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郵編:343100 代碼:360821 區號:0796 拼音: 英譯:Ji'an County
吉安縣位於江西省中部,地處吉泰盆地中心、贛江中遊。縣城敦厚鎮距南昌231千米,距吉安市10千米。總面積2117平方千米。總人口43.75萬人(2005年末),其中鄉村人口為35.24萬人,城鎮人口8.51萬人。
全縣轄11個鎮、8個鄉:敦厚鎮、永陽鎮、天河鎮、橫江鎮、固江鎮、萬福鎮、永和鎮、桐坪鎮、鳳凰鎮、油田鎮、敖城鎮、北源鄉、大衝鄉、裏田鄉、梅塘鄉、登竜鄉、安塘鄉、官田鄉、指陽鄉。共有16個居委會、314個行政村。縣政府駐敦厚鎮。
地貌由東南、西南和北部嚮中部贛江傾斜。主要河流有贛江及其支流禾水、瀘水、富水、桐江和文石水。年均氣溫18.3℃,年降水量1500毫米。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省瘦肉型豬基地縣、贛中南地區煙煤基地縣,吉州窯所在地。礦産資源有有煙煤、無煙煤、磁鐵、錳、鋁鈦、鉛、銅、白泥、焦寶石、石灰石、高嶺土、瓷土、水晶、油頁岩及地熱等。
京九鐵路、贛粵高速、105國道、319國道、吉安至新餘、吉安至永新公路穿境,設有京九鐵路吉安南站(客、貨兩用),距井岡山機場30千米。名勝古跡主要有吉州古窯遺址、青原山、白鷺洲、文天祥墓和文天祥紀念館、古南塔、江西省蘇维埃舊址、娑羅山森林公園等。 |
|
吉安縣古稱廬陵,秦(公元前221年)始建縣,1914年改吉安縣至今。1949年10月吉安解放後,置縣城於吉安市,市縣治同城,1979年10月縣城遷至敦厚。
吉安縣位於江西中部、吉泰盆地中心、贛江流域中遊、井岡山的前沿地。全縣國土面積2117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97萬公頃,謂之"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現轄11鎮8鄉,人口43.92萬人。2004年,全縣國內生産總值22.59億元,財政總收入2.0913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超10億元。
吉安縣素有"金廬陵"、"文章節義之邦"、"將軍縣"、"燈彩之鄉"等美譽。涌現了文天祥、周必大、劉辰翁等一大批彪炳史册的仁人志士,演繹了"十萬工農下吉安"的壯闊英雄史詩,誕生了餘秋裏、肖望東等46名共和國開國將軍,以曾山為代表的無産階段革命傢。改革開放以來,吉安縣形成了以啤酒、捲煙、藥業、林産化工、水泥建材、電子信息産品為主的縣鄉工業體係,吉安啤酒廠與北京燕啤集團合作,組建了江西燕啤有限責任公司,杭州娃哈哈、臺灣華憶等知名企業紛紛落戶,為縣域經濟發展註入了強大活力。縣工業園區堅持高標準、高起點,規範面積8.18平方公裏,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農業、林業穩步嚮優質化、商品化、基地化、産業化發展,成為國傢和省級農産品的重要生産基地,是國傢商品糧食基地縣、全省瘦肉型豬基地縣、贛中南地區煙煤基地縣和全國造林緑化百佳縣,馳名中外吉州窯所在地。
吉安縣交通便利,通訊發達,能源充足,區位優勢明顯。縣城敦厚距南昌231公裏、吉安市中心城區10公裏、井岡山機場30公裏,105國道、319國道穿境而過,贛粵高速公路吉安縣入口處離縣城僅5公裏,京九鐵路吉安南站(客、貨兩用)坐落城東建設區,縣境所有出口路達到二級水泥(油)路標準。市高新技術開發區與縣工業園依105國道相傍。縣城及鄉鎮實現電話程控化、傳輸數字化和移動通訊漫遊,寬帶互聯網發展迅速,全縣供電網絡佈局合理,電力能源充足。
吉安縣物華天寶,資源豐富。"紅色資源"與"緑色資源"交相輝映。境內河係發達,禾水、瀘水、桐江等是贛江的一、二級支流,水量充沛,可開發利用的相應年發電量近2.2億度。全縣生物種類達500餘種,縣內大量種養的濕地鬆(71萬畝)、吉固芷、車前籽、吉安黃牛等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較高的商品價值。全縣已探明的礦産資源達30餘種,具有潛力開發利用價值的有煙煤、無煙煤、磁鐵、錳、鋁鈦、鉛、銅、白泥、焦寶石、石灰石、高嶺土、瓷土、水晶、油頁岩及地熱等。全縣人口密度為240人/平方公裏,鄉村勞動力資源總數為20.9萬人。
吉安縣歷史悠久,盛唐古塔、宋代名窯、文天祥的千古絶唱、英烈館的長然浩氣等;縣城君山湖度假村、金港灣度假城、娑羅山森林公園等,處處勾畫出其旖旎風光。 |
|
革命紀念地
“二·七”會議舊址 位於文陂鄉陂頭美陂村,座西嚮東,分前後兩棟,中有2.2米寬的走方廊小院,為磚木結構。1930年2月6日至9日毛澤東主持的紅四軍前委,意嚮西、贛南特委,五、六軍軍委,在此舉行聯席會議。舊址經維修原貌未變,已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收入《中國名勝辭典》。
東固平民銀行舊址 位於東固鎮街道中心南側,座東南朝西北,為磚木結構二層樓房,占地面積189.51平方米。1928年10月—12月,東固平民銀行和東固消費合作社在此相繼建立。1987年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紅四軍總部舊址 位於文陂鄉美陂村永慕堂。座北嚮南,是一棟三堂二塹吞口式磚木結構的古式祠堂。占地面積1204平方米。祠堂大門上端雕梁畫棟,翹角重檐,高10.2米,門口兩側存有石獅一對。永慕堂建於清朝光緒十一年(1855年)。,1930年2月中旬紅四軍總部住於此。1983年重修。1985年已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贛西南蘇维埃政府和江西省蘇维埃政府舊址 位於文陂鄉陂頭萬壽宮。1930年3月22日召開的中共贛西南特委第一次黨代會上,决定成立的贛西南蘇维埃政府又從吉安遷駐此地。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土地幹部訓練班舊址 位於文陂頭圩萬壽宮。1930年2月中旬,贛西南特委為了貫徹“二·七”會議精神,在此舉辦了土地分配幹部訓練班。1985年 列為縣級保護單位。
毛澤東舊居 位於文陂鄉美陂村。1930年2月舉行的“二七”會議期間,毛澤東居住和辦公的地方。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軍民慶祝勝利大會舊址 位於值夏鎮磨關礱。1930年2月24日至26日,紅四軍和紅六軍第二縱隊及贛西地方武裝,在吉水水南,吉安值夏一帶不務殲滅國民黨軍唐雲山旅。27日,在此舉行慶祝大會。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紅一方面軍總部舊址 位於東固鎮敖上村,1931年4月22日,紅一方面軍戰鬥指揮所設此,研究部署第二次反“圍剿”。1985已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紅一方面軍無綫電訓練班舊址 位於東固鎮敖上村。1931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紅一方面軍無綫電訓練班駐於此。在這裏造就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批無綫電通訊兵。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毛澤東、朱德舊居 位於東固鎮敖上村。1931年4月22日,毛澤東、朱德率領紅軍來到東固敖上,居住此地,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軍民誓師大會會場舊址 位於東固鎮敖上村。1931年5月中旬,紅軍在敖上樟樹下坪上召開了“軍民殲敵誓師大會”。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九鬥丘舊址 位於東固鎮敖上村。1931年5月14日,毛澤東在緊張的戰備工作中,率領紅軍在此幫助群衆插秧。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共贛西南“一大”舊址 位於富田鄉陂下鬍傢。1930年3月22日至29日在這裏召開了中共贛西南第一次代表大會。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公略亭位於東固鎮六渡村南側,距東固鎮4.5公裏,磚木結構,占地面積23.4平方米。1931年9月15日,紅三軍軍長黃公率領紅軍部隊揮師瑞金、廣昌等地時,路經東固六渡坳遭敵機掃射,壯烈犧牲。為紀念黃公略同志,1978年在黃公略遇難的地方敬建了公略亭。1982年重修,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西逸亭 位於長塘鄉西逸亭村,離村40米。1930年11月8日,毛澤東在吉安縣作農村工作調查的地方。西逸亭磚木結構,長7.62米,寬4.84米,高4.321米。於1969年4月重建,亭內三塊石碑上刻有毛澤東當時調查的文獻。1983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吉安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位於縣城廬陵大道中段,1979年建成。建築面積1971平方米,坐北朝南,2層平頂樓房。四周石柵圍廊,門口鋪設18級水泥臺階。館內1700平方米,分前廳、靈堂、展室三大部分。前廳屹立一座紅軍戰士全身雕像。靈堂高紀念碑、烈士臺和花圈。展瞻室共9個,實際展綫140米,版面466塊,文物,遺物479件,簡介119名烈士歷史功績,反映了我縣自黨創建時期和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至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吉安縣人民的革命鬥爭史。由縣民政局管理,定為江西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東固第二次反“圍剿”陳列館 位於東固鎮凍坑村。1931年4月毛澤東率紅一方面軍3萬餘人集結於東固、竜岡一帶,在這裏指揮了第二次反“圍剿”鬥爭。5月16日,紅軍國民黨軍二十八師和四十七師1個旅離開駐地富田嚮東固前進之機,發動猛烈攻擊,將其大部殲滅,取得反攻首戰的勝利。接送嚮東擴張戰果,15天橫掃七百裏,徹底打破了國民黨軍的第二次反“圍剿”。為了紀念這次鬥爭,吉安縣人民政府於1977年决定將原東固林業站辦公樓改建為第二次反“圍剿”陳列館。
名勝古跡
文天祥紀念館 位於新縣城當緬山,取名“緬懷”。1984年動工,1991年底竣工,1992提1月正式開館。總建築面積1398平方米。廣場465平方米。整個建築,分為主體建築、正氣堂、配套建築4展廳。均為磚混結構仿古建築。正氣堂座北朝南,紅墻黃瓦,翹角重檐,藻井天棚,欞花窗扇,雕梁畫棟,鬥拱疊加,臨門99級臺階,周圍鬆柏四季常青。正氣堂為序廳,有文天祥塑像,高6.4米,莊嚴威武。四壁嵌8幅大型壁畫,描繪文天祥生平佳績。序廳設有一全館整體模型盤,指導遊人參觀瞻仰。4個展廳,分東西廳,西廂房為書畫珍藏廳及文天祥生平事跡展覽廳,四周亭廓環抱,館內有中心花園。文天祥生平事跡共發6個部分展出:1、少年立志,盡忠報國;2、宦海沉浮,憂國憂民;3、起兵勤王,扶危社稷;4、萬裏羈囚,慷慨悲歌;5、詠心寫史,一代詩豪;6、千古俎豆,萬世楷模。展出的展品現共有307件。其中雕塑4件;書畫作品103件;拓片7件;照片、圖表155件;文獻、文物38件。另設有文天祥研究文獻檔案室1處,珍藏研究資料及名流書畫墨寶。文天祥紀念館1992年1月9日正式開館,年均接待參觀者5.5萬人。
以文天祥紀念館為主體的文山公園也正在籌建中。
青原山淨居寺 青原山位於老縣城(今吉安市)東南9公裏,贛江之東。屬嵩華山脈,海拔116米。漢代張道陵(張天師)封天下三百六十五座名山,青原山為其中之一。佛教自古便人“天上雲居”之說。詩人楊萬裏贊它是:“山川江西第景”。山上的潭泉溪峽共35處。有遊噴雪、虎咆、珍珠、百茅溪、小三疊、飛竜潭等泉,攀天嶽、芙蓉、翠屏、鷓鴣、西華、華蓋等奇峰,還有試劍、石漱、青峽、墜字石、劍臺、滴水崖、飛雲石等名勝,處處留下古人興吟詠的手筆詩章。唐代名臣、大書法傢顔真卿篆書“祖關”二字,刻石碑嵌在進淨居寺山門之首。山門鑲有文天祥手書“青原山”三字。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親筆長詩《遊青原 次韻周元翁》,後人把它分刻在八通石碑上,分嵌大雄寶殿二側。宋朝抗金名相李綱的《遊青原山記》也分刻在四十二通石碑上,嵌於淨居寺的老齋堂壁間。以上名人墨跡,被歷代譽為“青原墨跡四寶”。另外,明代著名理學家王守仁手書的“曹溪宗派”石碑,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手書的“天在山中”,都是古跡墨寶。據“青原山志略”載:歷代遊青原者,討好唐代名相姜公輔,重臣段成式,南宋名相周必大,名臣鬍銓、嚮敏中,名詞人劉辰翁;明代名臣李東陽、湛若水;清代名傢施閏章、翁方綱、蔣之奇等,詠青原山的詩篇近500首。
唐朝神竜年間,佛教傳入青原山,於唐神竜元年(705年)建寺。初名“安隱寺”(因傍安隱山而得名)。宋徽宗賜名“安隱寺”,沿用至今有八百多年歷史。宋代民族恐竜、詩人文天祥有詩:“活大參禪筍,清泉透佛茶。……夜影燈前客,江西七祖傢”。唐代鑒真和尚第五次東渡日本受阻,折回途中路過吉州時,參禪青原山。淨居寺僧徒曾達千人,成為江西一大名寺,我國南方的主要佛場之一。
淨居寺迭經歷代修葺,寺內有金剛殿、大雄寶殿、毗廬閣、地藏殿、念佛堂、藏經樓、藥樹堂、七祖塔亭以及左右禪房,占地約1萬平方米。大三結合寶殿四面環水三橋拱立,富有河南庭院色彩。解放後劃歸吉安市管轄。
白鷺洲書院 白鷺洲,係老縣城東(今吉安市)贛江中突起一洲,兩頭尖,中間大,呈梭形。南起習溪橋碼頭,北至井岡山大橋(原為梅林渡)。占地面積約1.2平方公裏。西臨沿河路與青原臺想望,原有渡船,後有浮橋,今有鋼混橋。洲的前言右峙神崗山,左挹青原山諸峰,洲後蠃子山,諸山拱立。江岸上10公裏長街熙熙攘攘、人流如潮。然而白鷺洲的聞名,是南宋寧淳元年知吉州江萬裏在此創建白鷺洲書院,得到朝廷奬掖,理宗還親御書:“白鷺洲書院”的匾額,懸挂在書院大門,幫馳名全國。
白鷺洲書院自創立以來,曾被江水戰禍圮圯毀數次,但都得以復興。現存“風月樓”紅石柱一對聯:“千萬間廣廈重開,看傑閣層樓勢凌霄漢;五百裏德星常聚,合南金東箭輝映江山”,便是生動的寫照。吉安素經“文章節義邦”著稱,被奉為江南望縣,與白鷺洲書院的教育業績是分不開的。文天祥、鄧光薦、劉辰翁等古代忠節先賢,皆出於此。
數百年來,白鷺洲書院為文人墨客嚮往之地。宋代大理學家程顥、程頤兄弟曾講學其間。明朝大臣、名儒鄒元標、狀元劉繹等也長期主講其間。歷代名人從遊白鷺洲都大都留下了詩文,今存《白鷺洲志》。解放後劃歸吉安市管轄。
青原臺 青原臺(即鐘鼓樓)位於縣城東,贛江西岸的革命烈士公園內。與白鷺洲的“風月樓”隔江相峙,係宋徽宗政和年間(1111—1118)由吉州太守各祁所建。下面築了9尺土臺,在土臺上建築三層樓臺,每層樓有翹角重檐拾級而上,登臨跳賞,青原群峰,贛江白帆、吉安城郭,盡收眼底。
南宋初年吉州太守鄭作肅與尚書劉纔邵曾在青原馴作詩唱和,後人把這些唱和詩刻在樓臺四壁,還刻有陸遊稱之為“天下詩僧第一”的吉州如壁和尚的遊青原臺詩:“王馬胸中是丘壑,小車决遣有餘樂,似言新廣青原臺,不減滕王舊閣”。把青原臺與滕王閣相提並論,可見青原臺在當時何等雄偉瑰麗。
明代青原臺改稱“鐘樓”(後稱“鐘鼓樓”無考),並在三樓中央懸挂宣德年間(1426—1435)所鑄的銅鐘一口,晨昏各敲一次,藉以報時。清同治年間知府何栻為抗拒太平軍,把銅鐘溶鑄為炮,改縣鐵鐘。同治間復修,仍額以古青原臺,光緒二年邑人劉梅重修,民國十五年縣人康桂林再修。“古青原臺”四字是當時吉安縣政府的一名叫歐陽青的吏員所書。“古青原臺”石碑嵌在樓臺東壁,解放後劃歸吉安市管轄。
吉州窯 位於永和圩西側,自輔順廟至窯門嶺,寬1.5公裏,塔裏前至林傢園長2.3平方公裏內,展布24座古窯堆。吉州窯創於晚唐,鼎盛於南宋,衰於無末。1980年10月至1981年12月,江西文物工作隊對吉州窯進行了考古發掘,重點發掘了本覺寺窯床和桐木橋作坊,其餘23處窯作了逐個調查和探溝試掘,出土各類瓷器和窯具標本4503件。本覺寺窯床屬斜式“竜窯”,平面呈船形,走嚮25°,傾斜12°,斜長36.8米,寬0.42~3.95米,窯頭米膛保存完好,距封土表層深約1.5米。出土的窯具有鐵削刀、匣鉢蓋、匣鉢、墊圈、泥團支釘、托座、墊子、輪軸帽、碾槽、坩堝、瓷土、擂鉢、網墜。出土的瓷器有晚唐、五代的醬褐釉碗、罐、註壺、盞,乳白釉碗、盞。北宋的乳白釉碗、碟、器蓋、盞、高足杯、鉢、粉盒;黑釉碗、罐、註壺、杯、盤。南宋的乳白釉碗、碟、器蓋、盞、粉盒;黑釉碗、罐、瓶、註壺、碟、器蓋、杯、鼎爐、盤;彩繪盆、鼎爐、枕;緑釉碗碟。元代的乳白釉碗、瓶、碟、器蓋、高足杯;黑釉碗、罐、瓶、盆、器蓋、杯、鼎爐;緑釉碗,瓶、盆、碟、鼎爐、枕。吉州窯是江南地區一座舉世聞名的綜合性瓷窯。《景德鎮錄》雲:“江西窯器,唐在洪州,宋時出吉州。”“先有吉州,後有饒州(景德鎮)。”“今景德鎮陶工故多永和人”。吉州窯陶工對景德鎮瓷業燒造技術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1957年7月1日江西省人民委員會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清都觀 位於永和鄉桐木橋村。創建於南唐年間(937—975),磚木結構,占地面積411.68平方米。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春,清都觀三字為66歲的蘇東坡北返遊永和時手書。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清乾隆十七年(1752),光緒十年(1884)曾3次整修。有碑記,1985年3月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資國寺(院) 位於梅塘鄉土坊劉傢村。磚木結構,四合院式。寬90米,長99米。唐創建,歷經多次重修,唐代宗賜為長興寺,德宗時建塔於院內,唐太各2年(828)改為長興禪院,宋大中祥符2年(1009)改稱資國院。現存寬47米,長79米。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因果寺 位於興橋鄉丁塘村,磚木結構,寬21米,長41米。祠堂廟宇式。創建年代失考,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重修。現存有香爐畫、經文、鐵鐘基本完好。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金山庵 位於固江鎮賽塘村。磚木結構,寬33米,深32米,左右為敬老院,基本完好,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本覺寺塔 位於永和鄉窯嶺曾傢南西端,唐開元年間建,塔高36米,磚木結構,八面九層,第一至第五層中空,有蠃旋臺階拾級而上。1984年省撥款整修,塔頂發現銅錢、佛像,佐證建塔年代無誤。1957年7月1日,省人民委員會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收入《中國名勝辭典》。
鳳凰塔 位於固江鎮𠔌塘村,建於清代,塔高18米,24占地平方米,六面九層,鐵塔尖,塔頂上有6衹小石獅。塔身為磚石結構,堅固雄偉,基本完好。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斜塔 位於麯賴鄉蘆傢洲。始建於明,六角形,共五層,以青磚砌成,高20餘米,整修造型敦厚而穩重。傾斜度為1米左右,1985年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昌井 位於永和鄉橋頭村。建於宋代,紅石、磚塊砌成。井口紅石刻有“東昌井”3字,相傳為蘇軾自海南島北返途經永和飲用過此井水。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天祥墓 位於富田鄉鶩湖大坑虎形山。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立墓,明弘戊申(1488)奉詔修理。清雍正九年(1731)奉旨重修。1983年11月,省縣撥款重修。墓前有二層共106級紅條臺階,墓封土高1.4米,墓腳平地新立一塊文天祥簡介字碑。1987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收入《中國名勝辭典》。
周忱墓 位於長塘鄉山前村。明景泰四年(1453)立墓。周忱明朝宣德、正統年間工部右、左侍郎,正統九年(1444)任工部尚書。巡撫江南諸府二十一年。墓前有石俑、石獸、石柱等墓表六道。1985年稱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劉日升墓 位於浬田鄉劉傢村。劉日升在明萬歷年間(1573—1620)任南京工部右侍郎。墓前有石俑、石彪、石象、石柱、華表等。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鬍銓墓 位於值夏鎮天梁山西北面的陂鬆山。傳說鬍銓墓葬18處。此墓《舊志》有載。“文化大革命”其間此墓被夷為平地。現已建值夏中學體育場。場邊殘留石俑、石馬。
蕭維禎墓 位於永陽鎮荷蒲村委會馬田村。明成九年(1474)立墓。原地僅散落數衹殘缺不全的石龜和2匹馬。
文天祥手植古柏 位於固江鎮井前沿村,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在固江侯城書院朱奐門下求學時手植,距今(1985年)750餘年。1985年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名趣聞
方石嶺的傳說
方石嶺位於本縣東固鎮的東南方向。過去,因不長一草一木,整個方石嶺光禿禿的,一塊塊石頭都是尖角嶙嶙,故名尖石嶺,為什麽後來又叫方石嶺呢?這裏面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哩。
傳說唐朝的一個和尚,從河南的嵩山徒步來到吉州的紫光寺講經。路經尖石嶺,見周圍崇山峻嶺,樹青青草青青,山道回轉通幽徑,唯獨這嶺上幹幹淨淨,除了石頭還是石頭。他站在嶺上,欣然長嘆一聲:“阿彌陀佛,為何一草不長,一木不生,天生的山必長草長木,此何獨不然?”他决心要讓這座尖石山上長出青青的草,蔥蘢的樹。於是,他打坐在嶺上最高的石尖上,心中虔誠默默禱告:蒼天有知,讓它長出草木。他接連三年至此,尖石被他坐成方石,感動了天神,讓他的每一滴汗水化作一棵草木檢,三年啊!造就了緑茵茵的青山。至今,方石嶺上還保留着那和尚打坐的印痕呢。
東固百姓為了感謝和尚的功德,一代一代地傳下了這個故事。
永和東坡井
北宋時期蘇東坡,夜宿清都觀,晚出送同行劉器赴臨安,行至米市街,適遇扛木頭的人來了。當時蘇東坡腳上穿了一雙新履,急忙避開,不慎失腳墮入溝中,狼狽不堪,踉蹌扶掖,蘇東坡笑着說:“此地可開井,池淺且清冽,不特街人便,坊巷增秀色。”於是命工開井,發現頑石很多,惟恐難得泉水。蘇東坡說:“鑿過石,石破可得泉。”如其言,果得泉,甘冽可愛。即興吟詩道:“泉泉泉,亂迸珍珠個個圓,玉斧砍開頑石髓,金鈎搭出老竜涎。”因此得名“東坡井”。一千多年來,東坡井備受歷代詩人贊美。後人有詩云:“偶然墮履井何有?漫語誰宜入笑林。”
白鷺洲
吉安城東贛江中突起一洲,形似白鷺。自青石碼頭訖梅林渡,長約5裏,寬1裏。其傳聞甚是神奇:據說每逢春夏相交之際,贛江漲大水,水位不斷上漲而洲從不淹沒。人說白鷺能隨水位高低自行調節。水位底它麯腿伏下,水位高它便伸直了細長的雙腿亭亭玉立。任憑巨浪翻滾,洪峰聳立,它卻從容地領略這滔滔贛江的壯麗景觀。
白鷺洲,面神岡枕蠃山,左右諸峰環列。藉李白詩句“二水中分白鷺洲”而名,並引伸出上述傳說。宋吉洲知軍事江萬裏建書院於洲上,理宗賜額“白鷺洲書院”。
金牛泉
金牛泉在老縣城南(今吉安市)煥文門外,金牛寺下石崖中,水甘甜而清冽,可沁心脾,為縣中第一。相傳有仙人騎金牛於此,牛尾鑿在寺下的石縫裏,逐成泉,水涌不竭。元朝監郡納速兒丁派人培土以加固城基,泉因此而幹涸。明初知府莫知己曾使人鏟平,清泉又象原來一樣涌出。歐陽守道、施潤章又在平地建亭,雍正戊申年,知府鄭山喜遣人鑿石作竜頭,引泉水從竜口中出。今已廢。
金水井
老縣城(今吉安市)內有一水井。說來頗有趣味,一井竟出二色水。南朝宋武帝永初年間的《山川記》記載:“金水井其水二色,半青半黃。黃者如灰汁,以作飯粥並金色而香。”曹叔《異物志》雲:“人呼灰汁為金水。”故此井以水色而得名。
鯉魚洲
鯉魚洲在版塘躍竜橋下。洲形似鯉,多虯鬆怪石,古時此處建有文昌閣,據說每逢三月,有鯉魚群來朝。故名鯉魚洲。
三錫坊
三錫坊村位於敖城街東北面15華裏處。在吉永公路與三指公路的交叉點上。因此地有一座“山錫坊”的牌坊而得名。據說“三錫”乃皇帝三次恩賜。
明朝,三錫坊村有一名叫王爵錫的人,在汀州(今福建長汀)為府臺。某年,當地饑荒,衆人作亂,搶糧,鬧得雞犬不寧。王爵錫以疏導方法,並實行薄賦斂,減田賦,興耕種,遂平息事態。得到一次嘉封;又聞上杭知府,乘民亂之機,貪贓枉法,王爵錫奏請皇帝,將上杭知府削職為民。王致力安頓百姓,又奉命前往湖南道縣,亦以疏導方式平息民族糾紛,安定民心,搞好苗、侗等族的團结,皇帝再次嘉封;後來王爵錫出任臺灣知府,又平定了夷人來犯,百姓安居樂業,大興農業,發展生産,皇帝第三次嘉封,敕建“三錫坊”。
把奶橋的傳說
把奶橋位於麯瀨鄉水南洲村東南,是滬水支流上的一座石拱橋,距溢漳灘渡口約三華裏。附近村民生産,方圓二、三十裏的鄉民趕圩,都要通過此地。可是這裏河面狹窄,江深水急,涉水無望,行船不便,鄉裏人多次議論集資架橋,然因種種原因未能如願。
鄰村有一孤孀,深明大義,她想衆人之想,急衆人之急,毅然斷了自己剛滿周歲的遺腹子的奶,去為別人當奶娘,省吃儉用,將做奶娘積攢起來的錢全部捐獻,建起了一座石拱橋。從此,車馬行人暢通無阻,溝通了南北交通,為鄉人辦了一件大好事。鄉人為紀念這位奶媽,將石拱橋命名為“把奶橋”,並立石碑於橋頭。又在石碑上端鎸刻一個乳狀,令人顧形思義。時為清康熙八年秋月。其橋至今保存完好,但石碑已毀。
七姑嶺與雷公榭
據說如今的七姑嶺以前叫豬婆嶺;如今的雷公榭以前叫牛牯嶺。豬婆嶺位贛江東岸,臨江一面如刀劈斧剁;牛牯嶺居贛江西岸,山腰裏有個缺口大洞。形成如此地貌,有段神奇的傳說。
古時候豬婆嶺上住着一戶人傢,戶主叫雙喜。一年春天,雙喜買了一隻豬崽和一頭小牛來飼養,這兩衹畜牲,見風就長,眨眼就變,僅僅過了七七四十九天,豬崽就變成了腰肥體胖的豬婆,小牛變成了腰粗腿壯的牛牯。第五十天開始,麻煩事來了,豬咬牛,牛觸豬,各不相讓。隔欄圈,分莊吊,不是牛扯斷繩,就是豬咬爛門,無濟於事。雙喜夫婦正商量擡豬牽牛拍賣之時,忽然天空突變,電閃雷鳴,風雨交加,豬、牛不見了。
第五十四天,天剛蒙蒙亮,天旋地轉,豬婆嶺發出呼呼叫聲,山頭漸漸伸嚮對岸,不一會便伸到了江心,牛牯嶺傳來隆隆巨響,山頭嚮上抖拱, 不一會長到了半天雲中,雙喜目睹此景,懵了,昏倒在地。
昏迷中,雙喜隱隱約約看到一位妙齡尼姑,登上山頂,雲帚一撣,風平浪盡。雙喜急忙上前,倒頭便拜:“多謝師傅,法術無邊,救苦救難,鎮妖壓怪。但不知何方妖怪在些作孽,請師傅指點迷津。”小微啓朱唇道:“施主不必驚慌,剛纔興風作浪的是你傢的豬婆精和牛魔王,兩衹畜牲,明爭暗半,一個揚言要拱過河,一個誇口要長上天。倘若它們得逞,天下哪有太平,人間豈不遭殃?需待午時三刻,電閃雷鳴之後,你衹要如此這般,定能降伏,自有報償。”說完飄然而去。雙喜擡頭一看,小尼姑不見了,衹見空中飛來一隻小鳥,不停地叫着:“七姑、七姑!”
午後,烏雲翻滾,雷電大作,天空撒下兩道火光,地上響起兩聲炸雷,頓時,豬婆嶺如刀劈斧剁,削去了伸至江心的山頭、牛牯嶺就象鍬鏟銼削,削平了高出雲天的山頂。而且在山腰銼開了一個大洞。雙喜按照小尼姑的指點,先到豬婆嶺下贛江邊石岩裏一摸,摸到一塊銀子,形狀很象豬婆;後到牛牯嶺大洞裏挖,挖出一塊金子,樣子很像牛牯。
雙喜得到財寶,决定在豬婆嶺建造一座廟宇。取名“七姑庵”表示對小尼姑的懷念;又在牛牯嶺上建造一個涼亭,取名“雷公榭”。表示對雷神的感謝。從此,豬婆嶺也就叫七姑嶺,牛牯嶺也就叫雷公榭了。
如今,“庵”和“亭”雖然不復存在,但七姑嶺的山勢和雷公榭的大洞依然如故。更有趣的是,七姑嶺上已有紅、白、黑三色粘土,傳說紅泥是豬血,白泥是豬腦子,黑泥是豬的臭肝爛肺。雷公榭在山江爆發時,流水衝刷成溝,溝底淤積細砂礫石,傳說是牛角牛骨粉末。
鳳凰的傳說
鳳凰圩位於橫江鎮昌贛公路與鳳七公路交匯處,究其地名淵源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呢。
清乾隆年間,一位姓吳的老頭,邀聚周圍村莊主事人商定在這裏開個圩場。主意已定,大傢又推舉吳老頭請風水先生取名。
吳老頭帶着一份厚禮去找那選時擇日聞名遐邇的馬先生。馬先生手持黃銅水煙管,口吹草紙火枚子,接着吞去吐霧,等他過足了煙癮,纔慢條斯理地說:“此地南有南嶺山,北有娑羅山,中間一馬平川,坐東嚮西,大有鳳凰展翅之勢。有道是鳳凰長徵不老,還可死而復生,就叫鳳凰圩吧!開圩日期定在三日後的一個黃道吉日,選在雞打鼓,鴨上樹,人戴鐵帽,馬騎人。”之時。吳老頭實在為難,出於無奈,衹好惟命是從,一一照辦。
開圩之日,一大早,方園幾十裏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陸陸續續地趕來了。圩場上車水馬竜,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吳老頭遵照風水先生的吩咐,設置了香案,請來了鼓樂隊,裝填了硝銃,挂起了鞭炮,等候良辰。
辰牌時分,一個老表頭頂一嶄新的鐵鍋走過,馬先生裝模作樣的喊道:“戴鐵帽者來也!”接着一個老表肩扛一架木馬走過,馬先生又神氣十足喊道:“馬騎人者來也!”過了一會,一個老表掮着一根杉木走過,木梢上還綁着一隻活鴨。
馬先生得意洋洋地道:“鴨上樹者來也!”此後,左等右等,總不見“雞打鼓”,衆人心急如焚,快到午牌時分,忽然北面婆羅山方傳來了嘭嘭鑼聲,馬先生知道這是縣太爺來了,當即喊道:“敲鑼打鼓,響銃鳴炮,恭迎縣太爺駕到。”頓時,人聲鼎沸,鞭炮齊鳴,鑼鼓喧天,響徹雲霄,天空一隻銜着小雞的老鷹聞之受驚,不覺鬆口,小雞不偏不倚,咚的一聲,跌落實在大鼓上,馬先生喜形於色,手舞足蹈高呼:“雞打鼓者到,開圩!”
歐陽修軼事二則
正午牡丹
宋朝文學家歐陽修得到一幅畫。畫的是一叢牡丹花,花下有衹貓。他想挂在客廳裏,但不知這幅畫的真假,拿不定主意。
“吳丞相來了!”傢人前來通報。吳丞相即吳正肅,他是歐陽修的親傢,歐陽修連忙上去。
吳正肅進來,看見桌上的畫,說:“好畫,畫的是正午牡丹,作者功力不淺啊!”
“你怎麽知道畫的是正午牡丹呢?”歐陽修驚異了。
“親傢,你過來看看。”吳正肅指着畫上的牡丹,說:“花是張開的,中午陽光強烈,花的顔色有些發幹。”接着他又指着牡丹下的貓說:“再看貓眼吧,瞳孔眯成一條縫正是貓正午的瞳孔。如果畫的是早上,那麽花上帶露水,色澤就滋潤,貓眼的瞳孔也會是圓的了。”
“好畫,真是好畫。”歐陽修點頭同意說:“畫傢觀察仔細,畫出了正午牡丹和貓的特點。他一定是位嚴肅的畫傢。”說到這裏,歐陽修嘆息一聲,說:“唉,現在有些文人,東西寫得不少,但常常連事實也不顧,缺乏崇實的精神,那能寫出生命力長久的作品呢。”
歐陽修說完,連忙叫人把畫挂在客廳裏,早晚欣賞。
後生可畏
歐陽修,一嚮治學嚴謹,直至晚年,不減當初。他常將自己平生所寫的文章,清理出來進行修改,每字每句反復推敲,甚是認真。為此,他整天辛苦勞累,有時直忙到深夜。夫人見他年歲已高,還如此盡心費神,恐其操勞過度,影響健康,十分擔心,目前製止。她關切地對丈夫說:“官人,何必如此用功,不惜貴體安康,為這些文字吃這樣多的苦頭,官人已年邁致仕(退休),難道還怕先生責難生氣嗎?”歐陽修回答說:“不怕先生生氣,衹怕後生生譏”,“後生可畏耶!”
文天祥怒斥張弘範
南宋丞相文天祥在五坡嶺同元軍交戰,因敵衆我寡,戰敗被執,不久被解送到潮陽。
張弘範看見文天祥,連忙上前相迎,文天祥去背過身子,給他一個大脊梁。張弘範恬不知恥地說:“文丞相,你的為人我一嚮敬佩,古人說:識時務者為俊傑……”說着,他轉到文天祥的面前了,文天祥猛一轉身,又用脊背對着他。張弘範並不甘心,說:“文丞相,衹要你寫一封信給張世傑將軍,叫他不要在崖頑搞,阻擾元軍,那麽,你還可以當丞相。”
“無恥之尤。”
“文丞相,剛者早折啊!”
“寧折不彎。”
張弘範“嗖”地抽出寒光逼人的寶劍說:“你硬還是我的劍硬?”文天祥神色坦然,大步嚮劍尖上撞去,張弘範連連後退,說:“文丞相,你想想吧,何必輕生呢?你給張世傑寫封信吧,免得生靈塗炭,也體現了上天好生之德呀!”
文天祥站住說:“拿紙來!”
張弘範以為自己勸降成功,喜形於色,趕緊遞過紙筆,衹見文天祥揮筆疾書,寫道:
“辛苦遭逢起一徑,幹戈寥落實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拋絮,身世飄搖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有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寫完文天祥冷笑一聲,說:“你拿去吧,我兵敗被俘,再不能衛父母之邦,已深感無地自容。怎能寫信去叫別人背叛國傢呢?衹有你這樣的軟骨頭,纔甘心作元軍的奴才!”
文天祥哈哈大笑,笑得張弘範脊梁上陣陣發冷,悻悻地走了。
一聯驚名儒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劉辰翁,小時傢境貧窮,常隨父上山砍柴。一次,父子倆砍柴歸來,至固源“劉氏宗祠”檐下避雨的一秀纔與辰翁父子到他傢小歇。
到傢後,田夫擺酒招待,並與秀纔吟詩作對。從主客的交談中方知主人叫劉九德,舉人出身,因怨官場爾虞我詐,不願入仕,在傢課子讀書,兼搞田間操作。這秀纔乃吉安名儒歐陽守道的堂弟歐陽守仁,因纍試不第,便棄文從商,是日趕回吉安,遇雨受阻。兩人相見恨晚。
再說劉辰翁天資聰穎,見兩老人交談如此投機,便也將適纔所聽聯句一一背出,使劉九德喜出望外,將他收為學生,這樣劉辰翁纔開始入學。
在劉九德的精心指導下,劉辰翁十四歲在鄉試中奪冠。後來劉九德病故,劉辰翁又無錢進高等書院深造,便藉“資國寺”一隅課讀。一日,他見衆多香客至菩薩前頂禮膜拜,求福求子求財,便寫下了一副對聯:“經懺可超生難道閻王怕和尚;紙錢能贖命分明菩薩是贓官。”
此時,歐陽守仁恰在寺院,便將此聯帶回吉安,其堂兄歐陽守道讀聯後聽說是十六、七歲的書生所寫,認為此子日後定成國傢棟材,便破例免費收下了這個窮學生,還供應其膳食。
就這樣劉辰翁步入學門,走上文壇。
羅傢衡軼事二則
與世不阿
羅傢衡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法學家。1911年曾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法係。一貫為人正派,從不趨炎附勢,保持正義氣節,與世不可。他不僅對法學造詣很深,助理酷愛書法。尤擅長於黃山𠔌的筆墨。海內外人士敬求他的墨跡,絡繹不絶。上海青幫頭子黃金榮、杜月笙等,慕名請書。羅傢衡將送上門的紙張棄之戶外。並且說:“這是一批流氓,安能沾污我的手筆。”
有不為齋書屋
羅傢衡自民國十七年(1928年)於上海設立律師事務所時,有一個“有不為齋”書屋,是他自己命名的。自書:“養胸中正氣,學天下完人”為自勉。他被錯劃右派分子後,傢中老伴諷刺他說:“你不是老法傢吧?為什麽不起訴?”羅傢衡回答說:“衹因為我的法老了,現在應該是新法傢當傢了。”老伴又說:“我看,你還是拿你那‘有不為書齋’之主精神來。”羅傢衡振振有詞地說:“我這書齋是有為的,如法學會要我寫的《法學通論》、《比較憲法》、《物權債篇》等都是在這書齋寫的,難道是有不為然後有所為嘛!” |
|
老縣城
秦及西漢時,縣名廬陵、桓亭,縣城在今泰和縣西3裏處,城址無存。
漢初平二年(191),置廬陵郡,縣名高昌,縣城在今泰和縣西北30裏處,城址無存。
南朝梁天監元年(502),並高昌入石陽,縣城在今吉安市城南一裏的孔傢灣,其城址無存。
隋開皇十年(590),改石陽縣為廬陵縣,廬陵為附廓縣,遷城郭於今吉安市趙公塘、青石街、甘泉門等處,城址無存。
唐永淳元年(682),縣城移至今吉安市北門街、弓箭街故城範圍。民國十七年七月至二十五年夏(1928-1936),城墻拆毀。
1979年11月,吉安縣治所從吉安市區徙新縣城敦厚鎮。
新縣城
新縣城位於縣境中部敦厚鎮盤竜嶺。東起馬甫,西止金傢嶺,南抵連山,北臨禾水,城域面積約17平方公裏。城區人口2.1萬。縣城至吉安市12公裏;至南昌225.6公裏;南至贛州218公裏;東距京九鐵路3.5公裏,距永和贛江航運碼頭8公裏;西至井岡山119公裏。客車直通各鄉鎮,交通可謂四通八達。
敦厚原稱圳溪村,1924年改名圳頭,1931年取圳頭的諧音為敦厚,即誠懇、淳厚之意。1971年開始城建,1979年初具輪廓。10月,吉安縣設立敦厚鎮,11月,吉安縣革命委員會從吉安市遷入敦厚鎮。
城區海拔60~80米。街道縱橫,形似棋盤。二七路、吉州路、文山路、廬陵大道、東昌路、贛江大道、君山大道東西橫穿;福華路、天華路、白雲路、鳳凰路、高昌路、興華路、南北縱貫;富川路、贛中大道斜切城區。
廬陵大道(係吉井公路1段),東起丁傢洲,西止三山岡,全長3500米,寬43米,其中車道寬16米,瀝青路面。中共吉安縣委、吉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大樓及革命烈士紀念館坐落在廬陵大道西段北側。縣直機關大多布設在廬陵大道南北兩側。金融、商業主要集中在廬陵大道西段。
贛中大道(105國道1段),北起丁傢洲,南止易傢村,全長3000米,寬50米,瀝青路面。位於105國道兩旁的縣城規劃區東南部,1992年列為吉安縣敦厚經濟開發區。開發區西起君山田壠,東至梨山水庫,北起古澤洲,南至縣良種場,面積10平方公裏。
縣城供電有地區變電站。供水有縣水廠,日産飲用朋2700噸。城內程控電話與國內外聯網。縣屬工廠環城而立,主要有吉安化肥廠、吉安啤酒廠、吉安糖廠、井岡山捲煙廠、廬陵水泥廠等。駐縣工廠有省屬廬陵製藥廠,地屬江西汽車工程塑料廠,吉安市屬贛江無綫電廠。城區有吉安縣委黨校、吉安縣中學、吉安縣老師進修學校、吉安縣職業技術學校、敦厚中學、高塘中學、城關小學、敦厚小學、吉安縣保育院及廣播站、廬陵電視臺、文化館、圖書館、廬陵電影院、工人俱樂部等。醫療設施有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防疫站、婦幼保健所。飲食服務設施有廬陵賓館、金陵飯店、林業局招待所、糧食局招待所、農機公司招待所等。私營酒傢飯店及飲食攤點星羅棋布。 |
|
全縣轄11個鎮、8個鄉:敦厚鎮、永陽鎮、天河鎮、橫江鎮、固江鎮、萬福鎮、永和鎮、桐坪鎮、鳳凰鎮、油田鎮、敖城鎮、北源鄉、大衝鄉、裏田鄉、梅塘鄉、登竜鄉、安塘鄉、官田鄉、指陽鄉。共有16個居委會、314個村委會。敦厚鎮 面積:87k㎡ 人口:77447人 郵編:343100 代碼:360821100
轄房山、文山、金傢、泉塘、高塘、梨山、荊嶺等7個居委會,敦厚、禾埠、瑤池、瑤前、羅傢、厚豐、馬甫、嵊山、竹山、金傢、對門、烏石、南街、廖傢、連山、店下、社前、蒼田、梨塘、下嶺等20個村委會。鎮政府駐高塘。
永陽鎮 面積:73k㎡ 人口:28371人 郵編:343109 代碼:360821101
轄永陽居委會,下邊、樓南、蔣坊、涯湖、水滸、長湖、院背、新塘、鄧傢、竜虎、荷蒲、東園、江南、成瓦、渡頭、高洲、車湖、趙傢等18個村委會。
天河鎮 面積:150k㎡ 人口:16570人 郵編:343114 代碼:360821102
轄天河居委會,毛田、常林、東坑、流芳、田傢、天河、窯棚、白泥、橫林等9個村委會。
橫江鎮 面積:69k㎡ 人口:19142人 郵編:343119 代碼:360821103
轄橫江居委會,壕瀠、凍丘、高隴、屋頭、范家、橫溪、彭傢、老屋下、白沂、良梘、大洲、橫巷、富寺、南窗、仕洲等15個村委會。
固江鎮 面積:111k㎡ 人口:19335人 郵編:343104 代碼:360821104
轄固江居委會,西源、小富、坊下、長水、東風、田西、鬆山、紅星、楓江、瑞溪、井溪、蘆西、沿江、賽塘、南湖、島潭、古巷等l7個村委會。
萬福鎮 面積:106k㎡ 人口:37438人 郵編:343133 代碼:360821105
轄萬福居委會,萬福、大杏、逢塘、白竹、慄頭、官溪、永春、梅溪、梘下、𠔌塘、炯村、井頭、瑤江、梘口、麻陂、余家、塘東、留田、雅池、許傢、淨坑、麻塘、圳上、老岡、嶺頭、地前、鶴洲等27個村委會。
永和鎮 面積:69k㎡ 人口:28051人 郵編:343121 代碼:360821106
轄永和居委會,永和、永安、小湖、張巷、五星、下村、嶺上、行山、彭傢塘、超果、南山、竜山、白沙、尚書、林洲、西坑、錦源、習傢、南安、窯背、周傢等21個村委會。
桐坪鎮 面積:132k㎡ 人口:33254人 郵編:343131 代碼:360821107
轄桐坪居委會,桐坪、黃山、下田、大慄、楊山、山頭、林源、下陳傢、臻源、金竹、花溪、什香、楓岡、都塘、慄背、社上、倉邊、福田、河山、張傢、上溪、樟坑、合田、黃塘等24個村委會。
鳳凰鎮 面積:58k㎡ 人口:15853人 郵編:343101 代碼:360821108
轄鳳凰居委會,鳳凰、車頭、康傢、竜陂、屋場、土洲、倉下、麯塘、石塘、九竜、錢塘、村前、曾傢坊等13個村委會。
油田鎮 面積:227k㎡ 人口:23939人 郵編:343134 代碼:360821109
轄油田、大廟前、????田、大園、河源、樓下、屯山、路西、七裏、板陂、竜洲、大江下、院山、橋邊、安下、青觀、福塘、丁田、花橋、芳頭、隍北、江前、鬆江等23個村委會。
敖城鎮 面積:222k㎡ 人口:17683人 郵編:343112 代碼:360821110
轄敖城居委會,芳徑、版塘、毓芳、茶園、乾上、曠傢、消洲、大村、功閣、瀘富、高車、禮溪、夏徑、流江、禾水、湖陂、上山、雙江等18個村委會。
北源鄉 面積:55k㎡ 人口:17164人 郵編:343132 代碼:360821200
轄郭傢店、北源、樹院、漁塘、下裏傢、峨田、義豐、亭前、半江、官塘、合和、下院、南坑、南源、壕源、瓜塘等16個村委會。鄉政府駐郭傢店。
大衝鄉 面積:88k㎡ 人口:12235人 郵編:343132 代碼:360821201
轄草結橋、下沔、性田、鶴江、大衝、大沙、森塘、東汶、凍頭、前村、新溪、鋪下等12個村委會。鄉政府駐草結橋。
浬田鄉 面積:137k㎡ 人口:16716人 郵編:343105 代碼:360821202
轄浬田、塘下、仙峰、上湖、高陂、高峰、橋東、歷山、沂湖、井岡、清水、濯田、石南等13個村委會。
梅塘鄉 面積:130k㎡ 人口:23329人 郵編:343106 代碼:360821203
轄慄塘、舊居、斂溪、前岸、膽源、同睦、東門、謝坊、梅塘、西湖、靈源、琶塘、醪村、固源、村背、小灌、中板、河源、土坊、裴傢等20個村委會。鄉政府駐粟塘街。
登竜鄉 面積:69k㎡ 人口:15613人 郵編:343108 代碼:360821204
轄竜岡、棟頭、清江、巷口、廟前、塘邊、郭傢、牡塘、田心、泮塘、泗塘、高源、黃陂、朗石、青山等15個村委會。鄉政府駐竜岡。
安塘鄉 面積:81k㎡ 人口:11557人 郵編:343136 代碼:360821205
轄竹垣、淡江、廣化、苎陂、安塘、早橋、赤陂、答橋、顔傢、水西等10個村委會。鄉政府駐竹垣。
官田鄉 面積:148k㎡ 人口:13353人 郵編:343111 代碼:360821206
轄官田、觀中、梅花、同完、林下、英村、夏派、田南、平田、湖霞等10個村委會。
指陽鄉 面積:105k㎡ 人口:10406人 郵編:343118 代碼:360821207
轄新橋、湖仙、介富、水北、袁傢、金田、長豐、老居、石坑、顧禮、蒼前、石下、瀨源等13個村委會。鄉政府駐火門嶺。 |
|
吉安縣古稱廬陵,秦(公元前221年)始建縣。元置吉安路,取吉州和安福州首字為名,並賦“吉泰平安”之意。1914年改吉安縣。1949年10月吉安解放後,置縣城於吉安市,市縣治同城,1979年10月縣城遷至敦厚。
1979年3月3日,江西省革命委員會批準同意吉安縣駐地由吉安市市區遷至吉安縣永太公社敦厚。同年同意吉安縣設立敦厚鎮(贛革發146號)。
1984年,恢復天河、永陽鎮,管轄原公社範圍;油田公社分設油田、盤田鄉;富田公社分設富田、雲樓鄉;大衝公社分設大衝、北源鄉;官田公社分設官田鄉、安塘鄉;新圩公社分設新圩、文陂鄉(贛府廳字198號)。
1985年4月18日,設置值夏、橫江、固江、萬福、東固鎮(贛府廳字231號)。
1987年4月5日,將吉安縣的樟山、長塘、興橋三個鄉和吉水縣天玉鄉劃歸吉安市管轄。將天玉鄉的玉山、低坪、磚門三個村委會劃歸吉水縣葛山鄉管轄(贛府廳字166號批復)。
1993年,撤銷永和鄉、新圩鄉,設立永和鎮、新圩鎮(贛民字53號批復)。
1994年1月5日,設立鳳凰鄉,管轄區域為橫江鎮的鳳凰、屋場、石塘、錢塘、村前、曾傢坊、土洲、倉下村委會和車頭村委會的3、4、5、6、7、8、13、14等八個村民小組以及永和鎮的康傢、竜陂、麯塘、九竜村委會,鄉政府駐鳳凰村(贛民字1號批復)。
2000年5月11日,將麯瀨鄉劃歸吉安市吉州區,將文陂鄉、雲樓鄉、富田鄉、值夏鎮、新圩鎮、東固鎮劃歸吉安市青原區(國函40號批復)。
2000年,全縣轄7個鎮、15個鄉:敦厚鎮、萬福鎮、固江鎮、永和鎮、橫江鎮、永陽鎮、天河鎮、桐坪鄉、北源鄉、大衝鄉、盤田鄉、油田鄉、浬田鄉、鳳凰鄉、高塘鄉、梅塘鄉、登竜鄉、敖城鄉、安塘鄉、官田鄉、指陽鄉、前嶺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409606人;其中: 敦厚鎮 46943 永陽鎮 26710 天河鎮 17703 橫江鎮 17704 固江鎮 18746 萬福鎮 35657 永和鎮 26312 桐坪鄉 31620 北源鄉 16321 大衝鄉 12262 盤田鄉 11446 油田鄉 13029 涅田鄉 15958 梅塘鄉 21422 高塘鄉 11511 登竜鄉 15381 安塘鄉 11833 官田鄉 12813 敖城鄉 12872 指陽鄉 11088 前嶺鄉 5876 鳳凰鄉 16399(人)
2000年12月8日,撤銷桐坪鄉、鳳凰鄉,設立桐坪鎮、鳳凰鎮(贛民字368號批復)。
2001年12月3日,撤銷高塘鄉,劃歸敦厚鎮;撤銷前嶺鄉、敖城鄉,合併設立敖城鎮;撤銷盤田鄉、油田鄉,合併設立油田鎮(贛民字 569號批復)。
2003年8月19日,將油田鎮鶴洲村委會劃歸萬福鎮管轄(贛民字189號批復)。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43.6萬人。
2004年底,全縣轄11鎮8鄉。
敦厚鎮 2004年轄:梨山居委會、文山居委會、金傢居委會、泉塘居委會、荊嶺居委會、房山居委會、高塘居委會、敦厚村、厚豐村、羅傢村、金傢村、連山村、梨塘村、禾埠村、馬甫村、瑤池村、店下村、對門村、嵊上村、社前村、南街村、倉田村、竹山村、烏石村、廖傢村、下嶺村。
永陽鎮 2004年轄:永陽居委會、竜虎村、渡頭村、趙傢村、高洲村、鄧傢村、荷浦村、車湖村、江南村、成瓦村、東元村、水滸村、長湖村、院背村、南樓村、下邊村、新塘村、涯湖村、蔣坊村。
天河鎮 轄:天河居委會、白泥村、宏林村、窯棚村、天河村、田傢村、東坑村、流芳村、常林村、毛田村。
橫江鎮 轄:橫江居委會、橫溪村、良梘村、屋頭村、范家村、仕洲村、南壟村、富田寺村、大洲村、橫巷村、高壟村、老屋村、白沂村、彭傢村、濠雲村、凍丘村。
固江鎮 轄:固江居委會、蘆西村、賽塘村、古巷村、鳧潭村、南湖村、沿江村、紅星村、楓江村、東風村、田西村、井溪村、瑞溪村、坊下村、鬆山村、長水村、小富村、西源村。
萬福鎮 轄:萬福居委會、井頭村、梘下村、余家村、麻糖村、圳上村、萬福村、白竹村、永春村、官溪村、炯村、麻陂村、留田村、梘口村、梅溪村、塘東村、雅池村、瑤江村、許傢村發會嶺頭村、老岡村、堤前村、淨坑村、𠔌塘村、大杏村、逢塘村、慄頭村、鶴洲村。
永和鎮 轄:永和居委會、周傢村、窯背村、習傢村、錦源村、林洲村、尚書村、白沙村、南山村、永和村、超果村、永安村、彭傢村、西坑村、南安村、行山村、嶺上村、竜山村、五星村、張巷村、小湖村、下村。
桐坪鎮 轄:桐坪居委會、桐坪村、福田村、河山村、社上村、都塘村、臻源村、金竹村、林源村、楊山村、黃山村、陳傢村、下田村、山頭村、大慄村、楓岡村、慄背村、什香村、花溪村、黃塘村、樟坑村、倉邊村、張傢村、上溪村、合田村。
鳳凰鎮 轄:鳳凰居委會、鳳凰村、屋場村、車頭村、石塘村、錢塘村、村前村、曾傢坊村、倉下村、土洲村、九竜村、康傢村、麯塘村、竜陂村。
油田鎮 轄:油田村、廟前村、大園村、????田村、屯山村、河源村、樓下村、竜洲村、板陂村、路西村、七裏村、橋邊村、青觀村、隍北村、花橋村、芳頭村、江前村、丁田村、福塘村、鬆江村、江下村、安下村、院山村。
敖城鎮 轄:曠傢村、毓芳村、乾上村、芳徑村、版塘村、茶園村、消洲村、功閣村、大村、下徑村、高車村、瀘富村、流江村、湖陂村、雙江村、禾水村、上山村、禮溪村。
北源鄉 轄:郭傢店村、南源村、北源村、下院村、義豐村、亭前村、官塘村、合和村、半江村、漁塘村、峨田村、樹院村、下裏傢村、濠源村、南坑村、瓜塘村。
大衝鄉 轄:草結橋村、森塘村、東汶村、凍頭村、性田村、下沔村、大衝村、鶴江村、新溪村、庫下村、大沙村、前村。
裏田鄉 轄:裏田村、塘下村、仙峰村、橋東村、上湖村、沂塘村、高峰村、高陂村、歷山村、井岡村、清水村、石南橋村、濯田村。
梅塘鄉 轄:慄壙村、裴傢村、土坊村、河源村、村背村、小灌村、澇村、中板村、固源村、琶塘村、靈源村、西湖村、東門村、前岸村、膽源村、謝坊村、舊居村、斂溪村、同睦村、梅塘村。
登竜鄉 轄:竜江村、田心村、泮塘村、郭傢村、廟前村、塘邊村、棟頭村、巷口村、清江村、朗石村、高源村、泗塘村、牡塘村、黃陂村、青山村。
安塘鄉 轄:竹恆村、赤陂村、水西村、顔傢村、塔橋村、安塘村、早橋村、淡江村、廣化村、苎陂村。
官田鄉 轄:官田村、田南村、觀中村、同完村、林下村、夏派村、英村、湖霞村、平田村、羅陂村、梅花村。
指陽鄉 轄:新橋村、金田村、長豐村、介富村、水北村、湖仙村、袁傢村、顧禮村、石下村、瀨源村、石坑村、老居村、蒼前村。 |
|
- n.: Ji'an County
|
|
吉安市, 吉安 |
|
|
|
吉安縣中醫院 | 吉安縣立中學 | 吉安縣實驗小學 | 吉安縣第二中學 | 吉安縣文山中學 | 吉安縣廬陵賓館 | 吉安縣工業園區 | 吉安縣人民醫院 | 吉安縣工藝塑料廠 | 吉安縣婦幼保健院 | 吉安縣衛生防疫站 | 吉安縣城關第一小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