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語 : 蘇軾 : 電綫電纜 : 宣傳輿論學 : Photoshop : 美學 > 註釋
目錄
No. 1
  ①對書籍和文章中的語匯、內容、引文等作介紹、說明、評議的文字。中國古代對書籍的註釋,因方式的不同而有“註”、“釋”、“傳”、“箋”、“疏”等之稱。按排印位置的不同,又有“腳註”(又稱“頁末註”,排印於書頁地腳)、“篇末註”(又稱“文後註”,排印於全篇文章末尾)、“夾註”(註文夾於正文之間)等。註釋所用字體一般小於正文。
  ②辭書的釋義也稱“註釋”。
解釋字句的文字 Words of text to explain
  解釋字句的文字。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竜·論說》:“若夫註釋為詞,解散論體,雜文雖異,總會是同。” 唐 劉知幾 《史通·補註》:“既而史傳小書,人物雜記……文言美辭,列於章句,委麯敘事,存於細書。此之註釋,異夫儒士者矣。”《<廖仲愷集>前言》:“文中的外國地名、人名,與現在通用的譯名頗不一致,為保持原貌,未加改動,其中重要的作了簡略註釋。”
用文字解釋字句 Words to explain words
  用文字解釋字句。《隋書·文學傳·潘徽》:“總會舊轍,創立新意,聲別相從,即隨註釋。” 宋 姚寬 《西溪叢語》捲下:“ 陶潛 《讀山海經》十三首用事,今本多差誤,各為註釋之。” 明 王鏊 《震澤長語·經傳》:“﹝ 朱子 ﹞天文歷律度數,無不究悉,仍好為文,工於詩,工於筆札,如《楚詞》、 韓 文,亦皆註釋。”
No. 4
  解釋字句的文字。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考證》:“舊 蜀 本 杜 詩,並無註釋。”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於一一音,有一一説,不達註釋,可以達用。”《瞿秋白文集》編輯委員會《<瞿秋白文集>序》:“在文集的各部分,編者都曾經加了一些註釋。”
No. 5
  用文字解釋字句。《明史·顧鼎臣傳》:“進講 範瀎 《心箴》,敷陳剴切。帝悅,乃自為註釋,而 鼎臣 特受眷。”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純廟博雅》:“每一詩出,令儒臣註釋,不得原委者,許歸傢涉獵。”
No. 6
  註釋(annotation)
  註釋就是對代碼的解釋和說明。目的是為了讓別人和自己很容易看懂。為了讓別人一看就知道這段代碼是做什麽用的對書籍或文章的語匯、內容、背景、引文作介紹、評議的文字。中國古代分得較細,分別稱之為註、釋、傳、箋、疏、章句等。現在一般通稱註釋。包含的內容很廣。諸凡字詞音義、時間地點、人物事跡、典故出處、時代背景都是註釋對象。有腳註、篇末註、夾註等形式。古籍註釋列在正文之中,有雙行夾註和夾註。現代書籍註釋列於正文當頁之下,稱腳註,亦稱本面註;列於文章之後或列於書籍之後者稱篇末註。不管采用何種方式,全書註文的編排一般要求統一,以便於讀者查考。
  註釋的各種符號:
  塊註釋 /* */
  jsp 註釋 // <!-- -->
  HTML 註釋 <!-- --> /* */
  asp 註釋 '
  css 註釋 <!-- --> /* */
  java 註釋 // /* */ /** */
  註釋,著作權法術語,指對文字作品中的字、詞、句進行解釋。
  例如下面//後面的是vc的註釋
  void CTalkDlg::OnButtonTalkSm1(UINT nFlags, CPoint point) //從數據庫讀取圖片數據
  {
  //-------------------ado-------------------//
  extern _ConnectionPtr pConnection;//ADO連接數據庫
  extern void Connect_DB(int i);
  Connect_DB(2);
  //-----------------------------------------//
  //從數據庫裏取JPG圖像文件
  try
  {
  _variant_t vUsername,vID,vname; //變量聲明
  _RecordsetPtr pRecordset;//記錄集
  pRecordset.CreateInstance(__uuidof(Recordset));//創建實例
  char sSQL;
  sprintf(sSQL,"SELECT *FROM lt WHERE ltfu=0");
  pRecordset->Open(sSQL,_variant_t((IDispatch*)pConnection),adOpenStatic,adLockOptimistic,adCmdText);
  .....
百科辭典
  Zhushi
  註釋
  annotation
    對書籍或文章的語匯、 內容、 背景、引文作介紹、說明、評議的文字。古人對於註釋的文字分得較細,並分別稱之為“註”、“釋”、“傳”、“箋”、“疏”、“章句”等。《禮·麯禮上》第一,孔穎達疏:“註者即解書之名,但釋義之人多稱為傳。傳謂傳述為義,或親承聖旨, 或師儒相傳, 故云傳。今謂之註者,謙也,不敢傳授,直註已意而已。”指出“註”與“傳”的同異,解釋文義,“傳”與“註”無別;自註曰註,師承曰傳,衹是形式的差異而已。“箋”則重在解意,《毛詩》首篇“鄭氏箋”,孔穎達疏:“鄭以毛學審備,遵暢厥旨, 所以表明毛意, 記識其事,故特稱為箋”。“疏”則是為古書舊註所作的闡釋或進一步發揮的文字。“章句”又是對古書文意分章析句地加以解釋。以前所謂“註”、 “釋”、 “傳”、“箋”、“疏”、“章句”等,現在一般通稱為註釋
    註釋所包含的內容很廣, 諸凡字詞音義、時間地點、人物事跡、典故出處、時代背景都是註釋的對象;古人串講文章的“講疏”,賞析評議作品的“評點”,甚至校勘與文意有關異文的“校記”,都可包括在註釋的範圍之內。今人對於註釋的理解和運用,比古人要寬泛得多,所以其內容也廣泛得多。
    註釋在書籍和文章中位置的安排, 有腳註、篇末註、夾註等諸種形式。古籍註釋列在正文之中,分雙行小字排列,稱“雙行夾註”, 用括號將註文夾於正文之間者,亦屬“ 夾註 ”。現代書籍註釋列於正文當頁之下,稱“腳註”,亦稱“本面註”;列於章文之後或列於書籍之後者稱“篇末註”。不管采用何種方式,全書註文的編排一般要求統一,以便於讀者查考。
     (周振甫)
    
英文解釋
  1. :  notation,  commentary
  2. n.:  brief definition,  explanatory comment added to a text,  note or comment added to a text,  explain with notes,  annotate,  footnote,  explanatory notes,  cipher key,  scholium,  remark,  postil,  note,  gloss,  explanation,  exegesis,  annotation
  3. v.:  comment
  4. vi.:  commentate
法文解釋
  1. n.  notes, annotation, commentaire
近義詞
, 評註
評論, 評論文章, 批評性的分析, 言語, 評說, 話語, 說的
簡明註解
相關詞
思想法律社會百科辭典政治哲學古代河流書籍
專著街舞漢字中文詞典字典中國文化
科學傳統解釋成語俗語翻譯典故原文
道理說明譯文賞析詩文更多結果...
包含詞
註釋者註釋法作註釋註釋學註釋的
註釋傢見註釋加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