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 larus ridibundus
英文名 : black—headed gull
又名:笑鷗、釣魚郎。
紅嘴鷗已成為昆明人民的驕傲!自80年代中期以來,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成千上萬衹紅嘴鷗雲集昆明市區。它們在翠湖水面上優遊自在,對來往人群和船衹毫不畏懼。遊人也喜歡買些面包給它們吃。人與鳥之間建立了和諧的關係。
紅嘴鷗俗稱“水鴿子”,體型大小與鴿子相似。紅色的小嘴扁扁的,尖端呈黑褐色,身體大部分為白色,展翅高飛時,翩翩猶如白衣仙子。
該鳥夏季在北方繁殖,鼕季就遷移到高原湖泊、壩塘和水田中越鼕。在雲南的高原湖泊中,秋鼕季都可發現。
生境:江河、湖泊、水庫、海灣。
食物:魚、蝦、昆蟲、水生植物、人類丟棄的食物殘渣。
體型:體型大小似鴿,全長38釐米。體重250~300剋。
叫聲:沙啞的kwar叫聲。
體長40釐米。嘴赤紅色,先端黑色。虹膜暗褐色,頭和頸的全部朱古力褐色,後緣轉為黑褐色;眼周有白色羽圈;下背、肩、腰及兩翅的內側覆羽和次級飛羽均為珠灰色,飛羽先端近白;上背、外側大覆羽和初級覆羽均為白色。第1枚初級飛羽白色,內外翈邊緣及先端黑色;第2~5枚飛羽的黑色外緣逐漸減小,內翈漸轉為深灰色,內緣及羽端仍為黑色;第8枚飛羽深灰色,仍具黑色內緣,羽端白色;其餘初級飛羽均為純灰色;體上餘羽純白。腳和趾赤紅色,鼕時轉為橙黃色;爪黑色。
習性:在東北、新疆為夏候鳥,其它地區係鼕候鳥。結群活動,在空中或水上飛翔覓食。活動時常發出喧鬧單調的“哈、哈、哈”叫聲。紅嘴鷗越鼕期間體羽以白色為主,眼後有黑斑,兩翅和背部灰色。嘴紅腳紅。繁殖期成鳥頭部變為咖啡色,有白色眼圈。亞成鳥翅膀覆羽褐色,尾巴端部有黑斑。
紅嘴鷗是中國南部地區鼕季最常見的鷗類。在昆明、青島等城市,紅嘴鷗常進入城區的公園水體和河流地段覓食,受到人們的保護和投食招引。昆明自1985年秋季以來,每年鼕天都有上萬衹紅嘴鷗在市區內的翠湖公園,盤竜江等地覓食活動,形成昆明的特色風景。
分類:鳥綱鷗形目鷗科。
分佈:雲南各地。中國除西部外其餘地區。棲息於海岸或內陸河流、湖泊和池沼等處。繁殖在我國東北,越鼕時幾遍全國,沿海各省尤為常見。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傢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傢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