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风雨苍茫忆故人:二流堂纪事   》 何物“二流堂”      Tang Yu

风雨苍茫忆故人:二流堂纪事 何物“二流堂”
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报人作家唐喻在重庆盖起一座大房,成为当时文艺界名流荟萃的所在,被戏称为“二流堂”,不想若干年后,一句文人间的调侃却成了历次运动编织罪名的理由,大批知识分子牵扯其中
何物“二流堂” 吴祖光在香港发表了题为《反右大案——“二流堂”真相》的文章,因为它同时在上海的《上海滩》杂志上发表,所以香港、上海的朋友都写信告诉我。 其时,苗子、郁风夫妇适来港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他们极力怂恿我写一篇,从我的角度来谈“二流堂”。我不敢写,因为它既无政治意识,又无学术性,刊载在那样的刊物上,不大合适。“二流堂”究竟是什么,正如祖光所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但政治庸人们对“二流堂”的宣传,却是自五十年代以来最成功的宣传范例,此后便江河日下。 戈贝尔的“谎言重复一千遍便成事实”的伎俩已破产,人们已学会从反面去找出真实。 我从未渲染“二流堂”,但当友人向人们介绍的时候,我便受到不应有的肃然起敬,使我面红耳赤,狼狈不堪,只是这几年脸皮才厚一点。 它使得一位知名的澳洲汉文学家白杰明要以“二流堂”为内容著书立说;两位法国专家白霞夫妇声称马上就要加入“二流堂”。 一九八三年春夏之间,白杰明由《大公报》副刊主编潘际炯兄陪同到我在香港的住处,满脸不平之气,问我,“二流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要写一本书向全世界控诉这一荒唐事件。叫我怎么说呢,我只有嬉皮笑脸向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落尘埃。”然后捡了两份刊登《砸烂中国裴多菲俱乐部“二流堂”》和《文化部为“二流堂”问题平反》的《人民日报》,几份“文革”时期的小报,还有祖光的一首诗: 中年烦恼少年狂, 南北东西当故乡; 血雨腥风浑细事, 荆天棘地作寻常; 年查岁审都成罪, 戏语闲谈尽上纲; 寄意儿孙戒玩笑, 一生误我“二流堂”。 那是一九七二年底两个穿解放军服装的“中央专案组”人员到干校逼他写“二流堂”材料时他写下的。这两个人接着又找我再写“二流堂”材料,我给写了一份。两天后,他们退还我,叫我抄在一种特制的稿纸上,这种稿纸的格子就和印《刘少奇罪证》的稿纸一样,我的原稿则多处被用铅笔修改,“是”改为“不”,“不”改为“是”,但我仍照我所写的抄,取稿时一人拍案大怒,并找我的“上司”细声指示。 夏衍老人出狱后,我曾将此事告诉他,他说:“项庄舞剑,意在周公。” 两位法国专家白霞夫妇,其中白霞曾为我主编的《新天地画报》翻译白桦的诗,一九八二年我在我家斜对过的翠华楼设便宴请“二流堂” 诸友,她在席上宣称要加入“二流堂”。我说:“敝堂从未有洋人入堂,此事需请示才能定夺。”她说:“我一定今晚就要加入。”杨宪益不知是否是有意为我解围,借口酒太少(酒楼竟无酒),将赵、白霞、丁聪、冯亦代、陆浮等大批人卷到他家继续尽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Next Chapter >>   


【Source】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何物“二流堂”众说纷纭“二流堂”(1)众说纷纭“二流堂”(2)“二流堂”在哪里
“二流堂”戴上大帽子“文革”前夜风球高挂两个老报贩
暴风雨来了爸爸上报了堂员知多少哈尔滨来客
新疆来客上海来客人变牛“牛棚”新牛
美哉“牛棚”七次抄家我的专案组(1)我的专案组(2)
祸从口出“二流堂”的解放“二流堂”晚会广州邂逅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