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達縣,原指現在的達州市、巴中市和廣安市鄰水縣所轄範圍即原達縣地區(於1992年撤銷),現指達州市下屬的一縣,其縣政府所在地即為現在的達州市中心城區的南外鎮,因此達縣也是川東交通樞紐和川陝鄂渝結合部物資集散中心,幅員面積2694平方公裏,轄64個鄉(鎮),總人口124萬。
縣人民政府駐南外鎮,郵編:635000,代碼:511721,區號:0818,拼音:DaXian。
達縣歷史悠久,春秋時期屬古巴國,秦和西漢隸屬巴郡宕渠縣,東漢置宣漢縣,梁稱石城,隋號通川,明曰達州,清改名達縣至今。
達縣人傑地靈。在達縣這塊熱土上哺育和造就了明朝吏部尚書衛承芳、傑出思想傢唐甄、民族英雄苟楊威、軍事傢陳伯鈞、原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張愛萍等名人志士。
達縣交通、通訊發達。境內等級公路四通八達、襄渝鐵路、達成鐵路、達萬鐵路、達渝高速公路、210國道貫通境內,水上運輸四季暢通,河市機場溝通省內外空中航綫,織就了達縣縱橫交錯的立體交通網絡。郵電通訊已進入國際通訊網絡,程控電話總裝機達到4萬門。
達縣物産豐富。盛産糧食、油菜、油桐、蠶桑、苎麻、是全國商品糧、油桐、苎麻基地縣和四川省瘦肉型商品豬、商品牛生産基地,糧食和肉類生産已跨入全國百強大縣行列。安仁短柚、竜會紅桔、麻柳藤編、趙傢竹器、虎讓蓋蓋魚等特産享譽全國。煤、鐵、石油、天然氣、水能、硫磺、藥材、森林、竹木等資源會儲量大,開採開發價值高。巴河、九竜湖、真佛山寶剎、玉佛寺雙塔、鐵山、雷音鋪森林公園等秀麗壯美的風景名勝,與石橋列寧街、梓桐革命文物陳列館交相輝映,各具特色。
達縣工業品牌知名。防火捲簾門、五十鈴汽車油封、通川大麯等獲部優。全縣已形成食品飲料,建築建材、麻紡絲織、塑橡製品、中藥材加工等為主體的五大支柱産業。
達縣城鎮建設加快。達縣是國傢對外開放縣和省體製改革試點縣。新縣城已建成面積達5。5平方公裏,縣城建設高起點、高質量、水、電、氣、路、郵基礎設施完善,日漸成為達縣的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小城鎮建設邁開新步伐,南外、河市、趙傢、麻柳、石橋、大樹列為了省級試點小城鎮。 |
|
達縣轄南外、亭子、福善、麻柳、檀木、大樹、南嶽、萬傢、景市、百節、趙傢、河市、石板、金埡、渡市、管村、石梯、石橋、堡子、江陵、碑廟21個鎮及大風、江陽、東興、安仁、葫蘆、大灘、花紅、黃庭、黃都、平灘、碑高、馬傢、木子、雙廟、斌郎、幺塘、陳傢、竜會、罐子、申傢、草興、木頭、金檀、大堰、趙固、九嶺、橋灣、五四、銀鐵、沿河、香隆、永進、洛車、道讓、虎讓、米城、竜灘、梓桐、北山、金石、安雲、青寧、檬雙43個鄉。 |
|
一、達縣交通概況
達縣境內等級公路四通八達,襄渝鐵路、達成鐵路、達萬鐵路、達成高速公路、達渝高速公路、210國道貫通境內,金盤子航電工程竣工發電,水上運輸可直航重慶,河市機場溝通省內空中航綫,織就了達縣縱橫交錯的立體交通網絡。
達縣位於達州市中心,地處川渝鄂陝結合部,襄渝鐵路、達成鐵路、達萬鐵路橫貫其境。區位交通優勢得天獨厚。達成鐵路為國傢Ⅰ級幹綫,東起四川達州市,西至成都市,經營山、南充、蓬溪、遂寧、金堂等11個縣市,跨越長江重要支流渠江、嘉陵江、涪江、沱江,全長386公裏。達成鐵路1992年6月開工,1997年11月全綫通車,目前(2005年)為內燃牽引。現已升級為復綫160公裏/小時準高速鐵路,襄渝2綫的建成也提速到了160準高速。達成、達渝藍箭號動車組的開通再次提速達縣鐵路交通。達萬鐵路電氣化即將完成,達萬綫將提升到120公裏/小時。宜萬鐵路的開通使達縣具有了東出快捷通道。達縣巴中鐵路開工在即而且是160公裏/小時準高速鐵路,達縣鐵路交通已屬國內較發達地區水準。
達縣火車站作為成都鐵路局管轄範圍內的僅次於成都、重慶、貴陽的第四大車站,每年旅客流量高達250萬人次。
目前,達縣境內共建成公路總里程達5430公裏;水上通航里程319公裏。其中,國省道169公裏,縣道421公裏,鄉道940公裏,村道4200公裏。二級以上公路198公裏,三級公路42公裏,四級公路889公裏,等外級公路4301公裏。擁有客貨車436輛;船423艘。先後修建和改建了:達縣石梯大橋、達縣河市州河大橋、達縣金盤子大橋,達縣通川大橋、達縣江新大橋,達縣鐵山隧道,達縣金盤子水電站,達縣汽車站,達縣石橋車站,達縣麻柳車站。完成了麻梁路泥碎路面改造工程,廣開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改建工程,亭福路標美樣板路硬化工程,達通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改建工程,一個四通八達,路況良好,暢通無阻的交通道路網絡已經形成。
2000年以來,達縣加強了以鄉村公路建設、“9·5”、“7·8”洪災毀損道路建設和公路管養,“行路難”的狀況得到較大改變,交通條件進一步改善。2004年開始縣鄉公路整治,規劃的32條、474公裏的縣鄉道路硬化、油化工程到2005年底已完成硬化203公裏、油化66公裏;通村公路建設在2004年建成水泥路117公裏、泥碎路432公裏基礎上,2005年又建成76公裏水泥路。重點工程建設方面,達通路路面油化工程全面完工,江木路改建已完成工程總量的70%,麻梁路、麻任路油化工程已於2005年12月開工。
二、重點工程巡禮
1、達通路:該項目全長40公裏,總投資4800萬元。路綫起點平昌(鹿鳴)至達縣(八字口)是按山重二級公路改建,路基寬度8.5米,路面寬度7.5米,設計車速60公裏/小時。1997年路基工程開工,1998年路基工程完工;2000年9月路面工程開工,2005年7月路面工程完工。該路標志標綫正在施工。
2、江木路:該項目於2002由四川省發展計劃委員會以川計交1026號文件批準該項目工可報告:2003由達州市公路勘測設計所對基進行施工圖設計,並於同年由省交通廳公路局批復施工設計圖(川計交792號),該路全長95.14公裏。
2004年12月17日開工,2005年12月路基工程完工;現在進行路面墊層施工。
3、麻梁路:該路全長24公裏,總投資2060萬元。路基寬度7.5米,路面寬度6.5米。於2006年2月17日開工,現已竣工。麻柳到仁市的達萬公路也硬化完畢。 |
|
鐵山山嶺南北伸延,出露三疊係硅質褐色硬砂岩,石色如鐵,故名鐵山。平均海拔900米,最高峰塔峰海拔1063米。主要的山峰有塔峰、大崖角、刀背山、二尖山、仙人帽、小尖山等,峰體陡直,需開闢石梯才能攀沿上頂。會登峰頂,嚮東俯瞰,百裏山川盡收眼底;嚮西極度目,川中丘陵此起彼伏,延綿千裏。 |
|
境內主要河流有:州河、巴河。
氣候特點,夏熱多雨,春秋宜人,鼕無嚴寒。年均降水量1170毫米,年均溫14.7℃,一月均溫3.4℃,七月均溫25℃,屬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 |
|
達縣境內礦産資源和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水能資源理論藴藏量為l6.05萬千瓦,可開發量5.1萬千瓦;已探明礦藏12種,主要礦藏煤、天然氣、岩????儲量分別達2.4億噸、2700億立方米、2.1萬噸,石灰石資源分佈廣、儲量大。 |
|
唐甄(1630~1704)
中國明末清初的思想傢和政論傢。初名大陶,字鑄萬,號圃亭。四川省達州(今達縣)人。出身於官僚地主家庭。清順治十四年(1675)中舉人。曾在山西長子擔任過10個月的知縣,因與上司意見不合被革職。後曾經商,因賠本乃流寓江南,靠講學賣文維持生活。著作主要有《潛書》。
唐甄對君主專製制度進行大膽的揭露和批判。他認為皇帝也是人,沒有什麽神秘,並指出皇帝是一切罪惡的根源,“自秦以來”的皇帝都是賊,他們為了奪取皇位常常無故殺人,殘害百姓。唐甄憤然地說:“川流潰决,必問為防之人,比戶延燒,必罪失火之主,至於國破傢亡,流毒無窮……,非君其誰乎”(《潛書·遠諫》)。唐甄提出了“抑尊”,即限製君權的主張,要求提高大臣的地位,使他們具有同皇帝及其他權貴作鬥爭的權力,以“攻君之過”,“攻宮闈之過”,“攻帝族、攻後族、攻寵貴”之過,使皇帝有所顧忌。唐甄還發展了産生於先秦的民本思想,強調民是國傢的根本,離開了民,便沒有國傢的政治。他指出,國防靠民來鞏固,府庫靠民來充實,朝廷靠民來尊崇,官員靠民來養活。君主衹有愛護人民才能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如果無道於民,縱然“九州為宅,九州為防,九山為阻,破之如椎雀卵也”(同前)。他還提出了愛民、保民、富民的具體政策,主張打擊貪官污吏,強調“刑先於貴”;呼籲政府幫助農民種值農桑,發展生産,提高人民生活。針對當時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唐甄提出貧富要相對平均的主張。他指出“天地之道故平,平則萬物各得其所”(《潛書·大命》),否則,必然引起社會動亂。唐甄還提倡為民的功利主義,反對理學家們“儒者不計其功”的說法。他認為儒學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它能定亂、除暴、安百姓。如果儒者不言功,衹顧自己,那就同一個匹夫匹婦沒有什麽區別。
唐甄的反君主專製的思想和民本思想對後世有較大影響。
陳伯鈞
陳伯鈞1910--1974,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卓越的軍事指揮員和軍事教育傢。
四川省達縣人。一九二六年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同年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三團排長、連長,贛西第三遊擊隊參謀長,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軍二團政治委員,紅軍學校第三分校學生總隊政治委員,紅三軍第七師師長,紅五軍團第十五軍軍長、軍團參謀長,第十三師師長,紅五軍團第九軍、四軍參謀長,紅二方面軍第六軍團軍團長。參加了長徵。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師三五九旅旅長,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訓練部部長、第二分校校長,軍事學院副教育長,陝甘寧邊區保安司令員副司令員,一二九師三八五旅副旅長,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任駐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熱河執行小組代表,東北軍政大學教育長,合江軍區司令員兼東北軍政大學上幹大隊大隊長,東北軍區第一前方指揮所副司令員,第四野戰軍十二兵團第一副司令員兼四十五軍軍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湖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訓練部副部長、副教育長兼學術研究部部長、教育長、副院長、代院長,高等軍事學院副院長、院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産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王文模
王文模(1911—1995)四川省達縣人。一九三三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四年加入中國共産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達縣二區遊擊大隊中隊長,紅三十軍第八十八師二六五團營管理員,團經理處股長。副處長,處長。參加了長徵。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大隊管理主任,一一五師供給部軍實科科長,前方供給處處長,冀魯邊軍區前方供給處處長,後勤部政治委員,渤海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渤海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渤海軍區第三軍分區副政治委員,渤海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渤海軍區政治部主任,華東軍區後勤部衛生部政治部主任,衛生部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華東軍區後勤部副部長,南京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安徽省軍區第三政治委員,第二政治委員,南京軍區顧問。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黎玉璽(1914―2003)
字薪傳,四川達縣人,時任參謀總長(1965.6-1967.6)電雷一期海軍官校23年班,陸軍大學參謀第7期,圓山軍官團高級班第2期,高級兵學研究班第2期畢業海軍指揮參謀大學第4期及三軍聯合參謀大學正規班第2期等院校培訓
曾任江陰江防部魚雷快艇艇長,桂林行營江防水雷隊長、艦長,任蔣介石侍從海軍副官,海防第1艦隊參謀長,第21護衛艦隊司令官。1949年任“太和”號艦長時,親自護送蔣由寧波逃臺,後歷任第2艦隊參謀長、司令,海軍總部參謀長、副總司令並兼艦隊指揮官及海軍62特遣部隊指揮官,海軍總司令(1959.1-1965.1),1963年當選中常委,副參謀總長兼執行官(1965.2-1965.6),參謀總長(1965.6-1967.6),1967年6月任總統府參軍長。1970年任駐土耳其大使。後再任總統府參軍長(1973.7-1978)。1973年至1982年任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理事長。1978年被聘為總統府戰略顧問(2000年5月獲續聘)。1981年起被聘為第十二至十五屆中央評議委員。
2003年2月19因肺癌引發呼吸衰竭在內湖三軍總醫院病逝,葬於五指山國軍公墓上將二區。
鬍華居
鬍華居(1914-1979)四川達縣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曾任紅三十一軍排長。1935年參加長徵。1936年轉入中國共産黨。後任八路軍一二九師第三大隊代政委、冀魯豫軍區第二十團政委、晉冀魯豫軍區第五軍分區副司令員、第二野戰軍十七軍五十師師長兼政委。
建國後,任鎮遠軍分區司令員兼政委、解放軍第八步兵學校政委、濟南軍區裝甲兵副政委、新疆軍區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八一奬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79年4月在濟南病逝。
李中權
李中權(1915—)四川省達縣人。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一九三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川東遊擊軍大隊中隊長,大隊政治委員,中共綏定道委宣傳部部長,中共川西道委組織部部長,紅四方面軍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長,中共天全縣委書記,金川獨立第二師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徵。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教員,第二分校大隊政治委員,第二分校三團政治委員,冀東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冀熱遼軍區政治部主任。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野戰軍第九縱隊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四十六軍政治委員兼衡陽市軍事管製委員會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政治委員,華北軍區空軍參謀長,北京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南京軍區空軍第一副司令員、第二政治委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任思忠
任思忠(1918—2004)四川省達縣人。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一九三四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六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産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達縣第二區少年先鋒隊大隊長,共青團達縣委員會宣傳部部長,川陝省少年先鋒隊指揮部政治教育科科長。參加了長徵。
抗日戰爭時期,任延安抗戰劇社隊長,延安烽火劇團政治協理員,延安部隊藝術學校政治協理員兼總支書記。解放戰爭時期,任承德衛戍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兼熱河軍區警衛團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第八縱隊二十四師七十一團政治委員、師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戰軍四十五軍一三五師政治部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師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中國人民志願軍師長兼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參謀長、副軍長,軍政治委員,廣州軍區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濟南軍區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顧問。一九六一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是中國共産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
張愛萍
張愛萍名端緒,屬狗,四川省達縣的羅江口鎮張傢溝。早年在家乡參加學生運動和農民運動。1925年在達縣讀中學時參加學生運動,1926年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入中國共産黨。次年在上海參加黨的地下工作,年底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十四軍任小隊長、指導員、大隊長,中央蘇區共青團閩西特委常委、宣傳部長,主編《閩西青年》,編輯團中央機關報《青年實話》。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共青團中心縣委書記,共青團中央局秘書長,少年先鋒隊中央總隊訓練部部長、參謀長、總隊長,紅三軍團第四師政治部主任,第十一、十三團政治委員,軍委騎兵團政治委員、代團長。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反“圍剿”。長徵中參加搶奪婁山關、攻剋遵義城等戰鬥。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中共江浙省委軍委書記,豫皖蘇省委書記,八路軍蘇皖縱隊政委,八路軍第五縱隊三支隊司令員,新四軍第三師九旅旅長,三師副師長兼蘇北軍區副司令員,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淮北軍區司令員。參與開闢豫皖蘇抗日根據地。
解放戰爭時期,任華中軍區副司令員,第三野戰軍前敵委員會委員,華東軍區海軍司令員兼政委。參加了渡江戰役。1949年受命組建海軍,任華東軍區人民海軍司令員,次年任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參謀長,指揮陸海空聯合渡海登陸作戰,解放一江山島。張愛萍將軍與夫人李又蘭建國後,歷任第七兵團司令員兼浙江軍區司令員,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參謀長,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並先後兼任國務院國防工辦副主席、國防科委主任,國傢科委第一副主任,中共中央軍委科技裝備委員會主任,第一至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部長。1987年當選為中顧委常委。1995年1月當選為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長。1996年1月出任中國航天基金會名譽會長。是中共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十四大代表、十五大特邀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曾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曾參與組織領導原子彈、導彈、衛星等研製與試驗工作。出版有《張愛萍軍事文選》、《神劍之歌》(1992年)、《張愛萍墨跡》(1995年)、《神劍之光》。
愛好書法,被譽為“將軍書法傢”。攝影,抗戰時期拍攝的新四軍戰鬥生活照片,已被中國攝影傢協會、中國照片檔案館列為重要的珍藏品。
2003-7-12日,鬍錦濤同志與張愛萍同志的親屬握手,表示深切的慰問。
長子:張翔。少將軍銜。
次子:張勝。大校軍銜。
三子:張品。大校軍銜。
張愛萍將軍因病醫治無效,於2003年7月5日20時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遺體於12日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
李天潔
李天潔(1927~1979),女,四川達縣人。18歲時因反對包辦婚姻離傢來成都,不久考入四川大學教育係。在川大學習期間,接近進步組織,常參加學生運動。民國38年(1949)5月,國民黨軍警在川大搜捕進步學生,在中共地下組織安排下,李疏散離校,先後在雙流紅石鄉、華陽勝利鄉農村繼續從事地下活動。同年8月,加入黨的外圍組織中國民主協進會。
解放後,李在雙流縣委工作,1950年4月,奉派接收雙流縣立女子中學,任副校長。男、女中學合併為雙流中學後,繼任副校長。1956年1月,任雙流中學校長。8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60年雙流中學被評為省和全國教育先進單位,李代表學校,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李受到嚴重衝擊,被打成"現行反革命",蒙受不白之冤。1979年3月1日辭世。同月28日,中共雙流縣委為她平反昭雪。
李天潔熱愛教育事業,在學校管理上尤註重環境的美化、緑化。20世紀50年代,學校緑化為溫江地區各學校之冠。她辦學認真負責,常親自教課,親自聽課,檢查教師備課,鼓勵教師上好每一節課。她工作深入,早晚必到學生寢室查鋪,和師生同甘苦。李生活樸素,廉潔奉公,關懷師生疾苦。三年睏難時期常把國傢給她的特供副食送給年老體弱的教師。李用人唯賢,對優秀教師則尊重備至;對教不好課的則疾言厲色,當着學生面給予責斥。 |
|
雷音鋪省級森林公園
雷音鋪森林公園總面積800公頃,距達縣南城6公裏處,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公園自然資源豐富,奇花異草、枯藤老樹、小橋流水、珍禽異獸和成片的風景林令人心曠神怡。度假區緑浪接天,直醉人眼;桂花湖小船搖渡,緑柳垂釣,情趣頓生。雙橋映月、竹徑清涼、園通覺夢、東坡花雨、蒼煙落照、岩溶仙宮、雷音秋色、林海濤聲等雷音八景依山點綴,境色各殊。
這裏春日溢彩流香,回歸自然,返樸歸真。雷音鋪森林公園金剛寺旅遊度假村,距達城20公裏,位於達縣金剛,該度假村置身於參天古樹之中,大清乾隆三年建造的名勝古剎,規模宏偉壯觀。在此旅遊度假,既可參觀古剎名勝,又能欣賞參天古樹的秀美,漫步林中,鳥鳴蟬啼,鬆濤陣陣,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雷音鋪森林公園經過幾年的建設,初具規模,已嚮遊客開放並能為遊客提供會議、度假、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優質服務。
真佛山風景區
達縣真佛山位於達縣城南30余公裏的七裏峽山脈中段的福善鄉境內,海拔910米,全山面積約3000餘畝,是一座遠近聞名的佛教勝地。據縣志記載,清乾隆年間,農民蔣德化一面修行悟道,一面行醫種藥,人稱“蔣善人”、“蔣活佛”,自建“德化寺”。後綏定府知府孫某前往求嗣偶得,深信其靈,贊他“乃真佛也”,下令擴建寺廟,並親書“真佛山”鎸刻於寺門,由此而名。
真佛山山勢陡峭,從山腳至山門,鬆柏密繞,翹檐朱梁,有千步石階直伸山頂,猶如半空垂下的雲梯,兩旁香樟夾道,越嚮上蒼鬆古柏景越深。真佛山寺廟建築約15000平方米,占地400餘畝。整個寺廟依山取勢,幾座殿堂錯落有緻地分佈於山腰、山頂之間,寺周古樹蒼柏相擁,林木蔥籠,鳥語蟲鳴,使人有“萬籟此皆寂,唯聞鐘磬聲”之感。寺廟由“玉皇殿”、“天子殿”、“金剛殿”、“大雄寶殿”組成。真佛山景區除寺廟外,還有青鬆蔥鬱、雲海浩瀚的雲華山,蔣善人出身地“一佛寺”,拔地而起高聳入雲的雙石塔,白蓮教起義的凌雲寨,胭脂湖奇特怪異的石筍。整個景區集山、林、水、洞、廟於一體,奇、險、幽、峻應有盡有。真佛山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鐵山森林公園
達縣鐵山森林公園位於達縣鐵山以東,距達州市23公裏,園區面積4000畝,被譽為川東北的“布達拉宮”。
鐵山公園東北西南走嚮。南起響洞寨、小尖山,北止揚公廟、鐵山關,長約10公裏,寬約0.4至1.2公裏。地屬亞熱帶常緑闊葉林帶,森林覆蓋率85.3%,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3.7℃,平均海拔880米,山上大氣國傢測定為一級。境內林木蔥鬱蒼翠,動植物種類繁多。鬆柏、柳杉、香樟、山茶等競相爭秀,層巒疊障,鬆濤緑浪聲聲;鐵山礦泉、臘梅、杜鵑、鐵山蘭、穿山甲、紅腹錦雞等頗負盛名。繁花叢中,雀叫鳥鳴陣陣,是川東北良好的避暑遊覽勝地。鐵山公園是整個鐵山自然景觀和人文史跡最集中的地區,景觀名勝有揚公廟、鐵山關、尖山關、小尖山寺、鐘觀音、仙人帽、燈盞窩等14個大自然風景和歷史遺跡。與大自然渾然一體,為鐵山公園平添了無窮的風韻。鐵山公園已形成集“吃、住、行、遊、娛、購”為一體的一條竜旅遊服務網絡。交通方便,水電齊備,通訊暢通,日接待能力可達5000多人次。
覽雲海,觀日出,賞雪景是鐵山三大奇觀。
一佛寺塔
一佛寺塔又名雙石塔,位於達縣城東南40公裏的景市鄉一佛塔村,東到真佛山廟群約5公裏,西至景市鄉約1.5公裏,周圍樹林茂盛,風景宜人,是真佛山至雷音鋪旅遊綫上的一大景點。
據民國《達縣志》記載:一佛塔及一佛寺是為了紀念真佛山創始人蔣德化“善人”而修建的。一佛寺建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其建築形式和殿堂佈局與真佛山寺廟十分相仿,可惜該寺廟毀於“文革”,現僅存山門和石梯,山門高5米,兩邊門柱上石刻楹聯,為“梵剎甚清幽孤月寒煙空色相,園多雅緻萬傢煙火映禪登。”距寺約20米是一佛塔,塔為雙石塔,建於清道光二十九年(1848年),六邊形密檐式實心塔。其中1號塔高42.65米,底層邊長3.6米,下為石砌素面臺基,高0.23米,基座為須彌座,高0.47米,東邊三面浮雕佛龕人物10餘尊以及園林建築圖案。塔身共十九級,層層上收,皆用整塊青石壘砌而上,嵌接平整嚴密,其難度之大,令人嘆為觀止。塔檐無任何木拱,均用青石嵌砌,上以片瓦復頂,檐口及翹角下有石雕雲紋圖案。塔頂是五顆石質仿鑄佛珠,塔尖為園形鐵件,可能是為防止雷擊而鑄。2號塔的形製構造與1號塔相同,不同的是該塔身為17級,通高31.3米,底層邊長2.9米。兩塔相距10米,互相輝映,雄偉高大。該建築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風雨滄桑,至今保存完好,其巧妙的構思,精美的雕刻,精湛的工藝,更使其不愧是大巴山區古塔建築中的一顆璀璨名珠。
石橋列寧主義街
列寧主義街,簡稱列寧街。位於距達州市63公裏的石橋鎮西南角。當你驅車來到這裏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由東嚮西一字排開的四座仿木結構的石牌坊。這些高聳的石牌坊,分別是清嘉慶、同治、光緒年間為旌表、誥封、節孝而建造的。石牌坊古樸雋秀,重檐鬥拱尉為壯觀。每坊額端均鏤雕“五竜捧聖”。其間或浮雕“八仙”,或圓雕“桃園結義”,或“三戰呂布”,或“二十四孝”等歷史故事。更有那精雕細鏤的花鳥蟲魚、飛禽走獸、琴棋書畫甚是好看,把個全長694米,210間街房的一條街裝點得古色古香。然而,最為引人註目者,還不是這些,而是刻在第二號牌坊橫額正中幾個光彩奪目的大字——列寧主義街。
1933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徐嚮前總指揮的率領下,發動了著名的“宣(漢)達(縣)戰役”。直逼盤踞在達城的川陝邊防軍督辦署劉存厚部的老巢。紅九軍十一師由政委葉成煥、師長陳再道帶領,從巴中、平昌揮師南下,率先屯兵石橋鎮,並解放了鄰近九鄉八場的勞苦大衆,迅速建立起各級蘇维埃政權。區蘇维埃設在石橋煙市街黃傢大院,主席李祖順、副主席蘭廷義;鄉蘇维埃設在“天寶戔”郭榮華店內,主席潘慶禮。鄉蘇维埃下設13個村蘇维埃。宣達戰役指揮部設在石橋文昌宮內,區、鄉蘇维埃俱樂部設在“剪𠔌堂”。隨後,紅三十軍政治部進駐石橋鎮,組織赤衛軍、童子團、宣傳隊開展廣泛的建政、擴紅宣傳活動,發動工農群衆、社會青年、教員、學生參加紅軍宣傳隊、鏨字隊,進行街頭、鄉場宣傳,表演。印發、張貼傳單,書寫標語口號,鏨刻宣傳標語。
列寧街,記錄了中國工農紅軍領導無産階級勞苦大衆為推翻舊世界所走過的戰鬥歷程,為紀念革命先輩的創業功德,緬懷先烈們的豐功偉績,這裏成了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場所,成了愛祖國、愛家乡的教育基地。1979年,達縣革命委員會批準列寧街為達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5月22日還被達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首批達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紅三十三軍政治部遺址
紅三十軍政治部舊址位於四川省達縣梓桐鄉,距達州市城區60公裏,背靠壘城山,面臨周傢河,占地12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20平方米,現存房屋10間。此處原名“杜府草堂”,因建國前是梓桐鄉偽團總杜光亭的莊園。該建築始建於民國初年,後經逐年維修、遂成為一座具有川北農村特色的四合大院。房屋建築為穿逗屋架,紅墻板壁,青瓦屋頂,左側廂房有虛樓,房屋不高但造型凝重,結構嚴謹。大門為川東北農村常見的石朝門,院內有一小型花園。
1932年8月下旬,紅三十軍解放了梓桐鄉,軍政治部就設在“杜府草堂”內。為了慶祝勝利,由當時的鄉蘇维埃主席何永瑞書寫了對聯“斧頭劈開新世界,鐮刀割斷舊乾坤”。當年10月,紅軍戰士把它刻在石朝門的立柱上,並刻下“紅三十軍政治部”七字橫幅。石刻對聯原件現陳列在“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內。
1934年7月,紅三十軍政委李先念同志曾住在這裏,指揮了著名的何傢山、壘城寺戰役,殲敵數百人,為粉碎四川軍閥劉湘的“六路圍攻”起了重要作用。
紅三十軍政治部舊址在1982年7月由達縣人民政府批準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撥款修建了舊址陳列館,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傢張愛萍同志題寫了館名。1996年6月,達川地委又命名為地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5月22日被達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達州市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達縣臍橙
達縣臍橙是達縣柑桔中的主栽優良品種,種植面積1.8萬畝,産量2萬噸,産值近3000萬元。主要分佈在趙傢、管村、橋灣等30多個鄉鎮。已形成趙傢——馬傢——百節——南外;石梯——橋灣——管村兩大種植産業帶。二00四年註册了“達臍”牌達縣臍橙商標。
達縣臍橙從美國、日本引進。樹勢強或中等,樹冠半圓形,果實橢圓形,果大,平均單果重180-350剋,果皮深橙色或橙紅色,較光滑;臍小、多為閉臍;囊瓣腎形,10-12瓣,果肉脆嫩,多汁化渣,酸甜適中,風味較濃,高糖低酸、香甜可口;可溶性固形物11%以上,品質上乘,鮮食極佳,無核。11月中、下旬成熟,較耐貯運。主栽品種有豐臍、紐荷爾、清傢、朋娜等。較豐産穩産。盛産期平均畝産1500公斤。
竜會紅桔
四川達縣竜會鄉的紅桔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早在解放前就由當時的“背兒”挑嚮漢中(即今天的陝西一帶)。
歷經百年的竜會紅桔現早已聞名全國,暢銷全國各地。竜會紅桔的特點是個大、皮紅、肉甜、易保存。
藤器
達縣是四川藤器主要産地之一。其品種有沙發、躺椅、餐椅、辦公椅、圓桌、茶几、屏風等。
四川藤器堅固、輕便、美觀、耐用是四川藤器的特色。工藝:製作的方法、先用堅實、均勻的白夾竹,根據傢具的造型加熱骨架。然後,把用水浸泡過的藤條圍繞骨架巧妙地進行編結,先拉經綫,後編緯綫。製作藤椅是用整枝的藤條做背、座,以求結實,用對剖的藤條纏扶手,為了緊密;編結的接頭全部藏而不露。手藝高超的巧匠們還能在藤器上編出各種花樣,如菊花、花辮子、麻花、銅紅、環扣等,配上不需經緯,自行穿編而形成的“結花”,疏密相間,精美別緻。此外還有安仁短柚、竜會紅桔、麻柳藤編、趙傢竹器、虎讓蓋蓋魚等特産享譽全國。 |
|
- n.: Da County
|
|
四川 | 建築 | 佛塔 | 地名 | 劍閣 | 鄉鎮 | 景點 | 閬中 | 中學 | 人物 | 藝術 | 版畫 | ????業公司 | ????業 | 國企 | ????政稽查所 | 通川區 | 行政區劃 | 地理 | 四川省 | 行政村 | 更多結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