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黑竜江 >七臺河 > 
目錄
·Boli Xian County·概況·行政區劃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英文解釋
·近義詞·相關詞·包含詞
·更多結果...
Boli Xian County
  勃利縣面積4466平方千米。總人口37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勃利鎮。郵編:154500。代碼:230921。區號:0464。拼音:Boli Xian。
概況
  【位置面積】 面積4466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37萬(2002年)。
  【地形氣候】 勃利縣隸屬於黑竜江省七臺河市,東、南、西三面環山,西部山區屬老爺嶺山係,東部山區屬完達山係,中部丘陵區為完達山嚮三江平原傾斜的過渡型地貌,西北部平原是鬆花江水係倭肯河的衝積平原。境內海拔123--1008米之間,最高是段傢嶺李木營界山頂,最低是安興水庫地面。
  勃利縣地處寒溫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3--5月份,冷暖氣溫變化急劇,回暖快,3月末至4月初開始解凍,終霜在5月12--23日;季降水占全年的15%;天氣乾燥少雨多風。夏季6--8月份,高溫多雨,平均氣溫20.9--22.8℃,極端高溫37.4℃;季平均降水30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秋季9--11月份,秋季光照充足,天氣多晴好。季平均降水100毫米,不足全年降水量的20%。平原區和丘陵區初霜一般出現在9月26日前後。10月末大地開始穩定結凍。鼕季12月--翌年2月,氣候乾燥寒冷,晴好天氣增多,季平均降水量不足30毫米,僅占全年的5%。
  縣政府駐勃利鎮。郵編:154500。行政區劃代碼:230921。區號:0464。拼音:Boli Xian。
行政區劃
  勃利鎮、倭肯鎮、雙河鎮、小五站鎮、大四站鎮、鎮郊鄉、長興鄉、青山鄉、羅泉鄉、搶肯鄉、吉興鄉、永恆鄉、杏樹朝鮮族鄉、鐵西街道辦事處、城西街道辦事處、元明街道辦事處、新華街道辦事處、新起街道辦事處。
歷史沿革
  勃利縣,以境內勃利河(今西北楞河)得名。勃利,滿語,“幸福、吉利”之意。清代屬三姓副都統管轄。唐代曾在黑水府下設置勃利州,遼代屬生女真五國部,據考證唐代的勃利州是遼代五國部之一的剖阿裏部(剖阿裏係滿語“豌豆”之意),應在今蘇聯伯力一帶。清初為和屯噶珊之地。三姓地方分為荒裏、荒外,此地當時屬荒外地。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擬設縣治,未實現。民國三年(1914年)派官吏實地勘查後,將依蘭縣東南地帶析出,於四站(今勃利鎮)置設治局,民國六年(1917年)改設治局為勃利縣,屬吉林省依蘭道管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後,廢除道製,縣歸省直接管轄,勃利縣直隸吉林省為三等縣。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偽滿洲國改行帝製,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成立三江省公署,勃利縣由吉林省劃歸三江省管轄,康德六年(1939年)六月將本縣西部地區劃歸林口縣,康德十年(1943年)十月設置東滿總省和興安總省,與此同時又將勃利縣由三江省劃歸東滿總省所轄,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東北光復,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佈東北新省區方案,將偽省合併為九省,勃利縣劃屬合江省管轄。全國解放後,恢復東北三省。勃利縣隸屬幹黑竜江省。一九七〇年由勃利縣析置七臺河市。1909年6月2日(清宣統元年四月十五日),吉林巡撫等奏準,擬於依蘭府東境增設勃利縣,列為“暫行緩設”之列。中華民國成立後,經過現場調查和履行呈請程序,1917年5月10日批準,設置勃利縣。設治委員於同年9月16日啓用關防,縣址設於大四站,定為三等縣,隸屬依蘭道。後因縣城遭匪患,1919年秋遷至大碾子河鎮老街基。1929年2月,廢除道製,由吉林省直轄。東北淪陷後,初隸吉林省,1934年12月劃歸三江省管轄。1939 年6月,將南境之林口村、古城鎮、竜爪村和青山村劃出,設置林口縣。1943年10月,劃歸東滿總省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劃歸合江省管轄。1947年2月,合江省委省政府决定,將依蘭縣東南部雙河地區劃出,設置雙河縣,縣政府駐雙河鎮,隸屬合江省管轄。 1948年5月,撤銷雙河縣,並入勃利縣。1949年5月,撤銷合江省,改隸鬆江省。1954年8月,鬆、黑兩省合併,劃歸合江專區管轄。1957年1月22日,省人民委員會通知,將原雞西縣的興農、平安河和哈達砬子3個鄉劃歸勃利縣管轄。1965年1月1日,將興農公社劃歸雞東縣管轄。同年2月2日,國務院批準,將七臺河鎮劃出,設立七臺河特區。隸屬合江專區。1966年2月,將密山縣境內國營興北農場劃歸勃利縣管轄。同年9月,將茄子河、中心河兩個公社劃歸七臺河特區管轄。1983年10月,將勃利縣劃歸七臺河市領導。
  1992年,勃利縣位於黑竜江省東部,完達山脈西麓。北臨樺南縣,東接寶清縣、七臺河市,南部和西部與雞東縣、林口縣接壤,西北與依蘭縣毗鄰。全縣總面積4455平方公裏。全縣共轄14個鄉、鎮。1992年末全縣總人口36.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55萬人,占 26.3%;滿、朝鮮、蒙古、錫伯族等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8.9%。縣政府駐地勃利鎮。
  勃利之稱的由來,大致有三種說法。其一,勃利縣因據古代勃利州而得名;其二,當時建置縣治時,依蘭道尹以“勃發、順利”之意而命名;第三種說法,此地遠於遼代,是五國部之地,稱五國部城首為博和裏國博和利,“勃利”則為“博和利”之轉音。
  
  唐代曾在黑水府下設置勃利州,遼代屬生女真五國部,據考證唐代的勃利州是遼代五國部之一的剖阿裏部(剖阿裏係滿語“豌豆”之意),應在今蘇聯伯力一帶。清初為和屯噶珊之地。三姓地方分為荒裏、荒外,此地當時屬荒外地。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擬設縣治,未實現。民國三年(1914年)派官吏實地勘查後,將依蘭縣東南地帶析出,於四站(今勃利鎮)置設治局,民國六年(1917年)改設治局為勃利縣,屬吉林省依蘭道管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後,廢除道製,縣歸省直接管轄,勃利縣直隸吉林省為三等縣。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偽滿洲國改行帝製,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成立三江省公署,勃利縣由吉林省劃歸三江省管轄,康德六年(1939年)六月將本縣西部地區劃歸林口縣,康德十年(1943年)十月設置東滿總省和興安總省,與此同時又將勃利縣由三江省劃歸東滿總省所轄,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東北光復,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佈東北新省區方案,將偽省合併為九省,勃利縣劃屬合江省管轄。全國解放後,恢復東北三省。勃利縣隸屬幹黑竜江省。一九七〇年由勃利縣析置七臺河市。
    
    2000年,勃利縣轄5個鎮、9個鄉:勃利鎮、倭肯鎮、雙河鎮、小五站鎮、大四站鎮、鎮郊鄉、長興鄉、青山鄉、羅泉鄉、搶墾鄉、杏樹鄉、吉興鄉、永順鄉、恆太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20736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勃利鎮 92100 小五站鎮 20598 大四站鎮 23717 雙河鎮 19767 倭肯鎮 15527 鎮郊鄉 18180 長興鄉 10109 羅泉鄉 8561 搶墾鄉 11528 杏樹鄉 15749 吉興鄉 12571 恆太鄉 11192 永順鄉 9417 青山鄉 17305 北興農場虛擬鎮 22466 種畜場虛擬鎮 11949
地理環境
  農業主要種植玉米、大豆、小麥、甜菜、黃煙、亞麻等。工業有亞麻加工、鋼鐵、建材、陶瓷、機械、糧油和食品加工等行業。 牡丹江至佳木斯、勃七鐵路過境,並有雞西至勃利、勃利至寶清、勃利至樺南等公路。 年均溫3.9度,年均降水543毫米。森林覆蓋率達28%,有落葉鬆、紅鬆、雲杉等林木資源。有金、大理石、煤等礦藏。 有馬鞍山寨遺址。
英文解釋
  1. n.:  Boli County
近義詞
勃利
相關詞
七臺河黑竜江省
包含詞
勃利縣亞麻廠勃利縣中醫院勃利縣皮革廠
勃利縣人民醫院勃利縣第七中學勃利縣高級中學
勃利縣亞麻原料廠勃利縣長城服裝廠勃利縣衛生防疫站
勃利縣廣視馬鈴薯研究所勃利縣亞麻原料綜合廠勃利縣亞麻廠綜合廠
勃利縣恆太鄉亞麻原料廠勃利縣雙河鎮亞麻原料廠勃利縣糧食供應公司鑫鑫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