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中草藥 > 金鐵鎖
目錄
No. 1
  拉丁名 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 c. wu et c. y. wu
  中文名 金鐵鎖
  拉丁科名 caryophyllaceae
  中文科名 石竹科
  保護級別 2
  分佈 貴州(威寧)、四川、雲南、西藏(林芝、芒康)
  現狀 稀有種。為常用中藥之一,五百多年前,雲南民歌就以利用。其根入藥,用於跌打損傷和蛇咬傷等。時至今日,野生資源顯著減少,而藥材用量則日益擴大,以致資源有枯竭之危。
  海拔下限(米) 900
  海拔上限(米) 3800
  形態特徵 多年生蔓生性草本,長20-35釐米;根肉質,長圓錐形,長達20-40釐米,直徑15毫米,棕黃色。莖平臥,圓柱形,中空,紫緑色,被短柔毛。葉對生,近無柄,卵形,微帶肉質,下部的小,上部的大,長5一20(一25)毫米,寬3一15毫米,先端銳尖,基部圓形,稀寬楔形,全緣。聚傘花序頂生,三歧出,花後稍下傾,有腺毛;花兩性,小形,淡紫紅色,直徑約4毫米,有短梗;花萼狹鐘形,長4-6毫米,有15棱,多腺毛,萼齒5;花瓣5,狹匙形,長7一8毫米;雄蕊5,與萼裂片對生,伸出萼外;子房窄倒卵圓形,長7一8毫米,胚珠2,花柱2,綫形,長3.5毫米。蒴果棍棒狀,長7毫米;種子1,長倒卵圓形。
  特性 分佈區內幹、濕季明顯,鼕春幹旱,一年中四季溫差不大,年平均溫約14℃,最冷月平均溫為7.7℃,極端最低溫-6℃,最熱月平均溫約20℃,極端最高溫不超過32℃,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相對濕度73--78%。土壤為緊實、乾燥而貧瘠的石灰岩土或紅壤。金鐵瑣為喜光植物,多沿幹熱河𠔌分佈,生長在雲南鬆pinus yunnanensis franch.林下或生於以南燭lyonia ovalifolia (wall.) drude.、美麗馬醉木pieris formosa (wall.) d.don.、毛杭子梢campylotropis hirtella (franch.) schindl.、水紅木viburnum cylindricum buch--ham. ex d.don為優勢的灌叢和以旱茅ermogogon delavayi (hack.) a. camus、四脈金茅eulalia quadrinervis (hack.) kuntze.、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var. major (nees) c.e.hubb.等為優勢的草坡中。由於適應春旱,主根特別發達,可深入土內40--50釐米,4月萌發莖葉,平臥地面,6--9月陸續開花,果實於7--10月成熟,10月後地上莖葉幹枯,進入休眠期。
  保護價值 為我國特有的單種屬植物。是研究石竹科係統分類和進化極為寶貴的材料,又是常用的中藥材,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保護措施 雲南麗江縣玉竜雪山已劃為自然保護區,應將金鐵瑣列為重點保護對象。其它産地應合理挖采,進行種植試驗,以擴大藥源。
  栽培要點 用種子繁殖,但種子成熟期不一,採種較睏難。夏季採種,隨采隨播,萌發力強,15--20天即能發芽,但生長緩慢。亦可用扦插法繁殖。
  【別名】獨釘子、獨定子、昆明沙參、金絲矮陀陀、對葉七、白馬分鬃、獨鹿角薑、百步穿楊、穿石甲、蜈蚣七[雲南]
  【來源】石竹科金鐵鎖屬植物金鐵鎖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 c. wu et c. y. wu,以根入藥。秋鼕挖根,颳去外皮,曬幹備用。
  【性味歸經】辛,溫。有毒。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根有小毒。人食後咽部不適、呼吸不暢、嘔吐[10,a-18]。小鼠腹腔註射20g/kg根的水提取物,2分鐘後活動減少、翻正反射消失,全部死亡。根的乙醇提取物亦可使小鼠産生活動減少、翻正反射消失、共濟失調、驚厥以至死亡。
  【功能主治】祛風活血,散瘀止痛。用於跌打損傷,風濕疼痛,胃痛;外用治創傷出血。
  【用法用量】 3~5分,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適量,研粉敷患處。
  【註意】孕婦忌服。
  【備註】(1)本品有毒,內服慎用。中毒癥狀為咽喉不適,呼吸不暢。解救方法以甘草、紅糖煎水服,或內服豬油。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No. 2
  金鐵鎖
  (《滇南本草》)
  【異名】昆明沙參(《植物名實圖考》),獨丁子(《昆明藥植調查報告》),土人參、夷方草、金絲矮坨坨(《滇南本草》整理本),獨定子、蜈蚣七、對葉七、白馬分鬃、麻參(《雲南中草藥》)。
  【來源】為石竹科植物金鐵鎖的根。
  【植物形態】金鐵鎖
  多年生平臥蔓生草本。根圓錐形。莖柔弱,圓柱形,中空,長達32釐米。單葉對生;卵形,先端尖,基部近圓形;上部葉較大,長15~22毫米,寬7~13.5毫米;下部葉較小,成苞片狀,長約2毫米,闊1毫米;近於無柄。2出聚傘花序,每一部分花序下有2苞片;花小,近於無柄,萼筒狹漏鬥形。具15棱及5齒;花冠管狀鐘形,花瓣5片,紫黃色,狹匙形;雄蕊5,與萼片對生,花絲綫形,藥近圓形,背着;子房倒披針形,由二心皮合成,花柱綫形,2枚,柱頭不明顯。果實長棒形,棱顯,具宿萼。種子1枚,倒卵形,褐色。花期6~9月。果實稍後成熟。
  生於鬆林、山野荒地、山坡。分佈雲南、四川金沙江流域。
  【採集】秋後或春初發芽前采收,將根挖起,去淨苗葉,泥土或除去栓皮,曬幹。
  【藥材】乾燥根長圓錐形,長約8~15釐米,直徑約0.5~1.5釐米,栓皮黃棕色,有多數縱皺紋;已除去栓皮者,呈黃白色,可見橫孔紋。易折斷,斷面粉質狀,維管束明顯排列成黃色密集的放射狀紋理。氣無,味辛辣,嘗之刺激喉舌。以支大者為佳。
  産于云南。
  【化學成分】含氨基酸、有機酸、皂甙、三萜。
  【性味】苦辛,溫,有毒。
  ①《滇南本草》:"性大溫,味辛辣,有小毒。"
  ⑧《雲南中草藥》:"苦辛麻,大溫,有毒。"
  【功用主治】除風濕,定痛,止血,祛瘀。治風濕痹痛,胃痛,創傷出血,跌打損傷。
  ①《滇南本草》:"食之令人多吐,專治面寒疼痛,胃氣、心氣疼,攻癰瘡,排膿。細末,每服五分,燒酒送下。"
  ②《雲南中草藥》:"止血止痛,活血祛瘀。除風濕。治跌打損傷,創傷出血,風濕疼痛,胃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分;研末或浸酒。外用:研末撒。
  【宜忌】《雲南中草藥》:"孕婦忌服。"
  【選方】治蛔蟲:先服半個油煎雞蛋,隔半小時,再服金鐵鎖粉末二分及剩餘的半個油煎雞蛋。(《雲南中草藥》)
No. 3
  拉丁名 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 C. Wu et C. Y. Wu
  中文名 金鐵鎖
  拉丁科名 Caryophyllaceae
  中文科名 石竹科
  保護級別 2
  分佈 貴州(威寧)、四川、雲南、西藏(林芝、芒康)
  現狀 稀有種。為常用中藥之一,五百多年前,雲南民歌就以利用。其根入藥,用於跌打損傷和蛇咬傷等。時至今日,野生資源顯著減少,而藥材用量則日益擴大,以致資源有枯竭之危。
  海拔下限(米) 900
  海拔上限(米) 3800
  形態特徵 多年生蔓生性草本,長20-35釐米;根肉質,長圓錐形,長達20-40釐米,直徑15毫米,棕黃色。莖平臥,圓柱形,中空,紫緑色,被短柔毛。葉對生,近無柄,卵形,微帶肉質,下部的小,上部的大,長5一20(一25)毫米,寬3一15毫米,先端銳尖,基部圓形,稀寬楔形,全緣。聚傘花序頂生,三歧出,花後稍下傾,有腺毛;花兩性,小形,淡紫紅色,直徑約4毫米,有短梗;花萼狹鐘形,長4-6毫米,有15棱,多腺毛,萼齒5;花瓣5,狹匙形,長7一8毫米;雄蕊5,與萼裂片對生,伸出萼外;子房窄倒卵圓形,長7一8毫米,胚珠2,花柱2,綫形,長3.5毫米。蒴果棍棒狀,長7毫米;種子1,長倒卵圓形。
  特性 分佈區內幹、濕季明顯,鼕春幹旱,一年中四季溫差不大,年平均溫約14℃,最冷月平均溫為7.7℃,極端最低溫-6℃,最熱月平均溫約20℃,極端最高溫不超過32℃,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相對濕度73--78%。土壤為緊實、乾燥而貧瘠的石灰岩土或紅壤。金鐵瑣為喜光植物,多沿幹熱河𠔌分佈,生長在雲南鬆Pinus yunnanensis Franch.林下或生於以南燭Lyonia ovalifolia (Wall.) Drude.、美麗馬醉木Pieris formosa (Wall.) D.Don.、毛杭子梢Campylotropis hirtella (Franch.) Schindl.、水紅木Viburnum cylindricum Buch--Ham. ex D.Don為優勢的灌叢和以旱茅Ermogogon delavayi (Hack.) A. Camus、四脈金茅Eulalia quadrinervis (Hack.) Kuntze.、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var. major (Nees) C.E.Hubb.等為優勢的草坡中。由於適應春旱,主根特別發達,可深入土內40--50釐米,4月萌發莖葉,平臥地面,6--9月陸續開花,果實於7--10月成熟,10月後地上莖葉幹枯,進入休眠期。
  保護價值 為我國特有的單種屬植物。是研究石竹科係統分類和進化極為寶貴的材料,又是常用的中藥材,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保護措施 雲南麗江縣玉竜雪山已劃為自然保護區,應將金鐵瑣列為重點保護對象。其它産地應合理挖采,進行種植試驗,以擴大藥源。
  栽培要點 用種子繁殖,但種子成熟期不一,採種較睏難。夏季採種,隨采隨播,萌發力強,15--20天即能發芽,但生長緩慢。亦可用扦插法繁殖。
  【別名】獨釘子、獨定子、昆明沙參、金絲矮陀陀、對葉七、白馬分鬃、獨鹿角薑、百步穿楊、穿石甲、蜈蚣七[雲南]
  【來源】石竹科金鐵鎖屬植物金鐵鎖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 C. Wu et C. Y. Wu,以根入藥。秋鼕挖根,颳去外皮,曬幹備用。
  【性味歸經】辛,溫。有毒。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根有小毒。人食後咽部不適、呼吸不暢、嘔吐[10,A-18]。小鼠腹腔註射20g/kg根的水提取物,2分鐘後活動減少、翻正反射消失,全部死亡。根的乙醇提取物亦可使小鼠産生活動減少、翻正反射消失、共濟失調、驚厥以至死亡。
  【各傢論述】
  1.《滇南本草》:食之令人多吐,專治面寒疼痛,胃氣、心氣疼,攻癰瘡,排膿。細末,每服五分,燒酒送下。
  2.《雲南中草藥》:止血止痛,活血祛瘀,除風濕。治跌打損傷,創傷出血,風濕疼痛,胃痛。
  【功能主治】祛風活血,散瘀止痛。用於跌打損傷,風濕疼痛,胃痛;外用治創傷出血。
  【用法用量】 3~5分,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適量,研粉敷患處。
  【註意】孕婦忌服。
  【備註】(1)本品有毒,內服慎用。中毒癥狀為咽喉不適,呼吸不暢。解救方法以甘草、紅糖煎水服,或內服豬油。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花木百科
  金鐵鎖介紹
  金鐵鎖 (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C.Wu et C.Y.Wu)
  科屬:
  石竹科
  別名:
  形態特徵:
  多年生蔓生性草本,長20-25釐米;根肉質,長圓錐形,長達20-40釐米,直徑15毫主,棕黃色。莖平臥,圓柱形,中空,紫緑色,被短柔毛。葉對生,近無柄,卵形,微帶肉質,下部的小,上部的大,長5-20(-25)毫米,寬3-15毫米,先端稅尖,基部圓形,稀寬楔形,全緣。聚傘花序頂生,三歧出,花後稍下傾,有腺毛;花兩性,小淡紫紅色,直徑約4毫米,有短梗;花萼狹鐘形,長4-6毫米,有15棱,多腺毛,萼齒5;花瓣5,狹匙形,長7-8毫米;雄蕊5,與萼裂片對生,伸出萼外;子房窄倒卵圓形,長7-8毫米,胚珠2,花柱2,綫形,長3.5毫米。蒴果棍棒狀,長7毫米;種子1,長倒卵圓形。
  分佈與習性:
  分佈于云南西北部德欽、中甸、維西、寧蒗、麗江、劍川、永勝及昆明、東川,西藏東部林芝、芒康,四川西聞至西南部巴塘、鄉城、稻城、木裏、米易及貴州西部威寧,海拔900-3800米地帶。分佈區內幹、濕季明顯,鼕春幹旱,一年中上季溫差不大,年平均溫約14℃,最冷月平均溫為7.7℃,極端最低溫約-6℃,最熱月平均溫約20℃,極端最高溫不超過32℃,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相對工73-78%。土壤為緊實、乾燥而貧瘠的石灰岩土或紅壤。金鐵鎖為喜光植物,多沿幹熱河𠔌人布,生長在雲南鬆PinusyunnanensisFranch.林下或生於以南燭Lyoniaovalifolia(Wall.)Drude、美麗馬醉木Pierisfrmosa(Wall.)D.Don.、毛杭子梢Campylotropishirtella(Franch.)Schindl.、水紅木viburnumcylindricumBuch-Ham.exD.Don為勢的灌叢和以旱茅Eremogogondelavayi(Hack.)A.Camus、四脈金茅Eulliaquadrinervis(Hack.)Kuntze、白茅Imperatacylindricavar.major(Nees)C.E.Hubb.等為優勢的草坡中。由於適應春旱,主根特別達,可深入土內40-50釐米,4月萌發莖葉,平臥地面,6-9月陸續開花,果實於7-10月成熟,10月後地上莖葉幹枯,進入休眠期。
  繁殖與栽培:
  用種子繁殖,但種子成熟期不一,採種較睏難。夏季採種,要隨播,萌發強,15-20天即能發芽,但生長緩慢。亦要用扦播法繁殖。
  應用:
  稀有種。為我特有的單種屬植物。是研究石竹科係統分類和進化極寶貴的材料,又是常用的中藥材,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圖片:
包含詞
金鐵鎖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