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位置
保護區位於西藏自治區的兩南部邊境小鎮—樟木口岸,地處希夏邦馬蟬東南側巾喜烏拉雅山脈西段南坡。小鎮通過波麯河上的友誼橋與尼泊爾遙遠稍望,是兩國友好往來的通商口岸。又因這裏盛産樟木(有樟科植物5屬7種,如西藏釣樟等),放得樟木口岸之名。生物地理分區屬2.49.12和 ii(1)2r(2),面積6852公頃。其地理位置在東經86°19’,北緯27°57’。
二、自然概況
保護區屬高山峽𠔌地航,東西兩面為高山峻嶺,相對高差達4000米左右,背靠喜馬拉雅山,面對河𠔌。氣候年均溫11—15℃,大於等於10℃年積溫2000一3600℃,年降水量一般為1000毫米以上,海拔2000一3000米的坡區降水量可達2500一3000毫米,年均相對濕度70%。溫暖濕潤的氣候為山地亞熱帶森林的發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由於山地高差跌宕的變化。又形成完整的植被垂直帶譜,成為西藏重要的森林資源基地和科研基地。
三、植物資源
保護區木本植物有37科64屬86種.頂極植被為常緑闊葉林。植被垂直分異自河𠔌至山頂依次為山地亞熱帶常緑與落葉闊葉混交林、山地暖溫帶針闊葉混交林、亞高山暗針葉林和高山灌叢草甸。梅拔1800一2500米主要分命着山地收熱帶常緑闊葉林和常緑落葉闊葉混交林,樟科和殼鬥科的植物占優勢。常見的如樟科的山鬍椒屬、新木薑子屬、木薑子屬和潤楠屬和忍鼕科的青岡屬和石櫟屬等。其次為五加科、馬鞭草科、海桐科、檀香科、山竜眼科、鼕青科、械樹科、漆樹科、清風藤科、木蘭科以及榆科等的樹種。還有泡花樹、鬍桃、喬鬆、檔木、樺木、八角楓、吊鐘花、鴨蹠草等。
海拔2500一2800米為山地暖溫帶針闊葉混交林。雲南鐵杉為針葉樹的代表樹種,生長挺拔蒼勁,樹冠常居於闊葉樹之上,其他還有喬鬆。闊葉樹種多為鼕青科、梅科、械樹科、殼鬥科的械樹、高山櫟、樺、椴、鼕青等。林下海木有箭竹、木薑子、黃花木、英葫、杜鵑等。海拔2800—3850米是以西藏冷杉為主的亞高山暗針葉林,以杜鵑冷杉林和箭竹冷杉林為主,還有少量的喜馬拉雅園板林。海拔3850米以 上是樹木難以生長的高山淹叢草甸帶,以糙皮樺、山柳、杜鵑、岩須等。
保護區樹種資源豐富,其中樟科的珍貴樹種幾乎全身是寶。它的根、葉、枝和果實均可提取樟腦和樟油,是醫藥和香料、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木材除可用於建築雕刻外,又是理想的傢具材料,由於特殊香味頗受歡迎。另一些優勢樹是殼牛科的樹種,用途也十分廠泛。其木材堅硬、耐磨損、材質均勻,並具美觀的花紋,可作紡織、樂器、秤桿、木工工具等待殊用途。
四、動物資源
保護區的森林中,棲息着許多珍稀動物。主要有小熊貓、塔爾羊、盤羊、麂子、豹、黑熊、長尾葉猴、野豬、藏雪雞、血雉、棕尾虹雉、太陽鳥、杜鵑鳥等。動物地理分區屬vb。屬國傢保護的動物有長尾葉猴、豺、盤羚、小熊貓、水獺、虹雉、雪雞、血雉等。
五、經營管理
保護區是根據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1985年批文建立的。
定界與區劃 保護區東起喬巴馬雪山頂嚮南順山脊延伸到紮日山脊西側,西至波麯河,南起宗麯河,北至立新鄉。保護區劃分為核心區和緩衝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