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黑竜江 >黑河 > 
目錄
·Neijiang Xian County·區域概況 Regional Overview·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歷史沿革 History·旅遊資源 Tourism Resources·經濟發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自然地理 Physical Geography·英文解釋·近義詞
·相關詞·包含詞·更多結果...
Neijiang Xian County
  嫩江縣位於黑竜江省西北部,嫩江上遊東岸,地跨東經124°44′30″—126°49′30″,北緯48°42′35″—51°00′05″。面積15360平方千米。總人口50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嫩江鎮。郵編:161400。代碼:231121。區號:0456。拼音:Neijiang Xian。
區域概況 Regional Overview
  嫩江縣隸屬於黑竜江省黑河市,位於黑竜江省西北部,地跨東經124°44′30″~126°49′30″,北緯48°42′35″~51°00′05″。北依伊勒呼裏山,與呼瑪縣交界;東接小興安嶺,與愛輝區、孫吳縣、五大連池市毗鄰;西鄰嫩江,與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隔江相望;南連鬆嫩平原,與訥河市接壤。轄8鎮5鄉、1個種畜場、11個國營農場、11個國有林場和部分駐軍農場。 總面積1.51萬平方公裏,總人口50萬。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嫩江縣轄8個鎮、6個鄉:嫩江鎮、伊拉哈鎮、雙山鎮、多寶山鎮、海江鎮、前進鎮、長福鎮、科洛鎮、臨江鄉、聯興鄉、白雲鄉、塔溪鄉、霍竜門鄉、長江鄉。境內有:馬鈴薯原種繁殖場、九三分局、鶴山農場、躍進農場、大西江農場、尖山農場、榮軍農場、紅五月農場、七星泡農場、嫩江農場、山河農場、嫩北農場、建邊農場。
歷史沿革 History
  嫩江縣歷史悠久,1409年(明永樂七年),在今縣城置木裏吉衛。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築成墨爾根城(今嫩江縣城),始設邑。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裁墨爾根副都統,改設嫩江府。1913年(民國二年),裁嫩江府,始設嫩江縣。1931年1月嫩江縣淪陷,1945年8月12日獲得解放。1946年3月,成立嫩江縣政府。1970年3月,歸屬黑竜江省黑河地區(今黑河市)至今。
  
  嫩江縣,以嫩江得名。嫩江,古稱“難水”、“那河”、“腦溫江”。清初稱“諾尼木倫”(蒙古語,“諾尼”為“碧緑”之意,“木倫”為“江”),清代中期稱“嫩江”。
  嫩江一帶,兩漢及南北朝屬北夫餘,隋唐為室韋地,遼屬東京道,金屬上京蒲峪路,元屬遼陽行省開元路,明屬奴爾幹都司,清為黑竜江將軍轄地。清初,為 “達斡爾、索倫、鄂倫春戈獵之地”。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廷以墨爾根地方緊要,决定築城設兵駐守。同年,於此地設北路驛站第六站,稱“墨爾根站”。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黑竜江將軍衙門由黑竜江(璦琿)城移駐墨爾根城。1694年(清康熙三十三年),自黑竜江城移來副都統一員,與將軍同駐墨爾根城。1698年(清康熙三十七年),副都統移駐齊齊哈爾城。翌年,黑竜江將軍衙門亦移駐齊齊哈爾城,墨爾根城留城守尉駐守。1710年(清康熙四十九年),墨爾根城復又設置副都統衙門,隸屬黑竜江將軍管轄。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裁將軍改設行省,隸屬黑竜江行省管轄。1908年8月5日(清光緒三十四年七月初九日),清廷照準,裁撤墨爾根副都統,同時設置嫩江府,駐墨爾根城。1909年8月2日(清宣統元年六月十七日),委任周玉柄為知府,同年9月23日(農歷八月初十)知府在省城啓用關防,10月25日(農歷九月十二日)到墨爾根城接收原副都統衙門“改編知府”。嫩江府隸屬黑竜江行省。中華民國成立後,1913年1月23日,黑竜江省都督府令,將嫩江府改為嫩江縣,縣署駐墨爾根城。隸屬黑竜江省。1914年6月,改隸竜江道。 1929年2月,復由省直轄。東北淪陷後,隸屬黑竜江省。1934年,將嫩江以西的行政區域劃歸巴彥旗。同年12月,改隸竜江省管轄。1939年6月,改隸新設之北安省。1943年10月,劃歸黑河省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劃歸嫩江省管轄。1947年2月至9月,曾隸於黑竜江嫩江聯合省第二專區。1949年5月,黑竜江、嫩江兩省合併後,隸屬黑竜江省管轄。1954年8月,劃歸新設之嫩江專區。1959年,將愛輝縣的霍竜門鄉劃歸嫩江縣管轄。1960年5月至1961年10月,嫩江專區一度撤銷時,曾劃歸齊齊哈爾市領導。1970年4月1日,改由黑河地區管轄。 (以上摘自《黑竜江省志·地名錄》)
  
  嫩江舊稱墨爾根,其由來,一說為:墨爾根(又作水裏吉)是蒙語(還有說是滿語),漢語的意思是“善射”即“善於打獵的人”或稱“精能”“有智慧的人”。表示這裏居住的人是以“打牲”為生。二說為:墨爾根是來源於嫩江上遊的墨爾根河;三說為:康熙年間在此地挖井,偶得一塊石頭,其表面上標有莫來墾,後相傳音訛墨爾根。嫩江一名是因水得名。據史料記載,嫩江是南北朝時的。難水,亦稱難河,即那河為難河,今嫩江邊。元代為孛苦江,清代稱諾尼水。“諾尼”、“嫩”皆為滿語“碧緑”的意思。嫩江發源於小興安嶺的伊勒呼裏山,上遊流行於深山峽𠔌之間,河水清徹碧透。
  此地漢時屬挹婁國的屬地;普屬扶餘地;北魏歸屬勿吉黑水都;唐代屬黑水部都督府管轄,後入渤海國領域;金為蒲與路地;元屬開元路;明初歸扶餘衛管轄;清康熙年間設置墨爾根城。二十九年(1690年)黑竜江將軍由璦琿移駐於此、三十二年(1693年〕黑竜江副都統亦由璦琿移駐此地。三十八年(1699 年)黑竜江將軍及副都統均移駐齊齊哈爾。此後,再次放墨爾根置別都統。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廢墨爾根副都統新設府治,改名為嫩江府,以漢人為知府,同時將墨爾根副部統管轄區域的一切事務均歸嫩江府接管,民國二年(1913年)在滿洲行政區域改革之際,嫩江府改為縣,隸屬黑竜江省竜江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府委員會成立,廢道製,縣歸省直轄。嫩江縣直隸黑竜江省,為三等縣。偽滿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劃東北為十四省,嫩江縣劃歸竜江省管轄。康德六年(1939年)六月增設東安、北安兩省,嫩江劃歸北安省管轄。康德十年(1943年)十月在設置東滿總省(包括牡丹江、東安、間島三省)和興安總省(包括興安東、西、南、北四省)之際,又將嫩江縣劃屬黑河省。東北光復後,此縣劃底黑竜江省。
  
  1992年,嫩江縣位於黑竜江省西北部,嫩江上遊東岸,小興安嶺與鬆嫩平原過度地帶。北抵呼瑪縣,東與黑河市、孫吳縣及德都縣接壤,南與訥河市毗連,西與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以江為界。全縣總面積15107平方公裏。全縣共轄19個鄉、鎮。1992年末全縣總人口47.2 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1萬人,占36.2%;滿、回、蒙古、達斡爾、鄂溫剋、鄂倫春、錫伯等少數民族人口占2.6%。縣政府駐地嫩江鎮。 (根據摘自《黑竜江省志·地名錄》)
  
  1999年,嫩江縣轄:嫩江鎮、雙山鎮、伊拉哈鎮、海江鎮、多寶山鎮、前進鎮、長福鄉、白雲鄉、科洛鄉、麥海鄉、塔溪鄉、座虎灘鄉、霍竜門鄉、門魯河鄉、臥都河鄉、聯興鄉、墨爾根鄉、臨江鄉、新勝鄉。
  
  2000年,嫩江縣轄6個鎮、13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500201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嫩江鎮 98128 伊拉哈鎮 31236 海江鎮 24366 雙山鎮 37337 多寶山鎮 17709 前進鎮 21151 新勝鄉 14526 長福鄉 19358 臨江鄉 19511 聯興鄉 10972 科洛鄉 14395 塔溪鄉 8580 霍竜門鄉 6521 墨爾根鄉 7574 白雲鄉 10410 麥海鄉 4823 門魯河鄉 7650 臥都河鄉 4115 座虎灘鄉 6339 種畜場虛擬鄉 3461 榮軍農場虛擬鄉 9568 七星泡農場虛擬鄉 16370 嫩江農場虛擬鄉 13708 山河農場虛擬鄉 15138 嫩北農場虛擬鄉 13428 建邊農場虛擬鄉 10614 大西江農場虛擬鄉 9319 尖山農場虛擬鄉 13576 躍進農場虛擬鄉 8696 鶴山農場虛擬鄉 10675 紅五月農場虛擬鄉 9874 馬鈴薯原種繁殖場虛擬鄉 1073 
  
  2001年,嫩江縣轄:前進鎮、海江鎮、伊拉哈鎮、雙山鎮、多寶山鎮、嫩江鎮、長福鄉、科洛鄉、臨江鄉、塔溪鄉、白雲鄉、聯興鄉、霍竜門鄉。
  2002年,嫩江縣轄:前進鎮、海江鎮、伊拉哈鎮、雙山鎮、多寶山鎮、嫩江鎮、長福鎮、科洛鎮、臨江鄉、塔溪鄉、白雲鄉、聯興鄉、霍竜門鄉。
  
  2002年7月26日完成了嫩江縣長福鄉、科洛鄉撤鄉建鎮翻牌工作。年末,全縣轄8鎮5鄉、1個種畜場、11個國營農場、11個國有林場和部分駐軍農場。總面積1.51萬平方公裏,人口499932人。部分鄉鎮概括如下:(根據《黑河年鑒2003》)
  塔溪鄉 地處小興安嶺北麓山下,史稱“四站”。境內有5個部隊農場、山河三分場和一個國營林場。全鄉轄9個行政村21個自然屯。行政區劃總面積1760.3平方公裏。全鄉人口1萬餘人,其中常住人口8485人,農業人口8196人。
  多寶山鎮 位於嫩江縣北部,嫩漠公路128公裏處,東經125°41′~125°57′,北緯49°52′~50°25′,總面積3800平方公裏,總人口16000人,轄6個行政村24個自然屯,轄區內有4個國有林場,2個市屬煤礦151煤礦、153煤礦,一個市屬銅礦多寶山銅礦。
  長福鎮 位於嫩江縣東南4公裏處,轄12個村,20個自然屯,境內有縣屬高峰林場、頭道嶺林場、縣民兵水庫、縣柞蠶場、省馬鈴薯原種繁殖場及2個外駐軍隊農副業基地。行政區劃面積365.2平方公裏,其中自營面積206.1平方公裏,鄉轄總戶數5568戶,總人口20852人,其中農業總戶數4401 戶。2002年7月27日,經上級批準,長福撤鄉建鎮。
  前進鎮 位於嫩江縣西南部,鎮政府所在地距嫩江縣9公裏。南臨鶴山農場,東與長福鎮交界,西南與大西江農場和臨江鄉接壤,北與嫩江鎮毗連,西與內蒙古呼倫貝爾盟的莫力達瓦達斡爾自治旗隔江相望;111國道橫穿腹地。全鎮南北極端長20公裏,東西極端寬為18公裏,行政區劃總面積為243.2平方公裏,其中自轄面積為175.4平方公裏。全鎮共有11個行政村,35個自然屯,2.3萬人,是嫩江縣的衛星城,全縣四大平原鄉鎮之一。鎮域範圍內有達斡爾族、回族等少數民族。
  嫩江鎮、伊拉哈鎮、科洛鎮等鄉鎮資料暫缺
  
  2005年,嫩江縣轄8個鎮、5個鄉:嫩江鎮、伊拉哈鎮、雙山鎮、多寶山鎮、海江鎮、前進鎮、長福鎮、科洛鎮、臨江鄉、聯興鄉、白雲鄉、塔溪鄉、霍竜門鄉。境內有:種畜場、馬鈴薯原種繁殖場、九三分局、鶴山農場、躍進農場、大西江農場、尖山農場、榮軍農場、紅五月農場、七星泡農場、嫩江農場、山河農場、嫩北農場、建邊農場。
  
  2006年4月5日,黑竜江省民政廳(黑民辦函24號)批準:嫩江縣撤銷種畜場設立長江鄉。將聯興鄉的英山、金石村劃歸長江鄉管轄。長江鄉轄長江、福山、沿江、永福、清江、英山、金石7個村。鄉人民政府駐長江村。
  
  附錄:《嫩江縣志》中一些相關資料 (註:本站轉載僅供行政區劃愛好者研究使用。資料截至時間待核實。本站提醒:本站沒有完整摘錄,若引用該資料應以原書為準。若有版權問題請與本站聯繫。)
  
  嫩江縣位於黑竜江省西北部。北接大、小興安嶺結合部,東依小興安嶺,西傍嫩江,南連鬆嫩平原。地跨東經124°44′30″~126°49′30″、北緯48°42′35″~51°00′05″。縣域四鄰:東與本省黑河地區的黑河市、孫吳縣、德都縣接壤,南與本省齊齊哈爾市轄的訥河縣毗連,西與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的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為鄰,北與本省大興安嶺地區的呼瑪縣交界。
  演變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墨爾根副都統轄區:北起伊勒呼裏山脊,南至訥謨爾河,西起大興安嶺脊接諾敏河,東至小興安嶺脊。同治三年(1864 年),嫩江右岸甘河至諾敏河間的中、南段地域劃屬布特哈總管。光緒八年(1882年),築興安城置副都統銜總管,將塔溪以東的南北40公裏、東西15公裏地域劃歸其管轄,至二十年(1894年)裁撤時歸回。宣統元年(1909年),對面泉以南及今臨江鄉西部地域劃歸訥河廳。
  民國2年(1913年),黑竜江省裁州府而立縣製,原屬嫩江府的竜門另設竜門縣。1934年(偽滿康德元年),偽滿行政區劃變動,將縣內嫩江以西地域劃歸巴彥旗,今多寶山鎮及以北地域劃歸瑗琿縣。
  1946年,臨江西部樺木臺以北地域劃回嫩江縣。1947年,今霍竜門鄉地域劃歸璦琿縣。1955年,臨江鄉西部多金屯以南地域劃回嫩江縣,形成現區劃。1959年,霍竜門至十二站地域劃回嫩江縣。1977年,嘎拉山以北地域劃歸呼瑪縣。是年,調整嫩江與訥河縣界,調進調出相抵,淨調出286平方公裏土地。1982年,調整嫩江與愛輝縣界,調進調出相抵,淨調進20平方公裏土地。嫩江與德都縣界尚未劃定,暫按七星泡農場東界實施管轄。
  面積
  清代初年,始設墨爾根副都統時,其轄境南北極端長度為385公裏,東西極端寬度為424公裏,總面積71225平方公裏。此後,轄境多次變遷,總面積大為減少。至1985年,縣域南北極端長274公裏,東西極端寬151公裏,總面積15107.2平方公裏,占國土面積 1/635,占全省面積1/30,在省內69個縣(含縣級市)中位居第三。
旅遊資源 Tourism Resources
  嫩江縣在近600年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留下了許多的名勝古跡,有崔傢墳古墓遺址、清代水師營遺址、多金古墓遺址、保勝軍事遺址等歷史遺址。自然與人文景觀薈萃,高峰省級森林公園、雙擁公園、江畔公園、白臉山竜泉山莊、九竜山莊、科洛火山群等旅遊觀光景點脫穎而出。
經濟發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嫩江縣地處黑江省西北邊陲,這裏土地肥沃,林海浩瀚,水草豐盛,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嫩江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1991年嫩江縣被評為“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第67位和“全國産糧百強縣”第30位,是全國著名的麥豆主産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縣。素有“北國糧倉”之譽,1997年嫩江縣被中國農學會特産經濟專業委員會命名為“中國大豆之鄉”。
自然地理 Physical Geography
  嫩江發源於大興安嶺伊勒呼裏山中段南側,正源名南甕河(又稱南北河),河源海拔高程1030米,其源頭屬融雪、涌泉網狀溪流。自河源由西北流嚮東南127.2公裏處,與二根河匯合嚮南流,始稱嫩江幹流。自此,水流由北嚮南,流經鄂倫春自治旗、齊齊哈爾市、大安市等 15個市、縣(旗),在吉林省鬆原市三岔河附近與發源於長白山天池的第二鬆花江匯流。從河源到三岔河口,全長1370公裏,幹流長975公裏,流域面積282748平方公裏。
  嫩江,依其地形、地貌和河𠔌特徵,分為上遊、中遊、下遊三段。自嫩江河源到嫩 江縣城為上遊段,江道長661公裏。河源區為著名的大興安嶺山地林區,森林密佈,沼澤衆多,河𠔌狹窄,河流坡降大,水流湍急,水面寬100~200米,河道比降14 .2‰,河流為卵石及砂礫組成。河源區以下,江道逐漸展寬,河道比降3.1‰~3.6‰, 相繼有支流匯入,水量增大,河𠔌寬度可達5~10公裏。由嫩江縣城到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的尼爾基(前稱布西)為中遊段,是山地到平原的過渡地帶,江道長122公裏。兩岸多低山丘陵,地勢較上遊段平坦,兩岸不對稱,特別是左岸,河𠔌很寬。中遊段支流較少,除江道過嫩江縣城4公裏,右岸有較大支流甘河匯入幹流外,其餘均為一些小支流或小山溪。從尼爾基到三岔河口為下遊段,江道長587公裏。此江段進入廣阔的鬆嫩平原地帶,江道蜿蜒麯折,沙灘、沙洲、江汊多,江道多呈網狀,兩岸灘地延展很寬,最寬處可達10余公裏,最大水深7.4米,灘地上廣泛分佈着泡沼、濕地和牛軛湖。齊齊哈爾市以上江道平均坡降0.2‰~0.1‰,主槽水面寬300~400米,水深3~4米。下遊江段河網密度較大,右岸有諾敏河、雅魯河、綽爾河、洮兒河等大支流匯入嫩江,左岸廣大地區基本屬於內陸閉流區,有大片沼澤、連環湖和濕窪地。從河源到三岔河口高差900米。
  嫩江支流多在右岸,流域面積大於1萬平方公裏的8條支流中有6條在右岸,左右岸支流均 源於大小興安嶺各支脈,且是順着大小興安嶺坡面而形成,東北至西南嚮,或是西北至東南嚮匯入幹流。歷史上嫩江發生多次大洪水,多數是由發源於大興安嶺山脈東坡的右岸各支流來水所致。由於地形條件,夏秋季一旦有大雨天氣,常形成暴雨中心。同時, 由於各大支流的中上遊多為易於産流的山丘區,産流量大,在歷次暴雨或連續降雨中,各大支流的水量相繼註入幹流,形成幹流的大洪水。驚心動魄的1998年嫩江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就是這樣構成的。
  嫩江氣象水文要素,年內和年際及地區上的變化差異較大。最大年降水量為937.4毫米,最小年降水量為152.5毫米。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份,約占全年降水量的82%,其中7、8兩個月所占比重最大。
  嫩江河口處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25億立方米。年內及年際的徑流分配不均。6~9月份最大,但這幾個月的最大與最小平均流量相差50~80倍;年平均徑流量最大與最小一般相差4 ~10倍,大者相差30~60倍。
  嫩江流域屬寒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鼕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多雨,年平均氣溫2~4℃,歷年最低氣溫-39.5℃,最高氣溫達40.1℃。鼕季嫩江冰封期達150天左右,冰厚1米左右。
  嫩江流域跨黑竜江省、吉林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6個市(盟)、26個市、縣(旗),左岸均 在黑竜江省,右岸大部分為內蒙古自治區範圍,僅有洮兒河下遊和嫩江幹流下遊右岸為吉林省 範圍。
  嫩江流域興水利,除水害,現已建成大型水庫5座,中、小型蓄水工程分別為28座和174座。嫩江幹流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境內正在建設一座大型控製性工程――尼爾基水庫,水庫建成後,防洪效益十分顯著。
  為解决大慶油田用水和鬆嫩平原的農業灌溉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問題,發展養魚、育葦, 改善草原等,從70年代初開始,投資建設了北部、中部和南部三個引嫩工程,統稱“三引”。“三引”從嫩江幹流訥河市拉哈鎮渡口到鬆嫩平原腹地,工程控製面積3750萬畝,引水幹渠長45公裏,引水流量100立方米每秒。“南引”位於嫩江左岸 ,鬆嫩平原的西南部,控製面積3600平方公裏。“中引”位於鬆嫩平原烏裕爾河、雙陽河的尾部閉流區。工程控製面積7500平方公裏,南 北長150公裏,東西寬50公裏。由於引來嫩江水,“三引”控製區域已退化的草原、減少的蘆葦、消失的泡沼又恢復了生機,鳥類來此棲息,漁業得到大發展,糧食産量得到提高。
英文解釋
  1. n.:  Neijiang County
近義詞
嫩江
相關詞
行政區劃農場鄉鎮新閤村新合二隊新合一隊新合三隊地理
黑竜江省行政村村莊
包含詞
嫩江縣新閤村嫩江縣中醫院嫩江縣種畜場
嫩江縣服裝廠嫩江縣人民醫院嫩江縣第二中學
嫩江縣高級中學嫩江縣嫩江賓館嫩江縣毛紡織廠
嫩江縣鐵路醫院嫩江縣興嫩賓館嫩江縣婦幼保健院
嫩江縣衛生防疫站嫩江縣牙病防治所嫩江縣糧貿大酒店
嫩江縣嫩江大飯店嫩江縣婦幼保健站嫩江縣關氏正骨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