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半斤八两
目录
半斤八两 Private Eyes
拼音: bàn jīn bā liǎng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分句;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解释: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资料来源: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例子: 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的,打扮也差不多。(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七回)

谜语: 共计五百克

《半斤八两》
诗人: 歌曲作者 Ge Quzuozhe

No. 3
  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bàn jīn bā liǎng bàn jīn bā liǎng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轻重相等。通常比喻彼此不分上下。较多用于贬义
No. 5
  他胆小,我的胆子也不见得大,正是半斤八两。——叶圣陶《外国旗》
No. 6
  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八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水浒传》第一○七回:“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一幕:“假设我看你这个人,同别的男子,半斤八两,相差不多,那我早就不敢同你亲近啦。”
No. 7
  八两: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一、成语·半斤八两
  注 音
  bàn jīn bā liǎng
  释 义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出 处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示 例
  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的,打扮也差不多。(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七回)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分句;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旗鼓相当、不相上下、平分秋色
  反义词: 截然不同、大相径庭、天差地远
  灯 谜
  共计五百克
  英 文
  as broad as it is long
  典 故
  “半斤八两”一语出自16进制的古衡器流行时期,因古称一斤有16两(沿用至50年代),故形容“半斤”和“八两”毫无区别。
  中国古称一斤有16两,每一两就是一颗星,16两就是16星。它们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组成。买货人如把东西称给人家旺旺的,就得足了星(特别是福禄寿)。
二、电影·半斤八两
基本信息
  电影片名:《半斤八两
  英文片名:《The Private Eyes》
  片长:94分钟
  年份:1976年
  类型:喜剧
  地区:中国香港
  语言:粤语
  色彩:彩色
  混音:单声道
  级别:Sweden:15 Hong Kong:IIA
  摄制格式:35毫米
  洗印格式:35毫米
  制作公司:香港嘉禾电影有限公司
  发行公司:香港寰亚电影发行公司
演职员表
  导演:许冠文
  编剧:许冠文
  演员:
  许冠文饰Joseph Wong
  许冠杰饰Lee Kwok-kit
  许冠英饰Pighead
  赵雅芝饰Jacky
  吴耀汉饰Police Officer
  石 坚饰Gang Leader
  朱 牧
  洪金宝
  高 雄
  制作人:邹文怀
剧情介绍
  简要版本
  许冠杰从小习武,并不甘心在汽水厂的流水线上做工,遂辞职来应聘做私家侦探。万能私家侦探社的社长许冠文刻薄寡恩而又自视甚高,却经常接手一些小打小闹的案件,他并不对许冠杰的到来感兴趣。社长许冠文在路中误以为邻人偷了他的钱包,遂将其暴打,后发现是误会。邻人报警,社长许冠文与许冠杰狼狈逃命,在躲藏中,社长许冠文觉得许冠杰身手敏捷,遂答应他来上班。剧院老板遭强人打劫,找社长许冠文帮忙。社长许冠文和许冠杰来到剧院,发现打劫的正是坚叔一伙,他们专以打劫为生,曾经就和许冠杰交手过,如今正是狭路相逢。社长许冠文与他们斗智斗勇,合许冠杰之力将他们制服,送到了警署,获得了表彰。而经过这一次历险以后,社长许冠文也改变了对待下属的态度,侦探社从此以后亲如一家。
  详细版本
  香港之晨, 高高`水泥森林'之间狭窄的天空, 响起主题歌.
  伴随歌声, 画面出现香港闹市车水马龙景象, 俯拍街头奔走的搬运小贩等下层人民, 以及天桥上挤拥着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及桥下飞驰的车流.
  一男人双手扶着两袋活鹅在候车, 一彪形大汉走近叫他入巷.巷子末端拐弯处, 一群匪徒正将一群男女剥光衣服, 搜刮财物, 带鹅男人也被如法炮制.匪首叫将各人衣服搞乱, 然后率众匪由小巷窜出, 截停一辆小巴.众匪上车.李国杰随后赶到, 也上了车.李与彪形匪徒并坐后座.匪用力威胁, 要他拿出钱物, 李以迅速身手制服匪徒, 并安然下车.
  李国杰在万能侦探社门口, 特意穿起大衣, 并拿一支雪茄点燃, 叼在口中, 才入门见王社长, 王以为他是顾客, 便热情招待并先声明: `谈话每小时200 元, 如以后帮衬, 可以在经费中扣回.'又拿出照片夸耀自己曾与港督握手.但一听到对方是来求职的, 顿现凶相, 问李有何专长, 李既不会照相, 又不会开车, 但他当场表演功夫, 表明他身手敏捷.王不出声, 自行化装出门, 二人在上电梯时, 王被一男人碰了一下, 他发现自己失了钱包, 便穷追那男人, 二人在楼下一家酒店的大厨房内大打出手.男人逃出厨房门时, 被候在门外的李国杰一脚绊倒, 小偷的钱包和王的钱包都被李取到手.当李将钱包交还给王时, 王见他颇有本领, 便答应录用, 当场讲明月薪500 元, 包三顿饭, 每顿餐费不超过2 元, 李无奈答应了.被偷了钱包的男人带了警察来, 展开一场有趣的追逐.王、李二人终被扣返警局.
  超级市场的莫太太来了, 原来她的商场每天被人偷, 天天蚀几千元, 想请王社长如同以前, 捉几个小偷, 杀一儆百.
  王与李同去商场, 果然见一女人穿一件特制孕妇服, 不停把货物放进去, 又见一男人把货物放在脖子上挂着的袋子里.王站在出口, 据那女人所偷货物不断给她记帐, 她到出口处时, 只拿两卷厕纸.但王拿一条长长清单, 要她付120 元.女的说: `有无搞错, 怎要这么多! '王说: `这是连你吃进肚内的一起算.'女人说: `我没带钱呀! '王说: `去警局吃皇家饭不要钱的.'女人身后那个男人想夺路逃走, 被李一拳打倒.二人在商场大打出手.男人终被制服, 王却被打伤了.
  戏院大堂, 观众正入场.
  一匪徒持枪冲入戏院机房, 命令工人停止放电影, 并打开观众厅的电灯, 观众哗然.匪首即带二匪上台.观众还以为是特别节目.匪首宣布: 现在不是停电, 也不是真人上台, 是打劫.观众还以为是表演, 一片笑声.忽然扩音器坏了.机房内匪徒遂乱按开关, 扩音器内传出男女调情对话, 观众哄然.
  忽然布幕落下, 又拉起, 匪徒手忙脚乱, 观众更开心, 匪首大怒, 朝天开枪, 全体观众蹲到椅子下边.匪徒命令观众站起, 用绳子挂着几个袋, 两边拉紧, 如梳子般从一行一行观众面前经过, 匪首命令各人将身上财物放入袋中.
  李在大厅门外发现里边正在进行抢劫, 连忙转入厕所, 却同时放了一响屁, 一匪徒闻声跟踪入厕, 发觉放炸弹之男子已被打晕并被人连同炸弹一起绑在马桶上, 刚要转身, 却被李用厕所的一胶吸盘猛吸在口鼻处, 窒息而晕.李抢了他的枪, 手持胶吸盘从窗口跳到雪糕车顶, 车里彪形匪徒发觉有异, 伸头出来看, 又被吸盘同样闷晕.
  匪首带匪徒撤退, 见彪形匪徒正坐在雪糕车司机位上, 一手指着车尾, 匪徒们便纷纷上车, 关上了门.李将彪形匪徒挪开, 原来那只指着车尾的手, 是李的.李马上开车上警局, 边开车, 边把后边冷藏车的制冷开关开到冰点.匪徒们在车厢内, 全都冻成冰棍.
  车到警局, 众警把僵在车内的匪徒一一抬下车.
  二人回到侦探社所在地, 在走廊, 王发现旁边开了一家`全能私人侦探社'.他急忙推开门, 见李国杰正以他同样的态度和方法同客户谈生意.他上前提出大家合作, 李说: `我为什么要同你合作? 你会的, 我都学会了;但我会的, 你却不会.'一面学王以前的样, 自己拿巧克力吃, 不料王闪电出手, 夺了巧克力.李震惊, 同意大家以五五分帐方式合作.
影片评价
  《半斤八两》是许氏兄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电影,使许冠杰在歌坛影坛都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天皇巨星。
  这部影片一上映就打破了当时的票房纪录,在日本也掀起一阵热潮,79年重映时又创重映卖座记录。在影片中许冠文尖酸刻薄,许冠杰老实英勇和许冠英傻里傻气,三者的人物性格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把一个侦探社发生的故事演绎得让人捧腹不已,被誉为20世纪香港最具讽刺的电影。
  这部电影在人物性格刻画方面相当成功,三兄弟在影片中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接近大众,没有明显的好人坏人之分,有的只是生活中的家长里短。大量讽刺情节的选用,从内容上和当时人的生活都有着强烈的共鸣,反映出了许多人内心的声音。同时配以经典的音乐使得影片更加丰富全面。当时的许冠杰在歌坛影响力巨大,有“歌神”之称,所以在每部片发片之前,都由许冠杰推出一张同名大碟,待主题曲唱至街知巷闻之际再发片,这样的行销战略自然使得影片的销售事半功倍。
关于主演
  “冷面笑匠”是观众送给许冠文的一个特别的称号,或许令观众吃惊的是这位除了主持电视节目从没有拍过电影的人,会在斯文外表和金丝眼镜下蕴藏了如此丰沛的喜剧细胞。1974年,许家三兄弟许冠文、许冠英、许冠杰成立许氏兄弟电影公司。
  1976年,他们合作拍摄了香港喜剧电影的经典之作《半斤八两》,三兄弟齐上阵,这部影片上映后成功地打入了日本、西班牙等国的电影市场。此时的许冠文事业如日中天,在其后几年里自导自演了多部影片,而且屡创票房奇迹。
  许冠文以开放善变的姿态针对观众口味制作的影片,有些笑料针对现实社会的冷嘲热讽十分深刻。1981年,许氏兄弟拍摄了以香港警探为主角的喜剧片《摩登保镖》,这就像是许冠文影片的标志性符号,在香港七八十年代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捧腹或者深省,连珠炮似的语言成为了其辉煌时刻志得意满的象征。那是个“许冠文喜剧”的时代,是个向“冷面笑匠”称臣的时代。
成语词典
  成语名称 半斤八两 汉语拼音 bàn jīn bā liǎng 成语释义 八两: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师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宋·释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踏着秤锤硬似铁,八两元来是半斤。” 使用例句 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七回
佛教百科
  【半斤八两】 (杂语)言轻重相等也。五灯会元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又曰:“一个重半斤,一个重八两。”
英文解释
  1. :  Fifty-fifty,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2. n.:  It's as broad as it is long.,  be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dozen,  little better [less] than,  It is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half a pound of one and eight ounces of the other; tweedledum and tweedledee
  3. v.:  not much to choose between the two,  tweedledum and tweedledee
  4. adv.:  upsides
近义词
恋恋不舍, 不相上下, 不分高低, 并为一谈, 毫发不爽, 相差无几, 不解之缘, 藕断丝连, 旗鼓相当, 平分秋色, 依依不舍, 如影相随, 唇亡齿寒, 一模一样, 神肖酷似, 平起平坐, 毫无二致, 互为表里, 共为唇齿, 纠缠不清, 牵扯不清, 棋逢对手, 脉脉相通, 藕断丝联, 藕断丝长, 藕断丝不断, 不分胜负, 如出一辙, 如胶如漆, 一律平等, 相去无几, 铢两悉称, 依依惜别, 留连不舍, 铢两相称, 平局
反义词
势成骑虎, 卯是卯, 另一码事, 天堂地狱, 天壤之别, 天差地别, 天差地远, 天渊之别, 寡二少双,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丁一卯二, 丁一确二, 丁是丁, 丁是丁,卯是卯, 不可同年而语, 不可同日而语, 不可比拟, 不知所措, 举世无双, 众口难调, 当世无双, 判若天渊, 判若云泥, 出类拔萃, 出羣拔萃, 前所未有, 秀出班行, 绝伦, 绝顶, 网游之独步天下, 独步天下, 独步一时, 独擅胜场, 莫衷一是, 见仁见智, 骑虎难下, 超尘拔俗, 超凡入圣, 超群出众, 超群拔类, 超轶绝尘, 迥然不同, 进退失据, 进退两难, 进退为难, 进退维谷, 霄壤之别, 霄壤之殊, 金鸡独立, 来而不往, 栋梁之材, 欲罢不能, 没衷一是, 无可比拟, 无与伦比, 无所适从
包含词
新半斤八两阿兴阿黄半斤八两半斤八两(1976)(许冠杰全集)
半斤八两 词: 曲: 主唱:黄家驹 我吔呢班打半斤八两词曲主唱黄家驹我吔呢班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