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市 : 中國 >山東 >濟寧 > 
目錄
·在山東省西南部·行政區劃代碼·城市名片
·基本概況·現任領導·自然地理
·行政區劃·經濟概況·鄒魯聖地
·英文解釋·近義詞·相關詞
·包含詞·更多結果...
在山東省西南部
  在山東省西南部、京滬鐵路綫上。為我國歷史文化名城。1992年設市。人口108萬(1995年)。有煤等礦産。名勝古跡有嶧山、孟廟、孟林、孟府、邾國故城遺址和鋼山、鐵山的北朝石刻。
行政區劃代碼
  370883
城市名片
  ★國傢級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排名第16位
  ★中國明星城市
  ★中國十佳投資創業城市
  ★全國社會文化先進縣(市、區)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全國質量興市先進市
  ★全國科普示範市(首批)
  ★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市
  ★全國村民自治模範市
  ★國傢食品安全示範縣(市、區)(首批)
  ★全國食品衛生示範市
  ★全國糧食生産先進市
  ★全國愛心獻功臣行動先進市
  ★全國計劃生育婚育新風進萬傢先進市
  ★全國體育先進縣(市、區)
  ★全國商品糧生産基地
  ★全國油料生産百強市
  ★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文物古跡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處):
  孟廟、孟府、孟子林;
  漢魯王墓;
  明魯王墓;
  邾國故城;
  鐵山、崗山、葛山、嶧山摩崖石刻;
  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處):
  鳧山羲皇廟遺址;
  野店遺址;
  四基山古墓群;
  漆女城遺址;
  風景名勝
  一個AAAA級風景名勝區:孟廟、孟府、孟子林
  一個AAAA 級風景名勝區:嶧山風景名勝區
  一個AA級風景名勝區:明代親王第一陵-明魯荒王陵景區
  一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山:嶧山
  兩個省級森林公園: 嶧山森林公園;十八盤森林公園
  自二零零七年起,鄒城市每年農歷四月初二(孟子誕辰日)舉辦:“中華母親文化節”
基本概況
  鄒城市是山東省濟寧市所轄縣級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地處東經116°24′—117°30′,北緯35°11′—35°32′,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傢、教育傢孟子的誕生地,素稱“孔孟桑梓之邦,文化發祥之地”。鄒城東倚沂蒙山區,西臨魯西平原,南襟徐淮要衝,北枕泰岱南脈與魯都麯阜毗鄰,總面積1619平方公裏,城市建成區面積24平方公裏。下轄鋼山、千泉、鳧山三個街道辦事處,田黃、張莊、城前、大束、香城、嶧山、看莊、唐村、郭裏、石墻、北宿、太平、中心店、平陽寺十四個鎮,總人口112萬,其中城市人口25萬,以漢族居民為主,廣泛分佈着回、滿、布依、彝、苗、蒙古、黎、壯等24個少數民族。鄒城地勢東高西低,山區峰巒疊嶂,丘陵逶迤起伏,平原沃野千頃,三種地貌各占三分之一,屬暖溫帶過渡型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風光秀麗。鄒城古稱“鄒魯聖地”,是中國儒學發源地,夏代屬九州徐州之域,秦朝開始設置“騶縣”,歷漢、晉、南北朝,及唐初改“騶”為鄒,稱鄒縣,沿襲至1992年10月,撤縣設市,稱鄒城市
  鄒城歷史文化悠久,旅遊資源豐富,是一座有着三千年歷史的文化名城。這裏人傑地靈、英賢輩出,有三遷擇鄰、斷機教子的世代賢母——孟母,有被贊為“功不在禹下”的儒學亞聖——孟子,有被傳為世代佳話、“鑿壁偷光”刻苦治學的西漢經學家匡衡……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為鄒城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産,境內共有各類文物古跡300餘處,其中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飽經歲月滄桑還依然展示着往昔風采的“三孟”(孟廟、孟府、孟林)古建築群,佛教文化及書法藝術精品“四山”摩崖刻石,京南江北最大的地下宮殿——明魯荒王陵,被譽為“鄒魯秀靈”、“岱南奇觀”的歷史文化名山——嶧山……豐富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交相輝映,形成了鄒城獨具特色的“山·水·聖人”綜合旅遊區,是研究中國與東方文化的“歷史博物館”和著名的文化旅遊勝地。
  鄒城境內礦産資源豐饒,品種齊全。共有8大類20餘個品種,以煤炭、花崗石、石灰石為主,其次為黃沙、高嶺土、石英石、大理石、重晶石等。境內藏煤面積375平方公裏,地質儲量41億噸以上,全國特大型企業——兗礦集團和全國最大的坑口電廠——鄒縣發電廠均在鄒城境內。
  鄒城是國傢級歷史文化名城,新興能源工業城市。改革開放以來,鄒城百萬人民乘開放東風,沐改革春雨,團结拼搏,紮實工作,與時俱進,奮力開拓,經濟和社會事業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2006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完成316.46億元,增長18.4%;財政總收入實現51.47億元,增長21.3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實現15.46億元,增長18.38%;規模以上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32億元,增長26.6%;萬元GDP能耗下降5%;金融機構年末存款餘額191.26億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11.76億元,貸款餘額114.84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15.96億元、12.85億元、10.47億元。堅持調優結構和改善生産條件,農村經濟穩步增長。鄒城是全國商品糧基地,在穩定糧食生産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了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充分利用東部多山區的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林果生産,核桃、石榴、大櫻桃、蘋果等10個萬畝經濟林建設初具規模;大力推進農業技術革命,圍繞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加強了高新技術、優秀科研成果和優良品種的推廣應用,全市現已建成高標準農業科技示範園7處,示範帶動效果明顯;積極實施農業竜頭企業帶動戰略,引導畜牧養殖業嚮區域化、規模化發展,提高了農業産業化水平,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堅持深化改革和結構重組,工業經濟綜合競爭力明顯增強。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努力提高企業管理、制度和技術創新能力,實現了骨幹企業由擴張外延到豐富內涵,由量的積纍到質的提升兩大轉變。工業生産快速崛起,全市形成了以煤炭、電力、釀造、化工、紡織、建材等6大支柱産業為主、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係,産品品種近3000個,主要有原煤、化肥、白酒、啤酒、機製紙、陶瓷、服裝、水泥、花崗石板材、化工産品、五金工具、機械鑄件,其中服裝、陶瓷、五金工具、牛仔布等100餘種産品暢銷國際市場。200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294億元,利稅54.64億元。
現任領導
  市政府
  市委書記:石愛作
  市長:侯曉濱: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財政、國稅、地稅、審計工作。
  副市長:何錫明 王永玲 劉春光 高善東 宋景春 康建國
  石學讓(挂職)王剋柱(挂職) 張忠華(挂職)
自然地理
  鄒城市地質屬華北地臺型,沉積層厚度2450米,地勢東高西低,境內最高海拔648.7米,最低海拔35米,平均海拔77.8米。地型分為低山、丘陵、平原、窪地、水面五種類型。以京滬鐵路境內段為界,鐵路以東和西南部為低山丘陵。約占總面積的70%,鐵路以西為平原窪地,約占總面積的30%。
  境內山脈係泰山、蒙山分支,自東嚮西呈規律展布,分為嶧山、連青山、鳳凰山、尼山、昌平山、鳧山六個山係。全境共有大小山頭190餘個,其中較大的山頭有45個。東部山區海拔多在200—300米,最高的鳳凰山主峰海拔648.7米。
  水係屬淮河流域,主要河流有泗河、白馬河等40餘條,絶大部分屬季節性間歇河流,汛期有水,鼕春幹涸,源短流急,含沙量大。
  鄒城市屬暖溫帶過渡型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水熱同步。年平均降水771.7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427.9小時,年平均氣溫14.1℃,無霜期202天。
  鄒城市礦産資源豐富。主要位於鄒城市境內的兗州煤田藏煤面積達357平方公裏,煤層平均厚度13.5米,總儲量33億噸。煤種以低硫、低磷、低灰和高熱量著稱,是全國八大煤炭基地之一,鄒城市境內已有7對礦井投入生産,2004年産原煤4453萬噸。大理石、花崗岩、石灰石、黃沙等礦産資源藴藏量也十分豐富。其中花崗石主要品種有鄒城紅、鄒城緑等國內稀有品種。並有磁鐵、黃金等稀有金屬礦産資源待開發。
行政區劃
  代碼:370883
  地圖
  鄒城市轄3個街道,街道委員會名稱如下:
  鋼山街道 崗山鋪、蘇傢莊、曾傢溝、李官莊、紅新莊、楊下村、汪傢莊、杜傢莊、朱傢莊、前八裏溝、後八裏溝、崇 義、程蘭𠔌、王蘭𠔌、孟莊社區、西關社區、北關社區、鐵山社區、鳳凰山社區、建業社區、昌平社區、竜山社區。
  千泉街道 郭莊村、小張莊、興隆莊、十裏鋪、小屈傢莊、大屈傢莊、九裏澗、寶泉莊、小 鬍、南嶺村、尚蘭𠔌、歐蘭𠔌、程傢溝、張傢溝、大西葦、小西葦、東關社區、南關社區、大鬍社區、馬莊社區、華竜社區、農壇社區、唐王湖社區。
  鳧山街道 前廟戶營、後廟戶營、和睦村、巷 裏、周 莊、石傢莊、東沙河頭、西沙河頭、北沙河頭、南沙河頭、田傢莊、五裏營、梁傢崗、三裏社區、橋西社區、錦匯社區、西園社區、南宮房社區。
  14個鎮:
  嶧山鎮 兩下店南村、兩下店北村、東 莊、東顔莊、南竜河、北竜河、嶧山街、紀王城前村、紀王城東村、紀王城西村、金張莊、留駕莊、瀋傢莊、店 子、丁 嶺、崔 橋、西參溝、中參溝、敦參溝、存裏莊、照山莊、大莊一村、大莊二村、大莊三村、大莊四村、大莊五村、大莊六村、大莊七村、野 店、李 莊、高皇鋪、賈 窪、上山莊、下山莊、澇 灘、稻 窪、劉 營、苗 莊、石 馬、大 故、小 故、呂 臺、唐 店、黃傢村、西鞏莊、蔡傢莊、東鞏莊一村、東鞏莊二村、東鞏莊三村、東鞏莊四村。
  看莊鎮 夏看鋪、東白山、九山莊、竜泉村、王府村、富 張、保安莊、東後圪、西後圪、前 圪、溫石村、七賢莊、杜 傢、白 水、李 樓、王 樓、黃灣樹、劉官村、興隆寺、西八裏河、大付樓、小村樓、李白莊、集山溝、土山窪、林前莊、東柳下邑、西柳下邑、白 石、土門溝、金山莊、尚 莊、孟官莊、孫看莊、看莊村、看莊、倪看莊、趙傢窪、熟山村。
  香城鎮 香 城、張馬莊、程北莊、馬山頭、香楊莊、崔 唐、何 莊、褚 莊、福路莊、戴 莊、時 溝、前郭村、後郭村、大山陰、刑 莊、馬 營、東侯莊、小河圈、大黃莊、東苗莊、西張溝、南齊莊、南小劉、張桃園、朱桃園、於桃園、康桃園、劉桃園、王 廟、李桃園、房桃園、泉山溝、洪山莊、桃園、東徐桃園、老竜灣、楊桃園、田王村、孫王村、田石灘、後相河、古路灣、前相河、孫傢嶺、𠔌山後、𠔌山前、陳 嶺、東張溝、大北王、連青山、周 口、崔傢口、黃山懷、馬石片、辛 溝、駱 莊、北羊皮莊、西羊皮莊、南羊皮莊、西洪洋、東洪洋、小洪洋、尖山前、銀河寺、徐西嶺、不亂溝、前相莊、後相莊、茶 溝、竜 水、顧 嶺、趙 崗、石古墩、白石鋪、北齊莊、大河灘、西劉莊、唐 邱、前劉莊、西韓桃園、詹 邱、北小劉莊、敦桃園、王 邱、前韓村、傅 邱、後王溝、前王溝、焦 莊、小莫亭、瓦石溝、官 莊、鄧通莊、大莫亭、小山陰、韓 嶺、黃 邱、苗 嶺、石 莊、木 莊。
  張莊鎮 張 莊、大溝村、橋北村、韓 溝、陳 溝、桃花山、前漢石橋、後漢石橋、小燒峪、大燒峪、吉玉莊、柳樹溝、鬆 石、矬草峪、黃 莊、簸箕掌、大煙莊、劉傢窪、西南溝、將軍堂、老林店、高山店、東王莊、老崖村、仙 橋、徐傢嶺、白石山、黑 港、豬咀石、桑傢莊南、桑傢莊北、桐花秧、東果莊、立石莊、位莊南山、東北窪、位 莊、位莊北山、西馬連溝、東馬連溝、北馬連溝、大 律、楊傢莊、黃土崖、牛 角、辛 寺、上磨石嶺、下磨石嶺、虎 窩、西董傢莊、東董傢莊、大 彥、小 彥、西王溝、崔傢莊、孔 溝、東趙莊、傅傢莊、田傢溝、西卞莊、小煙莊、魏傢口、東王營、西王營、白山峪、棗 溝、劉傢村、西柳峪、大黃林、小黃林、東卞莊、前任嶺、後任嶺、老竜溝。
  城前鎮(118個自然村)
  城 前、城 後、東劉莊、單傢莊、榆 官、水北、卜 通、土山溝、大柳峪、小柳峪、東康王、西康王、王溝、許溝、石山溝、高莊、馬傢河、大崇村、小崇村、趙傢林、玉皇廟、西南沃、張園、越 峰、漁汪嶺、石垛子、土 門、窪陡一村、窪陡二村、窪陡三村、魏 蘭、石門、雨 山、大岔河、小岔河、韓傢莊、躲水莊、雲羅莊、後瓦屋、前瓦屋、史泉村、東山村、孫傢廠、周莊、李傢山頭、、後祝溝、東祝溝、前祝溝、牛 莊、雲頭山、崔傢嶺、河北尹莊、河南尹莊、東孫莊、南 窩、連傢莊、紅旗嶺、北山窩、東尚河、西尚河、燕子溝、金 嶺、東圈裏、孔 嶺、勝利嶺、梨 杭、鬍傢溝、白竜莊、東嶽莊、劉傢嶺、上石河、下石河、北 王、南 王、朱傢莊、小杜溝、大杜溝、新井、付傢莊、許老莊、鄭傢莊、大代傢安、小代傢安、渠傢莊、范家莊、民 安、桃 園、羅圈峪、關 峪、東南河、西南河、河 南、青竜山、長老峪、魏 沃、上放糧、下放糧、尤傢村、場 嶺、三河口、前標村、後標村、青 邑、趙 嶺、下黑石片、上黑石片、扈傢溝、苗傢溝、官 莊、青邑南嶺、楊傢峪。
  田黃鎮 田黃村、老牛後、宋傢山頭、大張莊、蕭傢溝、深 溝、河 西、、棲駕峪、律 莊、臥竜莊、石山汪、東羅頭、西 埠、西羅頭、上鮑傢莊、下鮑傢莊、田傢嶺、涼水泉、等駕莊、拐子河、皇宮駕、西北山、下大古、上大古、朝陽寺、廠 裏、高 橋、紅山溝、大劉莊、小山頭、大山頭、林 豐、圈 裏、瓦 麯、後 峪、顔傢莊、鹿山後、柴炭店、慄子園、北山村、紙 坊、泉 溝、北 桃、南 桃、棗 園、白竜池、辛 莊、西劉傢溝、東劉傢溝、楊傢峪、大峪口。
  大束鎮 :侯窪村、大束前村、大束中村、大束後村、雲山營、南桑莊、官 廳、東山頭、西山頭、羊 山、北劉莊、山西頭、白塔寺、洪 門、中 山、西 寨、東 寨、白泉寺、崮 尚、山 沃、凰 翥、西朱村、來傅莊、劉傅莊、孔傅莊、王傅莊、孟傅莊、季傢莊、土 旺、孔傢莊、西梨杭、、東朱莊、趙傢莊、東臥牛、東曹村、駁傢廟、劉麻疃、袁麻疃、崗 上、東北莊、南 莊、武傢莊、黃 窪、小洪溝、北石莊、黃 疃、吳麻疃、三閤村、大洪溝、匡 莊、南 葛、中 葛、北 葛、東孟莊、梭 莊、傅傢堂、黃傢廟、張 東、趙 東、杜 東、安平莊、王傅莊、竜山前、二道河、張傢屋、董傢齡、傅山村、丁 溝、二 溝、孔陳莊、時棗行、老虎港、潘傢莊、水 河、釣魚臺、灰城子、灰 埠、葛爐山。
  中心店鎮 中心一村、中心二村、中心三村、中心四村、葛老莊、程 崗、二十裏鋪、西章前村、西章後村、蔡 廠、李官橋、四府廠、大東章、小東章、北漸興西村、北漸興東村、大牛廠、小牛廠、雙 橋、前 廠、前 屯、前南宮、中南宮、後南宮、白馬廠、大趙村、小趙村、石柱廠、後 屯、西付莊、中付莊、東付莊、屯 頭、迎河頭、竜 山、大 元、小 元、溪湖廠、路 莊、於傢莊、老營南村、老營北村、尚 寨、東安上、常傢莊、郝傢溝。
  北宿鎮 大北宿、大賈後村、大賈東村、小北宿、前萬村、後萬村、西孟莊、𠔌 堆、東江村、西江莊、丁傢莊、西於莊、西興隆、前瓦屋、後瓦屋、小賈莊、大賈前村、南 屯、北 屯、東故下村、西故下村、羅 廠、羊 廠、趙傢廠、河北辛莊、河北敦莊、南漸興、嶽 莊、前 丁、西 丁、東 丁、霍 村、中落陵、西落陵、中毛堂、東毛堂、曹 莊、西毛堂、南落陵、西 崗、孟傢樓、傢落陵、吳官莊、馬傢樓、大崗村。
  唐村鎮 前唐社區、中唐村、後唐村、西牛莊村、駟馬莊、楊春莊、侯傢莊、東田村、河 頭、西田村、、潘傢官莊、蔣 屯、東雙村、西後雙村、西前雙村、柳河口、秦官莊、白 莊、西顔莊、西竜河、包傢莊、孫 莊、東郭莊、王爐村、西郭莊、前葛傢村、後葛傢村、秦劉莊、孔傢河。
  太平鎮 太平一村、太平二村、太平三村、太平四村、高 石、董 石、韓 石、王 石、秦 石、莊 裏、北亢阜、南亢阜、高營村、果 莊、謝 莊、夾 道、幸福樓、太辛莊、西趙莊、侯王莊、崔 莊、韓 坑、韓 樓、崔 井、秦 河、劉 廟、馮集、白衣堂、馮樓、東邊莊、馬街、李街、庵上、趙橋、孫廟村、黃園村、東拐頭、西拐頭、王府寨、尹溝、高傢場、郝莊、觀音堂、馮傢集、大邊莊、邵莊、西裏彥、西寶張、林傢海、東裏彥、李傢集、邱傢樓、南陶城、中陶城、樊傢橋、張傢行、翟傢行、西紀溝一村、西紀溝二村、西紀溝三村、東紀一村、東紀二村。
  平陽寺鎮 平陽寺、王 行、前皇甫莊、東寶張、西橫河、新劉莊、鄭 行、堤 上、劉傢河口、黃 莊、姚安莊、陳 莊、大馬廠、黃 廠、孫坡村、鮑 廠、後 韓、中 鮑、、橫 河、前 鮑、後 鮑、杏 行、邢 村、騎 嶺、銀張村、謝傢口、北 林、劉 行、前 韓、中 行。
  郭裏鎮 郭裏一村、郭裏二村、郭裏三村、郭裏四村、郭裏五村、長青村、王傢莊、富 民、孫 嶺、王屈前村、王屈中村、王屈北村、朝陽東村、朝陽西村、上鎮頭、下鎮頭、爺娘廟東村、爺娘廟西村、上 屯、下 屯、高李村、羊石山村、西郭東、侍 玉、臥牛村、望山莊、獨山莊、五釐山、前黃山、中黃山、後黃山、郭北村、郭中村、郭南村、宋 山、宮傢莊、、鳳 凰、苗 山、郎子山。
  石墻鎮 大石一、大石二、大石三、宋莊、張樓、孔石、西故前、西故後、張故、中故、趙傢樓、南嶽莊、望雲一村、望雲二村、望雲三村、望雲四村、面坊、新安、蔡東、蔡西、王場、小石墻、高寺、東坡、西坡村、劉橋、韓莊、前樓、西紙坊、江莊、寺西、黃金山、羊緒東村、羊緒西村、羊緒前村、朱山莊、古木、後山莊、白山莊、樊山、上九山、下九山、古路口、銀 泉、金鬥山、前營、鐵劉莊、喬傢莊、大季、東季、高保莊、東深井、西深井、南深井、南劉莊、草寺、高莊、楊嶺、車路口、薑莊、前山虧莊、後山虧莊、毛傢山、辛甫莊、朱傢莊、邱傢莊、豐莊、興泉莊、常峪村、犁耙峪、單山、薑壩、前沃、東沃、西沃、陽來。
  。共17個居委會、871個村委會,943個自然村。總面積1613平方千米
經濟概況
  鄒城是國傢級歷史文化名城,新興能源工業城市。改革開放以來,鄒城百萬人民乘開放東風,沐改革春雨,團结拼搏,紮實工作,與時俱進,奮力開拓,經濟和社會事業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2004年全市國內生産總值完成233.32億元,比上年增長20.6%;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0億元,增長26.8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4.7億元,增長17.7%;規模以上固定資産投資完成80.2億元,增長25.3%。堅持調優結構和改善生産條件,農村經濟穩步增長。鄒城是全國商品糧基地,在穩定糧食生産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了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充分利用東部多山區的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林果生産,核桃、石榴、大櫻桃、蘋果等10個萬畝經濟林建設初具規模;大力推進農業技術革命,圍繞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加強了高新技術、優秀科研成果和優良品種的推廣應用,全市現已建成高標準農業科技示範園7處,示範帶動效果明顯;積極實施農業竜頭企業帶動戰略,引導畜牧養殖業嚮區域化、規模化發展,提高了農業産業化水平,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堅持深化改革和結構重組,工業經濟綜合競爭力明顯增強。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努力提高企業管理、制度和技術創新能力,實現了骨幹企業由擴張外延到豐富內涵,由量的積纍到質的提升兩大轉變。工業生産快速崛起,全市形成了以煤炭、電力、釀造、化工、紡織、建材等6大支柱産業為主、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係,産品品種近3000個,主要有原煤、化肥、白酒、啤酒、機製紙、陶瓷、服裝、水泥、花崗石板材、化工産品、五金工具、機械鑄件,其中服裝、陶瓷、五金工具、牛仔布等100餘種産品暢銷國際市場。200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294億元,利稅54.64億元。
  堅持優化環境和招商引資,對外開放程度進一步擴大。入世後的鄒城按照“工業發展園區化,園區發展高新化,企業發展規模化”的要求,圍繞建設工業生産基地、高新技術産業基地和科研人才培訓基地這一功能定位,高起點、高水平規劃建設省級經濟開發區。其兩個特色為發展高新技術和發揮煤電資源比較優勢,並着力培植發展生物工程、新材料、煤化工、鋁製品、機電設備、現代物流等六大産業。開發區形成了“六縱八橫”的城市道路框架,建設了電信局、日供水5萬噸的自來水廠、日處理污水8萬噸的污水處理廠、110千伏變電站1座、35千伏變電站2座,實現了道路、通訊、供電、排水、污水處理等“九通一平”和環境緑化美化。2004年被中國國情調查研究中心推薦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開發區”。 鄒城市以此作為招商引資的載體,築巢引鳳,吸引了90多傢企業入駐,總投資額達50多億元,其中有日、美、韓等國傢的9傢企業。
  兩個省級經濟園區: 鄒城工業園; 鄒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一個省級知識産權園區:鄒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首批)
  兩個全國千強鎮街: 北宿鎮; 鋼山街道
  兩個中國鄉鎮投資環境300佳鄉鎮: 北宿鎮; 中心店鎮
  一個全國文明村鎮: 北宿鎮
  一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北宿鎮
  中國名牌産品兩個:
  嶧山牌尿素(兗礦嶧山化工有限公司);
  乳製品(濟寧維維乳業有限公司);
  山東名牌産品九個:
  英剋萊、英之傑牌自行車 電動車 健身器(山東英剋萊集團有限公司);
  兗礦一號動力煤、兗礦二號精煤(兗礦煤業股份有限公司) ;
  奔騰牌油漆(山東奔騰漆業有限公司) ;
  無名牌啤酒(燕京無名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電器類産品(開關)(東方機電有限公司);
  無鹼玻璃連續纖維紗(泰山玻璃纖維鄒城有限公司);
  金通牌鋼絲增強液壓橡膠軟管(兗礦集團鄒城金通橡膠有限公司);
  兗礦長竜牌塑料、橡膠面整芯阻燃輸送帶(兗礦集團唐村實業有限公司);
  兗礦集團牌液壓支架(兗礦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名牌農産品兩個:
  益智牌雙孢菇(山東華源食品有限公司);
  孔孟牌黃金梨(鄒城市蘭𠔌園藝發展有限公司);
  山東服務名牌兩個:
  鄒城擇鄰山莊;
  鄒城萬傢樂超市有限公司
鄒魯聖地
  鄒城市歷史悠久,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古稱“鄒魯聖地”。歷史上人傑地靈、聖賢迭出,有“三遷擇鄰、斷機教子”的古代良母——孟母,有“繼往開來”的儒學大師——亞聖孟子,有“一經傳傢“的西漢父子丞相豐賢、韋玄成,有“鑿壁偷光”刻苦治學的西漢丞相匡衡以及“建安七子”的王粲,西晉軍事傢劉寶、醫學家王叔和等。孔子、秦始皇、司馬遷、李白、杜甫、蘇軾、趙孟頫;乾隆等也曾到過鄒城,留下諸多詩詞文賦,為鄒城燦爛的文化史增添了光輝的一頁。
  鄒城歷史文化遺産衆多,現有各類文物古跡300餘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8處,各類珍貴文物15000餘件。馳名中外的“四孟”(孟廟、孟府、孟林、孟母林)古建築群佈局嚴謹、雄偉典雅;南北朝時期的“四山”(鐵山、崗山、葛山、尖山)摩崖石刻,是中國書法藝術的瑰寶;歷史文化名山嶧山,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明魯荒王陵,是山東省最大的地下宮殿。邾國故城,承載着鄒城的悠久歷史。鄒城文物旅遊資源豐富,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形成“山·水·聖人”為主要特色的五大旅遊景區,其內涵豐富多彩、特色鮮明、交通便利、設施齊全,每年吸引着數以萬計的國內外遊客。
  孟府
  位於孟廟西側,是孟氏嫡係後裔居住的宅第,始建於北宋晚期。孟府呈長方形,南北長226米,東西寬99米,總面積2.24萬平方米。其建築佈局嚴謹,主要建築分佈在南北中軸綫上,前後由七進院落組成,前為大堂官衙,中部為內宅,後為花園,西路為孟氏傢學“三遷書院”。現有樓、堂、亭、閣148間,是省內現存規模宏大、保存較完整的衙署與宅第合一的古建築群。1990年由國傢撥出專款進行了維修,按照清代中期佈局恢復了原貌,199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孟府是孟子後裔居住的地方。孟府大門三楹,門楣正中懸有“亞聖府”貼金巨匾,黑漆大門上繪有兩米多高的門神,手持金瓜,面目威嚴。門外建有高大影壁。門前一對明代石獅雄踞左右,門階兩旁有上馬乘車用的方形石臺一對。二門又稱禮門,門有三洞,正中門楣書“禮門儀路”大字,六扇黑漆大門上分別彩繪頂盔披甲的執刀武士和面目溫雅、身着朝服的文官。三門又稱“儀門”,單門懸山式建築,前後有四個木雕花蕾,故又稱垂花門。平時儀門不開,每逢孟府喜慶大典、皇帝臨幸、宣讀聖旨或舉行重大傢族儀式時,鳴禮炮開啓,故此門表現出森嚴的封建禮儀規範。
  大堂在儀門內,共五楹。前有寬敞的露臺,兩側有精雕夔竜石欄,東南角置“日晷”,西南角置“嘉量”。堂正中楣門上懸有清世宗雍正三年御書“七篇貽矩”匾額,檐下明柱門上懸有“繼往開來私淑千年承燕翼,居仁由義淵源百代仰先烈”巨幅對聯。大堂內設有木製暖閣,案上放置文房四寶、簽筒、印盒。大堂左右兩側陳列各種“肅靜”、“回避”、“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亞聖奉祀官”等牌匾,並有旗、鑼、傘、扇等各種儀仗。在封建社會裏,孟府大堂是孟氏傢族申飭傢法、宣讀聖旨、頒布孟氏傢譜、族規的場所,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縮影。
  孟府大堂後是內宅院,由正房和東西配房組成一座典型的四合院,院內東南有一株古老的荼 艹縻花,每年春夏之交,滿樹遍開白色小花,如雪似玉,散發出陣陣幽香,沁人心脾。另有古老蒼勁的石榴、核桃,年年碩果纍纍。幾株芭蕉、紫荊將庭院點綴的典雅幽靜。正房“世恩堂”是孟氏嫡裔居住之處,堂內明間懸有清代書法傢鐵保手書巨匾。五間廳堂內陳列着古木傢具、古玩字畫、鐘錶照片等文物,供人們參觀。
  世恩堂後面還有賜書樓、延祿樓等古代建築,是當年存放皇帝墨寶、聖旨誥封、古版書籍、傢譜檔案、文物字畫等珍貴文物的場所。孟府第七進院落是占地十餘畝地的花園,由於在清代晚期就已荒蕪,到現在還沒有恢復。
  孟廟
   孟廟,又稱“亞聖廟”,是歷代祭祀孟子的地方。孟子有廟奉祀始於宋景祐四年(1037年),創建於鄒城市東北12公裏的四基山西南麓,孟子陵墓前。後因距城較遠,瞻仰祭祀諸多不便,乃於宣和三年(1121年)遷建於現鄒城市南關,西與孟府毗鄰。其後對孟廟不斷增修擴建,直至明代纔具有現在規模。
  孟廟南北長458.5米,東西寬95米,占地4.36萬平方米,66畝。其規模僅次於孔廟,為山東省現存歷史最久遠、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之一,是國內宋元至明清時期的古建築代表作品,1988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孟廟前後由五進院落組成,以主體建築“亞聖殿”為中心,南北為一條中軸綫,左右建築對稱式配列。現有殿廡64楹,碑亭2座,木坊4座,石坊1座。欞星門是孟廟正南門。欞星門內左右各一木坊,名為“繼往聖”、“開來學”,以此表彰孟子"繼孔子以往,開儒傢之來"的功績。
  亞聖廟石坊,為亞聖廟第二進院落門坊,始建於明萬歷初年。石坊通高5.2米,四柱三門,柱頂飾以寶瓶、穿雲板,類似華表。正中坊額鎸刻“亞聖廟”金字楷書。左右坊心鎸以“雲中翼竜”、“海水蛟竜”圖案,極為精美。
  東廡、西廡位於承聖門內(“廡”,即古代堂下走廊、房屋)。東、西廡內供奉孟子弟子及11位對孟子學說有貢獻的學者,各設神龕木主用於供奉。這些供奉者有公都子、高子、盆成括、屋廬連、浩考不害、公孫醜、陳臻、錢唐、子叔疑、孫爽、彭更、徐闢、鹹邱蒙、孟仲子、萬章、充虞、季孫氏、桃應、孔道輔。亞聖殿,始建於宋宣和三年(1121年),殿七楹,高17米,橫寬27.7米,縱深20.48米,為緑琉璃瓦覆頂的重檐歇山式宮殿建築。殿下竪立26根八棱水磨石柱,柱下托以覆蓮狀礎座。前廊下8根柱上飾以遨遊的雙翅翼竜、寶相牡丹、西蕃蓮等圖案,技藝精湛。殿外梁坊鬥拱飾以宮殿和璽彩繪,金碧輝煌。殿正中門楣上懸有清高宗乾隆御書“道闡尼山”雕竜巨匾,殿內迎門金柱上懸巨幅對聯:"尊王言必稱堯舜,憂世心同切禹顔",亦為乾隆手書。亞聖殿正中為雕竜貼金神龕,內供奉孟子塑像,服飾采用宋代元祐年間禮製:着九族九章(冠有九族,服飾有九種圖案),為公爵之服、正一品服飾。殿內東側神龕內供奉孟子高足利國侯樂正子塑像。殿內西側竪有北宋宣和三年“先師鄒國公孟子廟記”碑刻。
  孟廟內保存有秦、漢、晉、唐、宋、元、明、清歷代碑碣280塊,其主要內容有歷代封建皇帝封贈聖旨、孟氏傢族譜係、歷代維修擴建紀實、文人騷客詩詞贊頌等。其字體楷、行、隸、篆全備,具有很高的書法藝術價值。重要的碑刻有西漢《萊子侯刻石》、《秦嶧山刻石》、東漢《石墻村刻石》、元文宗八思巴文《封贈孟子為鄒國亞聖公》聖旨碑、明《孟氏宗傳祖圖》碑等,是研究我國歷史和孟廟沿革的珍貴資料。
  孟廟內各種樹木430株,其主要樹種為柏、檜,還有少量的古槐、銀杏、紫藤等。這些古樹多栽種於宋、元時期,至今仍參天拔地、青翠翁鬱、森然茂盛。孟廟古樹名木中有四大自然奇觀:"古柏抱槐"、"藤係銀杏"、"洞槐望月"、"檜寓枸杞"。孟廟的古樹景觀在明代就受到人們的喜愛,明代書畫傢董其昌曾吟頌五言律詩一首:"愛此孟祠樹,森然見典型。沃根洙水潤,含氣嶧山靈。閱世磨秦籀,參天結魯青。方知樗散壽,衹入列仙經。
  孟廟在"文革"期間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1980年以來,國傢撥出專款進行了復原維修,現已恢復到清代初期的原貌,每年有大批中外遊客來此參觀遊覽。
  嶧山
  嶧山,又名東山,位於鄒城市東南12公裏,與泰山南北對峙,被譽為“岱南奇觀”。孟子曰:“登東山而小魯,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東山即指嶧山。
  嶧山,早在秦漢時期就著稱於世,它是中國古代立志的九大名山之一。嶧山因其“怪石萬迭,山無土壤,積石相連,絡繹如絲,故名繹焉”。《詩經·魯頌》有“保有鳧嶧”的詩句。《書經·禹貢》有“嶧陽孤桐”的記載。孔子、孟子、秦始皇、李斯、司馬遷、華佗、李白、杜甫、蘇東坡、王安石、歐陽修、黃庭堅、陸放翁、趙孟頫、董其昌、鄭板橋等都曾登臨攬勝,他們留在嶧山的三百多處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為嶧山增添了奇異的歷史文化光彩。秦始皇立國之初,首次東巡齊魯,即慕名率群臣登上了嶧山,於驚嘆山石神工鬼斧、風光雋秀婀娜之際,命傑出的篆書大師、丞相李斯撰文刻石,頌揚“廢分封,立郡縣,統一天下”之奇功。著名的秦嶧山碑就是秦始皇東巡的第一塊刻石。
  嶧山有一種天造地設的自然美。
  一是石美。那參差嶙峋、玲瓏剔透、被地理學家稱為當今世界之奇觀的海蝕石,自不待說,滿山遍峪如禽如獸、靜動有之的怪石則數不勝數,使嶧山缺了雕琢,多了野趣。怪石如龜、如魚、如兔、如冠、如丸,子孫石、元寶石、五巧石、駱駝石、鸚鵡石、試劍石、八卦石……象形之惟妙惟肖,遠眺、近視、上仰、下俯之變幻無窮,千姿百態,使人嘆為觀止,難怪遊人無不被大自然的神奇所折服。故嶧山與中華五嶽相比,其主要特點是石巧。
  二是洞穴、泉水美。山上,磊磊巨石之下,有許多天然洞穴,據考察,有名洞穴144個。諸洞大如廣庭、小如鬥室、縱橫通達、麯徑通幽、深邃莫測;且洞多有泉水,每每東北風起,百泉涌漲,雲氣洶涌,“嶧山戴帽”,大雨來到,其情景尤似仙山。
  三是神話傳說美。女媧煉五色石神工補天,而將滾滾亂石疊成嶧山;梁山伯、祝英臺求學於“梁祝洞”;貞婦明志的“捨身臺”;“金鐘化作石”;“騎鶴隱仙”升天去……千百年來,人們藉物寄情,把許多美好的憧憬和願望變成種種神話傳說,麯折離奇,令人陶醉。
  嶧山還是道傢活動的場所,甚得歷代達官顯貴的垂青。多有慷慨解囊捐資修山之人。經過歷代慘淡經營,山上建有五大奇觀,二十四景,三十六洞天,七十二廟宇,宮殿廟庵數百楹,瓦縫參差,錯落山間,碧瓦紅墻,十分壯觀
  九裏澗
  九裏澗,位於山東省鄒城市東南,唐王山和接駕山之間的山澗中,距鄒城九裏,故叫九裏澗。在接駕山前有一個村莊叫九裏澗村,村前有一中型水庫叫九裏澗水庫。每到雨季,山洪暴發,水庫蓄滿之後,餘水從溢洪道流出。經過高高低低,坑坑窪窪的河道,形成高低、大小漩渦,非常壯觀
  傳說唐王李世民徵戰,途經現在的孟子故裏鄒城,故這裏有“唐王山”,“接駕山”,“護駕山”,“唐王湖”等秀美的自然景觀。在“唐王山”和“接駕山”之間有一峽𠔌,積雨水為湖。離市中心5km許,慣稱“九裏澗”。山雄水秀,倒影漣漪,鱗帆點點,民居鱗次,炊煙裊裊,雞犬竟嗓,花豔柳翠。人勤地沃,蕩舟垂桿,悠閑自得,好一幅山水真品,好一片“桃花源”,好一個探春妙地!
  交通運輸
  鄒城市已形成鐵路、公路、水路相互交織的交通網絡和自動化程度較高的通信網絡。市區距濟南機場180公裏,距濟寧機場70公裏。京滬鐵路縱貫南北,新日鐵路橫穿東西,包括104國道及京福高速公路等10餘條公路幹綫遍布全境,通車里程已達600多公裏。水運由白馬河經南四湖、大運河可直抵寧、滬一帶。
  風土人情
   嶧山古會,嶧山古會設在城東南12公裏處嶧山腳下,每年農歷二月初二前後舉行。歷史起源有兩種說法:一是“二月二”為竜擡頭之日,人們祈禱風調雨順,一年好景,齊集於嶧山,進香朝拜;二是公元前615年二月二日,史稱“知命之君”的邾文公“卜遷於嶧山之陽”立國,是為慶賀之日,每年的此日都有活動,逐步演變為嶧山會。嶧山會以山前為中心,方圓五六裏,屆時近者周圍諸縣,遠者附近各省都有來趕會的,人數少則數萬,多則達一二十萬。趕會的人懷着不同的心態,有求神拜佛的,有許願還願的,有買物賣物的,還有說書唱戲、玩雜耍的。男女老幼,權貴平民,文武六藝等各種身分的人漫山遍野,十分壯觀。嶧山會在1937年日本進關後一度中斷;“文化大革命”期間人員稀少,變為一般集市;1978年後地方政府開發嶧山,每年二月初二舉辦規模盛大的“嶧山古會遊”活動,山會日趨活躍,成為旅遊服務、商品交易的中心。
  鄒城特産
  瓦屋香椿芽
  鄒城傳統名産。"瓦屋"是鄒城香椿芽出口東南亞地區的老牌商標。瓦屋,包括前瓦屋和後瓦屋兩個相鄰的自然村,自明清時開始培植香椿,歷經數百年發展,形成了自己的産品特點:其一,葉梗通緑,嫩尖兒稍紅,俗稱"緑芽子";其二,枝杈呈環抱狀,無開張;其三,香味濃郁純正,經久不變;其四,煮後為渾湯,養分含量高;其五,耐貯存,一年之內其色香味均不減,枝葉不散不落。若將樹株移至他鄉,這些特點即行消失,其産品的色香味亦大減。瓦屋香椿芽的最大用場是用來腌製鹹菜,腌製工藝考究,要求加????適量,揉搓適度,而後在背陰處晾曬;晾好後的鹹菜,應與鮮芽子的重量相等方為合格,然後纔裝入特製的瓷缸密封。很久以前,瓦屋香椿芽就名揚海內外,遠銷穗、港、澳及東南亞地區。
  城前板慄
  地處鄒城東部丘陵區的城前鎮,是鄒城板慄的集中産地,2007年全鎮慄樹面積11000畝,50萬餘棵,年總産量約110萬余公斤。主要特點是個大,單果重約14剋,果皮紅色,果肉微黃,香而甘甜,營養豐富。
  沙河頭西瓜
  西瓜,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果瓤脆嫩,味甜多汁,含有豐富的礦物????和多種維生素。西瓜清熱解暑,對治療腎炎、糖尿病及膀胱等疾病有輔助療效。西瓜是夏天的典型水果,也是夏季的主要水果。
  鄒城市鳧山辦事處沙河頭出産的西瓜以瓤沙、味甜、水多、營養豐富而聞名。沙河頭種植西瓜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越的土壤條件、豐富的種植經驗形成了自有的風味特色。因此沙河西瓜遠銷各地,
  灰埠大棗
  因産於灰埠村而得名,現在王村、張莊、城關等鄉鎮都有栽植。灰埠大棗包括長棗和圓紅棗兩個品種,具有個大、肉厚、糖分高、油質多、粘絲長等特點,堪稱鄒城一大特産。灰埠大棗色澤鮮豔,營養豐富,是製作多種食品的良好原料。
  看莊土豆
  鄒城市看莊鎮素有"土豆、生薑、大蔥之鄉"的美譽,是無公害蔬菜生産專業鎮,生産"七賢寶"牌蔬菜達50多種,面積5萬多畝,年産各類蔬菜15萬噸,形成了三辣(蔥、薑、蒜)兩薯(土豆、毛芋)一韭菜的生産格局。
  元豐核桃
  元豐核桃産於鄒城市古路口鄉草寺村。元豐核桃果實呈橢圓形,外觀光滑,大小均勻。果殼單手輕捏即可破碎,果隔小而薄,果仁豐滿,能取仁或半仁,出仁率為55%,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歷史沿革
  鄒城商代屬奄國。周剋商滅奄,封顓頊玄孫陸終第五子晏安之苗裔曹俠於此,國號邾,附庸於魯國。秦統一中國後始設騶縣,隸屬薛郡。新莽時期一度廢騶縣設騶亭,後不久恢復。唐初改騶為鄒,屬河南道兗州魯郡。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至元豐六年(1083)曾將鄒縣設置為鎮,元豐七年(1084)復設鄒縣,明清沿襲。1939年3月,為適應抗日鬥爭新形勢的需要,以津浦鐵路鄒縣境內段為界,分為鄒東、鄒西兩個縣級行政區。1940年1月鄒縣抗日民主政府由鄒西遷至鄒東,與鄒東辦事處合併,仍稱鄒縣抗日民主政府。1948年6月成立鄒縣人民政府,1949年8月尚河區劃歸白彥縣,鳧山縣落陵區劃歸鄒縣。1953年8月撤銷白彥縣,將城前區、尚河區並入鄒縣。建國初期隸屬於滕縣專區,後該隸濟寧專區。1956年3月撤銷鳧山縣,將太平區、郭裏區、石墻區並入鄒縣,自此行政區域相沿至今。1992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鄒縣改為鄒城市。由濟寧市代管。
  秦置騶縣,基本沿襲邾國封境,至北齊廢平陽縣,隋廢高平縣後,騶縣境域大致東北起尼山、昌平山;西瀕泗河,西南至鳧山西麓,南陽湖畔;南抵界河;東括鳳凰山。明嘉靖四年(1525年)版《鄒縣地理志》載:“地方二百餘裏,縱廣七十裏,橫一百五十裏”。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版《鄒縣志》載:“四境仍三百裏,廣一百裏,袤八十裏。東南至滕縣卞莊迤東黃傢莊界七十五裏,東南至滕縣王村界七十裏,南至滕縣界河界五十裏;西南至濟寧州圈裏界七十裏,魚臺界七十五裏;西至濟寧州、滋陽縣橫河集迤西泗河東岸三十五裏;西北至滋陽縣施村迤北小施村界三十裏;北至麯阜縣鳧村迤北苗傢莊界二十五裏;東北至泗水縣界南信集以東土門村五十裏,費縣界七十五裏”。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版《鄒縣鄉土志》載:東至東圈裏九十裏入滕縣界;西至業莊三十五裏入濟寧州界;南至界河五十裏入滕縣界;北至鳧村二十五裏入麯阜縣界;東南至北王村六十裏入滕縣界;西北至施村三十五裏入滋陽縣界;西南至南薄梁六十五裏入魚臺縣界;東北至三教灣六十五裏入泗水縣界。四境周三百餘裏,東西廣一百二十五裏,南北袤七十五裏。
  中華民國時期,鄒縣境域基本沿襲清末。全縣總面積:1917年約2142.5平方公裏;1919年約1825平方公裏;1937年約1719平方公裏;1947年約2138平方公裏;至1948年約1719平方公裏,占山東省總面積的1.18%。
  1939年,鄒縣境內正式建立人民政權至建國初,鄒縣周圍邊區曾設過幾個縣級行政區,境域多次變動:1944年10月,設立鳧山縣,轄鄒縣落陵、太平、石墻、郭裏4個區(1946年4月至10月,撤鳧山縣期間又劃回鄒縣)。1945年10月,將鄒縣十一區撤銷,十二區劃歸麯阜縣;將第三、七、九區和蘆山區劃歸泗水縣。1948年,將澹臺墓至小疃一帶及泗河以西共46個村劃歸滋陽縣(今兗州縣)。1949年8月,將鄒縣尚河區80個村莊、張莊區的33個村莊劃歸新設的白彥縣;將鄒縣連青區兩個聯防共23個村莊劃歸滕縣;同時,落陵區及石墻區一個聯防共61個村莊又劃歸鄒縣。1953年8月,撤銷白彥縣,將其城前區91個村莊及尚河區80個村莊劃歸鄒縣。1956年3月,撤銷鳧山縣,其石墻、郭裏、太平3個區的33個鄉、176個村莊又劃歸鄒縣;同時把郭裏區北部的北薄、南薄兩鄉及黃路橋、路傢莊、小莊、馬坡等村莊劃屬新設的微山縣。1958年10月,將香城公社原唐林、黨山、瓦峪、西南嶺4個小鄉的33個村莊及看莊公社的唐樓、後棗、榆園、張莊、楊莊、小萬院6個村莊劃歸滕縣。1959年,東安上村由麯阜縣劃歸鄒縣。1960年12月,將尼山水庫區的蘇傢村、趙傢村、王傢村、劉傢樓、東魯源、西魯源、黃土、李傢寨8個村劃歸麯阜縣。1968年9月,又將尼山水庫區的張馬莊、新村、南王、東竜、西竜、長座、東官、西官、顔母莊、宮傢樓10個村劃歸麯阜縣。此後,鄒城市境域至2005年未有變化。
  歷史名人
  劉昭漢
  (1897-1941年),字景淮,香城鎮大莫亭村人。幼年就讀於田黃大同小學、辛莊蠶種學校,後考入滋陽縣山東省立第二甲種農業學校。1923年,入濟南省立農業專科學校攻讀。二年後畢業回鄉,適逢靳雲鶚率部進軍河南途徑鄒縣,錄其為司令部參議,次年被委任為河南省尉民縣縣長。到任數月,因靳在直奉混戰中失利,遂於1928年初返回鄒縣香城,不久,被推選為區自衛團團長,維持地方治安。1930年,縣自衛總團組建,劉遂任副總團長。其問,他熱心於教育事業,先後籌建起“大莫亭實驗小學”、“鄒縣縣立鄉村簡易師範學校”,並擔任鄉師校長。
  “七‘七”事變後,劉支持平津學生流亡團來鄒發展“抗日民族解放先鋒隊”。不久,日本侵略軍飛機轟炸鄒縣,形勢緊張,鄉師解散,他遂於香城組建抗日遊擊隊,共有人槍千餘,編為三個團。翌年2月,被山東省主席瀋鴻烈委任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第十一遊擊縱隊第四十二大隊司令兼鄒縣縣長”。後率隊加入親八路軍的孔昭同部,受任為“蘇魯戰區獨立遊隊第三十一支隊長”。劉率領遊擊隊,曾多次打擊日偽軍。1940年鼕,日軍小隊長田川為逼劉放棄抗日立場,派人擄去劉的二女兒劉憲珍作人質。面對敵人的卑鄙伎倆,劉昭漢斷然派人燒毀了自己傢中房屋以絶敵念,又針鋒相對地抓到漢*李成芝的女兒,迫敵交換人質。是年臘月十四日,日軍糾集鄒、兗、麯,泗四縣兵力,對劉部進行圍剿,是役,寡不敵衆,劉部損失慘重。
  1941年5月,劉病逝於香城小山陰村。各界各友軍派代表參加了劉的追悼會。鄒東抗日民主政府亦派專人送了輓聯,上書“鄒東之光”。
  韋賢
   西漢大臣。字長儒。祖籍彭州,至高祖父韋孟時遷居鄒縣城東。精通《禮記》、《尚書》等經典,長於詩賦,世稱"鄒魯大儒"。曾任光祿大夫、大司馬車騎將軍、長伶少府等職。漢昭帝繼位,韋賢曾為皇帝講授詩篇,昭帝賜封他為光祿大夫、詹事。元鳳五年(前76),再遷為大鴻臚。昭帝死後,宣帝繼位,因韋賢曾為先帝授詩,特別受到宣帝尊重,賜爵關內侯。本始三年(前71),韋賢任丞相,封為扶陽侯,食邑700戶。地節三年(前67),韋賢以年老多病為由,辭掉丞相職位,告老還鄉。
  匡衡
  生卒年待考。西漢經學家。字稚圭。鄒城羊下村人。傢境貧窮,但自幼好學,不為傢貧所誤。年少時常給人傢當短工而不取報酬,衹是以藉讀主人傢的書為交換條件。晚上無錢置燈,他便將墻壁鑿個洞,"偷"來鄰居傢的燈光讀書。這就是膾炙人口的"鑿壁偷光"的故事。匡衡精通《詩經》,在儒生中有很大影響,有"經明不凡,當世少雙"、"才智有餘,經學絶倫"的美名。曾任郎中、博士、給事中、光祿大夫、太子少傅、光祿勳、御史大夫等職。建昭三年(前36),被提升為丞相,賜封安樂侯。在治國安民問題上,主張"禮讓為國",並主張首先從君臣做起,整肅吏治,使"公卿大夫相與循禮恭讓",從而做到"民不爭"、"下不暴"、"衆相愛"。他的這些政治主張,對醫治當時百孔千瘡的腐敗政治起到了一定的進步作用。
  劉寶
  西晉軍事將領,文學家。字道真。鄒城市郭裏鎮人。自幼聰穎,能歌善簫,並善於以優美的樂歌表達自己的感情,聞者無不留連。曾在扶風王司馬駿府內任從事中郎,後任吏部郎。他善於騎射,精於武功,作戰英勇,又先後任侍中、使持節、安北大將軍、領護烏丸校尉、都督幽並州諸軍事等職,後因戍衛北境有功,賜爵關內侯。劉寶不但能武,而且善文,尤通經史。著有《劉寶文集》3捲及《歷代史書考異》,流傳於世。
  孟 母
  (?~前317)孟子的母親仉氏。戰國時人,以教子有方著稱。後人把她與徐母(徐庶母)、歐母(歐陽修母)列為做母親的典範,號稱中國“賢良三母”。孟子3歲喪父,靠母親 教養長大成人。起初,他傢居鄒城以北馬鞍山下,附近是一片墓地,幼小的孟子便經常學着埋墳頭,哭喪。孟母認為住在這裏不利於教養孩子,遂遷居至城西廟戶營。新居與市場為鄰,市場上行商坐賈,拍賣喧鬧,孟子受環境影響,又模仿商人的樣子。孟母認為這樣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利,又把傢遷到縣城南關的學宮旁。
  孟子於是嬉戲“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說:“此處真可以居吾子矣。”這就是“擇鄰三遷”的故事。最初孟子對學習很有興趣,時間一長就厭煩了,經常逃學。母親知道後非常生氣,拿起刀來當着孟子的面把織布機上的經綫割斷,並說:我織布供你讀書很不容易,這織布機上的布是一絲一綫織起來的,現在割斷了就無法織成。學問也是點點滴滴積纍起來的,你學習和我織布是一樣的道理,經常逃學怎麽能成為有用之材呢?這就是“斷機教子”的故事。經過孟母三遷擇鄰、斷機以教,孟子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啓發,從此旦夕勤學,終於成為我國歷史上的儒學大師。
  孟 子
  (約前372~前289),中國戰國時期思想傢,儒傢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軻。鄒 (今山東鄒城)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睏,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分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 書 》 ,述仲尼之意 ,作《 孟子 》七篇”。在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傢爭鳴,“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傢的立場加以激烈抨擊。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係,對後世産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王叔和
  (201—280年),名熙,魏晉之際的著名醫學家、醫書編纂傢。高平郡(今鄒城)人.王叔和幼年時代是在缺衣少食的貧寒中度過的。嚴酷的生活現實,使他從小就養成了勤奮好學,謙虛沉靜的性格。他特別喜愛醫學,讀了不少古代醫學典籍,並漸漸學會了診脈治病的醫術。
  他在開始行醫的時候,因為傢境貧窮,衣衫破舊,人們瞧不起他。他衹好背着藥箱四處流浪,常常食宿無着。
  由於他對脈學很有些研究,慢慢也治好了許多疑難病人,請他看病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他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逐漸傳遍了整個洛陽城。32歲那年他被選為魏國少府的太醫令。魏國少府中藏有大量歷代著名醫典和醫書,存有許多歷代的經驗良方。王叔和利用當太醫令這個有利條件,閱讀了大量的藥學著作,為他攀登醫學高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後來,王叔和經過幾十年的精心研究,在吸收扁鵲、華佗、張仲景等古代著名醫學家的脈診理論學說的基礎上,結合自己長期的臨床實踐經驗,終於寫成了我國第一部完整而係統的脈學專著——《脈經》,計10萬多字,10捲,98篇。《脈經》總結發展了西晉以前的脈學經驗,將脈的生理、病理變化類列為脈象24種,使脈學正式成為中醫診斷疾病的一門科學
  現鄒城設有叔和醫院(中醫院)來緬懷他。
  王粲
  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城)人,為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幼時往見左中郎將蔡邕,蔡邕見而奇之,倒屣以相迎。王粲強記默識,善算術行文;一次與友人共行,讀道邊石碑,觀一遍而背誦之,不失一字。又曾觀人下圍棋,其局亂,王粲復為重置,不誤一道。後到荊州依附劉表,劉表以其為上賓。劉表死後,王粲勸劉表次子劉琮,令歸降於曹操。曹操至荊州,王粲賜爵關內侯。魏國始建宗廟,王粲與和洽、衛覬、杜襲同拜侍中,共議尊曹操為「魏王」;後因中書令荀攸諫止不行而後憂死,其議遂罷。 在七子中屬他的成就最高。他的《七哀詩》和《登樓賦》最能代表建安文學的精神。《七哀詩》之一(《西京亂無象》)寫他由長安避亂荊州時途中所見饑婦棄子場面,深刻揭示漢末軍閥混戰造成的慘象及人民深重災難,使人怵目驚心。《登樓賦》是荊州時登麥城城頭所作,主要抒發思鄉之情和懷才不遇的愁恨,富於感人力量,是抒情小賦的名篇。
  城市心語
  改革開放以來,鄒城工農生産、交通、通訊事業發展迅速,城市建設和旅遊配套設施完備,一座新的現代化旅遊城市正在崛起,鄒城市人民熱忱歡迎國內外有識之士來鄒城觀光遊覽,共同領略孟子故裏燦爛的古代文明之光。
英文解釋
  1. n.:  Zoucheng City
近義詞
鄒城, 鄒成市, 鄒成
相關詞
山東企業經濟渤海會計百科歷史名人山東省千泉街道
濟寧鄒縣????業????務局唐村鎮鄒縣發電廠唐村煤礦長竜電纜
地理行政村
包含詞
鄒城市宏鄒城市民鄒城市國
鄒城市新鄒城市宏雲鄒城市民政
鄒城市中醫院鄒城市????務局鄒城市針織廠
鄒城市棉紡廠鄒城市童裝廠鄒城市第一中學
鄒城市第二中學鄒城市第四中學鄒城市人民醫院
鄒城市第五中學鄒城市第八中學鄒城市實驗中學
鄒城市第六中學鄒城市商業醫院鄒城市羊毛衫廠
鄒城市服裝二廠鄒城市自來水公司鄒城市嶧山風景區
鄒城市婦幼保健院鄒城市叔和中醫院鄒城市衛生防疫站
鄒城市紡織品公司鄒城市第一化工廠鄒城市國伊園美食
鄒城市五洲大酒店鄒城市東方大酒店山東省鄒城市裏能工業園
鄒城市第二實驗小學鄒城市精神病防治院鄒城市紅十字會康復醫院
鄒城市旅遊工藝品公司鄒城市第二羊毛衫廠鄒城市銀河羊毛衫廠
鄒城市中心血栓病防治院鄒城市騰達羊毛衫廠山東省鄒城市第一中學分校
山東省鄒城市第一中學鄒城市昌順工貿有限公司山東濟寧鄒城市泓元工貿有限公司
鄒城市萬隆皮革製品有限責任公司鄒城市加城皮革製品有限公司山東省鄒城市聖達紡織集團有限公司
鄒城市聖達經濟技術咨詢發展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