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於石 Yu Dan: 伯勞 shrike》·No. 2·No. 3
·No. 4·No. 5·No. 6
·英文解釋·近義詞·相關詞
·包含詞·更多結果...
《伯勞 shrike》
詩人: 於石 Yu Dan

  嗚呼有生初,蠢蠢不知幾。
  血氣均有欲,擾擾靡窮已。
  伯益烈山澤,庭氏挾弓矢。
  驅除或未盡,遺類復紛靡。
  豈惟梟鳥惡,亦有伯勞氏。
  瑣瑣至微物,兇悖乃如此。
  不思天壤間,萬物雖異類。
  子之於父母,恩愛均一理。
  卵翼哺爾成,鬍為遽忘義。
  昔聞烏反哺,羔羊能跪乳。
  蜂蟻識君臣,豺狼知父子。
  寄語當世人,為此勿為彼。
No. 2
  鳥名。又名鵹或鴂。額部和頭部的兩旁黑色,頸部藍灰色,背部棕紅色,有黑色波狀橫紋。吃昆蟲和小鳥。善鳴。《詩.豳風.七月》"七月鳴鵹"毛傳"鵹﹐伯勞也。"《玉臺新詠.古詞》"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後藉指離別的親人或朋友。
No. 3
  ◎ 伯勞 bóláo
No. 4
  鳥,額部和頭部的兩旁黑色,背部棕紅色,有黑色波狀橫紋。吃昆蟲和小鳥。有的地區叫虎不拉( hǔ·bulǎ)
No. 5
  鳥名。又名鵙或鴂。額部和頭部的兩旁黑色,頸部藍灰色,背部棕紅色,有黑色波狀橫紋。吃昆蟲和小鳥。善鳴。《詩·豳風·七月》“七月鳴鵙” 毛 傳:“鵙,伯勞也。”《玉臺新詠·古詞〈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後藉指離別的親人或朋友。 唐 賈島 《送路》詩:“別我就蓬嵩,日斜飛伯勞。” 明 張鳳翼 《灌園記·法章聞變》:“東去伯勞西去燕,斷腸回首各風煙。”
No. 6
  伯勞
  shrike
  雀形目(Passeriformes)伯勞科(Laniidae)鳥類,約64種,體型中等,掠食性;尤指伯勞亞科(Laniinae)伯勞屬(Lanius)25種鳥類(真伯勞)。能用喙啄死大型昆蟲、蜥蜴、鼠和小鳥。會將捕獲的餌物穿挂在荊刺上,正如人類將肉挂在肉鈎上,故又名屠夫鳥。真伯勞獨居,鳴聲刺耳,灰或灰褐色,常有黑色或白色斑紋。大灰伯勞(L. excubitor)分佈最廣。在加拿大和美國稱為北方伯勞,體長24公分(9.5吋),面黑如面罩狀。新大陸唯一的另一種是北美的呆頭伯勞(L. ludovicianus),似大灰伯勞但較小。歐亞大陸的幾種有淡紅或褐色斑紋。
  叢伯勞亞科(Malaconotinae)有40種,産於非洲,體長約16∼20公分(6.5∼8吋),羽衣鮮明,喙不像真伯勞那樣善於掠食,腰有柔軟長羽。在灌木叢中悄悄覓食蟲類。叢伯勞均鳴聲婉轉。多色叢伯勞(Chlorophoneus multicolor)下體顔色有多型性——紅或黃色,有時黑色或白色。四色叢伯勞(Telophorus quadricolor, 即華麗叢伯勞)體上面緑色,下面金黃色,喉紅色帶黑邊。有人認為Chlorophoneus屬就是Telophorus屬。
  非洲黑伯勞屬(Laniarius)亦屬叢伯勞亞科。體長約20公分(8吋),素色,翅上常有一白色紋。白嘴黑伯勞(L. leucorhynchus)體色全黑。熱帶黑伯勞(L. aethiopicus, 即衣索比亞伯勞)體上部黑白相間,下體淡紅色。鳥頭黑伯勞(L. erythrogaster,又名阿比西尼亞黑伯勞、紅腹非洲黑伯勞)和柏柏裏黑伯勞(L. barbarus)身體上面黑色,下面鮮紅色。
  盔伯勞即盔鵙或盔林鵙,約10種,産於非洲。屬盔伯勞亞科(prionopinae,又稱盔鵙亞科),該亞科或另列為盔鵙科(Prionopidae, 參閱盔鵙〔helmet-shrike〕條)。
  烏盧古魯叢伯勞
  (Malaconotus alius)
  鳥綱雀形目伯勞伯勞屬鳥類的通稱。嘴強壯,上嘴先端具缺刻和鈎;鼻孔部分被羽毛掩蓋;跗蹠強健有力。雌雄相似。世界共有23種,廣布於非洲、歐洲、亞洲及美洲;中國有9種。各大區均有分佈。紅尾伯勞是本屬鳥類的典型種。體長16~22釐米。頭側具黑紋,背面大部灰褐色,腹面棕白,尾羽棕紅色。棲息於樹梢,常張望四周,一旦發現餌物,便急飛直下捕捉。性兇猛,喜食小鳥、小型哺乳動物和各種昆蟲,也吃高粱。雌雄共同營巢,以蒿草搭成。每窩産卵4~8枚。由雌鳥孵卵,孵化期14~16天;育雛早期,由雄鳥外出尋蟲,歸巢後吐入雌鳥口中,再由雌鳥喂雛。一周後,雌雄輪流尋蟲喂雛。紅背伯勞(Lanius collurio)
  伯勞鳥主要指伯勞科,尤其是伯勞屬的許多種鳴禽。它們共同特點是嘴尖上有鈎,以捕食昆蟲為主。一些體型較大的昆蟲、蜥蜴、老鼠,都是它們捕捉的對象。抓到的食物常被它們釘在荊棘上,故又有屠夫鳥之稱。羽毛一般是灰色或淡褐色,翅膀和尾為黑色並帶有白色的斑。
  加拿大和美國出産的大灰伯勞,又叫北方伯勞,是伯勞鳥中分佈最廣的一種。體長24釐米,體毛呈黑色。笨伯勞是新大陸出産的另一種伯勞鳥。外貌與大灰伯勞相似,介體型較小一些。
  産於歐洲的幾種伯勞鳥多為紅色或褐色。
  從伯勞産於非洲,大約有40多種。體長大約有16—21釐米。羽毛色彩鮮豔,喙也不像其他伯勞鳥那麽尖利,尾部有長而柔軟的羽毛。四色叢伯勞上體呈緑色,下體金黃色。紅色的喉嚨和黑色的邊,非常好看。從 勞以捕捉昆蟲為生,常射在樹叢中進行伏擊。
  産於美國聖剋利門蒂島的伯勞鳥屬瀕危動物。産於坦桑尼亞烏盧古魯山的烏盧古魯叢伯勞也已瀕臨絶種的危險。
  虎紋伯勞(圖)
  虎紋伯勞
  俗名:粗嘴伯勞、厚嘴伯勞、虎花伯勞、三色虎伯勞。額至上背灰色,其後為慄褐色具黑色鱗斑;尾羽褐色;下體近純白色。
  雄性成鳥:頭頂至上背青灰色;自前額基部、眼先嚮後,經頭側過眼達於耳區,有寬闊的黑色過眼紋;肩、背至尾上覆羽以及內側翅覆羽為慄褐色,各羽具數條黑色鱗狀斑,使整體顯現密集的黑色橫斑;尾羽棕褐,各羽具有寬約1.5mm的暗褐色隱橫紋,橫紋之間的間隔約1.5~2mm;外側尾羽具淺淡色端;飛羽暗褐色,各羽外緣染以棕紅,內側飛羽更為顯著,最內側數枚飛羽(三級飛羽)的內、外??均染棕紅,並有類似尾羽的暗褐色隱橫紋。下體幾全部為純白色,僅脅部顯有暗灰色澤及稀疏、零散的不清晰鱗斑;覆腿羽白色沾淡棕,具黑褐色橫斑;腋羽白色。
  雌性成鳥:羽色與雄鳥相似,但前額基部黑色較小,眼先及過眼黑紋沾褐,頭頂灰色及背羽的慄褐色均不如雄鳥鮮豔;脅部綴以黑褐色鱗狀橫斑。
  幼鳥:頭頂與背羽均為慄褐色,滿布黑褐色橫斑;過眼紋褐色或不顯著;下體的胸、脅部滿布黑褐色鱗斑。
  虎紋伯勞為林棲鳥類,自平原至丘陵、山地均有分佈,但較多見於丘陵至低山區,從低山(例如山東省煙臺昆帶山的海拔100m處)至中山(例如北京延慶縣山區的海拔900米處),均采到過它的巢。分佈雖然較廣泛,但種群密度較低,而且多分佈在紅尾伯勞較少的地區,受到後者的排擠。喜棲息在疏林邊緣,帶荊棘的灌本以及洋槐等闊葉樹,是經常選用的巢址。性格兇猛,常停棲在固定場所,尋覓和抓捕獵物。以昆蟲為主食,其中金龜(蟲甲)、步行(蟲甲)、蝗蟲以及膜翅目、鱗翅目昆蟲占絶大多數。
  繁殖期5~7月,滿窩卵4~7枚,以4枚者較普遍。卵淡青色至淡粉紅色,上具淡灰藍及暗褐色斑點,在鈍端較集中。卵重3.0~3.8g,日産1卵。孵卵由雌鳥擔任,孵化期13~15天。雌鳥在孵卵時,雄鳥擔任警戒並常銜蟲飼喂雌鳥。由兩性共同育雛,平均每小時喂雛17~24次。雛鳥留巢期13~15天(傅桐生等,1984)。破殼雛重約2g,5日齡時睜眼,離巢前體重24.5~26.7g。
  伯勞會將捕獲的餌物穿挂在荊刺上。過去,有人認為伯勞的這種舉動是在為過鼕儲存食物;
  也有人認為它們根本就不吃那些挂在枝頭上的風幹物。經過仔細觀察後發現,伯勞並不喜歡吃那些風幹的小動物。此外,高原地區的紅伯勞也同樣把獵物挂在枝頭上。如此看來,把捕獲物挂在枝頭上,衹是伯勞的一種習性罷了。
  它在古文中記載很多:
  伯勞最開始被稱為“鵙”(讀作“局”),見於《詩經·豳風》:七月鳴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元,吳澄著):曹子建《惡鳥論》百勞以五月鳴,其聲鵙鵙(形容伯勞的鳴叫聲)。因其獵物曝屍的習性,其叫聲成為不祥之兆。而確認“伯勞”和“鵙”就是同一種鳥類的,是明代李時珍的考證(公元1518-1593年),他在《本草綱目》中專門花了很大的篇幅來勘正歷代文人聚訟紛紜的“伯勞”疑案,根據七月鶪鳴、鶪好單棲、其能製蛇的特徵,參考《禮記·月令》、《詩經·豳風·七月》、民間傳說、俚言俗語等多方證據,辨證了“伯勞”即《禮記》、《詩經》裏的“鶪”。由於考釋詳盡,言之鑿鑿,遂成千古定評。
  成語“勞燕分飛”的出典:“勞”指“伯勞”,出自蕭衍(公元464~549年,南朝梁武帝)的《玉臺新詠》中《東飛伯勞歌》: “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牽牛)織女時相見。誰傢女兒對門居,開顔發豔照裏閭。南窗北牖挂明光,羅帷綺帳脂粉香。女兒年幾十五六,窈窕無雙顔如玉。三春已暮花從風,空留可憐誰與同。” 伯勞在古代詩歌中通常用來比喻夫妻、情侶親人朋友的別離。但事實上,伯勞和燕子的遷徙方向都是夏北鼕南,歌中“東飛伯勞西飛燕”原本衹是表達遷徙的離愁,後人望文生義,纔引申為“各奔東西”。
  不僅如此,“伯勞”鳥在中國歷史上還是個重要角色:
  《左傳-昭公十七年》(公元前722-前464年):“我高祖少昊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鳳鳥氏,歷正也;玄鳥氏,司分者也;伯趙氏,司至者也;青鳥氏,司啓者也;丹鳥氏,司閉者也。”
  說的是上古時代利用五種候鳥的不同遷徙時間來製定歷法。少昊登基之時,恰是鳳鳥飛來之日,因此“鳳鳥氏”成為掌管歷法的總負責人,叫做“歷正”,位列在百官之首。其後四種是歷正的屬官:“玄鳥”是燕子,春分來,秋分走,掌管春分秋分;“伯趙”是伯勞,夏至鳴,鼕至止,掌管夏至鼕至;“青鳥”立春鳴,立夏止,立春立夏叫啓;“丹鳥”是鷩雉(錦雞),立秋鳴,立鼕止,立秋立鼕叫閉。
  它們的領導是五帝之一的“少昊”,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西方天神,擁有多項當時最先進的高科技:據宋代羅泌《路史》中的《後紀七》所記,“少昊”是中國上古時期最早確定星宿的部落,是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第一位天文歷法的學者:少昊金天氏曾“法度量,調氣律,行二十有八宿”,運用天文學知識,來測定天上的星座和確定方位,並以此來記錄氣節,故而在其名號金天氏之中有“天”。此外他還是中國原始手工業與原始金屬製造業和金屬製器使用的創始人,故而在其名號金天氏之中有“金”。他還是傳說中的中國上古時代原始古樂的發明人:《帝王世紀》中言:少昊金天氏“作樂曰九淵”,作九淵樂麯,歌頌自己的故鄉。
  然而這個神通廣大的“少昊金天氏” 為什麽會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西方天神?如果他不是世界上天文歷法、金屬製造和音樂的最早發明者,如果這之間有上千年的差距,那麽是否可能中西方文化在上古時代曾有過重大的交流?
英文解釋
  1. n.:  shrike
近義詞
伯勞
相關詞
鳥類雀形目古漢語
包含詞
灰伯勞伯勞科伯勞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