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郵編:414300 代碼:430682 區號:0730
拼音:Lín Xiāng Shì,Linxiang Shi
臨湘市位於湖南省東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3°15′-113°45′、北緯29°10′-29°52′。西北濱長江水道與湖北省監利、洪湖隔江相望;東南依幕阜山與本省嶽陽縣和湖北省通城、崇陽、赤壁毗連;東、西、北三面嵌入湖北省境。總面積1714平方千米/1754平方千米。總人口48萬人(2003年)。
臨湘市轄2個街道、13個鎮、5個鄉:長安街道、桃礦街道、忠防鎮、白雲鎮、聶市鎮、源潭鎮、江南鎮、羊樓司鎮、桃林鎮、長塘鎮、白羊田鎮、詹橋鎮、儒溪鎮、定湖鎮、黃蓋鎮、五裏牌鄉、乘風鄉、坦渡鄉、城南鄉、橫鋪鄉。市人民政府駐長安西路。 | | 臨湘市境地處湖南省東北角,當東經113°15’~113°45’、北緯29°10’~29°52’。市域西北濱長江水道與湖北省監利、洪湖隔江相望;東南依幕阜山與本省嶽陽縣和湖北省通城、崇陽、赤壁毗連;東、西、北三面嵌入湖北省境,是湘鄂兩省交界之地,扼控由湘進鄂、由鄂入湘的咽喉,自古以來就是兵傢必爭之地,素有“湘北門戶”之稱。
臨湘歷史悠久。周以前為三苗氏族聚居之地,春秋戰國屬楚,秦屬長沙郡地,西漢為長沙國下雋縣地,晉屬巴陵縣地,五代後唐清泰年間(934~936)馬殷置王朝場,宋淳化五年(994年)升為王朝縣,至道二年(996年)更名臨湘縣,1992年撤縣設市,由嶽陽市代管。市域集雨面積1754平方公裏,轄14個鎮、9個鄉,總人口49萬人。2000年全市國內生産總值20億元,各類稅收6453萬元,財政收入12304萬元。
市境南高北低,東南群峰起伏,中部丘崗連綿,西北平疇廣阔,大體為“五山一水兩分田,二分道路和莊園”。最高山藥菇山海拔1261.1米,最低點江南鎮𠔌花洲海拔23米。長江流經市境西北邊沿,全長32.7公裏。境內河流衆多,桃林河、坦渡河、源潭河蜿蜒北註長江。
市域資源豐富。沿江水廣洲闊,乃是魚米之鄉;北部8個湖區鄉鎮是糧、棉、水産重要生産基地;南部9個鄉鎮,林海蒼莽,礦産豐富,有近百萬畝鬆、杉、竹、茶、藥,尤以茶葉享譽中外。年産茶葉8000多噸,遠銷內蒙、新疆、青海邊區及蒙古、俄羅斯、日本等國,是全國十大産茶縣(市)之一。地下礦藏初探有30餘種,螢石儲量居全國之首。鉛、鋅、鉀、金、錳、鉭、鈮、鐵、緑柱石等藏量可觀。特別是白雲石、鉀長石、石灰石、高嶺土、水晶、雲母等藏量尤豐品位較高,易於開採。臨湘白雲礦有上百年的開採歷史,總儲量在3億噸以上,年産量200多萬噸,是鋼鐵、玻璃、電子等工業生産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全市有采礦企業121,産品銷往19個省、市的160個大中城市,遠銷日、英、美、俄、巴拿馬等國。
境內交通四通八達。市區距武漢、長沙各約180公裏,距嶽陽市區42公裏。臨江港口建有千噸級專用碼頭;京廣鐵路、107國道、京珠高速和建設中的武廣客運專綫穿市而過,是湖南通江達海、走嚮世界的“北大門”。每天開往湖北武漢、浙江義烏、溫州、廣東東莞、深圳等地的省際班車12對;開往省內長沙、株洲、邵東等地的跨地區班車30多趟。便利的交通條件,優惠的稅收政策,吸引了大批來自湖北、浙江、廣東、福建、邵東等地的個體工商戶來此經商,邊界貿易十分活躍。年邊貿成交額36億元,成為湘、鄂、贛毗鄰13個縣市的商品集散中心。
市境山水交輝,風景宜人,是開發旅遊事業的極好處所。道教勝地大雲山是國傢級森林公園;佛教勝地五尖山屬國傢級森林公園,是湖南省重點旅遊開發區;藥菇山下的竜源水庫山峻水清,為旅遊療養避暑佳地;市區長安河風光帶、忠防鎮大壩集鎮的“6501”新景區已初步形成了山奇、水秀、洞幽的景觀。“6501”新景區由地下工程、竜潭湖、三段錦瀑布、金沙灘和周邊的人文景點組成,結構復雜,洞中有洞,洞洞相連,奇險幽深,巧奪天工,置身其中,如入迷宮仙境,令人嘆為觀止;竜潭湖碧波蕩漾,輕舟悠然;三段錦瀑布飛流直下,蔚為壯觀;金沙灘回歸自然,妙不可言。目前正在開發的三國時就聞名於世的古老而帶有傳奇色彩的黃蓋湖和瑤族發祥地竜窖山,將讓人發懷古思幽探密之情。
臨湘市城區位於市域中部偏西。規劃面積25平方公裏,建成區面積12.5平方公裏,常住人口11萬,是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共臨湘市委、市人民政府駐長安西路.。
臨湘城區由長安鎮拓展而來。長安鎮舊時地當京城通廣州的陸路要衝,明洪武十年(1381)設長安驛。相傳東晉時有長安人氏避亂來此落籍,因稱長安。後有人開設店鋪,稱長安鋪。清代屬王禾上、下裏,民國初分隸1、2、4區。民國6年(1917)粵漢鐵路北段通車,設車站於此,遂逐漸發展為集市。民國19年(1930)縣治由陸城搬遷至此。隨之機關、學校相繼遷來,商戶亦陸續聚居。民國24年(1935)設長安鎮,1936年改為長安鄉。至1938年,城區建起東正街、西正街、南正街、北正街、府前街等5條街道,房屋數百棟,居民4800多人。是年11月9日淪於日寇,縣城慘遭破壞。光復之後,着手重建縣城。到1947年,縣城總面積為531.209畝,3.5平方公裏。
1949年8月建立人民政權後,復稱長安鎮。1953年改名城關鎮,隸1區;1960年10月建城關人民公社,次年8月改為縣屬城關鎮,轄長安、五裏兩居委會和圍城、城鄉2村。1988年擴大城關鎮行政區劃範圍,將長安鄉的長城、飛躍、農科、石嘴4村及五裏鄉的五裏村劃歸城關鎮管轄。1992年撤縣設市後,城關鎮改稱長安鎮。是年,縣城總面積19.4平方公裏,建成區面積約8平方公裏,常住人口5.3萬人。107國道拉通後,沿綫形成長約5公裏的長五大道,在原有長安大道的基礎上,形成兩條並列縱貫東西的主街道,將城區南擴3公裏,使城區由一字長蛇形開始發展為集輻組團形。京珠高速公路臨長段緊鄰市區南境,規劃連接綫過此,城區範圍將進一步南移。至2000年,不僅原長安鎮農村部分已全部融入城區,而且周邊五裏鄉、城南鄉、白雲鎮近城部分也全部與城區融為一體。城區共有38條路,48條巷,8條街,4條鬍同,總長50多公裏。在長安大道、長五大道為骨架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相互聯結的靜安路、南太路、南正街、北正街、沿河大道、城中南北路、嚮陽路、五塘路、芳草路、花橋路、荷花路、福橋路、金橋路、金鶴路、建新南路等。市區建有圖書館、文化館、體育場、博物館、檔案館、劇團各1座,各類藏書11萬多册;建有3座影劇院;擁有各級各類學校14所,在校學生2萬多人,其中普高3所,職業中學1所,初中5所,小學5所;有醫院8,病床1500多張;建有電視臺、有綫電視臺、有綫電視轉播臺、有綫廣播電臺、臨湘報社;有自來水廠3個,日供水能力達5萬噸;街道照明路燈840盞,供電範圍21.5平方公裏,容量為146.3KW;市區內有長安河水上公園和五尖山森林公園;市區緑地面積76.09萬平方米,公共緑地面積13.8萬平方米,庭園緑地面積15.6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緑地面積1.77平方米;各種客運車輛1200多臺。撤縣設市以來,臨湘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加大了城市建設力度,全市在能源、交通、通信、防洪、旅遊、市政等基礎設施方面共投入資金25億多元,先後興建和改造了臨湘火車站、儒溪長江輪渡、峽山22萬伏變電站、2萬多門程控電話、福橋路大市場、金橋建材大市場、金河市場、第二自來水廠、多功能遊泳館、保齡球館以及拓寬改造硬化了長五路、建新南路、南正街、城中南北路等城市基礎設施。市政府還圍繞建設中的京珠高速公路在市域內的3個出口大轉盤和臨湘市區的連接綫嚮北、嚮南拓城興市,興辦民營科技園、工業科技園等開發區,以推動臨湘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市區已經初步形成化工、紡織、冶金、機械、造紙、建材、竹木、釣具等9大工業群體,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氨基甲酸類農藥生産基地。蜂蜜係列産品獲國際金奬,復合肥為化工部定點廠傢,碳酸氫銨、飼料、殺蟲雙農藥等産品獲省優、部優,並打入國際市場。2000年産生於市區的國內生産總值7000萬元,各類稅收1800萬元,財政收入3600萬元。
臨湘人傑地靈,代有賢人名垂青史。宋有襄贊范仲淹保衛西北、撫定西夏的駙馬都尉張尚陽,有拱衛臨安、死守崖山、同陸秀夫一道蹈海殉國的抗元名將方毅軒;明有執掌國事、為政清廉的戶部尚書楊一鵬;清有平叛新疆、整軍備戰、抗禦外侮的臺灣兵備道劉磝;現代有“文章雄九郡,桃李遍東南”、為國興學育人的“奇才”吳獬,有爭光華夏、名聞歐美的昆蟲學家李風蓀和地質力學家吳磊伯、國畫傢賀良樸以及輔助孫中山討袁護法的軍務部長王天鵬等。 | | 臨湘地處湘北邊陲,位於北緯29°10′~29°52′,東經113°15′~113°45′之間,是湖南的北大門。全市總面積1720平方公裏,轄9鄉14鎮1個街道辦事處278個行政村,總人口48萬,境內有京廣鐵路、107國道及京珠高速公路貫通。
北臨長江,西傍洞庭,東南蜿蜒着羅宵山的餘脈,居武漢、長沙經濟文化輻射的中心地帶。 臨湘與湖北的赤壁、通城、監利、通山、崇陽、洪湖、江西的修水等九個縣市接壤。長江水道依境而下,清末時期縣境沿長江有儒溪、新洲腦、葉傢墩等18處渡口。建國後,隨着交通事業發展,京廣鐵路、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臨湘與周邊縣市公路也相繼拉通,臨湘至赤壁、臨湘至通城等客運綫路也接連開通,有着得天獨厚的交通條件和區域優勢。
五尖山森林公園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五尖山林場, 已經被批準為省級森林公園。公園屬五嶺山係、幕阜山脈、江漢平原過渡地帶,是一座突出於丘陵的大山,坐落在臨湘市郊1公裏處。京廣鐵路、京珠公路、107國道依山而過,長江水道流經她的北面,可說是沿江、沿邊、沿綫。整個公園有山地面積180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8%,立木蓄積總量計10萬立方米。
公園由轎頂山、鷹嘴山、周傢山、望城山和麻姑山五個山峰組成,故名五尖山。整個山脈呈東西走嚮,最高海拔588.1米,最低峰海拔90米,一般山地海拔200—300米,坡度為25—35度之間。據清同治版《臨湘縣志》記載:“五尖山五峰高聳……登上山峰,既能俯瞰洞庭之水,又可遠觀湖北監利、蒲圻、洪湖山光。”整個公園分四大景區,即望城山,花崗樓,柴傢衝,百步梯。這裏一年四季美不勝收。春天一到,山間桃花滿樹,紅如流雲,梨花滿枝,白似飛雪,鬆風送爽。深秋時節,蒼山翠嶺,紅葉點綴,山果遍野,恰似一幅五彩斑斕的錦屏。數九寒鼕,青送翠竹,傲然挺立,林濤怒吼,群山回應。其中,尤以柴傢衝景區更讓遊人賞心悅目:這是一條長約3公裏的山𠔌,兩岸山勢陡峭,密佈200多公頃天然闊葉林,是一處原始野味很濃的幽𠔌。有的古樹麯似長虹,老態竜鐘。林間古藤,或纏繞大樹,或垂挂懸岩。溝𠔌兩岸,衝天怪石兀立,或象金龜,或似神蛙,神韻逼真。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那衆多的瀑布,大大小小計有10多處,其中有飛瀑,鴛鴦瀑,姊妹瀑,三跌瀑,滴水岩瀑等。
藥菇山
藥菇山位於幕阜山東段湘鄂交界處,相傳昆侖山上的一個採藥成仙的仙姑採藥至此,看到這裏風景優美,氣候鼕暖夏涼,於是,在山上遍植百草,故名藥姑山。可惜,在路上她將甘草與黃蓮丟落在四川,至今藥菇山還流傳有這樣的民謠:"藥菇山上百草全,衹缺甘草與黃蓮"。
竜潭湖
竜潭湖長4Km,寬1Km,面積約3500畝,水深處約50m,容水量6000多萬m3。
相傳,湖中藏有蛟竜,深不可測。當地有“竜鎖竜潭寺,竜藏竜潭石”的傳聞。
竜潭湖水清澈,碧波蕩漾。湖裏魚翔潭底,湖上浪拍輕舟,遠處山巒重迭,雲遮霧障,湖光山色,風景十分宜人。
湖裏盛産鮮魚、米蝦和螃蟹,是當地有名的美味佳餚。
臨湘境內南高北低,東南群峰起伏,中部丘崗連綿,西北平湖廣阔,大體為"五山一水兩分田,二分道路和莊園"。年平均氣溫16.4℃,無霜期259天,日照率41%,降水量1469.1毫米。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物産豐富。沿江水廣洲闊,是魚米之鄉,為糧、棉、油、豬、魚的重要生産基地;山丘林海蒼莽,有近百萬畝鬆、杉、竹、茶、果、藥,尤以茶葉享譽中外。清康熙年間,臨湘貿易開始活躍。輸出商品以茶葉、竹木為主,土布、藥材為大宗。年銷往湖北、江西、山西、新疆及俄、英、日、美等國的紅茶、磚茶達數萬擔。光緒二十七年(1901),經漢口外銷的紅茶67632箱(每箱約60公斤)。隨着貿易規模的擴大,聶傢市、羊樓司、桃林、江南、詹橋一批集鎮相繼出現,並日趨繁榮。地下礦藏初探有30餘種,螢石儲量居全國之首,鉛、鋅、金、錳、鉭鈮鐵、緑柱石等藏量可觀, 特別是白雲石、鉀長石、石灰石、高嶺土、雲母、水晶等藏量尤豐,且品位高,易開採。臨湘境內林業用地達1568800畝,楠竹蓄積量1023萬株,茶園11.2萬畝。作為亞洲最大的釣魚用浮標生産基地,年産浮標1500萬衹。1992年臨湘撤縣設市,臨湘市委、市政府决定依托這些本地資源,創辦日常用品、建材、竹木、茶葉、水禽、漁具等專業批發市場,先後建成了臨湘大市場、金橋建材、金橋農貿、長河水禽、羊樓司竹器、湘北竹木等九個專業批發市場。
羊樓司鎮與赤壁交界,是湖南四大邊境重鎮之一。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其中。羊樓司竹器市場位於107國道兩旁,長達6公裏,擁有300多個鋪面。羊樓司竹器品種達280個,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竹器專營市場,産品不僅銷往湖北、江西等邊境縣市,還暢銷全國16個省市及日本、俄羅斯、香港、臺灣等地,年銷售額達2.3億多元,羊樓司因此成為中國有名的“竹器之鄉”。 | | 南朝宋元徽二年(474年)析羅、益陽、湘西三縣地置縣於湘水之陰,故名湘陰。
臨湘春秋戰國屬楚,秦屬長沙郡地,西漢為長沙國下雋縣地,晉屬巴陵縣地,五代後唐清泰年間(934~936)馬殷置王朝場。宋淳化五年(994年)升為王朝縣,至道二年(996年)更名臨湘縣。
清代屬王禾上、下裏,民國6年(1917)奧漢鐵路北段通車,設車站於此,遂逐漸發展為集市。民國19年(1930)縣治由陸城搬遷至此。民國24年(1935)設長安鎮,1936年改為長安鄉,因懷念古都,一直襲用此名。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撤縣立市。
1984年4月6日,臨湘縣的部分地區劃歸嶽陽市。
1986年1月27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8號):撤銷嶽陽地區,將臨湘、華容、汨羅、平江4縣劃歸嶽陽市管轄。
1992年9月1日,民政部批準(民行批96號),撤銷臨湘縣,設立臨湘市。由嶽陽市代管。
2000年,臨湘市轄14個鎮、9個鄉:長安鎮、長塘鎮、白羊田鎮、白雲鎮、羊樓司鎮、江南鎮、沅潭鎮、忠防鎮、定湖鎮、聶市鎮、桃林鎮、詹橋鎮、儒溪鎮、黃蓋湖鎮、文白鄉、五裏牌鄉、竜源鄉、坦渡鄉、賀畈鄉、乘風鄉、城南鄉、橫鋪鄉、壁山鄉。總人口448452人,其中: 長安鎮 86043 忠防鎮 26057 白雲鎮 15943 聶市鎮 20755 源潭鎮 13766 江南鎮 23663 羊樓司鎮 22716 桃林鎮 31029 長塘鎮 24267 白羊田鎮 20005 詹橋鎮 18542 儒溪鎮 10139 定湖鎮 14170 黃蓋湖鎮 8030 五裏牌鄉 21711 乘風鄉 10135 文白鄉 12541 竜源鄉 4000 坦渡鄉 15012 城南鄉 11397 橫鋪鄉 16532 賀畈鄉 7999 壁山鄉 4922 桃林鉛鋅礦虛擬鎮 9078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2002 年,臨湘市轄13個鎮(白羊田、長塘、白雲、羊樓司、江南、沅潭、忠防、定湖、聶市、桃林、詹橋、儒溪、黃蓋)、9個鄉(文白、五裏牌、竜源、坦渡、賀畈、乘風、城南、橫鋪、壁山)、1個街道(長安),312個村(居)委會,總面積1754平方千米,年末總人口47.6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11 萬人。
2004年,臨湘市轄3個街道、13個鎮、9個鄉。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臨湘市轄3個街道、13個鎮、9個鄉:長安街道、橋東街道、桃礦街道、忠防鎮、白雲鎮、聶市鎮、源潭鎮、江南鎮、羊樓司鎮、桃林鎮、長塘鎮、白羊田鎮、詹橋鎮、儒溪鎮、定湖鎮、黃蓋鎮、五裏牌鄉、乘風鄉、文白鄉、竜源鄉、坦渡鄉、城南鄉、橫鋪鄉、賀畈鄉、壁山鄉。
2007年,湖南省民政廳(湘民行發16號)批復同意:臨湘市文白鄉、竜源鄉與羊樓司鎮合併設立新的羊樓司鎮。新的羊樓司鎮以原文白鄉、竜源鄉和羊樓司鎮的行政區域為新設羊樓司鎮的行政區域,新的羊樓司鎮轄4個居委會、37個建製村,總面積253.8平方千米,總人口4.8萬人,鎮人民政府駐羊樓司(原羊樓司鎮人民政府駐地)。調整後,臨湘市轄3個街道、13個鎮、7個鄉:長安街道、橋東街道、桃礦街道、忠防鎮、白雲鎮、聶市鎮、源潭鎮、江南鎮、羊樓司鎮、桃林鎮、長塘鎮、白羊田鎮、詹橋鎮、儒溪鎮、定湖鎮、黃蓋鎮、五裏牌鄉、乘風鄉、坦渡鄉、城南鄉、橫鋪鄉、賀畈鄉、壁山鄉。
2007年,撤銷橋東街道,並入長安街道。同時將14個居委會以長五路為界調整撤銷為9個社區: ①長城社區;②三角坪社區; ③圍城社區(撤銷大塘居委會); ④長安社區; ⑤南華社區(撤銷富源居委會); ⑥金河社區(撤銷長河居委會);⑦橋頭社區; ⑧嚮陽社區(撤銷五裏居委會);⑨南山社區(撤銷金橋居委會)。(註:社區分界綫有小部分居民小組交叉區域的行政管轄權再具體確定)
2008年,湖南省民政廳批準(湘民行發 5號):將臨湘市賀畈鄉、壁山鄉與詹橋鎮合併設立新的詹橋鎮。新的詹橋鎮以原賀畈鄉、壁山鄉和詹橋鎮的行政區域為新設詹橋鎮的行政區域,新的詹橋鎮轄1個居委會、30個建製村,總面積151平方千米,總人口4.3萬人,鎮人民政府駐詹傢橋(原詹橋鎮人民政府駐地)。行政區劃調整後,臨湘市轄2個街道辦事處、13個鎮、5個鄉。 | | 我們民族的獅文化,可謂源遠流長,異彩紛呈。常見的有南獅北獅,文獅武獅之類。而集各獅之長,兼具竜威的則衹有魯傢天獅。
據《魯氏宗牒》記載:明代洪武年間,兵部尚書魯思俊年事已高,思鄉之情日重,悶悶不樂。皇帝得知,準其回鄉省親祭祖。於是,魯傢屋場族人連綿十裏,玩竜舞獅,鑼鼓鞭炮恭迎尚書返鄉。尚書呼吸到了家乡的清新空氣,看到了熟悉的竜騰舞獅,壯懷激烈。他當晚就召集族間頭人,商議决定改進鄉裏流傳的獅子舞。他說:“《漢書.禮樂記》載,竜王生九子,其一為狻猊,也就是獅子,但竜王生的這頭獅子,送給了天上的文殊菩薩做坐騎,便是天獅了,是吉祥與智慧的象徵。因此,我們要製造,就製造天獅……”。
魯尚書回的這個家乡,就是現在的臨湘市白羊田鎮美麗山水間的魯傢屋場。當年,尚書組織屋場精明能幹的工匠,經一個鼕天的反復研試,造出了高貴祥瑞的天獅,並配獨有的樂譜鑼鼓點和舞技步伐,留下秘囑,傳至今日,已是第十八代傳人。
代代謹記先賢遺志,魯傢屋場已生衍到四、五百人丁,魯傢天獅更是不斷發揚光大。每年秋收上岸,族頭便組織族裏最優秀的工匠,到祠堂集合,秘製天獅。當然,用料是考究的,製工是精細的,工匠的吃喝報酬,全是由族人分攤的。選定吉日良辰,閤族聚會,祭過祖先,報告完製造計劃,便緊關祠門,凡女性不得入內,杜絶技術外傳。木匠造出骨架,篾匠紮出身廓,裁縫包上外皮,飾麻絨為毛發,安燈泡為眼睛,首尾裝響鈴。幼獅五、六十斤,成年獅百多斤,集中在兩根精緻木柄上,由兩人舉在空中合舞。魯傢天獅一年一新,從不舞舊獅,一般造兩大一小,三獅一組。舞時根據情況,可一獅,可雙獅三獅,如果需要,便聯合更多魯姓屋場,群獅齊舞。
魯傢舞獅人同造獅人一樣,是族人的驕傲。他們個個相貌堂堂,思路清晰,身手敏捷。因為基本上造獅之時,就是族中英俊少年練舞季節。他們按鑼鼓點及音樂,練步伐,舞的是幼獅,舞獅人着緊身紅裝或黃裝。有雙獅捧球、群獅捧月、玉竹盤竜、猛虎跳澗、鷺鷥串聯、麒麟送子等十八種不同玩法。有三十餘種鑼鼓麯牌,完全按照場面需要,在纏綿或激昂的嗩吶鑼鼓聲中,舞出喜慶或憂傷情節,間歇還串以炮仗響銃,配以熱烈的吆喝聲及衆人的伴和聲……,既能為私之紅白大事,又能為公之開工慶典製造濃烈氣氛。魯傢天獅所表現的舉止神態,讓人過目不忘。所以,他們總被請到縣裏省裏,為重大活動助興,參加過全國首屆農民藝術節,得了奬,載入了《中國民間舞蹈集成》這種典集。
魯姓族人以民族力量,開發利用天獅文化,給世人帶來了美好與吉祥。 | | 臨湘風光旖旎,旅遊産業前景廣阔。初步開發了一洞二水三山,即“6501”洞,竜潭湖、白雲人工湖,五尖山、竜窖山和大雲山,形成了山奇、水秀、洞幽的絶妙景觀。天下第一人工洞“6501”洞中有洞,洞洞相連,奇險幽深,巧奪天工;竜潭湖波瀾不驚,輕舟悠然;三段錦瀑布飛流直下,蔚為壯觀;銀沙灘浩瀚如海,妙不可言;竜窖山山高壑深,古木參天;古老神奇的千傢峒,蜚聲中外,是全世界300萬瑤胞魂牽夢縈的精神傢園。
繁華的十裏長街、寬闊的臨湘大道車流如織,人流如水;迷人的長安河碧波蕩漾,楊柳依依;古雅的長安閣雕梁畫棟,熠熠生輝;秀麗的星河廣場緑草如茵,繁花似錦。臨湘大市場、金橋建材大市場、長河大市場集散萬種商品,生意興隆。湘北第一鎮——羊樓司鎮,享“中國竹器之鄉”之美譽,被列為聯合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之一。桃林鎮、源潭鎮、聶市鎮、黃蓋鎮有如衆星捧月,將臨湘裝扮得光彩奪目、絢麗多姿。 | | 一、綜
2004年,全市生産總值達37.4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其中,第一産業完成增加值9億元,比上年增長5.8%;第二産業完成增加值16.3億元,比上年增長16.5%;第三産業完成增加值12.1億元,增長10%。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産總值達到7819元,比上年增長19.9%。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産業結構為24.04:43.44:32.52。第一産業比重進一步下降,第二産業比重明顯上升。2008年,臨湘市生産總值70.81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其中,第一産業完成增加值16.80億元,比上年增長6.8%;第二産業完成增加值36.21億元,比上年增長24.1%;第三産業完成增加值17.80億元,增長10.9%。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産總值14137元,比上年增長20.4 %。三次産業結構調整為23.7:51.1:25.2。城鄉居民收入水平顯著提升。2008年,臨湘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739元,同比增幅達到19.2%。農民人均純收入5660元,同比增長14.5 %,高出嶽陽市平均水平850元,在嶽陽六縣市中排第二名。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34.3億元,同比增長 41.1%,共投資4.2億元修建了兩條公路。
二、農 業
2004年,臨湘市委、市政府以落實中央1號文件為重點,加大“三農”工作力度。大力推進特色農業産業帶建設。初步形成了20萬畝優質稻、5萬畝優質棉、15萬畝緑色瓜菜、20萬畝楠竹、6 .5萬畝茶葉、6萬口網箱養鱔、4萬畝河蟹特色農産品基地。積極引導和扶持竜頭企業做大做強。雲天竹膠板廠、晨星涼席廠、紅燈竹砧板廠、邊銷茶集團、東祥糧油公司、康神臘製品廠等竜頭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着力培育了“源潭牌”黃鱔、“晨星牌”竹涼席等農産品品牌。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717793畝,比上年增加15.6%;棉花種植面積14089畝,減少2762畝;油料種植面積128819畝,增加4771畝;蔬菜種植面積128480畝,減少4582畝。
全年糧食産量238058噸,比上年增産17%;棉花産量1243噸,減少24 .3%;油料産量13378噸,增産24.9%;全年出欄生豬47 .5萬頭,增長10.5%,肉類總量達3 .5萬噸,增長8%;水産品産量2.1萬噸,增長5 .0%。全年完成農村牧漁業總産值14.5億元,比上年增長5.9%。
三、工業和建築業
2004年,全市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加大,工業主體地位突出,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全市全部工業增加值14.1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全市工業總産值完成46.1億元,比上年增長17.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産值23.5億元,規模以下工業完成産值22.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7.6%、11.3%。
産銷銜接較好。經濟效益全面提升。全市規模工業産品銷售率96.7%。實現利潤總額991萬元。
建築業較快發展。全市建築業完成增加值2. 1億元,比上年增長22.8%。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1019萬元,增長1.5%;上繳稅金149萬元,增長60.2%。
四、固定資産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9.6億元,比上年增長6.7%,增速比上年回落7.9個百分點。其中,城鎮投資完成7.2億元,農村投資完成2.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9.4%、14.7%。
在城鎮投資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3.55億元,比上年增長31%,技術改造完成1.9億元,比上年增長26.7%,房地産開發投資0.17億元,比上年下降5.6%。商品房銷售額691萬元,下降28.7%。
五、批發、零售、貿易及飲食業
消費市場日趨活躍,一批連鎖店、超市、集貿市場競相發展。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2.29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總額11.5億元,增長10.9%;餐飲業零售總額0.7億元,增長22.4%;其他行業702.4萬元,增長12.4%。從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總額7.2億元,增長13.7%;農村零售總額5.07億元,增長8.4%。全市擁有億元集貿大市場1個,全年實現商品成交額2.16億元。
六、交通運輸、郵電
交通運輸業穩定增長。全年完成交通運輸增加值18121萬元,比上年增長14.1%。全市擁有客車418輛,貨車1872輛。
郵電通信業迅速增長。全年完成增加值3625萬元,增長25.3%。全年郵電業務總量5821萬元,比上年增長26.2%。年末擁有固定電話用戶63385戶、小靈通用戶6000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達6萬戶,280個行政村全部通電話。
七、財政、金融、保險
財政穩定增長,金融運行平穩,保險進一步發展。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21973萬元,比上年增長20.1%。其中地方固定收入完成19545萬元,增長21.2%,財政支出完成36668萬元,比上年增長30.8%。其中,農業支出3172萬元,比上年增長18.8%。金融對地方經濟發展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32003萬元,比年初增長17.6%;各項存款餘額182319萬元,比年初增長8.44%。保險事業進一步發展,全年保費收入4621萬元,比上年增長12.1%。 |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 Linxiang Shi
430682
414300
市人民政府駐長安西路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臨湘市轄3個街道、13個鎮、9個鄉。
長安街道
轄:長安、大塘、三角坪、富源、長城、南華、圍城7個居委會;飛躍村委會。
橋東街道
轄:長河、橋頭、金河、南山、五裏、嚮陽、金橋7個居委會;五裏、石咀2個村委會。
桃礦街道
轄:漁潭、汀畈2個普查區。
忠防鎮
轄:新建、漁潭2個居委會;平安、汀畈、沙坪、高坪、長嶺、小豐、中雁、丘坪、馬港、劉陽、忠防、木形、新田、響山、雙港、漁潭16個村委會。
白雲鎮
轄:麻塘居委會;楊田、毛灣、水井、張牌、集莊、臺上、石山、灰山、路豐、新合10個村委會。
聶市鎮
轄:沿河居委會;雙紅、三和、丁田、引水、官田、遠景、東嶽、鳳形、新安、高潮、國慶、朱貝、荊聖、東紅、權橋、彭畈、民主、紅士、安壠、菜業20個村委會。
源潭鎮
轄:沅潭居委會;楓林、萬竹、同德、友誼、東港、聶坳、平湖、曹傢、同合、長源、新源、黃蓋12個村委會。
江南鎮
轄:江南鎮居委會;鴨欄、四合、曉洲、新洲、江南、𠔌花、牛湖、盛塘、長江、孫洲、燈塔、橫河12個村委會。
羊樓司鎮
轄:尖山、中洲、梧桐、定子塘4個居委會;大前、小港、高豐、三港、新和、雙山、油鋪、黃金、金雞、黃沙、七裏衝、五愛、新生、石必、水田、新屋、羅形17個村委會。
桃林鎮
轄:清泉、萬安2個居委會;大畈、永豐、畈上、塘下、東湖、駱坪、三合、沅衝、筆山、金盆、長春、鐘陽、坪上、湯橋、中畈、大屋16個村委會。
長塘鎮
轄:托壩居委會;柳廠、車輪、工農、石田、河洞、新生、竜泉、長塘、共同、水圳、馬安、柘屋、曹田、鬍萬、古洞、農科16個村委會。
白羊田鎮
轄:白羊田居委會;白羊、七灣、南衝、合盤、湯港、萬利、八百、宋洞、方山、雲山、秀衹、東風、西山、泉井、金泉、四合16個村委會。
詹橋鎮 (原賀畈鄉、壁山鄉並於詹橋鎮)
轄:詹橋鎮居委會;大界、三界、占橋、明月、印石、排柳、紅嶺、高嶺、新沙、沙團、雁南、團灣、水泉、賀畈、白竹、西衝、東衝、鴉山、分水、擡頭、金星、觀山、雲山、群建、壁山、長浩、星明、黃泥、長坪、餘灣30個村委會。
儒溪鎮
轄:白馬磯居委會;棋桿、洋西、楊橋、石嶺、東冶、排貝、丁坊、寺山、儒溪9個村委會。
定湖鎮
轄:長嶺居委會;韓橋、石橋、關山、大和、紅旗、勇敢、高山、定湖、新河、新湖、新建、七星、河田13個村委會。
黃蓋鎮
轄:團山居委會;廣坪、雙洲、合興、南湖、挂口、天鵝6個村委會。
五裏牌鄉
轄:鴻鶴居委會;佛溪、欣溪、楠木、文西、壩頭、旭林、鬆豐、白塘、車坪、千針、小沅、新群、許畈、花橋、煙衝、孔傢、新莊、新球、火炬19個村委會。
乘風鄉
轄:大寶、群強、小星、大星、乘風、馬竜、湯畈、涓湖8個村委會;乘風鄉管委會。
文白鄉
轄:白裏、如斯、如雅、毛畈、磚屋、雅團、柘莊、清正、桃樹、友愛、中和、橫溪、東裏、文白14個村委會。
竜源鄉
轄:竜源、馬坳、明星、幸福、梅池、四合6個村委會。
坦渡鄉
轄:農勝、大塘、坦渡、聯合、百萬、萬峰、黃沙、永和、前進、五星、聯盟、小羊、燈明、官莊、頭竜15個村委會。
城南鄉
轄:慄南、王禾、三聯、聯合、大嶺、阮畈、花園、板橋8個村委會。
橫鋪鄉
轄:苎麻、月山、坪頭、白石、舊李、鳳凰、治水、梓山、謝塘、橫鋪、愛國、東方、潘費13個村委會。 | | - n.: Linxiang City
| | 臨湘 | | 森林公園 | ????業公司 | ????業 | 國企 | ????務管理局 | |
| | 臨湘市中醫院 | 臨湘市第六中學 | 臨湘市第七中學 | 臨湘市第三中學 | 臨湘市第五中學 | 臨湘市針織總廠 | 臨湘市皮革總廠 | 臨湘市人民醫院 | 臨湘市????務管理局 | 臨湘市三灣工業園 | 臨湘市興湘針織廠 | 臨湘市色織印染廠 | 臨湘市婦幼保健站 | 臨湘市衛生防疫站 | 臨湘市第一完全小學 | 臨湘市羊樓司礦石粉廠 | 臨湘市棉麻總公司軋花廠 | 臨湘市桃林鉛鋅礦職工醫院 | 湖南省臨湘市血防醫院 | 臨湘市血吸蟲病防治醫院 | 臨湘市坦渡鄉竹木工藝廠 | 臨湘市工藝美術公司 | 中國農牧業機械公司湖南省臨湘市羽絨聯營廠 | 臨湘市百貨紡織品公司長臨聯合鞋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