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河北 >秦皇岛 >秦皇岛市区 > 老龙头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老龙头投诉电话秦皇岛市旅游投诉电话:0335-30765643691110
  河北省旅游投诉电话:0311-85814239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老龙头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处,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北的角山长城、城东的威远城形成犄角之势,拱卫着山海关城。明朝初年,大将徐达修建山海关时,就选中了在老龙头这地方修筑入海长城。明万历七年(1579年)蓟镇总兵抗倭名将戚继光终于修起了一道入海23米的石城。
  石城里修有河北长城第一道关口南海口关,第一座敌台靖卤台,后来又在城垣上建起了一座高达10米的澄海楼。当时戚继光是为防止蒙古骑兵趁退潮或冬季枯水季节从海边潜入,动员土兵修建这座海上石城的。这座海上石城的基础非常牢固。历经海水几百年的冲刷而不毁。据说初建立时,在海底反扣了许多铁锅,用以减少海水对石城的冲击,这种独特的建筑方法曾被载入建筑史册。
  从明初洪武年间到明末的200多年中,老龙头不断修建,逐步完善。直至清代,长城内外成为一统,老龙头从此失去了军事防御作用,成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观海览胜的绝佳去处。特别是以“龙”的化身自命的清代皇帝,把在老龙头观望“龙”赖以生存的沧海,赋予至高无尚的寓意。康熙、乾隆等五个皇帝都多次到过老龙头,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墨宝。令人遗憾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山海关,老龙头首当其冲,城池被毁。1984年,邓小平同志发出“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山海关人民重修了入海石城、澄海楼、靖卤一号敌台、南海口关、宁海城等建筑,使老龙头重现了当年雄姿。
  老龙头最为著名的建筑当属有“长城连海水连天,人上飞楼百尺巅”之称的澄海楼。澄海楼高14.5米,面宽15.68米,进深12米。楼分二层,砖木结构,歇山重檐瓦顶。楼上有一块匾额:“雄襟万里”为明代大学士孙承宗所题.另外一块匾额“元气混茫”和一副楹联“日光用华从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都是清代乾隆皇帝御笔亲题。澄海楼两侧的墙壁上还镶着多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几位帝王和众多文人学士登楼时所吟诵的诗词。
  老龙头不仅是伸入大海,建造十分机巧的军事设施,而且又是万至长城中惟一兼有关、山、海、色等诸多景观的绝佳之处。登上老龙头的澄海楼俯身下望“入海石城”吞吐海浪,激起飞涛如雪;极目远眺,海天一色,巨浪奔涌,气吞海岳,使人心襟大开,豪情满怀。更为奇特的是,有时海面上风号雷吼,浊浪排空,岸上风声阵阵,木摇草伏,而登上澄海楼观海的人却静寂不觉,这便是名闻古今的“海亭风静”胜景。传说夜间登楼还有可能欣赏到“沧海明珠”的奇观。夜深风静之时,澄海楼面对的大海上,会忽然间群星璀璨,光芒四射,犹如出现了一个闪烁的灯市,五彩纷呈,令人陶醉。据说这是因为老龙头一带海里盛产大蚌,众多大一张嘴时露出腹中的珍珠,就形成了这种不可多见的奇景。
  澄海楼前有一块古碑,高2.65米,宽0.7米,上面只有四个赫然大字:“天开海岳”,字体浑厚古朴,遒劲苍郁。这四个字将老龙头一带海阔天高,山岩耸峙的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传说这是唐代名将薛仁贵当年东征高丽时所立。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山海关时,澄海楼毁于一炬,仅存“天开海岳”碑,不久,这块石碑又被英国军队挖弹药库时推倒。1927年,张学良将军到老龙头浴场游泳,发现了这块石碑才命人将石碑重新树立起来。
  “长城万里跨龙头,纵目凭高更上楼”。老龙头--这座长城精华建筑,与不停翻动的大海一起,引领着人们走进历史长河,感受沧桑巨变。
No. 2
  老龙头坐落于山海关城南4公里的渤海之滨,这里是明长城的东部起点。老龙头地势高峻,有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建“入海石城”。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因而名“老龙头”。老龙头由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和澄海楼组成。澄海楼高踞老龙头之上,为明代所建,清康熙、乾隆年前重修。楼上有明朝大学士孙承宗所书“雄襟万里”和清乾隆皇帝所书“澄海楼”匾额。楼壁镶嵌有数块历史名人手书的卧碑。自澄海楼南下3层城台有一独耸的石碑,镌刻着“天开海岳”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万里长城犹如一条巨龙,其龙头伸于渤海之中掀浪戏水,人们俗称此地为“老龙头”,老龙头位于山海关城南约5公里处,是明万里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海关景区的重要景点。
  老龙头呈半岛状伸入海中,墙体沿海岸线自然弯曲延伸,由石块垒砌而成,分为入海石城、海神庙、靖卤台、南海口、澄海楼、宁海城和滨海长城等七部分。其中入海石城相传为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所筑,高约三丈,有一半位于海平面以下,后来坍塌,现存浸于海水中的花岗岩基石依然可见;澄海楼则是老龙头的最高点,是观海胜地,清朝皇帝康熙、乾隆回奉天祭祖时,曾多次登临此楼,眺海赋诗,其“澄海楼”的额匾为清朝乾隆帝亲笔所书,在东西墙壁之上嵌有清朝皇帝和文人墨客诗作的石碑,楼体为全木质结构,楼内陈列有在老龙头地区出土的文物,以及建国后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等。
  1840年以后,英法等列强的军舰多次游弋于此,并于1900年强占山海关,炮轰老龙头、焚毁澄海楼,继而划界盘踞于此,对老龙头进行了严重破坏,建国后,从1985年开始,国家对老龙头进行了修复,历时8年,使老龙头向世人重新展示原有面貌时,肩负起了新时代的历史使命——爱国主义教育。
  *老龙头传说*
  秦皇岛民间艺人杨洪武核雕《老龙头》相传,过去在老龙头脚下,一个挨着一个,扣着无数的大铁锅。
  老龙头是蓟镇总兵戚继光奉旨修筑的。它入海七丈,造起来实在太难了。一万五千军工,单等海水落潮,才能抢上去修一回。可是大海无情,三天一涨潮,五天一落潮,城墙修不上尺八高,潮水一冲,砖头石块,七零八落,修一次,垮一回,不知修了多少天,只弄得无数生命葬身海底,戚大人也一筹莫展了。
  明王朝,忠良少,奸臣多,万历皇上是个十足的昏君,奸党议论胡说戚继光修三十二关,设三千敌台,铸五千斤一尊的铁炮,是劳民伤财。皇上听信奸党谗言,派太监做钦差到蓟镇监军。这位太监公公来到蓟州,才知道戚继光在山海关南海上正修“老龙头”,立刻马不停蹄,直奔山海关。
  全城的乡坤耆老拜见钦差大人说:“敌兵常从海上越境,老龙头千万不能半途而废。”钦差大人说:“圣旨期限三天,金口玉言,谁也改不了。”
  戚继光怒气难消,知道限期三天是假,想借口定罪是真。个人如何都无所谓,可这一千三百座敌台,就差老龙头一桩心事未了。想想国家安危,百姓的生命财产......戚大人心中闷闷不乐。忽然门帘一挑,一个老汉进了屋。这打鱼老汉是跟随戚大人的一名伙头军。只见老汉把秫米饭、咸带鱼摆上八仙桌,说了声:“大人不必烦恼,待用完饭后,我再回禀,或许对修老龙头有用处。”
  第二天,传令全军,在退了潮的大海滩上搭锅造饭。只见七里海滩,炊烟四起,火光一片。一顿饭功夫,忽然丈高巨浪,铺天覆地涌上岸来,众军士一看,丢锅弃碗,早逃得无影无踪。
  过了三天三夜,大潮过去了,海上恢复了平静。戚大人察看城基,竟依然立在原地,心中甚觉奇怪。这时,老汉走过来,指着周围沙滩上一个挨一个的圆东西,让戚大人看,原来是铁锅扣在沙滩上。老汉说:“这锅扣在沙滩上,任凭风吹浪打,不移不动!”
  老龙头工程按期完成,但戚继光仍被朝廷明升暗降,调往广东去了。
  老龙头门票:50元/张
  交通:在市内乘25路、34路公交车至老龙头下。
近义词
老龙头村
相关词
山海关大海乾隆第一关
包含词
老龙头村老龙头景区老龙头公园
老龙头饭店老龙头火车站老龙头妆花缎
万里长城东起点——老龙头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万里长城东起点老龙头
万里长城百年回望(从玉门关到老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