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奎星阁投诉电话德阳市旅游投诉电话:0838-96927
四川省旅游投诉电话:028—86657308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奎星阁位于德阳市罗江镇南街。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嘉庆二十年(1815年)全面维修。此阁造型独特,精美别致,四面独立,为方阵塔式,通高20米,连底共5层。底边长宽均为15米,各3楹,中楹宽5米,原为十字通道。四角各有5根大柱。底层高5米,以上各层逐渐递减。从第二层起每层正面均为牌坊式,中楹高于两侧,错落有序。中楹门是匾额,柱挂楹联。屋顶为八楞脊供,宝顶用朱砂、绿玉、景泰蓝等彩色瓷云瓷瓶叠压而成,用铁链四面牵引。脊楞用青色砖雕砌成,檐角高翘,兽头口含铜铃。全阁均为木结构,外用朱漆,画栋雕梁,十分华丽。每层楼都有楼梯上下通达,楼中陈列古今名人字画、花卉、盆景。登至五楼,凭栏俯视,罗江容貌,尽收眼底;远眺镇郊,山水环抱,令人心旷神怕。 |
|
“奎星”是何意?据古书载,它是天上28宿之一,最初在汉代《孝经援神契》纬书中有“奎主文章”之说;东汉宋均注:“奎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划。”由此后世把“奎星”演化成天上文官之首,为主宰文运与文章兴衰之神。历代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奎星”,但曲阜孔庙的奎星阁却名奎文阁,专门收藏历代帝王御赐的各种书籍和墨迹,原名“藏书楼”。藏书楼在金章宗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重建时,易名为奎文阁,此后兴起建“奎星阁”,以崇祀之风气。所以在衡文选拔人才的封建社会,奎星阁总是建在文庙之旁,后又把“奎”化为“魁”。
奎星阁又名奎阁、魁星楼等,奎星阁内塑有一个鬼形的神象,一脚向后跷起,形如“魁”字的大弯钩;一手捧斗,象征“魁”字中的小斗字;一手执笔如点状,以示点中了中举的士子。这就是传说的“魁星点斗”。科举时代,据说“魁星点斗”为文运兴旺之兆,于是取“魁”字字形的会意,在阁内塑造了这么个似鬼似神的塑像。清代士子们对这座“魁星”像毕躬毕敬,每当秋闱开考之前,朝拜者争往不绝。 |
|
奎星阁现称魁光阁,奎星阁是夫子庙古建筑组群中著名的古迹之一,又名文星阁。它在科举时代是士子们“夺魁”的象征,很富时望。它肇建于清乾隆年间,道光时期曾重修,咸丰时毁于战火,同治年间再度重建,抗战期间日军侵占南京时再次被毁,如今又屹立在秦淮河畔。过去古老的南京城无高楼大厦,因此方圆数十里内外都可远望到这一秦淮名胜,成了夫子庙的标志。
犍为奎阁 |
|
犍为奎阁,又名魁星楼,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77年),位于四川省犍为县县城南街犍为文庙万仞宫墙旁边。系一座三重檐八角形钻天式木建筑,按八边形布局于平地上。从底部至阁顶高约15米,分为三层,楼面为木板,每层高约5米,由12根园木柱支撑。中为四根主柱,呈正方形分布,每柱直径0.6米;外围八柱呈八边形分布,每柱直径0.5米;底层中柱间距3米,外围柱距3米,外围柱和中柱相距2米布局如图: 每层体积由下向上逐渐缩小。屋面八角飞翘,均盖绿色琉璃瓦,每支飞檐下各悬挂风铃一个。四个彩色瓷兽分卧顶层屋面四方。屋顶为攒尖式宝顶,宝顶由三个园形黑褐色大瓷瓶(最大直径约0.6米)和一个尖顶重叠而成,高达1.5米。四条铁索从宝顶拖下,将屋面四个瓷兽分别拴住。阁门上方第二重檐下横木板上刻双龙抢宝,第三重檐下横木板上刻双凤朝阳浮雕。每层楼八个飞角檐下斜撑木分别为花草鸟禽木雕。整个楼阁座落在一道青砖八面围墙之中,墙高4米,每面长5米。围墙西北角有雕花大门一道,大门项上嵌石一块,上刻“奎阁”二字。 |
|
奎星阁位于四川眉山仁寿县城中心地位(在南充也有拟建物),属奎星街一段。始建于清乾隆重元年(1736年),后毁于战火,于同治二年(1863年)重建。1988年将古阁修葺一新,重放光彩。
奎星阁阁基占地196平方米, 基宽14米。由须弥座、阁身、宝顶三部份组成。高29米,为四重檐八面体攒尖式木结构建筑,青灰简瓦屋面,维修后改为琉璃瓦。檐额、瓜头、撑弓等均精工雕饰。全阁用八十柱,层层设梯,可登顶观览全城。底层用八檐柱、八廊柱、八金柱构成主体,其中,八金柱贯通阁身,每层构架迭次向内缩收一个步架到第四层,接底金柱则成为檐柱,故另设八根金柱,该金柱在山檐重力下起杠杆作用,将其挑起,使之微微离地,成为"真武阁"式的"悬柱"建筑,这是奎星阁的建筑特色之一,而奎星阁八面宽度互不相等,又是该阁的又一建筑特色。
奎星阁原是封建社会树立文风,借以标志文明的建筑,现今已成为仁寿县城的一大历史景观,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古建筑。登楼四望,仁寿新老城池尽民眼底,令人心旷神怡,与"休闲长廊"遥相呼应,两相对出,形成县城景点一绝。 |
|
奎星阁,又名财神楼、钟鼓楼。位于元坝区柏林沟镇街道中段。阁高15米,三层楼台。顶楼有奎星塑像,中楼是戏台,底层是街道,为蜀北驿道通衢。
阁柱上有一幅楹联:“奎星志气冲霄汉;朱笔文光照山川”。横匾:“文光射斗”。此楼始建于东汉末顺帝时。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设计精巧,翘角飞檐。结构牢固,雄浑古朴。体现了中国式古典建筑风格。《葭萌县志》、《广元县志》均有记载。言奎星阁为考取文武生员(亦称秀才)聚会之地。历代各朝均作修缮。清乾隆七年(1742年)重修。广元县知县周宗翰撰《乾隆壬戌碑记》有较详记述。
1933年红军到柏林沟。在硅星阁柱脚石上刻有“参加红军,任起枪来打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等标语。1944年谭××在顶楼壁上书写了“抗日”两个醒目的大字。至今字迹清楚。
奎星阁历史悠久,经风吹雨打一千余年。至80年代即已严重欹斜,有倾倒之势。1990年经原任乡长姜玉福领首培修矫正。而今,它不单是当地的胜景之一,也是川北一座保护完好的名胜古阁。元坝区人民政府于1997年8月25日公布为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奎星阁位于仪陇县城东南侧龙泉山上,占地不足一亩,依山而建,小巧玲珑,清幽别致。公园以主体古奎星阁而闻名方州。奎星阁系清代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兴建、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重修的文风阁。这座古建筑为六边形穿投盔顶式阁楼,通高18.6米,上下共分5层,底层面积约为82.3平方米,每角有三根直径45厘米的木柱构成楼阁的主体房架,各层藻角,有的像龙头,有的像鱼尾,金子尖端悬挂着银灰色的铁铸小钟,和风吹拂,叮叮作响,幽静动听,让人仿佛有身临古刹之感。
奎星阁正门直向北方,每层六边,均有天花望板,上面为民间画师绘制的历史戏剧彩图,因日久天长,风霜侵蚀,画面剥落模糊。1959年夏,县人民政府曾拨款进行维修,重新在天花板上拗绘了三战吕布、计取荆州、岳母刺字、挂帅出征、木兰从军等历史戏剧画面;又彩绘了仪陇名胜,如方州夜月、抱朴遗踪、穿云路径、西寺晨钟、月照凌荫、立山霁雪、石佛挺秀、紫云初晓、茶房古洞、团包翠柏、石神仙子等誉满全县的风景名胜地。但在十年动乱中惨遭破坏。
1979年,又拨专款维修,在天花板上,再次彩绘《三国演义》、《红楼梦》、《西厢记》《水浒》等民间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新铸的小风铎,又重新悬挂在每只藻角上,让和风又送来清脆悠扬的钟声。阁身更换上新装,红柱黄瓦雕梁画栋,姿态万千,绚丽夺目。
现在奎星阁旁新建了奎星亭、南轩、奎星门、铺设了石梯道,雕了两尊大石狮,还垒达卡花坛,增设石桌石凳,并在游人上山的奎星门柱上,书刻了一幅楹联:“朱总故园隐佳胜;金城新貌显丰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