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诗人: 李珣 Li Xun
兰棹举,水纹开,竞携藤笼采莲来。回塘深处遥相见,邀同宴,绿酒一卮红上面。 |
|
诗人: 李珣 Li Xun
倾绿蚁,泛红螺,闲邀女伴簇笙歌。避暑信船轻浪里,闲游戏,夹岸荔枝红蘸水。 |
|
诗人: 李珣 Li Xun
渔市散,渡船稀,越南云树望中微。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愁听猩猩啼瘴雨。 |
|
诗人: 李珣 Li Xun
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 |
|
请鉴赏:
|
|
曲牌名。属北曲越调。字数格律与词的双调五十六字体半阕相同。用在套曲中。 |
|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以咏南中风物为题,故名。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词,双调始自南唐冯延己词。单调二十七字或二十八字﹑三十字﹐先用两平韵﹐后转为三仄韵;双调五十六字或五十四字﹑五十八字﹐平韵。 |
|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冯词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韵。另有五十八字体。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南乡子,词牌名。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编辑].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送述古1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2。谁似临平山上塔3,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全部注释
1.述古,陈襄字,苏轼好友。熙宁七年(1074),陈襄杭州任满,移任南都(今河南商丘南)。苏轼作此词送别。
2.唐·欧阳詹《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城、人皆不见。此处稍作变化,谓见城而不见人。
3.临平山,在杭州东北。苏轼《次韵杭人裴惟甫诗》"余杭门外叶飞秋,尚记居人挽去舟。一别临平山上塔,五年云梦泽南州。"临平塔时为送别的标志。
这是一首送别词。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通判杭州,第二年陈襄接任杭州太守,二人虽为上下级关系,却又是酒朋诗侣,志趣相投,相契甚得。熙宁七年(1074年)陈襄移任南都,苏轼为此写了不少送别词,这是其中之一。王文诰《苏诗总案》云:"熙宁七年甲寅七月,追送陈襄移守南都,别于临平舟中,作《南乡子》词。"已是临歧挥别,故与酒筵饯别词的写法有些不同。
上片回叙分手后回望临平山,变化欧阳詹句意,隐隐有物是人非之叹。"谁似"云云,以人比塔,写出与友人分手后的无限怅惘。
下片写归去之后情景。"荧荧"两字,既指残灯之微光,又指泪光之闪烁,顺势引出末句,以绵延不断的秋雨与思念之泪相比,新颖贴切,更显作者对友人思念之绵长。
这是苏轼早期词作,但已融入诗的笔法,显示出与传统词作"绮罗香泽之态"相异趣之处。 |
|
作者:苏轼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1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2。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3。万事到头都是梦4,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5。
全部注释
1.苏轼《与王巩定国》:"重九登栖霞楼,……坐中识与不识,皆怀君。遂作一词云:'霜降水痕收……明日黄花蝶也愁。'其卒章则徐州逍遥堂中夜与君和诗也。"又,苏轼《醉蓬莱》(笑劳生一梦)序云"余谪居黄州,三见重九,每岁与太守徐君猷会于栖霞楼。"均云"栖霞楼",题作"涵辉楼",或误。徐君猷,时为黄州知州。
2.此句反用孟嘉落帽之典。《世说新语·识鉴·一六》刘孝标注引《嘉别传》:"(孟嘉)后为征西桓温参军。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僚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风吹嘉帽堕落,温戒左右勿言,以观其举止。嘉初不觉,良久如厕。命取还之,令孙盛作文嘲之,成,著嘉坐。嘉还,即答,四坐嗟叹。 "后世重阳词,多用此典写名士风流气度。但东坡谓不落帽,颇见新意。
3. "佳节"两句,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但将酩酊酬佳节。"若为,如何,怎样。
4.潘阆《樽前勉兄长》"万事到头都是梦,休嗟百计不如人。"
5.黄花,即菊花。谓明日之菊花,色香俱减,故蝶见亦愁。苏轼《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此词于元丰五年(1082)重九作于黄州。
开篇写登高所见,时届深秋,水位下降,登楼远眺,见到泛着粼粼波光的碧水,江中沙洲也因水浅而显露出来,两句勾勒出宜人的清秋景色。下面接写人之游兴,"风力软"引出破帽恋头,反用孟嘉之典,戏谑中带点自嘲,诙谐中隐现几分牢骚,陈廷焯《词则·放歌集》卷一评云:"翻用落帽事,极疏狂之趣。"
下片感叹"人生如梦",因此应当惜取当下之良辰美景,开怀畅饮,尽情游赏。苏轼词中,常常流露此意,《草堂诗余正集》卷二云"东坡升沉去住,一生莫定,故开口说梦。如云'人间如梦','世事一场大梦''未转头时皆梦''古今如梦,何曾梦觉''君臣一梦,今古空名',屡读之,胸中鄙吝自然消去。"而黄苏《蓼园词评》:"'明日黄花'句,自属达观,凡过去未来皆几非,在我安可学风蝶之恋香乎?"可见,苏轼词中屡陈此意,亦不失为旷达的手段之一。 |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即北固楼,在北固山上。有怀,有所怀念。这首词怀念的是孙权,跟苏轼怀念周瑜差不多。
[翻译]
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什么地方可以望见中原呢?古今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只有长江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
当年孙权青年统帅三军,独霸东南坚持抗战。天下英雄谁是他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难怪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赏析]
这首词的用意在哪儿呢?就是为了讽刺当时的朝廷,所以他说话不那么直率。他讽刺当时南宋朝廷无能,不但不能光复神州,连江南也快要保不住了。辛弃疾生于南宋,国家已经只能偏安江南,所以他借古喻今,颂扬孙权。他说孙权的好,也就是说朝廷的坏,无力抵抗敌人。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的不满。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是倒装句法,即前一句可以移到后面去说,后一句可以移到前面去说,成为:“满眼风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为什么不这样说呢?这就跟词调有关系,因为这种词调规定头一句只能七个字,第二句五个字,所以只能倒过来说。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这是问答句,先问后答。这两句跟下面“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两句一样。
“不尽长江滚滚流”,这句话很好,在说千古兴亡事总在那里变化着,而只有长江滚滚流,永远不变。另外,这句话是杜甫《登高》诗中的,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辛弃疾用了现成的句子摆在这里,很合适。“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是问答句,“不尽长江滚滚流”是人家的话;这跟下面“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是问答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又是人家的话对衬起来了,对得很好。
“天下英雄谁敌手”也隐含着一个典故。据《三国志·先主传》载,曹操曾经对刘备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使君,指刘备。)这里辛弃疾运用原话,再加上孙权,成为三人。
“年少万兜鍪”,这句话为什么不说一万个士兵,而说万兜鍪呢?这就是以物代人,因为士兵的特征,除了战甲以外,头盔也是特征之一,所以拿头盔当士兵。这样写非常形象。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隐含着很深的意思,就是说今天的朝廷不如当时的东吴,今天的皇帝(指宋高宗、孝宗等)不如孙权。为什么不直说呢?因为直说了就有生命危险。我们这样去体会,就知道辛弃疾写这首词的真正用意了。他对当时朝廷的不满,也就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好些词,都是怀着这种心情写的。
绍兴太学生
洪迈被拘留,稽首垂哀告敌仇。
一日忍饥犹不耐,堪羞!
苏武争禁十九秋?
厥父既无谋,厥子安能解国忧?
万里归来夸舌辩,村牛!
好摆头时便摆头。
绍兴太学生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颇具讽刺鄙视意味的小词。作者用犀利的笔触,活画出洪迈出使金国丧志辱节的丑态,宛然一幅绝妙的讽刺漫画。
宋高宗三十二年(1162)春,金主雍登位。三月,宋高宗拟遣使赴金,洪迈慨然请行。此次奉使金国,洪迈原想坚持宋室南逃之前宋朝对待金国的礼节,所以他在给金主所上的国书中决不自称为“陪臣”。(诸侯见天子自称“臣”,其随行大臣自称“陪臣”)到金都之后,金人说他所上的国书“不如式”,让他将国书中的自称改为“陪臣”,并让他按南宋以来宋金之间屈辱之礼来朝见金主。“迈初执不可,既而金锁使馆,自旦至暮,水浆不进,三日乃得见。……七月,迈回朝,则孝宗已即位矣。殿中侍御史张震以迈使金辱命,论罢之”(见《宋史。洪迈传》)。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曰:“景卢(洪迈字景卢)素有风疾,头常微掉,时人为之语曰:”一日之饥禁不得,苏武当时十九秋。传与天朝洪奉使,好掉头时不掉头。“这就是此词的时代背景。
词的上片写洪迈使金辱命。开篇两句寥寥十二个字,便将洪迈在金主面前“稽首垂哀”的卑躬屈膝相勾画得形象兼备。接着又以汉朝出使匈奴被拘留十九年的苏武与之作一鲜明的对比。苏武曾被匈奴单于逼降,“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窑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汉书·李广苏建传》)。苏武后被徙北海牧羊,杖节不屈,始终坚持民族气节。而洪迈呢,却是”一日忍饥犹不耐“!无怪乎作者对他嗤之以鼻”堪羞!“下片描写洪迈南归后于当朝夸乔的丑态。首二句用类推法,”厥父既无谋,厥子安能解国忧?“这两句由洪迈使金受辱而联想到洪迈的父亲洪皓使金被扣之事。但是,洪皓使金被扣留十数年,仍忠贞不屈,还向南宋密送情报,并作为爱国词章为证。可惜,洪迈就没有乃父的骨气了。”万里归来奈舌辨“,洪迈万里归来,不为自己的丑行感到”堪羞“自愧,反而在南宋吏民面前摇头晃脑,趾高气扬,夸说自己在金国如何能言善辩。真是不知”羞耻“二字为何物也,自作聪明的人,其实是最愚蠢的。作者斥之为”村牛“,竟即蠢货,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文学中运用讽刺手法,往往突出其讽刺对象的矛盾所在或可笑之处,使其无可隐蔽。这首词正是如此。词的上片,洪迈是一副“稽首垂哀告敌仇”的卑躬屈膝相,下片却又是副“归来夸舌辨”、“好摆头时便摆头”的趾高气扬的样子。一个洪迈,两副面孔,自相矛盾,丑态毕露。洪迈素有风疾,头常微掉。作者抓住他“好摆头”的毛病予以辛辣讽刺。本来,在“敌仇”面前,应该“摆头”,而洪迈却不“摆头”而是“稽首”;出使归来,洪迈本应低头认罪,但他却“摆”起“头”来。实乃可笑!再与其“夸舌辨”巧相配合,更使之欲盖弥彰,反成自我讽刺,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讽刺效果。 |
|
晏几道
新月又如眉。
长笛谁教月下吹?
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
漫道行人雁后归。
意欲梦佳期。
梦里关山路不知。
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
还是凉生玉枕时。
晏几道词作鉴赏
此为怀人词。作者词中以回环曲折的结构、风流蕴藉的情致,由月下吹笛而及南飞雁,由雁而思及行人,抒写了清秋时节的怅惘之情。全词意境隽永,曲折往复,既丽且庄。
上片前两句,写主人公倚楼时所见所感:黄昏后,又见如眉般的一弯新月,又是为谁人持长笛,月下吹奏哀音?首句写景,云新月如眉,也就是说眉如新月,隐有抒情女主人公的形象。黄昏新月,常会勾动人的离思。词中更着一“又”字,可知倚楼怀人已非一朝一夕了。“谁教”,犹言谁令、谁使,故作设问,是说无人欣赏,自己月下吹笛也是徒然的。紧接“楼倚”三句,点明词旨为怀人。主人公独倚高楼,暮云中第一回看到归雁正不住地向南飞去,心下自语:可不要说远行的人要比雁还迟归啊!三句暗用隋薛道衡《人日思归》诗:“人归落雁后,思发花前。”前一“初”字,语意比上文“又”字跌深一层。时节转换,秋雁南飞,更增对行人的思念。唐赵嘏《长安秋望》诗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意境与之仿佛。
过片二句,写相思无望,唯有梦里相寻。小晏词中,常写梦魂寻人之意:“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蝶恋花》),同是写梦寻,但又用意各别。本词云“路不知”,即是说连寻找也不可能了,语更深切。《文选》沈约《别范安成诗》:“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李善注:“《韩非子》曰:”六国时,张敏与高惠二人为友,每相思不能得见,敏便于梦中往寻,但行至半道,即迷不知路,遂回,如此者三。‘“小晏此词,运用前人故事,但又自出新意。
入梦的描写与上下文融合无垠,成为全词中有机的组成部分。从而逼出末三句:再想等他的短信寄来,以慰离恨,恐怕也已太迟,因为又到了枕畔凉生的清秋时节!梦里难寻,唯有等音书寄来,可是书信又迟迟不至,闺中人的离恨就更无法排遣了。词中不言“长信”而曰“短书”,个中已有难言之处,连这草草两三行的短信也没有,则游子的薄情可知。古人惯用雁足传书故事,“待短书”与上片“初见雁”呼应。末句表面上是说秋天到来,因而感到玉枕太凉了,其实是寒夜独居心之寒的另一种说法。
综上,此词上片写吹笛、见雁,下片写欲梦、待书。吹笛而云“谁教月下吹,”意即枉吹;见雁而云“漫道行人雁后归,”意即空见。欲梦中相逢,而梦中又不知道路;等待书信到来,书信又迟迟不到。
以上这一切,说明离恨无法排遣,怅惘之情愈转愈深。 |
|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黄庭坚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黄庭坚词作鉴赏
这首词是作者的一首绝笔词。词中对自己一生经历的风雨坎坷,表达了无限深沉的感慨,对功名富贵予以鄙弃,抒发了纵酒颓放、笑傲人世的旷达之情。
词的开头两句就描绘了一组对立的形象:诸将侃侃而谈,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对比何等鲜明,大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的意味。
封建社会中,封侯显贵历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但作者眼中,这一切都只是梦幻一场,所以他此时只一边冷眼旁观,沉醉音乐之中。这一组对比用反差强烈的色调进行描绘,互为反衬,突出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此词借助笛声与歌声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悠长深远的意境中,超然之情蕴含于这不言之中,自有一种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吹笛倚楼”用唐赵嘏《长安秋望》诗中的名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正切本词写重九登高远望之意。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一切的是非得失、升沉荣辱,都淹没时光流逝的波涛中。“休休”,算了吧,还有什么可说呢!即使是象宋武帝刘裕彭城戏马台欢宴重阳的盛会,也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一去不复返了。用“戏马台”之典正切重阳宴集之题,而“金络头”,用鲍照《结客少年场行》“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既切戏马台之马,又照应开头说封侯的“诸将”。作受受佛老思想的浸润,人生观中有着消极虚无的一面,随着政治上的连遭打击,这种思想时有流露。这里表现的就是这种思想感情,但更为含蓄深婉。
下片遂转而为开朗达观。词人举杯劝酒:“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一作“酒似今秋胜去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还是开怀痛饮,莫辜负这大好秋光和杯中酿。以功名之虚无,对美酒之可爱,本于晋人张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之语(见《世说新语。仕诞》)。古人咏重九,常由美酒而兼及黄花,作者沿用此法,却又翻出新意。他运用拟人手法,借花自嘲。词人老兴勃发,插花于头,而花却笑他偌大年纪还要簪花自娱。其造语则是脱胎于苏轼的两句诗:“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吉祥寺赏牡丹》)词人热爱生活的不服老精神跃然纸上,他并不因处境的拂逆和年事的增高而消沉,相反觉得秋光和美酒都与去年不殊,表现出开朗豁达的胸襟。
这首词“以诗为词”的创作方法,从遣词造句到意境格调都体现出诗的特点。这首词不借助景物渲染,而直抒胸臆,风格豪放中有峭健。 |
|
秦观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
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
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秦观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题画词。
首句为“妙手写徽真”,点出所题者即是高明肖像画师手画的崔徽像。“徽真”即崔徽的写真像。崔徽真的来历,据元稹《崔徽歌》题下注云:“崔徽,河中府娼也。裴敬中以兴元幕使蒲州,与徽相从累月。敬中使还,崔以不得从为恨,因而成疾。有丘夏善写人形,徽托写真寄敬中曰:”崔徽一旦不及画中人,且为郎死。‘发狂卒。“《歌》中云:”有客有客重丘夏,善写仪容得恣把。“此即”妙手写徽真“所指。
苏东坡曾有题为《章质夫寄崔徽真》的诗,诗中写画中崔徽形象是“玉钗半脱云(发)垂耳,亭亭芙蓉秋水”,十四个字只作大略形容。对此,少游仅这首词的第二句用“水剪双眸点绛唇”七个字概括,写她的眼睛和嘴唇,给人的印象便自不同,如工笔画之于剪影,精细得多了。由此可见,诗词表达上的不同。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江淹《咏美人春游》诗“明珠点绛唇”,是其用语所本。眼睛和嘴唇是最能显示美人神采和情韵的部位。
“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继续实现这幅写真的画面,透露出所画的是半身像,借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的一段文字来增加情趣。《赋》中说,宋玉东邻的女子私慕他,登墙偷望他有三年之久。这个情节自然与崔徽本事无关,不过是由于画像是半身的而想到邻女窥宋,墙头半遮玉体的形象。“疑是”者,非是而似是也。“似是”言二美姿色之近。《赋》中如“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云云,宋玉所借以盛称邻女之美色者,也不妨加之于崔徽,以补充上句的不足。
“谁记当年翠颦”,颦眉承上“酸辛”,绝非写美人的套语,而是反映了画面上的真实。崔徽画像上的神态可不是如宋玉东邻女那样的巧笑迷人,而是眉黛含颦。这是由于崔徽请画师丘夏写真时正怀着悲苦的心事,画师又作了精确的反映。“往事已酸辛”一句,与东坡《章质夫寄惠崔徽真》诗中的“当时薄命一酸辛”,辞意皆合。这两句词把崔徽的身世遭逢作一提挈。她的一段辛酸史既成往事,谁复省记,唯有这一幅写真留下,言下之意,感慨无穷尽。
最后词人笔锋一转,写赏鉴了画像后的感受:“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面对如此美艳绝伦的人物,如此高妙传神的画笔,观赏之后还有什么“堪恨处”呢?“无情”云者,盖即是如东坡前题诗中所谓“丹青不解语”,谓画上美人,虽是极妍尽态,可惜不是真人,不通情愫吧。紧接着,词人以拗折之笔挽转一句,说“任是无情也动人”!全用晚唐罗隐《牡丹花》诗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不解语”的牡丹花,“少口气儿”的美人图,都是“无情也动人”。
全词以“妙手写徽真”破题,以下都是从画上真容著笔。词中借用前人诗句,抒自己的感受,点化之妙,是见词人功力。 |
|
李珣——《南乡子》
【年代】:唐
【作者】:李珣——《南乡子》
【内容】:
乘彩舫,过莲塘,
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花偎伴笑,
争窈窕,竞折田荷遮晚照。
【作者】
李珣字德润,梓州(今四川三台)人。据《茅亭客话》载:其先世为波斯人。其妹为王衍昭仪。珣是五代前蜀秀才,事蜀主王衍,国亡不复仕。李珣有诗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多感慨之音。他的词,《花间集》收录37首,《全唐诗》收录54首。词风清新俊雅,朴素中见明丽,颇似韦庄词风。《历代词人考略》说他“以清疏之笔,下开北宋人体格”。
【注释】
彩舫:结彩小舟。
窈窕:姿态美好。
团荷:圆形荷叶。
【赏析】
李珣共有《南乡子》词17首,描绘南国水乡的风土人情,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民歌风味。这是其中的一首,写的是南国水乡少女的一个生活片断。莲塘泛彩舟,棹歌惊睡鸳,游女带香,竞折团荷,笑遮晚照而犹不忘自呈其姿容。
词将时令景物、人物动态写得句明字净,绘声绘色,引人入胜。诗人对南国水乡风物人情的热爱,充溢字里行间,读来饶有兴味,颇耐咀嚼。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咏南荒风景,惟李珣《南乡子》词有17首之多。荔子轻红,桄榔深碧,猩啼暮雨,象渡瘴溪,更萦以艳情,为词家特开新采。
况周颐《蕙风词话》:绝无曲折,却极形容之妙。
周草窗《齐东野语》:李珣、欧阳炯辈,俱蜀人。各制《南乡子》数首,以志风土。亦《竹枝》体也。茅暎《词的》卷一:景真意趣。
栩庄《栩庄漫记》:“竞折团荷遮晚照”,生动入画。 |
|
其一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
其二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现代作品: |
|
遥忆盈盈姿,相引上玉楼。
挑灯红袖笑双流。
已是夜深人静话轻柔。
耿耿星河夜,绵绵未成愁。
醒来细味昨相留。
最是娇容初起赖可可。 |
|
窗外雨泠泠,隔江相望凝如冰。
可怜江南花好处,无情,凄绝寒风泪相迎。
黄昏晦暗明,问君为何泪眼迎。
愁起愁落把雨听,零星,泪添黄河花已瞑。
主旨:对往昔不再的感慨。 |
|
人有几何般。富贵荣华总是闲。自古英雄都如梦,为官。宝玉妻男宿业缠。
年迈衰残。鬓发苍浪骨髓乾。不道山林有好处,贪欢。只恐痴迷误了贤。 |
|
秋气绕城闉。暮角寒鸦未掩门。记得佳人冲雨别,吟分。别绪多于雨后云。
小棹碧溪津。恰似江南第一春。应是采莲闲伴侣,相寻。收取莲心与旧人。
主旨:对爱人含蓄的表达想念。 |
|
专辑中文名: 南乡子
艺术家: 朱蕾
发行时间: 2007年
地区: 大陆
专辑介绍:
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在经历了现代文明的洗礼后,如今中国民乐正在与西方音乐的碰撞与交流中飞向世界的各个角落。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它既善于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够抒发气势磅礴的乐章,演奏艺术更是达到令人神驰的境地。
这是一张展现了古筝演奏技巧最高水平的专辑,青年古筝演奏家除了为我们奉献了高超的演奏技巧,更为我们带来了具有细腻情感的听觉体验。专辑中以现代曲目为多,谭盾创作了专辑标题曲《南乡子》。表现形式除了古筝独奏,还包括古筝与萧,古筝与钢琴的协奏曲。
本专辑为青年古筝演奏家朱蕾的最新专辑,为我们营造出唯美的音乐意境,清新畅达,陈情郁郁,意韵深邃,感受古筝带给你浪漫音乐……
新民乐,无尽的遐想!
专辑曲目:
01. 高山流水
02. 南乡子
03. 山的遐想
04. 抒情即兴曲
05. 戏韵
06. 西楚霸王 |
|
|
|
南乡子二 | 南乡子寿 | 南乡子·自述 | 南乡子·落花 | 南乡子·无题 | 南乡子·冬夜 | 南乡子·集句 | 摊破南乡子 | 南乡子商调 | 南乡子无题 | 南乡子端午 | 南乡子九日 | 南乡子醉饮 | 南乡子忆春 | 南乡子集句 | 南乡子春雪 | 南乡子有感 | 南乡子自述 | 南乡子赠行 | 南乡子竹居 | 南乡子春情 | 南乡子夏夜 | 南乡子冬夜 | 南乡子催梅 | 南乡子·乘彩舫 | 南乡子·送述古 | 南乡子和元规 | 南乡子夏日作 | 南乡子二之二 | 南乡子咏秋夜 | 南乡子拨燕巢 | 南乡子二之一 | 南乡子中吕宫 | 南乡子乌衣园 | 南乡子监田渡 | 南乡子送述古 | 南乡子双荔支 | 南乡子白石铺 | 南乡子乙酉九日 | 南乡子五十八字 | 南乡子五十六字 | 南乡子宁都登楼 | 南乡子二十七字 | 南乡子二十八字 | 南乡子五十四字 | 南乡子寿廿一弟 | 南乡子咏棣棠菊 | 南乡子舟中记梦 | 南乡子宿州上元 | 南乡子即席纪游 | 南乡子为处梅作 | 南乡子赋十四弦 | 南乡子中秋无月 | 南乡子寿木状元 | 南乡子和杨元素 | 南乡子除夕又作 | 南乡子甲戌正月 | 南乡子十月海棠 |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 南乡子·诸将说封侯 | 南乡子·新月又如眉 |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 南乡子·刑州道上作 | 南乡子·妙手写徽真 | 南乡子·好个主人家 |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 南乡子·何处望神洲 | 南乡子·晚景落琼杯 | 南乡子·回首乱山横 | 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 南乡子·寒雀满疏篱 | 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 南乡子单调三十字 | 南乡子夜宴燕子楼 | 南乡子次张安国韵 | 南乡子陈南仲生日 | 南乡子用韵赋杨花 | 南乡子答和惠计院 | 南乡子用韵和道辅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 南乡子·送筠州赵司户 | 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 |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南乡子·登京口兆固亭有怀 | 南乡子(二十七字) | 南乡子(五十六字) | 南乡子(二十八字) | 南乡子(五十四字) | 南乡子(五十八字) | 南乡子(单调三十字) | 南乡子(夜宴燕子楼) | 南乡子(催梅) | 南乡子.夜宴燕子楼 | 南乡子(宁都登楼) | 南乡子(冬夜) | 南乡子(夏夜) | 南乡子(寿木状元) | 南乡子(白石铺) | 南乡子(双荔支) | 南乡子(次张安国韵) | 南乡子(集句) | 南乡子(醉饮) | 南乡子(十月海棠) | 南乡子(赋十四弦) | 南乡子(春雪) | 南乡子(甲戌正月) | 南乡子(除夕又作) | 南乡子(监田渡) | 南乡子(春情) | 南乡子(竹居) | 南乡子(送述古) | 南乡子(赠行) | 南乡子(自述) | 南乡子(和杨元素) | 南乡子(有感) | 南乡子(乙酉九日) | 南乡子(中秋无月) | 南乡子(答和惠计院) | 南乡子(为处梅作) | 南乡子(忆春) | 南乡子(乌衣园) | 南乡子(即席纪游) | 南乡子(中吕宫) | 南乡子(二之一) | 南乡子(九日) | 南乡子(无题) | 南乡子(舟中记梦) | 南乡子(寿) | 南乡子(和元规) | 南乡子(用韵赋杨花) | 南乡子(陈南仲生日) | 南乡子(二之二) | 南乡子(端午) | 南乡子(夏日作) | 南乡子(咏棣棠菊) | 南乡子(宿州上元) | 南乡子(商调) | 南乡子(寿廿一弟) | 南乡子(拨燕巢) | 南乡子(咏秋夜) | 南乡子(用韵和道辅) | 南乡子杜陵醉归手卷 | 南乡子重阳效东坡作 | 南乡子和谢潜庵蒋山 | 南乡子和辛稼轩多景楼 |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 南乡子席上劝李公择酒 | 南乡子张子仪席上作 | 南乡子文叔开尊席上作 | 南乡子爱阁赋别二首 | 南乡子初入都门漫赋 | 南乡子双调五十六字 | 南乡子单调二十八字 | 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 | 南乡子庆前冈周氏旌表 | 南乡子池亭新成晚步 | 南乡子自后圃晚步湖上 | 南乡子谢永嘉诸友相饯 | 南乡子九日用东坡韵 | 南乡子赠何彦道侍儿 | 南乡子追和东坡重九 | 南乡子大雪韩叔夏坐中 | 南乡子双调五十八字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 南乡子(双调五十八字) | 南乡子(单调二十八字) | 南乡子(双调五十六字) | 南乡子(和辛稼轩多景楼) | 南乡子(和谢潜庵蒋山) | 南乡子(和韵,己未八月十日郊行) | 南乡子(爱阁赋别二首) | 南乡子(德清舟中和老人韵) | 南乡子(上元马上口占呈应提刑懋之) | 南乡子(杜陵醉归手卷) |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 南乡子(席上劝李公择酒) |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 南乡子(九日黄刚定再索席间作) | 南乡子(重阳效东坡作) | 南乡子(和黄侍郎畴若见贻生日韵) | 南乡子(赠何彦道侍儿) | 南乡子(追和东坡重九) | 南乡子(和张元助通判赋雪) | 南乡子(寄和潘教授元宾喜晴) | 南乡子(文叔开尊席上作) | 南乡子(同韩子东饮汪德召新楼) | 南乡子(尹先之索净圆子词) | 南乡子(张子仪席上作) | 南乡子(九日黄删定再索席间作) | 南乡子(十二首·西南乃产药之地,因此故为名) | 南乡子(寿牟国史·三月二十) | 南乡子(用子和韵送■西归就试。■屡功劝余还家,因一致意) | 南乡子(沈强辅雯上出犀丽玉作胡琴,送元素还朝,同子野各赋一首) | 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 | 南乡子(初入都门漫赋) | 南乡子(大雪韩叔夏坐中) | | | 更多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