 
 老翁傢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犬多食肉。
 
 絶句篇法
 
 首句起
 
 〈畫鬆〉
 
 畫鬆一似真松樹,待我尋思記得無。曾在天台山上見,石橋南畔第三株。
 
 次句起
 
 〈金陵即事〉。
 
 第三句起
 
 前二句皆閑,至第三句方詠本題。
 
 扇對
 
 〈存歿口號〉
 
 席謙不見近彈棋,畢曜仍傳舊小詩。玉局他年無限笑,白楊今日幾人悲?
 
 鄭公彩繪隨長夜,曹霸丹青已白頭。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間不解重驊騮。
 
 問對
 
 首句閑,次句說本題,第三句閑,結再說本題,應第二句,即〈磨笄山詩〉也。
 
 順去
 
 鬆下問童子;問餘何事棲碧山;
 
 湘中老人;行到水窮處;首座荼。
 
 藏詠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中斷別意
 
 前二句說本題,後二句說題外意,「願領竜驤十萬兵」是也。
 
 四句兩聯
 
 兩個黃鸝鳴翠柳;遲日江山麗。
 
 藉喻
 
 藉本題說他事,如詠婦人者,必藉花為喻;詠花者,必藉婦人為比。
 
 右十法,絶句之篇法也。此最為緊,推此以往,思過半矣。
 
 句法
 
 問答
 
 誰其獲者婦與姑。 何日東歸花發時。
 
 當對
 
 白狐跳梁黃狐立。 婦女行泣夫走藏。
 
 上三下四
 
 鳳凰樂奏鈞天麯。 烏鵲橋通織女河。
 
 上四下三
 
 金馬朝回門似水。 碧雞天遠路如年。
 
 上應下呼
 
 素練抹林雲氣薄,明珠穿草露華新。
 
 上呼下應
 
 林花着雨臙脂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行雲流水
 
 春日鶯啼修竹裏,仙傢犬吠白雲間。
 
 顛倒錯亂
 
 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言倒理順
 
 海岸夜深常見日,寒岩四月始知春。
 
 議論語宋人用之。直書句。
 
 鄭縣亭子澗之濱。 一去三年竟不歸。
 
 兩句成一句
 
 屢將心上事,相與夢中論。
 
 蕭蕭千裏馬,個個五花文。
 
 字法
 
 《事文類聚》事不可用,多宋事也,又不可用俚語偏方之言。摘用《史記》、《西漢書》、《東漢書》、《新、舊唐書》、《晉書》字樣,集成聯對。
 
 一副當
 
 白虎觀碧雞坊
 
 金僕姑玉具櫑
 
 高鼻鬍人平頭奴子
 
 眉語目成
 
 從長護短
 
 有用字琢對之法,先須作三字對,或四字對起,然後裝排成全句。不可逐句思量,卻似對偶,不成作手也。或二字對起亦可。路頭差處在此。捕風捉影,如何成詩?至謹至謹。
 
 氣象
 
 翰苑、輦轂、山林、出世、偈頌、神仙、儒先、石屏之類宋賢也。江湖、閭閻、末學。末學者,道聽塗說,得一二字面,便雜據用去,不成一傢,又在江湖閭閻之下。已上氣象,各隨人之資稟高下而發。學者以變化氣質,須仗師友所習所讀,以開導佐助,然後能脫去俗近,以遊高明。謹之慎之。又詩之氣象,猶字畫然,長短肥瘦,清濁雅俗,皆在人性中流出。得八法便成妙染而洗吾舊態也。此趙鬆雪翁與中峰和尚述者,道良之語也。漫錄於此耳。
 
 儲詠曰:「性情褊隘者,其詞躁;寬裕者,其詞平;端靖者,其詞雅;疏曠者,其詞逸;雄偉者,其詞壯;藴藉者,其詞婉。涵養情性,發於氣,形於言,此詩之本源也。」
 
 傢數
 
 詩之造極適中,各成一傢。詞氣稍偏,句有精粗,強弱不均,況成章乎?不可不謹。
 
 《三百篇》:思無邪┐┌意見
 《離騷》:激烈憤怨││哀傷
 《選詩》:婉麯委順││柔弱
 太白:雄豪空曠││狂誕
 韓、杜:沉雄厚壯├學者不察,失於┤粗硬
 陶、韋:含蓄優遊││迂闊
 孟郊:奇險斬截││怪短
 王維:典麗靚深││容冶
 李商隱:微密閑豔┘└細碎
 
 
 已上略舉八九傢數,一隅三反之道也。
 
 音節
 
 馬御史雲:「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四方偏氣之語,不相通曉,互相憎惡。惟中原漢音,四方可以通行,四方之人皆喜於習說。蓋中原天地之中,得氣之正,聲音散布,各能相入,是以詩中宜用中原之韻。則便官樣不凡,押韻不可用啞韻,如五支、二十四????,啞韻也。」
 
 凡例衹要明暗二例,諸作皆然。杜甫、鄭𠔌四詩可法。
 
 明二首
 
 〈黑鷹〉 杜甫
 
 黑鷹不省人間有,度海疑從北極來。正翮摶風超紫塞,玄鼕幾夜宿陽臺。虞羅自覺虛施巧,春雁同歸必見猜。萬裏寒空衹一日,金眸玉爪不凡材。
 
 〈雙鷺〉 鄭𠔌三體作雍陶
 
 雙鷺應憐水滿池,風飄不動頂絲垂。立當青草人先見,行傍白蓮魚未知。一足獨拳寒雨裏,數聲相叫早秋時。林塘得爾須增價,況與詩傢物色宜。
 
 暗二首
 
 〈白鷹〉 杜甫
 
 雲飛玉立盡清秋,不惜奇毛恣遠遊。在野衹教心力破,幹人何事網羅求。一生自獵知無敵,百中爭能恥下鞴。鵬礙九天須卻避,兔經三窟莫深憂。
 
 〈鷓鴣〉 鄭𠔌
 
 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裏啼。遊子乍聞徵袖濕,佳人纔唱翠眉低。相呼相喚湘江麯,苦竹叢深春日西。
 
 起句
 
 實敘、狀景、問答、反題故事、順題故事、吊古、傷今、頌美、時序、客愁、感嘆。
 
 結句
 
 祝頌、勸戒、自感、自愛、問信、寄憶、寄書、寄詩、相思、兵戈、我亦、懷古、故事、欣歡、景燕、激烈、何年遊、何由往、那可再、何日歸。
 
 已上凡例,明、暗並起句、結句四法,律詩、絶句、長短篇通用,無出此者。惟童謠一傢不在此例,不可不知也。作者深造博學,始能着心。謹之慎之,不可妄授。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歷代詩話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