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语 : 佛教寺塔 : 中国风景名胜 : 中国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 贝子庙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贝子庙联系方式 地址:锡林浩特市北部的额尔敦陶力盖敖包山南坡下。
  电话:0479-8221343
  邮编:026000
  贝子庙投诉电话 锡林郭勒盟市旅游投诉电话:0479-8263204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投诉电话:0471—6282653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贝子庙景区荣誉 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贝子庙门票价格 10元(学生证半价) 贝子庙节庆活动 每年七月中下旬举办的那达慕草原旅游节,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各方面的灿烂文化。 贝子庙开放时间 每年的7月到9月8:00——18:00 贝子庙最佳旅游时间 这里属于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春秋短暂,夏无酷暑,冬季漫长,四季分明。近年来,春秋两季的沙尘暴天气较多,建议游客最好不要选择在扬沙天气到草原游玩。 贝子庙特别提醒 10月到第二年4月如果想去草原旅游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衣物、食品、车辆要应付零下20-30度的严寒和风雪。 贝子庙美食 锡林浩特市的餐饮特色仍以蒙古风味为主,烤全羊、手把肉、涮羊肉、奶茶是每一个到草原旅游的人必尝之美味。
  贝子庙住宿 锡林浩特市宾馆锡林浩特市宾馆坐落于锡林浩特市中央大街西端,与锡林广场相邻,占地面积36477平方米,是集住宿、娱乐、餐饮、购物、会议服务于一体的二星级宾馆。 宾馆环境幽雅,设施齐全,目前拥有豪华大套7间,标准客房56间,7个雅间和可供250人同时就餐的餐厅。豪华的会议接待中心可为各种类型的会议提供理想场所,此外,宾馆还设有桑拿、歌舞厅、汽车美容等活动场所和服务项目供您选择锡林浩特市宾馆将以高标准的设施、高质量的服务让您感受现代旅游城市的魅力,真诚的欢迎您下榻锡林浩特宾馆。 贝子庙购物 锡林郭勒物宝天华,自然资源丰富,盛产白蘑、发菜、黄花、杏仁以及黄芪、柴胡、知母、甘草、防风等近二十余种名贵的中草药材土特产品,并且年产250吨独具地方特色的奶食系列产品。
  此外,其别具特色的民族工艺品有:蒙古碗、蒙古刀、结盟杯、鼻烟壶、哈达、银制艺术品、《锡林郭勒草原》特种邮票系列邮品等。
  特别介绍
  纯天然绿色食品——锡林郭勒牛羊肉
  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是全国第一个草地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接纳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国外科学家称之为“欧亚大陆上的一块净土”。
  锡林郭勒草原地形平缓,土质良好,牧草生产力高,以土壤肥沃、牧草茂盛、水草丰美、六畜兴旺而驰名中外。锡盟地区可利用草场面积17.6万平方公里,优良畜种有:苏尼特羊、乌珠穆沁肥尾羊、内蒙古细毛羊、白绒山羊、草原红牛、锡林郭勒马、苏尼特驼等,牲畜饲养量稳定在1600万头(只),年出栏600万头(只),肉乳皮毛等畜产品在内蒙古独占鳌头。
  丰富的肉类资源为锡林郭勒盟肉类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厚地的条件。目前,全盟有大小冷库近二百座,冷藏能力两万余吨,年加工能力达300万羊单位。这些冷库按穆斯林教规的要求进行屠宰,并拥有牛、羊吊宰设施和检疫、预冷、加工分割、包装等配套设施。 贝子庙交通 1路公交可到达,乘出租车5元,从市内出发步行也只需20分钟。 贝子庙玩法 参观、旅游、
  贝子庙位于锡林浩特市北部的额尔敦陶力盖敖包山南坡下,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因当年主持修建此庙的是当地贝子巴拉吉道尔吉,而且是建在贝子旗,寺庙因此而得名。
  整个建筑群共分为七大殿,分别为朝克钦、明干、却日、珠都巴、甘珠尔、丁克尔、额日特图等,在这7座大殿之外,还有十几座小殿和两千多间僧舍,规模庞大,气势雄伟。
  在寺庙建成后的百余年间,该庙成为远近牧民朝拜的主要场所,香火极盛。寺内存有大量的反映蒙古民族历史和生活的壁画,是研究蒙古族史和民族艺术的宝贵史料。
  清雍正年间,有一名叫巴拉吉尔隆德布的活佛从遥远的青海历经干辛万苦,一路诵经布道来到锡林河畔,深受巴拉吉尔道尔吉的祟拜和赏识。为了表示对活佛的谢意。于1741年巴拉吉尔王爷给活佛建造了一座小庙。随之贝子庙听教、出家人的增多,小庙里拥挤不堪,乾隆八年(1743年),开始修建规模宏大的庙宇,砖瓦石佛像经卷,均是驼运、勒勒车拉从张家口、多伦运来,有的从西藏等地运来。
  1786年,乾隆帝赐封巴拉吉隆德布为一世活佛以“阿日旺,章龙,斑智达”称号。意为“聪明传教师”。并赐给满、荣、汉、藏四种文字书字匾额颁发了度牒。“班智达葛根庙”由乾隆帝钦赐汉名“崇善寺”。到第二世活佛时佛殿经掌又大规模扩充。具有百多年的兴盛时期。清光绪年间达到极盛。喇嘛最多时达1200多人。庙寺的上层喇嘛与西藏拉萨和山西五台山等地的宗教上层保持薯密切的联系。
  贝子庙雕梁画栋,重楼复阁。飞檐斗拱的建筑风格,千姿百态的佛像塑造。富丽堂皇的绘画装饰。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贝子庙历经苍桑,在1966年“破四旧”运动中,几天之内庙顶被砸、塑像捣毁、堆积如山的经卷图书付之一炬。
No. 2
  贝子庙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北区额尔敦敖包南麓,原名为“班迪德格葛黑特”,市民称“大庙”,系阿巴哈纳尔左买翼旗(今锡林浩特市前身)旗庙。
  贝子庙占地面积为1.2平方公里,沿袭黄教传统建筑格式,结构独特,雕刻精细美观。由主庙、属庙、家庙、佛塔及众多僧房组成。整体布局上共分七座高工墙寺院。并排的七座围墙两侧为各呼毕勒罕(转主者)私庙、庙仓、王公府邸及喇嘛房屋2500所。代表性大殿(独宫)七座,经堂(学部)五座,寝宫(拉卜楞)六处,塔六座,带有宝顶的庙十一座。其中,西红墙内(亦称西庙或千佛殿)以供奉千尊佛像为主,包括拉卜楞寺、千佛殿、活佛殿及执事喇嘛庙房。中红墙内以朝克沁大殿(亦称大经堂、大雄殿、行政教务殿)为主,包括弥勒佛、钟鼓楼及安放本庙历代活佛舍利塔的灵堂。东红墙内(亦称东庙),以却日殿(大涌经堂、显教部、亦称“福源寺”)为主,包括厢房、沙木庆、贡青、容肯、却日后宫、大庙仓、查度服库房及执事喇嘛住处。再往东为珠都巴、满巴、丁克尔、甘珠尔四座。西边四座大殿内有山门,其余的为小门或侧门。其中大经堂山门高大,它的前方为整个大庙的广场(今市集贸市场),这里有讲经台,凡属全庙性集会均在这里举行。
  贝子庙的西庙亦称活佛仓,是一座规模宏丽壮阔的四合式院落。为全庙建筑的精华。东庙有五座拉卜楞,即活佛仓、色木春、新拉卜楞、却日后宫、古力道布图、旺岱哈斯尔。每座建筑都庄严雄伟,彩绘细腻,内外装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本庙活佛的高级住处或接待尊贵宾客处,如同皇宫般富丽堂皇。
  全庙四周耸立一座红塔、五座白塔。其中处红塔的修建是为了镇邪。罗本喇嘛庙东处有座白塔(亦称内白塔),据该庙喇嘛忆述是为了纪念一位有功的经师而建,迄今已有二百余年。其余四座白塔分别设在全庙四周角上四座白塔观以内的区域为本庙管辖区。
  贝子庙喇嘛教系藏传佛教,在该地区又称黄教、喇嘛教或黄帽派教,从元朝起由藏、青传入此地。清廷为达到“政教合一”的目的,把喇嘛教分成四个管辖区。内蒙古等地的黄教由章嘉活佛教所统辖。
  贝子庙的佛事用品经卷等一应俱全,因而以“广富寺”闻名。据记载,各殿经堂内供奉的佛像,种类齐全,数量庞大,形状各样。以释迦佛像为主的图画雕塑、泥塑、铜木质佛像达几千尊,有不少纯金银及金银粉饰的佛像,多数为铜质佛像。该庙各学部有丰富的经卷。其贵重经卷为《甘珠尔经》、《丹珠尔经》二套。还有《宗喀巴全集》、《佛学要义》、《经咒》等,也有藏译蒙文经卷,共四千余卷。法器乐器应有尽有。
  贝子庙又是形成五大学山(学部)的寺。即喇嘛日本(研究成佛之道)、却日(佛教哲理)、珠都巴(密宗、咒语)、满巴(医药)、丁克尔(时轮、数学、养济、占卜、美学、语言)五个学部,依附于大经堂。平时每座经堂里均有几十到百名学徒、班迪钻研各种学识,并有修业期。毕业时成绩最优秀者即可授予国师、道仁巴、马仁巴、策仁巴、阿格仁巴、嘎布吉等学位称号。但这类称号的获胜者在本庙史上并不多见。另外,贝子庙喇嘛念的都是藏文经卷。但平时交谈、账册账目上普遍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尤其葛根身边喇嘛是蒙藏兼通者。本庙曾出现过许多有才华有学识的喇嘛,还有画家、雕塑家、工匠等。尤其本庙满巴学部是蒙医知识的传授之地,今市蒙医院前身即是本庙满巴经堂。
  贝子庙鼎盛时期,常驻喇嘛保持在千名以上。在二世时曾达到1500名,在清末民初达到1200名。平时一般在千名左右,因而有“山麓千僧”之称。但到1945年8月,全庙喇嘛不足500名,后来时增时减,1957年时,总数也达到过800名。
  贝子庙喇嘛清规戒律很严。如诵经不分心,学道要潜心,削发守戒,衣冠端正,生活俭朴等。还有不取妻,离姿色,戒芋酒(鼻芋例外),不偷盗,不杀生,不妄语,杜淫荡等。对不法者视其情节轻重,予以法杖、法鞭、秉香谢罪、面壁思过,甚至驱逐庙门等惩罚。旗民俗人来庙叩头拜佛时也有不出大声、不吸芋、严禁妇女在寺内留宿等注意事项。但平时与家族、朋友之间往来通信是自由的。
  贝子庙大小法会不胜枚举。但可分年读经会、月读经会、日读经会及早晚读经会等。每年的正月初一早晨到腊月除夕,几乎不间断地进行。此外,还有全庙性的纪念宗喀巴诞生日、本庙历世活佛降生日、圆寂日读经会等。而日期最长的则是却日经会,一年里通常进行160多天。各经会均定期召开,从二里以外即能听见众僧的读经声和伴奏的鼓乐声。此时又是朝拜者的集会时期,叩头者、上供者、布施者,背着经卷环绕经堂者川流不息,虔诚拜佛。
  上世经以来,贝子庙地区逐渐向集镇发展。各类集会经常不断。各地客商也陆续到贝子庙附近设点经商,于是形成了“东商”、“西商”、“南商”。从此贝子庙地区变为锡盟北部旗里最大商贸活动集散点,基本满足了牧民、喇嘛们日常生活的需要。1930年之后,日军入侵东阿纳旗,将贝子庙地区变成扩大侵略的大本营,横行霸道,无所不为。
  1945年8月8日上午,苏军战机将日寇在贝子庙附近的驻地轰炸成灰,黑烟冲天,整整燃烧两天两夜。日寇投降后,乌兰夫等老一代革命家先后带领一批共产党员和各旗优秀儿女来贝子庙放手发动草原人民,坚持武装门争,积极开展民族自治运动。1946年起,贝子庙地区成了中共锡察盟工委所在地。本庙的年轻喇嘛不少自愿参加人民解放军行列,还有的在基层当干部或从事领导工作。
  1949年后,贝子庙宗教活动仍然正常,国内外客人来庙参观者逐年增多。盟市领导曾多次采取措施,保护了该庙的主体建筑。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本庙遭到惨重的破坏,宗教活动完全停止。据调查报告,其全部损失折合当时人民币八千万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庙和重点建筑被保护起来。市里拨款整修了个别庙堂,并解决了部分喇嘛的生活困难问题。逐步修复了珠都巴殿、却日殿等,还将进一步修缮朝克沁殿。贝子庙一世活佛章龙.阿日亚.班迪德;二世活佛阿格旺.罗布桑.丹毕扎拉钦;三世活佛罗布桑.丹金.朱力图木吉木楚;四世活佛罗布桑.根顿.丹金扎木楚;五世活佛罗布桑.海都布.帕赖拉巴杰;六世活佛罗布桑.图布登.格力格尼玛;七世活佛阿格旺.罗布桑.巴勒登却金。
  现任第八世活佛,法名丹僧.普仁赖.隆德布,1955年出生于拉萨市郊农民达玛达木丁之家。1957年经达赖、班禅等高层喇嘛认定后请他作贝子庙葛根,此后,庙方专派苏德宝(大夫)等人前往拉萨服侍他九年。1984年,他被选为拉萨市政协委员。31岁首次来贝子庙时引进《甘珠尔经》一部。1987年毕业于北京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
  2006年05月25日,贝子庙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美食
  贝子庙美食手把肉是呼伦贝尔草原蒙古、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游牧、狩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即用手把着吃肉之意。羊、牛、马、骆驼等牧畜及野兽的肉均可烹制手把肉,但通常所讲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而言。 手把肉是草原牧民最常用和最喜欢的餐食,也是他们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常年似乎已形成这样一种概念,即到草原观光旅游不吃一顿手把肉就算没完全领略到草原食俗风味和情趣,虚此一行。牧民不用手把肉招待客人,就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心意。因此,用手把羊肉款待远方客人,在呼伦贝尔地区已成为一种定规。
  住宿
  呼和浩特酒店2003年10月21日新近开业,有洲际酒店管理集团管理。楼高9层,共有客房198套,标准间面积31平方米起。假日酒店位于市中心繁华地带,周围有国贸大厦、天元商场、民族商场、青城公园。距火车站3公里,车程5分钟;距飞机场16公里,车程25分钟;距展览中心6公里,车程15分钟;距长途车站3公里,车程10分钟。
  交通
  呼和浩特市近年来的公交事业发展非常快,市内交通非常便利,市区内现有运营线路有40多条,多为无人售票车,呼市市区内的主要景点,如白塔、五塔寺、大召、昭君墓、将军衙署、公主府遗址公园等,以及市内主要的购物场所等,都通有公交车。
  旅游
  60年代中期该庙部分建筑渗到大为破坏,近年来政府投资进行了修缮。而今,珠都巴殿已经修缮完毕,焕然一新,庙内又有身穿袈裟的喇嘛在念佛诵经,重、现了贝子庙昔日的风采。
  购物
  马奶酒是用鲜马奶经过发酵变酸酿制而成的一种酒精含量只有1.5到3度的饮料,是流行整个草原地区的传统饮料,最早始于秦汉时代,历史悠久,味道酸辣,有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誉为“蒙古八珍”之一,曾为元朝时期的宫廷和贵族的主要饮料,相传忽必烈曾以金碗盛着马奶酒来犒劳将士们。
  贴士
  内蒙古草原旅游节是在那达慕大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融经贸洽谈、物资交流和竞技比赛以及文娱活动等为一体的民间传统节日,节会期间会邀请世界各地的人士参加,规模庞大、内容丰富,有马术、安代舞等各种表演节目,但最为吸引人的则是“好汉三赛”。
包含词
锡林浩特贝子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