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唐代位於今雲南及四川西南的烏蠻六個部落的總稱﹐即蒙雋詔﹑越析詔﹑浪穹詔﹑邆睒詔﹑施浪詔﹑蒙捨詔。"詔"義為王或首領。其帥有六﹐因號"六詔"。唐開元二十六年後﹐蒙捨詔並吞其他五部﹐因其在五部南(今巍山縣南境)﹐史稱南詔。其地在今雲南及四川西部。唐元稹《蠻子朝》詩"西南六詔有遺種,僻在荒陬路尋壅。"後用以稱雲南。 |
|
唐 代位於今 雲南 及 四川 西南的 烏蠻 六個部落的總稱,即 蒙雋詔 、 越析詔 、 浪穹詔 、 邆睒詔 、 施浪詔 、 蒙捨詔 。“詔”義為王或首領。其帥有六,因號“六詔”。 唐 開元 二十六年後, 蒙捨詔 並吞其他五部,因其在五部南(今 巍山縣 南境),史稱 南詔 。其地在今 雲南 及 四川 西部。 唐 元稹 《蠻子朝》詩:“西南 六詔 有遺種,僻在荒陬路尋壅。”後用以稱 雲南 。 宋 陸遊 《晚登橫溪閣》詩:“瘴霧不開連 六詔 ,俚歌相答帶 三巴 。” 清 陸元輔 《送文介石學博歸滇南》詩:“ 三江 日月孤臣老, 六詔 風煙萬裏歸。” 呂志尹 《過黔楚界喜晴》詩:“ 六詔 鄉關常恨別, 三湘 春水無情流。”參閱《舊唐書·南蠻西南夷傳》、《新唐書·南蠻傳上》。 |
|
六詔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