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 中国哲学名词 : 道教词汇 : 经济 : 中国伦理学 > 心斋
目录
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 That aside distracting thoughts, so that state of mind Xujing Junichi
  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庄子·人间世》:“ 回 曰:‘敢问心斋。’ 仲尼 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於听,心止於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宋 苏轼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之二:“苦热诚知处处皆,何当危坐学心斋。” 清 赵翼 《岁暮杂诗》之一:“身退敢谈天下事,心斋惟对古人书。”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故尔沐浴之后,必然地伴以心斋,我是这样地感觉着。”
No. 2
  心斋为道教斋法的最高层 ( 供斋、节食斋、心斋 ) ,指疏沦其心,摒弃智欲,澡雪精神,除却秽累,掊击其智,断绝思虑。见《云笈七签》卷三十七《说杂斋法》。语出《庄子·人间世》:“唯道虚集。虚者,心斋也。”晋郭象注曰:“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修炼方法以虚为要,从倾听自己的呼吸入手,专心致志地将太虚之气与道相结合,以便进入虚无忘我的境界。其具体步骤,据近人陈撄宁《静功疗养问答》介绍说:意念专一,排除干扰;专注听呼吸之气,因鼻息无声故不以耳听,而用意念听,功夫深入,意念联成一片,无须再着意于听,而是听其自然,听之任之地听,意念归一后,即停止听,渐入混沌境界,心的知觉失去作用,最后不知不觉地进入虚无境界。
王艮的号
  王艮 (1483——1541),明朝哲学家,泰州学派的创立者。 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
张潮的号
  张潮(1659——1717?)字山来,号心斋,仲子,安徽歙县人,生于清顺治八年(1650年)。张潮是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刻书家,官至翰林院孔目。张潮著作等身,著名的作品包括《幽梦影》、《虞初新志》、《花影词》、《心斋聊复集》、《奚囊寸锦》、《心斋诗集》、《饮中八仙令》、《鹿葱花馆诗钞》等。
百科辞典
  xinzhai
  心斋
    中国战国时期庄子的哲学用语。指一种排除思虑和欲望的精神修养方法。《庄子·人间世》有寓言说:颜回向孔子请教游说专横独断的卫国国君的方法,孔子叫他先做到“心斋”,并指出这不是祭祀之斋,而是精神上的斋戒,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认为,摈弃一切知觉和思想,完全泯灭意识的作用,耳只听而不闻,心只与气的运动相符而不作任何分析鉴别,这样保持心的虚静清明即是“心斋”。做到心斋,才能与“道”契合,这是一种直觉主义的修养方法,庄子把它作为追求精神解脱的重要途径。以后,道教将“心斋”作为其“斋法”的一种,宋儒也以此形容一种修养境界。
     (冯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