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陽光是造成肌膚老化與形成皮膚表面斑點的主要因素,哪怕是春天,如果任由陽光曝曬十分鐘,皮膚就會早衰十天。衹有做好防曬,有效預防黑色素的産生,曬不黑、曬不傷,才能時刻保持青春潤澤。 防曬霜的作用原理是將皮膚與紫外綫隔離開來。年年都講防曬,但你真的瞭解所有的防曬知識嗎?毋庸置疑,防曬的觀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中國女性所認可。vichy在2003 年曾經對上海女性做過一次普查,已經有高達69%的女性在夏季使用防曬産品,而且平均每周使用6次。今年各大品牌紛紛推出高防曬值的新産品,哪怕僅僅是將原有産品的防曬值增加,都可見對於防曬霜市場的重視程度。
【為什麽要防曬】
日光中的紫外綫光譜是在100-400nm波長範圍,可分為3個波段,即波長為100-290nm的短波紫外綫(uvc),波長為290-320nm的中波紫外綫(uvb)和波長為320-400nm的長波紫外綫(uva)。
不同波長的紫外綫,穿透皮膚的深度是不同的。uvc為角質層反射和吸收,衹有小部分穿透到表皮淺層。但由於uvc通過大氣層時,大多被臭氧層所吸收而不能到達地球表面,因此基本不會對人體皮膚構成危害。uvb也是大部分被表皮吸收,小部分達到真皮淺層,是皮膚損傷的主要波段。它具有緻癌性,但能被厚雲層,衣服及玻璃阻斷。uva小部分被表皮吸收,大部分可透入真皮,深達真皮中部。uva在夏天的中午到達地球表面的量要比uvb多100倍,可以穿透表皮達真皮而致真皮損傷,因此是主要的紫外綫致病光譜。
紫外綫對皮膚有哪些傷害
1.使黑色素合成增加。可導致色素沉着,如黑斑,雀斑,黃褐斑等各種色斑的增多,增大,變深。
2.角質形成細胞增生,真皮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破壞。可導致皮膚肥厚,鬆弛,粗糙和形成皺紋。
3.毛細血管擴張,可産生紅斑。
4.皮膚免疫功能下降。可形成皮膚癌或癌前病變,如光綫角化病,鱗狀細胞癌,黑素瘤等。 |
|
防曬霜是通過無機和/或有機活性成分起防曬作用的。
無機防曬成分通常是氧化鋅、氧化鈦等無機物,它們可以反射和散射紫外綫輻射;有機防曬成分通常是omc(octyl methoxycinnamate )、羥苯並唑(oxybenzone),它們可以吸收紫外綫輻射,把輻射能量轉化成熱能。許多防曬霜同時保護皮膚不受到兩種紫外綫(uva,uvb)的傷害。uva和uvb對皮膚會造成不同的傷害。除了美容問題外,紫外綫還會造成更多的問題,最嚴重的就是皮膚癌!
從另外一個角度說:通過對光的反射和吸收兩種機製起作用。一般無機物是反射作用,有機物是吸收作用。最常見的紫外綫化學吸收物質是paba(對氨基苯甲酸,para-aminobenzoic acid),paba吸收uvb。如果您的皮膚敏感,應該謹慎使用含有paba的防曬劑,因為paba容易導致敏感肌膚發紅和過敏。其它的吸收紫外綫的有機物還有:
肉桂酸(cinnamates),吸收uvb;
苯甲酮類(benzophenones),吸收uva;
臨氨基苯甲酸或脂(anthranilates),同時吸收uva和uvb。
根據波長的不同,紫外綫分成三種:
uva:這是波長最長的一種紫外綫,不被大氣層頂端的臭氧層吸收,可以穿透皮膚表層,比uvb更能深入皮膚;
uvb:導致皮膚日光灼傷,大部分uvb被臭氧層吸收;
uvc:uvc會被大氣層幾乎完全吸收,衹有極少的情況會上我們碰上。 |
|
防曬霜分為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兩種
▲物理防曬,顧名思義,就是利用物理學原理,這種防曬霜的原子微粒是片狀的,當在臉上塗開的時候,就象鏡子一樣,反射陽光,達到防曬的目的。 二氧化鈦和氧化鋅就都屬於物理性防曬成份。它們可以在皮膚上形成保護膜,使得紫外綫無法穿透皮膚表面,兩者皆可提供周全的uvb防護,其中以氧化鋅更能阻絶uva。典型的物理性防曬成份呈白色、糊狀,且在接觸到水以後變成藍色。但是這一類産品也有一定局限:對於膚色較深的人來說,其潤色效果可能不太自然;對於膚質較幹的人來說,不夠滋潤;不適合做全身防曬;必須使用卸妝産品幫助卸除幹淨,等等。
▲化學防曬,就是用化學成分來防曬,這種防曬霜是利用吸收的原理來防曬,為一種透光物質,可吸收紫外綫,使其轉化為分子振動能或熱能達到防曬的功效,如對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肉桂酸等。塗在臉上後,原子吸收陽光,以防止陽光接觸皮膚。 理論上,物理防曬要好於化學防曬,但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是化學防曬的。 |
|
■趕在夏季到來前選擇一款合適的防曬霜,讓嬌嫩的肌膚免受陽光的炙烤,實在是愛美女性的頭等大事。那麽,到底該如何選擇防曬霜?
1、建議在購買防曬霜前做一次準確的皮膚測試。油性肌膚應選擇滲透力較強的水性防曬用品;幹性肌膚應選擇霜狀的防曬用品;中性皮膚一般無嚴格規定,用乳液狀的防曬霜則適合各種皮膚使用。
2、計算一下spf值。一般說來,spf指數越高,所給予的保護越大。一般環境下,普通膚色的人以spf8至12為宜;皮膚白皙者建議選用spf30的防曬霜;對光過敏的人,spf值選擇在12至20間為宜。
3、瞭解不同防曬霜的適用人群。不同的防曬産品有不同的適用對象,最好的辦法是在購買之前,先在自己的手腕內側試用一下。10分鐘內如果出現皮膚紅、腫、痛、癢現象,則說明自己對這種産品有過敏反應,可以試用比此防曬指數低一個倍數的産品。如果還有反應,則最好放棄該品牌的防曬霜。
■具體介紹
▲一、根據膚質選産品
油性皮膚如何選擇防曬霜? 防曬霜的選擇:滲透力較強的水劑型、無油配方的防曬霜,使用起來清爽不油膩,不堵塞毛孔。千萬不要使用防曬油,物理性防曬類的産品慎用
痘痘型皮膚如何選擇防曬霜?
防曬霜的選擇:與油性皮膚相同,選擇滲透力較強的水劑型、無油配方的防曬霜,但是當痘痘比較嚴重,發炎或者皮膚破損,就要暫停使用防曬霜,出門時候衹能采用遮擋的物理方法防曬。
幹性皮膚如何選擇防曬霜?
防曬霜的選擇:所以幹性肌膚一定要選用質地滋潤,並添加了補水功效以及增強肌膚免疫力的防曬品,現在很多防曬品已經增加了防曬以外的補水、抗氧化功效
敏感性皮膚如何選擇防曬霜?
防曬霜的選擇:安全起見,推薦選擇專業針對敏感性膚質的護膚品牌的防曬品,或者産品說明中明確寫出“通過過敏性測試”、“通過皮膚科醫師對幼兒臨床測試”、“通過眼科醫師測試”、“不含香料、防腐劑”等說明文字,最好選擇物理性防曬品。
小貼士:最好的辦法是在購買之前,先在自己的手腕內側試用一下。10分鐘內如果出現皮膚紅、腫、痛、癢,說明自己對這種産品有過敏反應,可以試用比此防曬指數低一個倍數的産品。如果還有反應,則要放棄這個品牌的防曬霜。
▲二、挑選適合的spf值
spf值在防曬霜中的含義?
現在市場上許多防曬霜都標有spf數值,促銷小姐會告訴您這個值越高,防曬效果越強。那麽spf究竟有什麽含義呢。spf是防曬係數(sun proteetion factor)的英文縮寫,表明防曬用品所能發揮的防曬效能的高低。它是根據皮膚的最低紅斑劑量來確定的。
皮膚在日曬後發紅,醫學上稱為“紅斑癥”,這是皮膚對日曬作出的最輕微的反應。最低紅斑劑量,是皮膚出現紅斑的最短日曬時間。使用防曬用品後,皮膚的最低紅斑劑量會增長,那麽該防曬用品的防曬係數spf則為:spf=最低紅斑劑量(用防曬用品後)/最低紅斑劑量(用防曬用品前)
假設某人皮膚的最低紅斑劑量有15分鐘,那麽使用spf為4的防曬霜後,理論上可在陽光下逗留4倍時間(60分鐘),皮膚纔會呈現微紅;若選用spf為8的防曬霜,則可在太陽下逗留8倍時間(即120分鐘),依此類推。
spf是目前國際上較廣泛采用的表徵防曬用品防曬功效的指數,國外一般采用人體皮膚試驗或其它方法確定。目前我國還未建立測定spf值的標準。本次試驗采用國際上另一種評價防曬用品防曬功效的方法——光譜法。它通過測定表徵樣本吸收和反射紫外綫能力的吸光度值(od),來評價防曬品的防曬功效。
▲ 三、 挑選防曬産品5項法則
◆a.選擇清爽型的防曬用品,挑選時也最好先在自己的手腕內側試用一下,10分鐘內如果出現皮膚紅、腫、痛、癢的話,說明你對該産品有過敏反應,可以試用比該防曬指數低一個倍數的的産品,如果還有過敏反應的話,你就衹能放棄選擇這個品牌的防曬霜了。
◆b.選擇清爽防曬品,除應認清外包裝上的oilfree(不含油脂)的標識外,掌握一些小的識別技巧也很重要。可將所選中的防曬産品輕塗在手背或虎口處,若皮膚能很快吸收,無黏膩感、增白感,且沒有光光的油亮感,感覺清爽濕潤,就基本可以認定是一款合格的清爽防曬品。
◆c.由於油脂分泌的不同,膚質會有所改變,應再做一次膚質檢測。油性的肌膚宜選擇潔力較強的泡沫潔面用品和滲透力較強的水性防曬用品;幹性肌膚宜選擇乳性的潔面用品和霜狀的防曬用品;中性皮膚的選擇性較為廣泛。乳液狀、噴霧狀的防曬霜基本上適合各種膚質使用。
◆d.針對肌膚較油容易長青春痘的人,應該要選擇使用起來清爽不油膩的乳液狀産品,千萬不要使用防曬油、隔離霜類的防曬品,要特別註意産品有無標示non-comedogenic(意思是不會造成粉刺)。
◆e.若平時有服用降血壓藥或減肥藥、鎮定劑者,應使用防曬係數較高的防曬品,因有服用此藥劑者皮膚容易對光過敏,故要提高防曬係數。
【購買防曬霜的兩個指標】
購買防曬霜要註重兩個指標,一個是spf(sun protection factor),防曬指數;一個是抗水性能。
spf是根據防曬劑對uvb的作用而設計的,雖然很高的spf數值意味着對uvb的防護時間更長,但是並不代表對uva有同樣的作用。如果需要同時防護uva和uvb,應當考慮購買“廣譜”的防曬劑;
防曬劑的抗水性能越來越受到重視。因為汗水、海水、遊泳池水等都是我們要面臨的問題,對於室外運動、旅遊愛好者來講,防曬劑的抗水性能非常重要。
按照美國皮膚科學會的說法,1個spf值可以在陽光下保護皮膚不受日光傷害10分鐘,因此,spf為15的防曬劑可以保護我們150分鐘。
現在經常聽到說1個spf可以保護皮膚15分鐘的說法,為了更加有效的考慮,我們建議大傢1個spf相當於10分鐘保護的說法。
使用防曬霜不要像使用嚴霜那樣節省,每次用量可以大一些。在出門到陽光下(水中)活動的前30分鐘使用防曬霜,這樣可以讓有效成分在面部充分滲入。 |
|
1.陽光弱、暴曬時間短的時候:先清潔皮膚;用化妝水;如果是幹性皮膚,適當抹一點潤膚液;擦spf15左右的防曬霜。
2.陽光猛、暴曬時間長的時候,除了以上幾個步驟外,要擦spf15以上的防曬霜,每兩個小時補擦防曬兩用粉餅。
3.塗防曬霜時,千萬不要忽略了脖子、下巴、耳朵等部位,小心造成膚色不均。
4.如汗水衝掉了防曬品,應每隔幾個小時再塗一遍。
5.即使做好了防曬措施,但如果陽光很強烈,夜裏最好還要使用曬後護理品。 |
|
加州大學riverside分校研究小組的化學家們發現,當我們外出塗抹防曬霜時,除非頻繁塗抹,否則反而對皮膚有害。
暴露在陽光下皮膚細胞會吸收紫外綫輻射,産生有害的氧化物。這些化合物活性很強,會導致肌膚的“氧化性損害”。具體地說,活性氧化物可以破壞細胞壁、脂肪膜、綫粒體及dna等細胞組織,最終損害肌膚,加速老化。
塗抹防曬霜後,一些被稱為紫外吸收劑的分子會消減穿透肌膚的紫外綫輻射。但是,一段時間之後這些吸收劑又會滲透到表皮以下,導致內部組織受到輻射威脅。
化學係資深科學家凱瑞m 漢森(kerry m. hanson) 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認為,三種常見的紫外吸收劑(辛基甲氧基桂皮????類 (octylmethoxycinnamate) ,苯甲酮類 (benzophenone-3) 和辛-水楊酸 (octocrylene) )暴露於紫外綫照射下自身就會産生活性氧化物,增加對皮膚的氧化性損害。但是這些吸收劑都是被美國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而廣泛使用的防曬霜成分。研究發現:衹有當紫外吸收劑滲透進皮膚時,纔會産生那些額外的活性氧化物;滲透後的防曬霜會失去吸收紫外綫的能力。他們的研究結果會刊登在即將出版的《自由基生物學與醫學》雜志中。
漢森(hanson)教授說,“防曬霜要正確使用才能防止曬傷,比如均勻塗抹在皮膚上是具有保護作用的。但是,我們的研究數據顯示,如果防護面積不夠,防曬霜中的紫外吸收劑滲入表皮層會起到相反作用。兩個可能的解决方法:一是使用一些高級的防曬霜,確定吸收劑衹存在於皮膚表面,減少紫外誘導産生的活性氧化物。另外,就是將紫外吸收劑和抗氧化劑混合,利用抗氧化劑降低紫外誘導活性氧化物在皮膚中的濃度。”
漢森(hanson)和其他研究者將防曬霜塗抹到真皮模型組織上,測試防曬霜滲透過程和活性氧化物在表皮深處的濃度。利用雙光子熒光顯微鏡,他們檢測分子探頭的熒光特性變化,判別表層下活性氧化物的産生過程。他們證實,當防曬霜滲入時皮膚中會産生活性氧化物。
近95%的肌膚老化與紫外照射有關。人類整個生命周期中90%的紫外輻射來自18歲之前。紫外綫a可以穿透表皮,達到肌膚深處的真皮組織。
“目前給大傢的最好建議就是要使用防曬霜,並且經常塗抹。皮膚癌基金會(skin cancer foundation) 建議每兩個小時就要塗抹一遍,特別是出汗或遊泳之後防曬霜會被衝洗掉,及時塗抹更為重要。也就是說,盡量避免已經滲入的紫外吸收劑再與任何紫外輻射發生反應,減少活性氧化物産生的可能性。” 加州riverside分校化學係剋裏斯多弗?巴丁(christopher bardeen)副教授解釋道。當然,該項研究還在進一步推進中,機理及根本解决辦法還有待探討。 |
|
■我每天白天都在辦公室待着,也需要防曬嗎?
當然了,防曬是每天要做的功課。你要知道引起皮膚衰老的 uva紫外綫具有很強的穿透性,它可以穿透玻璃、穿透雲層而直接進入皮膚真皮層,對皮膚造成直接的傷害。所以說在辦公室同樣要塗抹防曬霜,衹不過選擇那些質地輕薄些的防曬霜或者是隔離霜就可以了,也可以選擇具有保養功能的防曬日霜,一般spf15/ pa+就足夠了。需要強調的是,防曬霜或者隔離霜並不能阻擋電腦輻射,消除輻射的最重要手段是做好每天晚上的清潔工作。
■近些年防曬霜上除了spf的字樣之外,又出現了pa的字樣,請問它是什麽意思?
現在的防曬品,往往會看到“pa”這兩個字母。目前的科學已經證實uva-1是導致肌膚老化的兇手,所以日本科學家就研發了專門抵擋uva-1的防曬品,並以 “+”來表示防禦強度。pa正確的說法是protection of uva-1,它的程度是以+,++,+++三種強度來標示,“+”字越多,防止 uva-1的效果就越好。
■今年我還看見了spf 30+字樣的防曬産品,這又代表什麽呢?
spf30+是表示高於spf30的産品,這主要來自於中國衛生部2003年的一個新規定:為了防止盲目飆升spf值的行為,所有spf30以上的防曬産品均不標明具體的防曬值,而一律以spf30+表示,在此規定發佈之前通過檢驗的産品仍維持原來的標示方式。所以以後購買此類産品之前最好嚮專櫃人員咨詢清楚具體情況。
■ 海邊防曬至少要達到多少防曬值?辦公室要多少?
去海邊塗抹的防曬霜肯定要比辦公室的防曬指數高,一般應該在spf30 / pa++以上,而且應該是防水型的,還要塗勻塗厚。而在辦公室,spf15/ pa+就足夠了。當然,在陽光灼熱的夏天,如果你上下班途中會遇到強烈的紫外綫,最好還是選擇spf25/ pa++的防曬産品。
■ 下海後每隔多長時間補一次防曬霜?是否每次下水後都需要補一次?
準確地說,下海遊泳,每次上岸後都應補擦一次,如果沒有被海水衝刷掉,至少每隔兩個小時也要重新擦一次。
■ 身體與臉部是否要用不同的防曬霜?
其實沒有嚴格的區別。一般如果專用防曬霜上沒有特別標明的話,身體和臉部可以通用。衹是如果你準備下水玩耍的話,的確需要使用專門為身體準備的防曬霜——能防水防汗,又不容易衝刷掉,而這樣的産品不適合臉部使用。
■幾種不同質地的防曬産品(防曬油、霜、液)特點是否不同?是否防曬油的防水會好一些?
現在防曬産品的質感與前些年大不相同了,一般質地非常清爽輕薄,即使是 spf50的産品也不會有厚重的感覺。防曬産品還是以“霜狀”最為普遍,噴霧式的液狀産品使用起來比較清爽而且方便,而油或膏類的産品一般具有很好的防水防汗效果,但塗在臉上會感覺到明顯的不舒服,一般用於身體較多。
■ 防曬粉底、防曬隔離霜、防曬霜各自不同的適用範圍是什麽?
如果你是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又需要化淡妝示人,防曬粉底是很方便的選擇,補妝也很容易;如果不喜歡粉底又想適度改善一點膚色,帶有輕微潤色功能的防曬隔離霜可以滿足需要;如果你身處完全不需要任何化妝的場合,或者白天會接觸到強烈的陽光,那最好使用指數適當的防曬霜。至於防曬霜和防曬隔離霜的區別,主要在於隔離霜一般都有修正膚色功效,而且有幫助粉底更加容易上妝的功能。
■ 我知道防曬霜幾個小時後就會失效,那我化了妝如何補防曬?臉上有很多汗黏糊糊的怎樣補防曬?
要知道補防曬可是一門學問呢!很多女孩都知道補防曬,但她們往往是直接往臉上抹了一層又一層的防曬霜,結果可能會“補”出可怕的脂肪粒!我們告訴你幾個補防曬的小竅門:化了妝後可以先用紙巾輕輕擦去汗水和油脂,或者僅僅用吸油紙吸去油脂,然後用防曬粉餅來補妝;如果臉上汗和油很多,那麽務必先用卸妝濕紙巾擦去汗水和油膩,然後補防曬霜,也可用補水噴霧將臉部清潔後再補。
■ 兒童也需要防曬嗎?
兒童防曬非常重要。兒童在8~9歲以前,皮膚沒有發育成熟,抵抗紫外綫的能力還很弱,而且往往在陽光下停留的時間很長,據估計,照射在兒童身上的紫外綫數量比成人多三倍。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皮膚日曬時間越長、越頻繁(特別是在兒童時期),成人以後患皮膚癌的風險也越大。
■ 我很怕曬黑,所以想曬後立即用美白麵膜,這樣可以嗎?
我曾經見過身邊的朋友這樣做了,結果皮膚産生了紅疹等敏感現象。這是因為曬後的肌膚非常缺水,而且多少有一些炎性反應,所以當你把酸性的美白麵膜敷在臉上時,等於加大了引至敏感的機會。正確的做法是曬後立刻用補水面膜,尤其推薦使用啫喱狀的或者是紙膜式的補水面膜,如果有條件的話在冰箱裏面冷凍一下效果更好。曬後的缺水肌膚得到降溫和水分補充後,自然會恢復角質層的健康狀態。至於美白程序,等皮膚完全穩定後再用也不遲。
■ 是不是越熱紫外綫越強烈?
紫外綫不會發熱。例如爬山,越往上,山風越涼,人甚至感到寒冷,但這時的紫外綫非常強烈。也就是說,每往上1000米,紫外綫就增強10%。同樣道理,在大海上海風讓你感覺涼爽,然而那個時候的紫外綫已達到極強的程度,所以不要因為待在涼爽的地方不發熱就忽略防曬。
■ 聽說最佳的防曬霜是t 恤衫,是這樣嗎?
一件普通的t恤衫勝過任何防曬霜,spf值大約為15~30,的確可以隔離95%的紫外綫光,但要記住衣服濕了之後便失去防曬的功效;另外,t恤擋不住的地方還是需要防曬保護。如果外出遊玩,一件長袖t恤衫、一頂巴拿馬草帽或是一頂小草帽,再塗上spf30/ pa+++的防曬霜,就是一套安全組合了。
■ 多雲的天氣我還用塗防曬霜嗎?
雲層對uva紫外綫來說,幾乎起不到任何的隔離作用,所有的uva紫外綫都能穿透雲層,也就是說90%的紫外綫都能穿透雲層,惟有昏暗時那種厚厚的積雨雲層才能阻止部分紫外綫,所以多雲天氣最好也用spf10-15的産品。
■ 我的皮膚已經曬得夠黑了,是否就不用再防曬了呢?
皮膚曬後會呈棕黃色,這表明皮膚進入自我保護狀態——皮膚的增厚和黑色素的産生是皮膚自我保護的表現。但黑色素衹能部分吸收紫外綫uvb,起到隔離作用,使肌膚不受損傷,卻沒有吸收紫外綫uva的功能,所以即使是曬黑的皮膚也同樣會受到uva的傷害,同樣需要防曬。
■ 我在購買防曬霜之前,應該從哪幾方面來考慮?
一般人在購買防曬産品時,多以防曬係數(spf)來選擇,這樣其實並不全面。在購買之前,要考慮到自己的工作性質、生活習性、膚色深淺、年齡等多方面的因素。舉例來說,長期處於室內的辦公室女性,spf 15的係數是夠應付,若是常在外面奔波的,最好選擇spf20以上,而如果喜歡從事水上運動的話,防曬係數必須提升至spf30甚至更多;另外,膚色白皙的人,最好也選擇spf 25以上的防曬品,以防止斑點的産生;而如果皮膚偏深偏黑,平日使用spf 15的産品就可以了。
■皮膚被曬傷,聽說等到秋天後再護理效果纔好,是這樣嗎?
曬後護理最好能在日曬的當天甚至當時進行,時間越早,肌膚受損的程度就越小。陽光會使肌膚的水分大量流失,造成肌膚表皮粗糙,因此“保濕和鎮靜”是曬後護理的重點。如果能在曬後的第一時間做好曬後護理,不僅可減輕肌膚紅腫灼熱的反應,還有利於減緩紫外綫的傷害。冰塊、涼水澡、補水凝露是曬後護理的好方法。
■紫外綫的傷害會纍加,真是這樣嗎?
我們皮膚的記憶係統會記錄每次陽光對皮膚的傷害程度,並逐漸纍加。隨着暴露在陽光下時間的增加,皮膚中的陽光能量也逐漸被消耗,最終將無法保護我們的皮膚。一般在20歲的時候,就會消耗50%的“陽光本錢”。由於個體的差異,每個人皮膚中陽光本錢消失的速度各不相同。
■每天早上用防曬面霜,然後用防曬粉底,最後用防曬粉餅,這樣纔覺得做好了充足的防曬準備。這樣做對嗎?
如果你以為你用一個spf20的日霜加上一個spf15的粉底能達到 spf35的防曬效果,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這種做法不光會增加肌膚的負擔,而且永遠衹有spf20的防曬效果而已。當兩種不同的防曬産品搭配在一起使用時,效果以防曬指數高的産品為準,所以建議你挑選一種防曬類産品使用就可以了。
■防曬霜塗在皮膚上多長時間才能真正發揮出防曬效果?
防曬霜的作用原理是將皮膚與紫外綫隔離開來,由於隔離成分必須滲透至角質表層後才能發揮長時間的吸收隔離效果,因此必須在出門前20分鐘就先擦拭完畢,出門前再補充一次,效果纔好;在使用劑量上,每次至少要有1-2ml 的量,才能達到最佳的隔離效果;並且應盡量避免在日照最強烈的時間段出門(上午10點到下午2點);同時還要善用各種輔助用品,例如陽傘、帽子、長袖衣服、太陽眼鏡等,用來共同抵抗紫外綫入侵。 |
|
■趕在夏季到來前選擇一款合適的防曬霜,讓嬌嫩的肌膚免受陽光的炙烤,實在是愛美女性的頭等大事。那麽,到底該如何選擇防曬霜?
1、建議在購買防曬霜前做一次準確的皮膚測試。油性肌膚應選擇滲透力較強的水性防曬用品;幹性肌膚應選擇霜狀的防曬用品;中性皮膚一般無嚴格規定,用乳液狀的防曬霜則適合各種皮膚使用。
2、計算一下SPF值。一般說來,SPF指數越高,所給予的保護越大。一般環境下,普通膚色的人以SPF8至12為宜;皮膚白皙者建議選用SPF30的防曬霜;對光過敏的人,SPF值選擇在12至20間為宜。
3、瞭解不同防曬霜的適用人群。不同的防曬産品有不同的適用對象,最好的辦法是在購買之前,先在自己的手腕內側試用一下。10分鐘內如果出現皮膚紅、腫、痛、癢現象,則說明自己對這種産品有過敏反應,可以試用比此防曬指數低一個倍數的産品。如果還有反應,則最好放棄該品牌的防曬霜。
■具體介紹
▲一、根據膚質選産品
油性皮膚如何選擇防曬霜? 防曬霜的選擇:滲透力較強的水劑型、無油配方的防曬霜,使用起來清爽不油膩,不堵塞毛孔。千萬不要使用防曬油,物理性防曬類的産品慎用
痘痘型皮膚如何選擇防曬霜?
防曬霜的選擇:與油性皮膚相同,選擇滲透力較強的水劑型、無油配方的防曬霜,但是當痘痘比較嚴重,發炎或者皮膚破損,就要暫停使用防曬霜,出門時候衹能采用遮擋的物理方法防曬。
幹性皮膚如何選擇防曬霜?
防曬霜的選擇:所以幹性肌膚一定要選用質地滋潤,並添加了補水功效以及增強肌膚免疫力的防曬品,現在很多防曬品已經增加了防曬以外的補水、抗氧化功效
敏感性皮膚如何選擇防曬霜?
防曬霜的選擇:安全起見,推薦選擇專業針對敏感性膚質的護膚品牌的防曬品,或者産品說明中明確寫出“通過過敏性測試”、“通過皮膚科醫師對幼兒臨床測試”、“通過眼科醫師測試”、“不含香料、防腐劑”等說明文字,最好選擇物理性防曬品。
小貼士:最好的辦法是在購買之前,先在自己的手腕內側試用一下。10分鐘內如果出現皮膚紅、腫、痛、癢,說明自己對這種産品有過敏反應,可以試用比此防曬指數低一個倍數的産品。如果還有反應,則要放棄這個品牌的防曬霜。
▲二、挑選適合的SPF值
SPF值在防曬霜中的含義?
現在市場上許多防曬霜都標有SPF數值,促銷小姐會告訴您這個值越高,防曬效果越強。那麽SPF究竟有什麽含義呢。SPF是防曬係數(SUN proteetion Factor)的英文縮寫,表明防曬用品所能發揮的防曬效能的高低。它是根據皮膚的最低紅斑劑量來確定的。
皮膚在日曬後發紅,醫學上稱為“紅斑癥”,這是皮膚對日曬作出的最輕微的反應。最低紅斑劑量,是皮膚出現紅斑的最短日曬時間。使用防曬用品後,皮膚的最低紅斑劑量會增長,那麽該防曬用品的防曬係數SPF則為:SPF=最低紅斑劑量(用防曬用品後)/最低紅斑劑量(用防曬用品前)
假設某人皮膚的最低紅斑劑量有15分鐘,那麽使用SPF為4的防曬霜後,理論上可在陽光下逗留4倍時間(60分鐘),皮膚纔會呈現微紅;若選用SPF為8的防曬霜,則可在太陽下逗留8倍時間(即120分鐘),依此類推。
SPF是目前國際上較廣泛采用的表徵防曬用品防曬功效的指數,國外一般采用人體皮膚試驗或其它方法確定。目前我國還未建立測定SPF值的標準。本次試驗采用國際上另一種評價防曬用品防曬功效的方法——光譜法。它通過測定表徵樣本吸收和反射紫外綫能力的吸光度值(OD),來評價防曬品的防曬功效。
▲ 三、 挑選防曬産品5項法則
◆A.選擇清爽型的防曬用品,挑選時也最好先在自己的手腕內側試用一下,10分鐘內如果出現皮膚紅、腫、痛、癢的話,說明你對該産品有過敏反應,可以試用比該防曬指數低一個倍數的的産品,如果還有過敏反應的話,你就衹能放棄選擇這個品牌的防曬霜了。
◆B.選擇清爽防曬品,除應認清外包裝上的OilFree(不含油脂)的標識外,掌握一些小的識別技巧也很重要。可將所選中的防曬産品輕塗在手背或虎口處,若皮膚能很快吸收,無黏膩感、增白感,且沒有光光的油亮感,感覺清爽濕潤,就基本可以認定是一款合格的清爽防曬品。
◆C.由於油脂分泌的不同,膚質會有所改變,應再做一次膚質檢測。油性的肌膚宜選擇潔力較強的泡沫潔面用品和滲透力較強的水性防曬用品;幹性肌膚宜選擇乳性的潔面用品和霜狀的防曬用品;中性皮膚的選擇性較為廣泛。乳液狀、噴霧狀的防曬霜基本上適合各種膚質使用。
◆D.針對肌膚較油容易長青春痘的人,應該要選擇使用起來清爽不油膩的乳液狀産品,千萬不要使用防曬油、隔離霜類的防曬品,要特別註意産品有無標示non-comedogenic(意思是不會造成粉刺)。
◆E.若平時有服用降血壓藥或減肥藥、鎮定劑者,應使用防曬係數較高的防曬品,因有服用此藥劑者皮膚容易對光過敏,故要提高防曬係數。
【購買防曬霜的兩個指標】
購買防曬霜要註重兩個指標,一個是SPF(Sun Protection Factor),防曬指數;一個是抗水性能。
SPF是根據防曬劑對UVB的作用而設計的,雖然很高的SPF數值意味着對UVB的防護時間更長,但是並不代表對UVA有同樣的作用。如果需要同時防護UVA和UVB,應當考慮購買“廣譜”的防曬劑;
防曬劑的抗水性能越來越受到重視。因為汗水、海水、遊泳池水等都是我們要面臨的問題,對於室外運動、旅遊愛好者來講,防曬劑的抗水性能非常重要。
按照美國皮膚科學會的說法,1個SPF值可以在陽光下保護皮膚不受日光傷害10分鐘,因此,SPF為15的防曬劑可以保護我們150分鐘。
現在經常聽到說1個SPF可以保護皮膚15分鐘的說法,為了更加有效的考慮,我們建議大傢1個SPF相當於10分鐘保護的說法。
使用防曬霜不要像使用嚴霜那樣節省,每次用量可以大一些。在出門到陽光下(水中)活動的前30分鐘使用防曬霜,這樣可以讓有效成分在面部充分滲入。]
選擇防曬霜的六個技巧
你可能不知道,防曬霜使用不當照樣達不到防曬的目的。在炎夏使用防曬霜務必留意以下幾個方面:
根據自己皮膚性質選擇防曬霜:選用防曬化妝品要避免引起皮膚過敏,使用某一新産品前,最好先在手背或手臂內側或耳根處試塗一下,待24小時後沒有出現過敏反應纔可使用。
選擇適當係數的防曬霜:SPF值越高,防曬時間越長。SPF值,即防曬係數,一般黃種人皮膚平均能抵擋陽光15分鐘而不被灼傷,那麽使用SPF15的防紫外綫光用品,便有約225分鐘(15分鐘×SPF15)的防曬時間。日常護理、外出購物、逛街可選用SPF5-8的防曬用品,外出遊玩時可選用SPF10-15的防曬用品。遊泳或做日光浴時用SPF20-30的防水性防曬用品。
使用時間要恰當:防曬霜不能在上妝前使用,也不可臨出門纔塗防曬霜。防曬霜跟一般的護膚用品一樣,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被肌膚吸收,所以出門前10~20分鐘應塗防曬霜,而去海灘前30分鐘就應塗好。
使用量要足夠:通常防曬霜在皮膚上塗抹量為每平方釐米2毫剋時,才能達到應有的防曬效果。且SPF值不能纍加,塗兩層SPF10的防曬霜,都衹有一層SPF10的保護效果。
不要混合使用不同品牌的防曬霜:混合使用會增加皮膚過敏的可能性。各個品牌防曬霜的成分是不一致的,如果混用,重疊在皮膚上,有可能造成成分相互幹擾或相互排斥,降低了防曬功效,甚至引起皮膚過敏。
勿因保存不當降低效果:如果長時間受熱或太陽直曬,防曬霜效果可能降低。不可使用變質的防曬化妝品,因為它不僅防曬效果下降,而且更有可能刺激皮膚。 |
|
加州大學Riverside分校研究小組的化學家們發現,當我們外出塗抹防曬霜時,除非頻繁塗抹,否則反而對皮膚有害。
暴露在陽光下皮膚細胞會吸收紫外綫輻射,産生有害的氧化物。這些化合物活性很強,會導致肌膚的“氧化性損害”。具體地說,活性氧化物可以破壞細胞壁、脂肪膜、綫粒體及DNA等細胞組織,最終損害肌膚,加速老化。
塗抹防曬霜後,一些被稱為紫外吸收劑的分子會消減穿透肌膚的紫外綫輻射。但是,一段時間之後這些吸收劑又會滲透到表皮以下,導致內部組織受到輻射威脅。
化學係資深科學家凱瑞M 漢森(Kerry M. Hanson) 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認為,三種常見的紫外吸收劑(辛基甲氧基桂皮????類 (octylmethoxycinnamate) ,苯甲酮類 (benzophenone-3) 和辛-水楊酸 (octocrylene) )暴露於紫外綫照射下自身就會産生活性氧化物,增加對皮膚的氧化性損害。但是這些吸收劑都是被美國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而廣泛使用的防曬霜成分。研究發現:衹有當紫外吸收劑滲透進皮膚時,纔會産生那些額外的活性氧化物;滲透後的防曬霜會失去吸收紫外綫的能力。他們的研究結果會刊登在即將出版的《自由基生物學與醫學》雜志中。
漢森(Hanson)教授說,“防曬霜要正確使用才能防止曬傷,比如均勻塗抹在皮膚上是具有保護作用的。但是,我們的研究數據顯示,如果防護面積不夠,防曬霜中的紫外吸收劑滲入表皮層會起到相反作用。兩個可能的解决方法:一是使用一些高級的防曬霜,確定吸收劑衹存在於皮膚表面,減少紫外誘導産生的活性氧化物。另外,就是將紫外吸收劑和抗氧化劑混合,利用抗氧化劑降低紫外誘導活性氧化物在皮膚中的濃度。”
漢森(Hanson)和其他研究者將防曬霜塗抹到真皮模型組織上,測試防曬霜滲透過程和活性氧化物在表皮深處的濃度。利用雙光子熒光顯微鏡,他們檢測分子探頭的熒光特性變化,判別表層下活性氧化物的産生過程。他們證實,當防曬霜滲入時皮膚中會産生活性氧化物。
近95%的肌膚老化與紫外照射有關。人類整個生命周期中90%的紫外輻射來自18歲之前。紫外綫A可以穿透表皮,達到肌膚深處的真皮組織。
“目前給大傢的最好建議就是要使用防曬霜,並且經常塗抹。皮膚癌基金會(Skin Cancer Foundation) 建議每兩個小時就要塗抹一遍,特別是出汗或遊泳之後防曬霜會被衝洗掉,及時塗抹更為重要。也就是說,盡量避免已經滲入的紫外吸收劑再與任何紫外輻射發生反應,減少活性氧化物産生的可能性。” 加州Riverside分校化學係剋裏斯多弗?巴丁(Christopher Bardeen)副教授解釋道。當然,該項研究還在進一步推進中,機理及根本解决辦法還有待探討。
防曬霜使用的禁忌
1.SPF值越高,防曬時間越長。
一般黃種人皮膚平均能抵擋強光15分鐘而不被灼傷,那麽使用SPF15的防紫外綫用品可抵擋約225分鐘強紫外綫照射。日常護理、外出購物、逛街可選用SPF5-8的防曬用品,外出遊玩時可選用SPF10-15的防曬用品。遊泳或做日光浴時用SPF20-30的防水性防曬用品。當照射時間超過有效防曬時間應及時補充塗抹。
2.SPF值不能纍加。
塗兩層SPF10的防曬霜,衹有一層SPF10的保護效果。
3.不可臨出門纔塗防曬霜。
防曬霜跟一般的護膚用品一樣,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被肌膚吸收。所以應在出門前10-20分鐘塗抹。
4.防曬霜並不是塗上就有效,而要達到一定量才能發揮效應。
通常防曬霜在皮膚上塗抹量為每平方釐米2毫剋時,才能達到應有的防曬效果。
5.不同膚質的人應選擇不同的防曬用品。
油性的肌膚宜選擇滲透力較強的水性防曬用品;幹性肌膚宜選擇霜狀的防曬用品;中性皮膚一般並無嚴格規定。
6.防曬霜不能在上妝前使用,應在使用了護膚用品後再塗抹。 |
|
■我每天白天都在辦公室待着,也需要防曬嗎?
當然了,防曬是每天要做的功課。你要知道引起皮膚衰老的 UVA紫外綫具有很強的穿透性,它可以穿透玻璃、穿透雲層而直接進入皮膚真皮層,對皮膚造成直接的傷害。所以說在辦公室同樣要塗抹防曬霜,衹不過選擇那些質地輕薄些的防曬霜或者是隔離霜就可以了,也可以選擇具有保養功能的防曬日霜,一般SPF15/ PA+就足夠了。需要強調的是,防曬霜或者隔離霜並不能阻擋電腦輻射,消除輻射的最重要手段是做好每天晚上的清潔工作。
■近些年防曬霜上除了SPF的字樣之外,又出現了PA的字樣,請問它是什麽意思?
現在的防曬品,往往會看到“PA”這兩個字母。目前的科學已經證實UVA-1是導致肌膚老化的兇手,所以日本科學家就研發了專門抵擋UVA-1的防曬品,並以 “+”來表示防禦強度。PA正確的說法是Protection of UVA-1,它的程度是以+,++,+++三種強度來標示,“+”字越多,防止 UVA-1的效果就越好。
■今年我還看見了SPF 30+字樣的防曬産品,這又代表什麽呢?
SPF30+是表示高於SPF30的産品,這主要來自於中國衛生部2003年的一個新規定:為了防止盲目飆升SPF值的行為,所有SPF30以上的防曬産品均不標明具體的防曬值,而一律以SPF30+表示,在此規定發佈之前通過檢驗的産品仍維持原來的標示方式。所以以後購買此類産品之前最好嚮專櫃人員咨詢清楚具體情況。
■ 海邊防曬至少要達到多少防曬值?辦公室要多少?
去海邊塗抹的防曬霜肯定要比辦公室的防曬指數高,一般應該在SPF30 / PA++以上,而且應該是防水型的,還要塗勻塗厚。而在辦公室,SPF15/ PA+就足夠了。當然,在陽光灼熱的夏天,如果你上下班途中會遇到強烈的紫外綫,最好還是選擇SPF25/ PA++的防曬産品。
■ 下海後每隔多長時間補一次防曬霜?是否每次下水後都需要補一次?
準確地說,下海遊泳,每次上岸後都應補擦一次,如果沒有被海水衝刷掉,至少每隔兩個小時也要重新擦一次。
■ 身體與臉部是否要用不同的防曬霜?
其實沒有嚴格的區別。一般如果專用防曬霜上沒有特別標明的話,身體和臉部可以通用。衹是如果你準備下水玩耍的話,的確需要使用專門為身體準備的防曬霜——能防水防汗,又不容易衝刷掉,而這樣的産品不適合臉部使用。
■幾種不同質地的防曬産品(防曬油、霜、液)特點是否不同?是否防曬油的防水會好一些?
現在防曬産品的質感與前些年大不相同了,一般質地非常清爽輕薄,即使是 SPF50的産品也不會有厚重的感覺。防曬産品還是以“霜狀”最為普遍,噴霧式的液狀産品使用起來比較清爽而且方便,而油或膏類的産品一般具有很好的防水防汗效果,但塗在臉上會感覺到明顯的不舒服,一般用於身體較多。
■ 防曬粉底、防曬隔離霜、防曬霜各自不同的適用範圍是什麽?
如果你是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又需要化淡妝示人,防曬粉底是很方便的選擇,補妝也很容易;如果不喜歡粉底又想適度改善一點膚色,帶有輕微潤色功能的防曬隔離霜可以滿足需要;如果你身處完全不需要任何化妝的場合,或者白天會接觸到強烈的陽光,那最好使用指數適當的防曬霜。至於防曬霜和防曬隔離霜的區別,主要在於隔離霜一般都有修正膚色功效,而且有幫助粉底更加容易上妝的功能。
■ 我知道防曬霜幾個小時後就會失效,那我化了妝如何補防曬?臉上有很多汗黏糊糊的怎樣補防曬?
要知道補防曬可是一門學問呢!很多女孩都知道補防曬,但她們往往是直接往臉上抹了一層又一層的防曬霜,結果可能會“補”出可怕的脂肪粒!我們告訴你幾個補防曬的小竅門:化了妝後可以先用紙巾輕輕擦去汗水和油脂,或者僅僅用吸油紙吸去油脂,然後用防曬粉餅來補妝;如果臉上汗和油很多,那麽務必先用卸妝濕紙巾擦去汗水和油膩,然後補防曬霜,也可用補水噴霧將臉部清潔後再補。
■ 兒童也需要防曬嗎?
兒童防曬非常重要。兒童在8~9歲以前,皮膚沒有發育成熟,抵抗紫外綫的能力還很弱,而且往往在陽光下停留的時間很長,據估計,照射在兒童身上的紫外綫數量比成人多三倍。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皮膚日曬時間越長、越頻繁(特別是在兒童時期),成人以後患皮膚癌的風險也越大。
■ 我很怕曬黑,所以想曬後立即用美白麵膜,這樣可以嗎?
我曾經見過身邊的朋友這樣做了,結果皮膚産生了紅疹等敏感現象。這是因為曬後的肌膚非常缺水,而且多少有一些炎性反應,所以當你把酸性的美白麵膜敷在臉上時,等於加大了引至敏感的機會。正確的做法是曬後立刻用補水面膜,尤其推薦使用啫喱狀的或者是紙膜式的補水面膜,如果有條件的話在冰箱裏面冷凍一下效果更好。曬後的缺水肌膚得到降溫和水分補充後,自然會恢復角質層的健康狀態。至於美白程序,等皮膚完全穩定後再用也不遲。
■ 是不是越熱紫外綫越強烈?
紫外綫不會發熱。例如爬山,越往上,山風越涼,人甚至感到寒冷,但這時的紫外綫非常強烈。也就是說,每往上1000米,紫外綫就增強10%。同樣道理,在大海上海風讓你感覺涼爽,然而那個時候的紫外綫已達到極強的程度,所以不要因為待在涼爽的地方不發熱就忽略防曬。
■ 聽說最佳的防曬霜是T 恤衫,是這樣嗎?
一件普通的T恤衫勝過任何防曬霜,SPF值大約為15~30,的確可以隔離95%的紫外綫光,但要記住衣服濕了之後便失去防曬的功效;另外,T恤擋不住的地方還是需要防曬保護。如果外出遊玩,一件長袖T恤衫、一頂巴拿馬草帽或是一頂小草帽,再塗上SPF30/ PA+++的防曬霜,就是一套安全組合了。
■ 多雲的天氣我還用塗防曬霜嗎?
雲層對UVA紫外綫來說,幾乎起不到任何的隔離作用,所有的UVA紫外綫都能穿透雲層,也就是說90%的紫外綫都能穿透雲層,惟有昏暗時那種厚厚的積雨雲層才能阻止部分紫外綫,所以多雲天氣最好也用SPF10-15的産品。
■ 我的皮膚已經曬得夠黑了,是否就不用再防曬了呢?
皮膚曬後會呈棕黃色,這表明皮膚進入自我保護狀態——皮膚的增厚和黑色素的産生是皮膚自我保護的表現。但黑色素衹能部分吸收紫外綫UVB,起到隔離作用,使肌膚不受損傷,卻沒有吸收紫外綫UVA的功能,所以即使是曬黑的皮膚也同樣會受到UVA的傷害,同樣需要防曬。
■ 我在購買防曬霜之前,應該從哪幾方面來考慮?
一般人在購買防曬産品時,多以防曬係數(SPF)來選擇,這樣其實並不全面。在購買之前,要考慮到自己的工作性質、生活習性、膚色深淺、年齡等多方面的因素。舉例來說,長期處於室內的辦公室女性,SPF 15的係數是夠應付,若是常在外面奔波的,最好選擇SPF20以上,而如果喜歡從事水上運動的話,防曬係數必須提升至SPF30甚至更多;另外,膚色白皙的人,最好也選擇SPF 25以上的防曬品,以防止斑點的産生;而如果皮膚偏深偏黑,平日使用SPF 15的産品就可以了。
■皮膚被曬傷,聽說等到秋天後再護理效果纔好,是這樣嗎?
曬後護理最好能在日曬的當天甚至當時進行,時間越早,肌膚受損的程度就越小。陽光會使肌膚的水分大量流失,造成肌膚表皮粗糙,因此“保濕和鎮靜”是曬後護理的重點。如果能在曬後的第一時間做好曬後護理,不僅可減輕肌膚紅腫灼熱的反應,還有利於減緩紫外綫的傷害。冰塊、涼水澡、補水凝露是曬後護理的好方法。
■紫外綫的傷害會纍加,真是這樣嗎?
我們皮膚的記憶係統會記錄每次陽光對皮膚的傷害程度,並逐漸纍加。隨着暴露在陽光下時間的增加,皮膚中的陽光能量也逐漸被消耗,最終將無法保護我們的皮膚。一般在20歲的時候,就會消耗50%的“陽光本錢”。由於個體的差異,每個人皮膚中陽光本錢消失的速度各不相同。
■每天早上用防曬面霜,然後用防曬粉底,最後用防曬粉餅,這樣纔覺得做好了充足的防曬準備。這樣做對嗎?
如果你以為你用一個SPF20的日霜加上一個SPF15的粉底能達到 SPF35的防曬效果,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這種做法不光會增加肌膚的負擔,而且永遠衹有SPF20的防曬效果而已。當兩種不同的防曬産品搭配在一起使用時,效果以防曬指數高的産品為準,所以建議你挑選一種防曬類産品使用就可以了。
■防曬霜塗在皮膚上多長時間才能真正發揮出防曬效果?
防曬霜的作用原理是將皮膚與紫外綫隔離開來,由於隔離成分必須滲透至角質表層後才能發揮長時間的吸收隔離效果,因此必須在出門前20分鐘就先擦拭完畢,出門前再補充一次,效果纔好;在使用劑量上,每次至少要有1-2ml 的量,才能達到最佳的隔離效果;並且應盡量避免在日照最強烈的時間段出門(上午10點到下午2點);同時還要善用各種輔助用品,例如陽傘、帽子、長袖衣服、太陽眼鏡等,用來共同抵抗紫外綫入侵。
■夏季塗防曬霜 六大細節
每天周旋於與紫外綫做鬥爭,人們需要以“智”取勝。防曬有哪些秘訣呢?
很多女孩都有一個共同的受難經歷,那就是每年的夏天一來就開始防曬。早上一開始到晚上結束,任何一道化妝工序都可以遺漏,可塗防曬霜這道工序就是不能缺席。
No.1 指數越高越油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純物理防曬的防曬産品,因為它們不需要被皮膚吸收,衹是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防護膜”來反射紫外綫,因而不會刺激皮膚,敏感的皮膚都可安全使用。但問題是,物理防曬劑二氧化鈦、氧化鋅都是衹溶於油的粉劑,所以用量越多、防曬指數越高,産品就會越油。一些品牌想出瞭解决之道:將物理防曬劑混合在渾發性的溶劑裏,用之前“咔嗒咔嗒”地搖勻,塗抹時非常潤滑,一會兒溶劑揮發,皮膚表面衹剩下一層防曬粉霧,完全清爽不油。
No.2 防曬不防水
即使是防水型的防曬霜,確切的意思也衹是“耐水”,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遇水後的功效穩定性,但在遊泳和大汗、擦汗之後,還是應及時補霜。
No.3 防曬不要揉
防曬霜是拍的——取適量於指間或掌心,輕輕暈開後在需要防曬的部位拍開、拍勻即可。防曬霜分子很大,不要多揉、多按摩硬把它擠進毛孔,那樣很容易“搓泥”,也會堵塞毛孔,反而降低了防曬功效。
No.4 防曬加粉也清爽
別忽略了,防曬粉底液、防曬粉餅也是純物理防曬、且眼睛部位都好用的防曬産品哦!很多人的觀念中,粉底之類的彩妝品仍被認為是有損皮膚的。可事實上,由於二氧化鈦、氧化鋅都是白色粉劑,有“增白”效果,早已取代傳統的鉛、汞等有害成分,而被廣泛應用於粉妝産品,這也使新型的粉底液、粉餅都有了防曬功效。而且,為了妝容持久,粉底液、粉餅的防曬指數都不會很高,質地絶對不油。還因為添加了保濕或控油、吸油成分,衹要選對了産品,就可使缺水的皮膚更保濕、冒油的皮膚變舒爽。
No.5 防曬要提前
化學防曬劑被皮膚吸收、轉化需要一段時間,所以含化學防曬物質的防曬産品,必須在出門前(包括下班前)20分鐘使用,否則剛塗上就出門,等於皮膚未及防護就暴露在紫外綫的直射下。
No.6 防曬要卸妝
防曬後一定要每天卸妝。因為防曬劑本身是油溶性的,其中的持久配方、防水配方,洗面奶洗來如同“隔衣洗澡”,所以,先用卸妝油“以油溶油”,才能最有效、最溫和地卸除幹淨。如果不徹底卸妝,很容易堵塞毛孔、引發痘痘。
混合性防曬
一般防曬品可分為物理性、化學性及混合型。物理性防曬品可反射紫外綫,優點是溫和不刺激,缺點則是質地厚重、較油及有層白膜感;化學性防曬品則可吸收紫外綫,將其轉換成不傷害皮膚的物質,優點是清爽不油膩不泛白,缺點則是可能較刺激甚至引起過敏,而且需要30分鐘被皮膚吸收後才能有效防曬。4inLOOK美容專傢愛認為,現在較新的防曬品則傾嚮於物理性及化學性混合型,不僅適合一般膚質,且具有抗UVA、UVB、IR等全效性,可減少色素沉着,延緩皮膚老化及減低皮膚癌發生的幾率。
防曬死角記得塗抹
塗抹普通防曬品的時候,一般會和普通的保養品一樣註意避開眼周和唇部肌膚,所以,眼唇部肌膚一度成為“防曬死角”。所以4inLOOK美容專傢提示,帶防曬值的眼霜、唇膏出現是必須的,不要擔心這些東西會給脆弱敏感的特殊部分肌膚壓力,因為一定至少比裸露於日光下和承受普通防曬品的壓力來得小。但是選擇上,最好還是選擇物理防曬型的。
兩大防曬指標
SPF防UVB
SPF是由Sun Protection Factor縮寫而來,為美國防曬係數,指預防紫外綫B的防曬功效指數,是防曬用品度數的高低。它是根據皮膚的最低紅斑劑量來確定的。
SPF值愈高,防護時效愈長。一般黃皮膚的人沒有任何防備地站在陽光下面暴曬,15分鐘會曬出斑,如果你選擇的是SPF20的防曬霜,你在日曬下的安全時門就是15x20=300分鐘,如此類推,SPF簡單地說可代表防肌膚曬黑出斑的時間。 |
|
- : sunblocking cream, sunproof cream, sunscreen cream
|
|
- n. crème solaire
|
|
|
|
百護防曬霜 | 蘆薈防曬霜 | 麗純防曬霜 | 乖寶貝防曬霜 | 防曬霜原理篇 | 防曬霜常識篇 | 防曬霜分類篇 | 防曬霜問答篇 | 防曬霜警惕篇 | 防曬霜使用篇 | 防曬霜選購篇 | 靚麗美研防曬霜 | 薇姿特護防曬霜 | 薇姿面部防曬霜 | 白潤精華防曬霜 | 防曬霜調理美白 | 防曬霜均衡美白 | 防曬霜平衡美白 | 協和珍珠防曬霜 | 如何選擇防曬霜 | 丹姿美白防曬霜保濕型 | 鬱美淨曬不黑神奇防曬霜 | 美白防曬霜清爽不油型 | 如何選擇防曬霜? | 玉蘭油多效修護防曬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