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詩人: 周弼 Zhou Bi
鄱陽湖浸東南境,有人曾量三十六萬頃。 我昔乘槎渤澥間,眇視天溟坎蛙井。 浪何為而起於青雲之底,日何為而碎於泥沙之裏。 太極初分一物無,天水相包若雞子。 揚瀾可供李白青州杓,彭蠡付與盧敖洗龜殼。 鬥大孤山沒處藏,斸取來搘鼎鐺腳。 胸中八九吞雲夢,似此蹄涔亦何用。 安得快意大荒之東東復東,指麾魚鱉騎蒼竜。 |
|
中國最大淡水湖。在江西省北部。接納贛江、撫河、信江、鄱江和修水,在湖口匯入長江〓盆因地殼斷陷而成。面積3960平方千米,高、低水位時面積相差大〗運發達。中國淡水漁業主要基地之一。 |
|
我國最大的淡水湖。古稱 彭蠡 、 彭澤 、 彭湖 、 官亭湖 等。在 江西省 北部,為 贛江 、 修水 、 鄱江 、 信江 等河的總匯。富灌溉、航運之利。盛産銀魚、鱖魚等。 |
|
鄱陽湖聯繫方式地址:南昌市鄱陽湖。
郵編:330000鄱陽湖投訴電話南昌市旅遊投訴電話:0791-8609110
江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791—626996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鄱陽湖門票價格觀鳥臺門票:15元。鄱陽湖節慶活動茶館聚會
南昌人歷史上就有在茶館聚會的習慣。據傳,南昌擺茶鋪,開茶莊也有千年的歷史。江南一帶數南昌茶館最多,規模也最大。以解放前夕的南昌為例,當時人田還不過20多萬,而茶館卻開有200多傢,遍布在全市四面八方,各個角落。在以江南才子王船山命名的船山路一條街上,就開有寶華樓、聚賢樓、陳源發3座大茶樓,相隔不到300米,各自都設有400-500個座位。靠鬧市區,有德春園、春園閣大茶樓,靠東、靠北還有福裕樓、萬花樓、四海全、福興潤、杏花園等大茶樓。其中福裕春茶館,就有號稱南昌市半員外之說。每天,熙熙攘攘的人們從早上8時到12時,下午3時到晚上10時,都聚於各傢茶館,他們當中有的來商定婚喪大事,有的來調解民事糾紛,有的來洽談生意,還有的來聯繫勞工等等。為了擴大茶館的生意,茶館老闆還請來了說書、說唱藝人。有的書一說,不是一年便是半載,所以老茶客常年不斷,新茶客逐漸增多。近年來,南昌的茶館已開始逐漸恢復。目前,市區有茶館近20傢。南昌八一公園、人民公園、繩金塔、王傢巷等地段的茶館規模較大,茶客也多。現在,許多已退休的老人,各地來往的旅客,也都願意聚會在茶館,喝上一壺,敘舊、談天、下棋、聽說書、清唱。
釣魚習俗:四季得鮮
自古南昌人喜歡四季釣魚,四季下釣,叫做四季得鮮。民間普遍有春釣鯽魚,夏釣草魚,秋釣鯿魚的習慣。據傳古時的南昌,傢傢有網,戶戶有鈎,老少皆喜歡在垂柳掩映的湖中垂釣。“萬傢燈火舞,漁船釣不收”。便是當時悠悠垂釣的寫照。千百年來,南昌人們的釣魚習俗被沿襲至今。今天的南昌,江邊湖汊到處可見垂釣者的身影。他們之中不僅有年過花甲老翁,也有着迷的青年人,甚至還有婦女。“釣魚之樂不在魚,而在治心遣興也。”現在南昌市成立了不同層次的釣魚協會並且經常辦別開生面的釣魚比賽。
鄱陽湖風土人情-鄱陽湖
鄱陽湖區有着悠久的歷史。早在商周時期,鄱陽湖區就已被勤勞的人們開發利用,至西漢,史書稱之為"飯稻羹雨"的富庶地;唐宋年間,湖區大規模興修水利,擴大農田灌溉面積,同時發展紡織、造紙、造船等手工業和交通運輸,在宋代年間,湖區人口達20多萬戶;明清期間,湖區經濟達到歷史頂峰,湖區人口達624萬,僅吳城鎮人口就達7萬多人,並日益增多;鴉片戰爭後,由於帝國主義的侵略,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加上連年戰爭,湖區經濟銳減,人口下降至200萬,吳城鎮人口由7萬減至數千人。新中國誕生後,在黨和政府領導下,湖區經濟發展迅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興建水利、交通、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湖區經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綜合經濟實力與農業綜合生産力得到空前發展,人口增至832萬,但同時也對湖區的生態環境産生負面的影響。諸如,圍墾使湖區濕地面積萎縮,上遊水土流失加劇,使湖泊泥沙淤積加劇,水旱災害頻率加快,程度加重,水質污染呈升高趨勢,過度開發草洲導致珍稀鳥類、植物衰退,酷漁濫捕導致水産資源退化等。為了緩解上述各類影響湖區生態環境的不良因素,政府部門采取了不少有力措施,加強鄱陽湖管理,實行"退田還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鎮"政策,同時建立國傢級的候鳥自然保護區。鄱陽湖水面上,大大小小的船衹來來往往,為着各自的利益在忙忙碌碌地運作。漁傢船衹或在碼頭附近停泊,或停靠在圩堤岸邊,或在岸邊垂釣,或撒網鄱陽湖中,或依靠鸕鶿捕漁。大型駁輪載着石油、煤碳等貨物緩緩而行,與湖上快艇形成鮮明對比。鄱陽湖最佳旅遊時間春秋季節去南昌旅遊是比較適宜的。鄱陽湖特別提醒看鳥要起得早點,去晚了的話鳥兒就飛光了,因為人一多,鳥兒肯定會害怕得逃走。而且要帶上一個高倍望遠鏡去觀鳥,這樣就可以不請導遊了。鄱陽湖美食南昌以贛菜為其主流菜係,酥爛脆嫩,鮮香可口,鹹辣適中。滕王閣上王勃欣命“洪都雞”,白居易感懷“思鄉魚”,朱元璋餓吃“流浪雞”,都是贛菜與名人的佳話。
南昌的特色菜有“四星望月”、匡廬石雞腿、豫章酥雞、蟲草燉麻雀與五元竜鳳湯等,另外煌上煌烤鹵也不可不嘗。配上大麯酒、丁坊酒、李渡高梁酒等南昌本地産的名酒,你可以有滋有味地吃上一頓。不過,現在很多特色菜已經沒有了,目前南昌是新派贛菜一統天下,其中又以民間及獨一處的幾傢連鎖店為代表。
鄱陽湖住宿南昌的賓館酒店大多數服務水準及信譽度均較好,不少高檔賓館以一流的管理水平和先進的服務設施以及為遊客提供盡善盡美的多元化優質服務而博得遊客的贊譽,較為有名的有錦峰大酒店、凱萊大酒店等。南昌的中低檔旅館和招待所更是比比皆是,能夠滿足各種消費層次的不同需求。鄱陽湖購物南昌有江西省最大的商品批發市場,貨源充足,品種齊全。繁華熱鬧的市區購物街仍保留着較多的舊式風格,街道兩旁櫛比鱗次地排列着各類門市部和小店面,店內商品繁多,琳琅滿目;各大商場、購物中心、超市中則有着齊全的商品出售;一些老字號的特色購物街區,如萬壽宮街、花鳥蟲魚市場、夜市、舊貨市場等等。
南昌的主要購物街道分佈在中山路、勝利路、民德路、象山路和八一大道。主要有各類服飾、眼鏡鐘錶、瓷器、品牌衆多的電器等等。
此外,南昌還有一條著名的女人街。一提女人街人人都知道,那裏主要經營各式小商品和服裝、鞋帽等。在此經營的業主們有很多都是下崗職工,比較守法,因此來這兒購物一般不會受騙,但仍需討價還價。
南昌旅遊特色街
旅遊一條街福州路
茶藝一條街民德路
飲食一條街孺子路
服裝一條街廣場北路
鄱陽湖交通一般要去鄱陽湖觀鳥都是從南昌過去的,可以乘快艇去永修的吳城鎮一帶的鄱陽湖觀鳥,那裏有候鳥保護區,兩小時就可以到,車票30元。在沙湖附近可以看到小天鵝、大雁、鸛、野鴨等。看完鳥後,可坐下午2:30的快艇回南昌。鄱陽湖玩法休閑、遊玩、攝影、旅遊、
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位於九江至湖口的江湖相接處,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江之水,下接我國第一大河——長江。在正常的水位情況下鄱陽湖面積有3914平方公裏,容積達300億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長江水量超過黃、淮、海三河水量的總和,是長江水量的調節器。
煙波浩渺、水域遼闊的鄱陽湖,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形成南寬北狹的形狀,南部最寬處達78公裏,北部僅寬3-5公裏,猶如巨大的葫蘆係在萬裏長江的腰帶上。以永修縣的鬆門山為界,鄱陽湖又分為南、北兩湖,北湖位於湖體之西北,亦稱西鄱湖或落星湖,南湖地處湖體之東海,又名東鄱陽湖,或宮亭湖。由於受東南季風的影響,鄱陽湖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從而形成“澤園芳草碧,梅黃煙雨中,楓紅送暑歸,翠竹返飛雪”的濕潤季風型氣候,並成為著名的魚米之鄉。
鄱陽湖在古代有過彭澤、彭湖、宮亭湖等多種稱謂,在漫長的歷史年代有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演變過程。遠在地質史“元古代”時期,湖區為“揚子海槽”的一部分,大約在距今八九億年前的燕山運動時期,湖區地殼又經斷陷構成鄱陽湖盆地錐形。
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彭蠡澤”嚮南擴展,湖水進抵今鄱陽湖。在彭蠡澤大舉南侵之前,低窪的鄱陽盆地上原本是人煙稠密的城鎮,隨着湖水的不斷南侵,鄱陽湖盆地內的鄱陽縣城和海昏縣治先後被淹入湖中,而位於海昏縣鄰近較高處的吳城卻日趨繁榮成江西大古鎮之一,因此,歷史上曾有“淹了海昏縣,出了吳城鎮”之說。
鄱陽湖上名山秀嶼,比比皆是。湖口縣的石鐘山、大孤山,都昌縣的南山和老爺廟,星子縣的落星湖,風光如畫,景色宜人。九江市旅遊局已將鄱陽湖上的各景點通過遊船連成一綫即鄱陽湖水上旅遊綫。
鄱陽湖流域自古以來是我國經濟較為發達的富裕地區,我國歷史上很多傑出人物如徐稚、陶淵明、林士弘、劉恕、洪適、江萬裏、朱耷等都在湖區出生和成長。這裏又發生過許多威武雄壯的英雄事跡,如周瑜操練水師、朱元璋與陳友諒鄱陽湖水戰、太平軍“湖口大捷”、李烈鈞在湖口發起“二次革命”等。鄱陽湖是古代從北方進入江西的唯一水道,發生在鄱陽湖上的文人軼事和民間傳說則更是難以勝數。唐代詩人王勃在《騰王閣序》中的名句“漁舟唱晚,響彭蠡之濱”,描述的正是鄱陽湖上的漁民捕魚歸來的歡樂情景。宋代詩人蘇軾在《李思訓畫長江絶島圖》詩中時寫的“山蒼蒼,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描寫的是鄱陽湖的勝景。 |
|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古稱彭蠡澤、彭澤或彭湖,在江西省北部。匯集贛江、修水、鄱江、信江、撫江等水經湖口註入長江。湖盆由地殼陷落、不斷淤積而成。形似葫蘆,南北長110公裏,東西寬50∼70公裏,北部狹窄僅5∼15公裏。在平水位(14∼15公尺)時湖水面積為3,050平方公裏,高水位(21公尺)時為3,583平方公裏。但低水位(12公尺)時僅500平方公裏,以致「夏秋一水連天,鼕春荒灘無邊」,使數百萬畝湖灘地不能大量耕種,還易孳生草灘釘蠃。
通常以都昌和吳城間的鬆門山為界,分為南北(或東西)兩湖。鬆門山西北為北湖,或稱西鄱湖。湖面狹窄,實為一狹長通江港道。鬆門山東南為南湖,或稱東鄱湖,湖面遼闊,是湖區主體。平水位時湖面高於長江水面,湖水北洩長江。經鄱陽湖調節,贛江等河流的洪峰可減弱15∼30%,減輕了長江洪峰對沿岸的威脅。鄱陽湖及其周圍的青山湖、象湖、軍山湖等數十個大小湖泊湖水溫暖,水草豐美,有利於水生生物繁殖。産魚類100餘種,以鯉魚為主,其次為青、草、鰱、鱅。貝、蠃産量也較豐。濱湖平原盛産水稻、黃麻、大豆、小麥,是江西省主要農業區。 |
|
鄱陽湖位於北緯28°22′至29°45′,東經115°47′至116°45′。地處江西省的北部,長江中下遊南岸。鄱陽湖以鬆門山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面為入江水道,長40公裏,寬3至5公裏,最窄處約2.8公裏;南面為主湖體,長133公裏,最寬處達74公裏。 |
|
鄱陽湖南北長173公裏,東西最寬處達74公裏,平均寬16.9公裏,湖岸綫長1200公裏,湖體面積3583平方公裏(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處25.1米左右,容積約276億立方米,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納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河。經調蓄後,由湖口註入我國第一大河——長江,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總和,是一個季節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陽湖水係流域面積16.22萬km2,約占江西省流域面積的97%,占長江流域面積的9%:其水係年均徑流量為1525億立方米,約占長江流域年均徑流量的16.3%。 |
|
“枯水一綫,洪水一片”的自然景觀
鄱陽湖多年平均水位為12.86米,最高水位為1998年7月31日的22.59米,最低水位為1963年2月6日的5.90米(湖口水文站,吳淞基面)。年內水位變幅在9.79~15.36米,絶對水位變幅達16.69米。隨水量變化,鄱陽湖水位升降幅度較大,具有天然調蓄洪的功能。由於水位變幅大,所以湖泊面積變化也大。汛期水位上升,湖面陡增,水面遼闊;枯期水位下降,洲灘裸露,水流歸槽,湖面僅剩幾條蜿蜒麯折的水道。具有“枯水一綫,洪水一片”的自然景觀。
“白鶴世界”、“珍禽王國”珍禽王國
由於受暖濕東南季風的影響,鄱陽湖年降雨量平均 1636 毫米,從而形成“澤國芳草碧,梅黃煙雨中”的濕潤季風型氣候,並成為著名的魚米之鄉。這裏的環境和氣候條件均適合候鳥越鼕,因此,在每年秋末鼕初(10月),從俄羅斯西伯利亞、蒙古、日本、朝鮮以及中國東北、西北等地,飛來成千上萬衹候鳥,直到翌年春(4月)逐漸離去。如今,保護區內鳥類已達300多種,近百萬衹,其中珍禽50多種,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尤其可喜的是在這裏發現了當代世界上最大的白鶴群,2002年越鼕種群總數達4000衹以上,占全世界白鶴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因此,鄱陽湖被稱為“白鶴世界”,“珍禽王國”。
“魔鬼三角”
1945年4月16日,2000多噸級的日本運輸船“神戶丸”行駛到江西鄱陽湖西北老爺廟水域突然無聲無息地失蹤(沉入湖底),船上200餘人無一逃生。其後,日本海軍曾派人潛入湖中偵察,下水的人中除山下堤昭外,其他人員全部神秘失蹤。山下堤昭脫下潛水服後,精神恐懼,接着就精神失常了。
抗戰勝利後,美國著名的潛水專傢愛德華·波爾一行人來到鄱陽湖,歷經數月的打撈仍一無所獲,除愛德華·波爾外,幾名美國潛水員再度在這裏失蹤。
鄱陽湖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國第一大河——長江。在正常的水位情況下,鄱陽湖面積有3914平方公裏,容積達300億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淮、海三河水量的總和。鄱陽湖在九江的水面約20萬公頃,流域有都昌、湖口、星子、永修、德安、廬山區等六個縣(區),它是贛北的一顆明珠。
鄱陽湖在古代有過彭澤、彭湖、官亭湖等多種稱謂,在漫長的歷史年代有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演變過程。遠在地質史“元古代”時期,湖區為“揚子海槽”的一部分,大約在距今八九億年前的燕山運動時期,湖區地殼又經斷陷構成鄱陽湖盆地錐形。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彭蠡澤”嚮南擴展,湖水進抵今鄱陽湖。在彭蠡澤大舉南侵之前,低窪的鄱陽盆地上原本是人煙稠密的城鎮,隨着湖水的不斷南侵,鄱陽湖盆地內的梟陽縣城和海昏縣治先後被淹人湖中,而位於海昏縣鄰近較高處的吳城卻日趨繁榮成江西四大古鎮之一,因此,歷史上曾有“淹了海昏縣,出了吳城鎮”之說。
煙波浩渺、水域遼闊的鄱陽湖,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形成南寬北狹的形狀,猶如一隻巨大的寶葫蘆係在萬裏長江的腰帶上。由於帶有大量水蒸氣的東南季風的影響,鄱陽湖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從而形成“澤國芳草碧,梅黃煙雨中”的濕潤季風型氣候,並成為著名的魚米之鄉。
鄱陽湖上名山秀嶼,比比皆是。湖口縣的石鐘山、大孤山,都昌縣的南山和老爺廟,星子縣的落星湖,風光如畫,景色宜人。九江市旅遊局已將鄱陽湖上的各景點通過遊船連成一綫即鄱陽湖水上旅遊綫。
鄱陽湖,美麗的湖,神話的湖,充滿詩情畫意的湖,她象一個淡妝素抹的少女,含情脈脈地笑迎每一位光臨的遊客神遊翻陽湖。
黃昏下的鄱陽湖落星石位於九江市星子縣內,與周瑜點將臺相近。落星石俗稱落星墩,縱橫各數丈,狀如星鬥,鄱陽湖水有漲有落,而此石不沒於水,相傳此石為墜落的天星,星子縣名,由此而來。 大孤山,六朝時稱“獨石”,又因其形如鞋,俗名“鞋山”。 位於九江市湖口縣以南的鄱陽湖中。相傳古時有一年輕漁郎,姓鬍名春,在鄱陽湖中網到一盒,內貯明珠一顆,便欣然回傢。路中有一緑衣少女,啼哭悲切,問其故,說是丟失明珠,漁郎鬍春當即奉還,少女拜謝而去。他日,漁郎打漁時忽逢狂風暴雨,剎時天昏地暗,正在危險之時,有緑衣少女手執明珠,為漁郎導航,轉危為安。此少女是瑤池玉女,名叫大姑,因觸犯天規,貶於鄱陽湖,獨居碧波之間。兩人由愛慕結成佳偶。漁霸盛泰見大姑美貌似花,頓起歹念,但無法得手。另一方面玉帝知大姑與鬍春結為夫婦,乃派遣天兵天將捉拿大姑,漁霸盛泰也趁機加害鬍春。 當大姑被劫持於空中時,見鬍春被盛泰擊傷,且欲置之死地。大姑無奈,即將所穿之鞋踢下,化作峭壁,將盛泰鎮壓於湖底。此鞋即成為山,所以,大孤山實為大姑山。大孤山三面絶壁,屹立中流,周長500米,僅西北角有一石穴,可泊舟船。山上原建有天後宮、梳妝臺等,現已毀。登山遠眺,四周碧水,白帆片片, 無限藍天,充滿詩情畫意。 周瑜點將臺位於九江市星子縣境內的鄱陽湖畔。相傳三國時, 東吳都督周瑜守柴桑(今九江市),此處是操練水軍的點將指揮之處。臺高約7米。為花崗石砌成,臺下有扶門通道,臺上有雙層房檐木結構城樓。 鄱陽湖候鳥保護區位於鄱陽湖南面的望湖亭附近。由於鄱陽 湖水質未受污染,加以魚類豐富,為越鼕各種鳥類的天堂。保護 區內嚴禁捕獵,違者重處。保護區內各種候鳥能“和平共處”。 最名貴的屬國傢一級保護的丹頂鶴,尤為重要。在保護區之東設 有大湖池候鳥觀賞區,專為旅遊愛好者開闢。 |
|
鄱陽湖在古代有過彭蠡湖、彭蠡澤、彭澤、彭湖、揚瀾、宮亭湖等多種稱謂。其中彭蠡,是很古的澤藪名,《漢書·地理志》“豫章郡彭澤”條載:“彭蠡澤在西”。還有另一種說法:“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形容鄱陽湖如大瓢一樣。經過漫長的歷史年代,在地質、氣象、水文等符合作用、長期發展下, 彭蠡澤嚮南擴展,湖水越過鬆門山直抵鄱陽縣附近,因而易名鄱陽湖。在湖水南侵之前,鬆門山以南原本是人煙稠密的梟陽平原,隨着湖水的不斷南侵,鄱陽湖盆地內的梟陽縣和海昏縣治先後被淹入水中,歷史上曾有“沉梟陽起都昌、沉海昏起吳城”之說。煙波浩渺、水域遼闊的鄱陽湖,經過漫長的演變,在距今約1600年左右形成了現代鄱陽湖的雛形,猶如一隻巨大的寶葫蘆係在萬裏長江的腰帶上。 |
|
國際重要濕地
鄱陽湖是國際重要濕地,是長江幹流重要的調蓄性湖泊,在中國長江流域中發揮着巨大的調蓄洪水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特殊生態功能,是我國十大生態功能保護區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劃定的全球重要生態區之一,對維係區域和國傢生態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
|
鄱陽湖流域自古以來是我國經濟較為發達的富裕地區,我國歷史上很多傑出人物如徐稚、陶淵明、林士弘、劉恕、洪適、江萬裏、朱耷等曾在湖區生活。這裏又發生過許多威武雄壯的英雄事跡,如周瑜操練水師、朱元璋與陳友諒鄱陽湖水戰、李烈鈞在湖口發起“二次革命”等。鄱陽湖是古代從北方進入江西的唯一水道,發生在鄱陽湖上的文人軼事和民間傳說則更是難以勝數。唐代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的名句:“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描述的正是鄱陽湖上的漁民捕魚歸來的歡樂情景。宋代詩人蘇軾在《李思訓畫長江絶島圖》詩中時寫的“山蒼蒼,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描寫的是鄱陽湖的勝景。
鄱陽湖上名山秀嶼,比比皆是。湖口縣的石鐘山、大孤山,都昌縣的南山和老爺廟,星子縣的落星墩,風光如畫,景色宜人。九江市旅遊局已將鄱陽湖上的各景點通過遊船連成一綫即鄱陽湖水上旅遊綫。 |
|
20世紀50年代以來,鄱陽湖取代了洞庭湖而為中國最大淡水湖。為中國淡水漁業主要基地之一。魚類達90餘種,以鯉、鱅、鯽、□、鯿、□、鱖、鯰、鯖等較多,以鰣、銀魚著名。近年又進行了濱湖圍湖放。沿湖盛産菱、芡、蓮、藕、蘆葦等。野禽有鳧、雁、天鵝、鴇、鷗、鷺等;此外又引進了水貂、海狸、麝香鼠、牛蛙、毛蟹及珍珠貝等。在永修、新建、星子一帶湖面,常有丹頂鶴、天鵝等珍禽越鼕棲息。為保護候鳥,1983年成立鄱陽湖自然保護區,1988年劃為國傢級自然保護區。贛、信、修、撫、鄱諸河經鄱陽湖匯註長江,其中以贛江航道最重要,古來即為五嶺南北通往長江中、下遊各地的水運要道。鄱陽湖平原為全國重要商品糧基地之一。重要城市有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鎮市、臨川區等。 |
|
老爺廟:
老爺廟坐落在落星墩對面的沙灘上,是鄱陽湖中唯一的寺廟。由於寺廟在沙洲上,在文革期間受到的破壞較少,加上改革開放後,人工進行修葺,寺廟更加金碧輝煌,香火源源不斷。朱元璋從小生長在縣城,後因傢境敗落送入寺院做沙彌,對菩薩相當信任,與寺廟結下不解的因緣。 落星墩:
落星墩,又名"落星石",亦稱"德星山"。位於星子縣城南二裏湖中。北魏酈道元《水經註》載:"落星石,周迥百餘步,高五丈,上生竹木。傳曰有星墜此以名焉。"星子由此得名,落星石也既成了星子縣一個重要的標志與象徵。
保護區觀鳥:
保護區位於贛江修水交匯處的鄱陽湖濱,永修縣吳城鎮範圍內,面積約224平方公裏,由大湖池、中湖池、沙池、蚌湖等9各季節性湖泊組成,春夏洪水時這一帶連成一片,鼕季枯水時各自成湖。由於水草茂盛,魚類豐富,氣候適宜,無工業污染,從而成為候鳥的最重要的越鼕棲息地。這裏是鄱陽湖保存良好的一塊典型濕地,是鄱陽湖越鼕水禽分佈最集中的地方。1984年就是在這裏發現了世界最大的白鶴群(840衹),震動了世界鳥類學界。
鄱陽縣古稱番(pO)邑,饒州,漢時更名鄱陽縣,素有“魚米之鄉”、“富饒之州”、“銀鄱陽”的美譽。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因縣而得名。 |
|
鄱陽縣古稱番(pO)邑,饒州,漢時更名鄱陽縣,素有“魚米之鄉”、“富饒之州”、“銀鄱陽”的美譽。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因縣而得名。縣城鄱陽鎮是江西著名的古鎮之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設置番縣,番令吳芮始築城池,兩漢時縣治遷城東裏之姑縣,原名不詳,即今古縣渡。公元245年,三國吳赤八年遷回。此後,鄱陽鎮歷為鄱陽縣治,同時也始兩晉,南朝、宋、齊、梁、陳的鄱陽郡(江洲、吳洲)治所。隋、唐、宋、元、明清時的饒州、鄱陽郡。永平軍、饒州路、饒州府和民國時期的江西省第四行政區治所,清末民國初屬城廂局,1938年全縣劃區,鎮稱一區稱,下設四個鎮(激揚、饒豐、薦福、上官和一個鄉(鬆關). 1949年解放初,波陽縣城曾設波陽市1952年城區及市建製撤消,以瀕臨鄱陽湖改成鄱陽鎮。1960年,曾稱波湖人民公社。1956年簡化後為“波陽”(鄱陽),2003年12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改回鄱陽)是中國江西省上饒市所轄的一個縣。鄱陽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總面積為4215平方公裏,現轄14個建製鎮,20個鄉、2個水庫管理局、一個農科所,676個行政村(含居委會),2003年人口為138萬,其中農業人口110萬。
鄱陽湖交通綫路
一般要去鄱陽湖觀鳥都是從南昌過去的,可以乘快艇去永修的吳城鎮一帶的鄱陽湖觀鳥,那裏有候鳥保護區,兩小時就可以到,車票30元元。在沙湖附近可以看到小天鵝、大雁、鸛、野鴨等。看完鳥後,可坐下午2:30的快艇回南昌。 |
|
“枯水一綫,洪水一片”的自然景觀
鄱陽湖多年平均水位為12.86米,最高水位為1998年7月31日的22.59米,最低水位為1963年2月6日的5.90米(湖口水文站,吳淞基面)。年內水位變幅在9.79~15.36米,絶對水位變幅達16.69米。隨水量變化,鄱陽湖水位升降幅度較大,具有天然調蓄洪的功能。由於水位變幅大,所以湖泊面積變化也大。汛期水位上升,湖面陡增,水面遼闊;枯期水位下降,洲灘裸露,水流歸槽,湖面僅剩幾條蜿蜒麯折的水道。具有“枯水一綫,洪水一片”的自然景觀。
“白鶴世界”、“珍禽王國”珍禽王國
由於受暖濕東南季風的影響,鄱陽湖年降雨量平均 1636 毫米,從而形成“澤國芳草碧,梅黃煙雨中”的濕潤季風型氣候,並成為著名的魚米之鄉。這裏的環境和氣候條件均適合候鳥越鼕,因此,在每年秋末鼕初(10月),從俄羅斯西伯利亞、蒙古、日本、朝鮮以及中國東北、西北等地,飛來成千上萬衹候鳥,直到翌年春(4月)逐漸離去。如今,保護區內鳥類已達300多種,近百萬衹,其中珍禽50多種,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尤其可喜的是在這裏發現了當代世界上最大的白鶴群,2002年越鼕種群總數達4000衹以上,占全世界白鶴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因此,鄱陽湖被稱為“白鶴世界”,“珍禽王國”。
“魔鬼三角”
1945年4月16日,2000多噸級的日本運輸船“神戶丸”行駛到江西鄱陽湖西北老爺廟水域突然無聲無息地失蹤(沉入湖底),船上200餘人無一逃生。其後,日本海軍曾派人潛入湖中偵察,下水的人中除山下堤昭外,其他人員全部神秘失蹤。山下堤昭脫下潛水服後,精神恐懼,接着就精神失常了。
抗戰勝利後,美國著名的潛水專傢愛德華·波爾一行人來到鄱陽湖,歷經數月的打撈仍一無所獲,除愛德華·波爾外,幾名美國潛水員再度在這裏失蹤。
過去了40年後,愛德華·波爾終於嚮世人首次披露了他在鄱陽湖底失魂落魄的經歷。他說:“幾天內,我和三個夥伴在水下幾公裏的水域內搜尋“神戶丸”號,沒有發現一點蹤跡。這一龐然大物究竟在哪裏?正當我們沿着湖底繼續嚮西北方向尋去時,忽然不遠處閃出一道耀眼的白光,飛快嚮我們射來。頓時平靜的湖底出現了劇烈的震動,耳邊呼嘯如雷的巨響隆隆滾來,一股強大的吸引力將我們緊緊吸住,我頭暈眼花,白光在湖底翻捲滾動,我的三個潛水夥伴隨着白光的吸引逐流而去,我掙紮出了水面……”
鄱陽湖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國第一大河——長江。在正常的水位情況下,鄱陽湖面積有3914平方公裏,容積達300億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淮、海三河水量的總和。鄱陽湖在九江的水面約20萬公頃,流域有都昌、湖口、星子、永修、德安、廬山區等六個縣(區),它是贛北的一顆明珠。
鄱陽湖在古代有過彭澤、彭湖、官亭湖等多種稱謂,在漫長的歷史年代有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演變過程。遠在地質史“元古代”時期,湖區為“揚子海槽”的一部分,大約在距今八九億年前的燕山運動時期,湖區地殼又經斷陷構成鄱陽湖盆地錐形。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彭蠡澤”嚮南擴展,湖水進抵今鄱陽湖。在彭蠡澤大舉南侵之前,低窪的鄱陽盆地上原本是人煙稠密的城鎮,隨着湖水的不斷南侵,鄱陽湖盆地內的梟陽縣城和海昏縣治先後被淹人湖中,而位於海昏縣鄰近較高處的吳城卻日趨繁榮成江西四大古鎮之一,因此,歷史上曾有“淹了海昏縣,出了吳城鎮”之說。
煙波浩渺、水域遼闊的鄱陽湖,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形成南寬北狹的形狀,猶如一隻巨大的寶葫蘆係在萬裏長江的腰帶上。由於帶有大量水蒸氣的東南季風的影響,鄱陽湖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從而形成“澤國芳草碧,梅黃煙雨中”的濕潤季風型氣候,並成為著名的魚米之鄉。
鄱陽湖上名山秀嶼,比比皆是。湖口縣的石鐘山、大孤山,都昌縣的南山和老爺廟,星子縣的落星湖,風光如畫,景色宜人。九江市旅遊局已將鄱陽湖上的各景點通過遊船連成一綫即鄱陽湖水上旅遊綫。
鄱陽湖,美麗的湖,神話的湖,充滿詩情畫意的湖,她象一個淡妝素抹的少女,含情脈脈地笑迎每一位光臨的遊客神遊翻陽湖。
黃昏下的鄱陽湖落星石位於九江市星子縣內,與周瑜點將臺相近。落星石俗稱落星墩,縱橫各數丈,狀如星鬥,鄱陽湖水有漲有落,而此石不沒於水,相傳此石為墜落的天星,星子縣名,由此而來。 大孤山,六朝時稱“獨石”,又因其形如鞋,俗名“鞋山”。 位於九江市湖口縣以南的鄱陽湖中。相傳古時有一年輕漁郎,姓鬍名春,在鄱陽湖中網到一盒,內貯明珠一顆,便欣然回傢。路中有一緑衣少女,啼哭悲切,問其故,說是丟失明珠,漁郎鬍春當即奉還,少女拜謝而去。他日,漁郎打漁時忽逢狂風暴雨,剎時天昏地暗,正在危險之時,有緑衣少女手執明珠,為漁郎導航,轉危為安。此少女是瑤池玉女,名叫大姑,因觸犯天規,貶於鄱陽湖,獨居碧波之間。兩人由愛慕結成佳偶。漁霸盛泰見大姑美貌似花,頓起歹念,但無法得手。另一方面玉帝知大姑與鬍春結為夫婦,乃派遣天兵天將捉拿大姑,漁霸盛泰也趁機加害鬍春。 當大姑被劫持於空中時,見鬍春被盛泰擊傷,且欲置之死地。大姑無奈,即將所穿之鞋踢下,化作峭壁,將盛泰鎮壓於湖底。此鞋即成為山,所以,大孤山實為大姑山。大孤山三面絶壁,屹立中流,周長500米,僅西北角有一石穴,可泊舟船。山上原建有天後宮、梳妝臺等,現已毀。登山遠眺,四周碧水,白帆片片, 無限藍天,充滿詩情畫意。 周瑜點將臺位於九江市星子縣境內的鄱陽湖畔。相傳三國時, 東吳都督周瑜守柴桑(今九江市),此處是操練水軍的點將指揮之處。臺高約7米。為花崗石砌成,臺下有扶門通道,臺上有雙層房檐木結構城樓。 鄱陽湖候鳥保護區位於鄱陽湖南面的望湖亭附近。由於鄱陽 湖水質未受污染,加以魚類豐富,為越鼕各種鳥類的天堂。保護 區內嚴禁捕獵,違者重處。保護區內各種候鳥能“和平共處”。 最名貴的屬國傢一級保護的丹頂鶴,尤為重要。在保護區之東設 有大湖池候鳥觀賞區,專為旅遊愛好者開闢。 |
|
Poyang Hu
鄱陽湖
Poyang Hu
中國最大淡水湖,長江中、下遊大型吞吐湖。介於北緯28°20′~29°50′,東經115°50′~116°45′,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以南,廬山東側。古名彭蠡。鄱陽湖水係東、南、西三面環山,中、北部為丘陵、平原,地勢南高北低,沿邊緣嚮湖傾斜,水係完整,納贛江、撫河、信江、鄱江和修水5河來水,調蓄後經湖口匯入長江。流域面積16.22萬平方公裏,約占長江流域面積的9%。湖面以都昌和吳城之間的鬆門山為界,分為南、北兩湖:南湖又稱“官亭湖”、“族亭湖”,湖面寬闊,為主湖道;北湖又稱“落星湖”、“左蠡湖”,湖面狹長,為入江水道。
地質與地貌 鄱陽湖區第三紀時是一巨大盆地。喜馬拉雅運動時,西側斷裂上升為廬山,東側陷落為鄱陽湖入江水道。第四紀時,今鄱陽湖區再度下沉。距今六七千年前的全新世冰後期海浸時,沿江平原窪地和鄱陽湖區瀦水成湖即古彭蠡澤。古長江在今長江以北鄂、皖兩省的竜感湖、大官湖一帶穿澤東下。古贛江納江西諸水,經湖口沿今長江東流,在彭澤以下匯入古長江。此後,長江南移奪贛江古道,彭蠡澤淤積。長江分澤為南、北兩水域,北部水域為今湖北、安徽間諸湖泊,南部水域即鄱陽湖。《禹貢》記載西周時古鄱陽湖即已形成,澤南部位置在嬰子口(老爺廟)西南角至湖口狹長地帶;春秋至秦,嬰子口以南為“湖漢平原”(湖漢即古贛江名);自六朝起,由於湖口淤積,鄱陽湖嚮南漫浸擴張,逐步發展而形成了南部水面。清後期,築堤圍墾漸多。50年代以來,圍墾日劇,鄱陽湖水面逐漸縮小。目前,鄱陽湖水位21米(吳淞基面)時,南北長170公裏,東西最大寬度74公裏,最小3公裏,平均寬20.4公裏;最大水深23.7米,平均水深5.1米;水面3960平方公裏,容積260億立方米。
“高水是湖,低水似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綫”是鄱陽湖獨有的形態特徵。湖底水道高程自南嚮北漸降,由海拔12米降至湖口約1米,鞋山附近為負1米,褚溪口低達負 2米。湖區由水道、洲灘、島嶼、內湖和汊港組成。贛江自南昌以下分為4支,主支在吳城與修水匯合,進入湖北部,為湖區西水道;南、北、中3支與撫河、信江均先後匯入湖南部,為湖區東水道。東、西水道在褚溪匯合為入江水道。洲灘分為沙灘、 泥灘和草灘 3種。沙灘多在水位14米以下,面積約1895平方公裏,草灘多在14~18米,面積約1235平方公裏。全湖現有島嶼25處,共41座(中、低水位時多為灘丘),面積約100平方公裏。內湖出現在枯水期,中、高水位時與大水面聯成一片,主要分佈在東、南、西部;汊港多分佈於入江水道東岸,主湖區北岸和東北、東南湖隅,主要汊港共約20處。
水文 鄱陽湖4~9月為汛期,10月~翌年3月為枯水期,5河洪水期一般為3月下旬~7月上旬,年最高水位多出現在5~6月(占75%);7~9月亦可能出現較大洪水;年最低水位多出現在12月~翌年1月。在7~10月大量引水灌溉的年份,也可能出現最低水位。年均最低水位5.90~12.09米,年均最高水位21.68~21.85米,水位年變幅最大為13.87~8.60米,最小為9.59~3.54米。當5河汛期基本結束,長江水位猛漲之際,則發生江水倒灌入湖,一般發生在7~9月,個別年份在6月或10月。由於江水倒灌入湖僅偶有發生,持續期不長,故鄱陽湖對長江水量的調劑作用不大。
鄱陽湖的湖流枯水時大,洪水時小。主要表現為重力流型、頂托流型和倒灌流型 3種形態,以前者為主。此外,風生流為伴隨上述3種流型的特殊流型。
鄱陽湖 5河年均來沙1785萬噸。贛江最多,信江次之,入湖泥沙集中於5河大汛期4~7月,為總量的80.2%;出湖泥沙集中於長江大汛以前的 2 |
|
上饒 | 行政區劃 | 縣 | 江西省 | 江西 | 地理 | 長江 | 河流 | 百科辭典 | 自然保護區 | 濕地 | 國傢級自然保護區 | 九江 | 美食 | 都昌 | 銀魚 | 鄱湖 | 江西旅遊 | 傳說 | 故事 | 神話 | 竜王 | 旅遊 | 大橋 | 更多結果... |
|
|
泛鄱陽湖 | 過鄱陽湖 | 鄱陽湖路 | 鄱陽湖魚 | 鄱陽湖人 | 鄱陽湖野 | 鄱陽湖水 | 鄱陽湖美 | 鄱陽湖學刊 | 鄱陽湖醫院 | 鄱陽湖大戰 | 鄱陽湖之戰 | 鄱陽湖平原 | 鄱陽湖文化 | 鄱陽湖銀魚 | 鄱陽湖大橋 | 鄱陽湖水域 | 鄱陽湖流域 | 春過鄱陽湖 | 鄱陽湖水瓶 | 鄱陽湖魚館 | 鄱陽湖人傢 | 鄱陽湖水戰 | 鄱陽湖螃蟹節 | 泛鄱陽湖文化 | 鄱陽湖觀打魚 | 鄱陽湖四十韻 | 鄱陽湖野菜館 | 九江星子鄱陽湖 | 環鄱陽湖城市群 | 鄱陽湖研究中心 | 鄱陽湖魔鬼三角 | 環鄱陽湖經濟圈 | 鄱陽湖生態濕地 | 和華嶽過鄱陽湖 | 鄱陽湖美食廣場 | 鄱陽湖人傢會所 | 鄱陽湖水鄉人傢 |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 | 中國百慕大--鄱陽湖 | 南昌鄱陽湖大酒店 | 鄱陽湖候鳥保護區 | 過鄱陽湖天晴風順 | 鄱陽湖平原峨嵋峰 | 南昌大學鄱陽湖校區報 |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 | 東鄱陽湖國傢濕地公園 | 江西省鄱陽湖壹號漁業集團 | 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 | 鄱陽湖傳統漁業生産習俗 | 鄱陽湖國傢濕地公園 | 鄱陽湖國傢級自然保護區 | 四月十三日度鄱陽湖 | 過鄱陽湖次遊子明韻 | 鄱陽湖平原太湖船塢 | 關於在全省教育係統開展“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探索科學發展新路子”主題教育活動的實施意見 |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城鄉一體化建設 |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制度建設研究 | 環鄱陽湖城市群發展戰略研究 | 關於在全省教育係統開展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探索科學發展新路子主題教育活動的實施意見 | 端午前一日阻風鄱陽湖觀競渡 | 初六日過鄱陽湖入相見灣 | 江西鄱陽湖國傢級自然保護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