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震前發出的一種特殊的光。 |
|
地震前的閃光 |
|
地光是指大地震時人們用肉眼觀察到的天空發光的現象。地光在文獻中有不少記載。1965~1967年,日本鬆代地震群期間,就留下難得的地光照片。中國1975年遼寧海城地震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震前的地光現象非常突出。地光出現的時間大多與地震同時,但也有在震前幾小時和震後短時間內看到的。其形狀有帶狀光、閃光、柱狀光、片狀光等。顔色也是多種多樣的。低空大氣中出現的片狀光、弧狀光和帶狀光等多為青白色,地面上冒出的火球、火團則多為紅色。關於地光的成因說法不一,尚無定論。一般認為,震前低空大氣的發光是一種氣體放電現象。有的認為岩石中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能産生強電場;有的認為地下水流動能産生高電壓。有人認為,火球式的地光是地下逸出的天然氣在近地表處的爆發式點燃。
由地震引起的發光現象,稱之為地光。地震發生前為什麽會産生地光呢?研究結果表明,當地震快發生時,由於地下岩石發生破裂、錯斷,岩石間産生相對摩擦滑動等而産生一種電磁效應作用,從而造成一個較大範圍的放電現象,並沿着斷裂縫隙通嚮大氣層,在低空引起大氣電離和發光現象。
一般情況下,地光大都在地震發生前幾分鐘到數小時出現,也有少數地震後出現的。地光的顔色有多種多樣,有白裏發藍的、紅色的、紫色的、白色的,也有的是黃色和緑色的,其中以白裏發藍的為多,有點象電焊火光那種樣子。地光在空中持續的時間一般為幾秒到數分鐘之間。在夜間,即使離地光出現地點較遠的地方,也是能夠看得清楚的。地光在地表上空的高度一般為幾米到幾十米不等,其表現形式因地震類型和地點不同,在空中的幾何形狀也不盡相同,有的以條帶狀在空中出現,有的以圓弧狀出現,也有的以火柱狀出現,還有的以一連串火球狀出現,形似信號彈升嚮天空。
一般情況下,小地震不易引起地光現象,衹有那些比較大的地震纔可引起地光現象。由於一次大地震影響範圍很大,因此,當有地光發生時,即使人們離地光發生處較遠,也是可以看得到它的。例如唐山地震時,居住北京地區的人就曾看到過唐山地震引起的地光。
地光的來臨,往往預示着大震很快就要發生了,如果此時能夠迅速果斷地采取一些避震措施,是有可能躲開地震災害的。例如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前,一列從大連開往北京的客車,在行駛途中司機突然發現列車前方有大片紫紅色的耀眼亮光,司機馬上聯想到可能是地光,於是采取措施,緊急停車,列車剛剛停穩,大地震就發生了,從而避免了一場車翻人亡的重大事故。
應當指出,有時雷電和施工現場在夜間常常會造成電弧光現象,因此,不能盲目地把一切“閃光”現象都歸結為地光,否則,就會引起不必要的慌亂,帶來不應有的麻煩。 |
|
地震發生前為什麽會産生地光呢?研究結果表明,當地震快發生時,由於地下岩石發生破裂、錯斷,岩石間産生相對摩擦滑動等而産生一種電磁效應作用,從而造成一個較大範圍的放電現象,並沿着斷裂縫隙通嚮大氣層,在低空引起大氣電離和發光現象。 |
|
地光的顔色有多種多樣,有白裏發藍的、紅色的、紫色的、白色的,也有的是黃色和緑色的,其中以白裏發藍的為多,有點象電焊火光那種樣子。地光在空中持續的時間一般為幾秒到數分鐘之間。在夜間,即使離地光出現地點較遠的地方,也是能夠看得清楚的。地光在地表上空的高度一般為幾米到幾十米不等,其表現形式因地震類型和地點不同,在空中的幾何形狀也不盡相同,有的以條帶狀在空中出現,有的以圓弧狀出現,也有的以火柱狀出現,還有的以一連串火球狀出現,形似信號彈升嚮天空。
一般情況下,小地震不易引起地光現象,衹有那些比較大的地震纔可引起地光現象。由於一次大地震影響範圍很大,因此,當有地光發生時,即使人們離地光發生處較遠,也是可以看得到它的。例如唐山地震時,居住北京地區的人就曾看到過唐山地震引起的地光。 |
|
地光的來臨,往往預示着大震很快就要發生了,如果此時能夠迅速果斷地采取一些避震措施,是有可能躲開地震災害的。例如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前,一列從大連開往北京的客車,在行駛途中司機突然發現列車前方有大片紫紅色的耀眼亮光,司機馬上聯想到可能是地光,於是采取措施,緊急停車,列車剛剛停穩,大地震就發生了,從而避免了一場車翻人亡的重大事故。 再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前,一些人因故連夜進城,卻在城外看到最為明亮的藍白色地光,於是沒有貿然進入唐山,結果不出10秒鐘,唐山一帶山崩地裂,舉世震驚的唐山大地震發生了,而這些沒有進城的人得救了。
另外,地光也指在地震來臨前夕,大面積土地上的植物發生衰敗,枯萎,死亡的現象,整塊地衹露出地皮,因此得名地光。
應當指出,有時雷電和施工現場在夜間常常會造成電弧光現象,因此,不能盲目地把一切“閃光”現象都歸結為地光,否則,就會引起不必要的慌亂,帶來不應有的麻煩。 |
|
paoguang
拋光
polishing
利用柔性拋光工具和磨料顆粒或其他拋光介質對工件表面進行的修飾加工(見切削加工)。拋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幾何形狀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鏡面光澤為目的,有時也用以消除光澤(消光)。通常以拋光輪作為拋光工具。拋光輪一般用多層帆布、毛氈或皮革疊製而成,兩側用金屬圓板夾緊,其輪緣塗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勻混合而成的拋光劑。拋光時,高速旋轉的拋光輪(圓周速度在20米/秒以上)壓嚮工件,使磨料對工件表面産生滾壓和微量切削,從而獲得光亮的加工表面,表面粗糙度一般可達R□0.63~0.01微米;當采用非油脂性的消光拋光劑時,可對光亮表面消光以改善外觀。大批量生産軸承鋼球時,常采用滾簡拋光的方法。粗拋時將大量鋼球、石灰和磨料放在傾斜的罐狀滾筒中,滾筒轉動時,使鋼球與磨料等在筒內隨機地滾動碰撞以達到去除表面凸鋒而減小表面粗糙度的目的,可去除0.01毫米左右的餘量。精拋時在木桶中裝入鋼球和毛皮碎塊,連續轉動數小時可得到耀眼光亮的表面。精密綫紋尺的拋光是將加工表面浸在拋光液中進行的,拋光液由粒度為W5~W0.5的氧化鉻微粉和乳化液混合而成。拋光輪采用材質勻細經脫脂處理的木材或特製的細毛氈製成,其運動軌跡為均勻稠密的網狀,拋光後的表面粗糙度不大於R□0.01微米,在放大40倍的顯微鏡下觀察不到任何表面缺陷。
(鄭煥文)
|
|
- n.: flashes of light preceding an earthquake; small population for a large area; vast and spaxsely populated ar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