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安徽 >蕪湖 >繁昌縣 > 人字洞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人字洞投訴電話蕪湖市旅遊投訴電話:0553-3817720
  安徽省旅遊投訴電話:0551-28217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人字洞位於癩痢山南坡,海拔高度100米,是一處發育在三疊紀岩層中經水溶蝕形成的洞穴,是早期人類較為理想的生息場所。從已暴露的一個側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洞穴內的堆積情況:厚達40多米的堆積分上、中、下三部分,上段含化石碎骨,中段含石製品、骨製品和豐富的脊椎動物化石,下段含少量小哺乳動物化石。
  繁昌人字洞舊石器遺址發現於1998年5月,因其從正面看酷似“人字型”而得名。經過三年多的挖掘,考古學家在這裏發現了7000多件更新世早期的哺乳動物化石標本,300多件石骨器製品。據瞭解,在已出土的石骨器製品中,有十多件骨製品有加工痕跡,專傢推斷,這些石骨器應是古人類製作的工具。
  經過古地磁測定和現場觀測,專傢認為,繁昌人字洞遺址應該是距今約200到240萬年的更新世早期人類活動遺址,是歐亞大陸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活動聚集點。
  1998年9月至11月,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及安徽省考古部門組成的發掘隊,對人字洞進行了首次發掘,在面積近50萬平方米、厚達16.7米的遺址上、中段堆積中,共發現早更新世早期石製品30多件、骨製品10多件和各類哺乳動物化石60餘種。出土的石製品有石核、石片和颳削器。其打製方式均采用最原始的錘擊法。所用石料以黑色鐵礦石為主,約占總數的85%,其次有燧石、石英片麻岩等共計近10種。石料的多樣性是判斷人工製品的重要標準之一。出土的10多件骨製品上的打擊點甚至極其細緻的修理疤痕都清晰可見。經專傢鑒定,確認是早期人類文化遺物。在慶賀著名古人類學字賈蘭坡院士90華誕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人字洞遺址出土的石製品和骨製品得到了日本、韓國等國傢及國內專傢的一致肯定。
包含詞
人字洞遺址繁昌人字洞繁昌人字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