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金沙牛
  中文名稱: 金沙牛
  來源: 本品為蟻蛉科動物蟻蛉myrmeleon formicarius linnaeus的幼蟲乾燥體。
  出處: 實用中草藥彩色圖集. 第三册
  介紹
  title 簡介
  來源 本品為蟻蛉科動物蟻蛉myrmeleon formicarius linnaeus的幼蟲乾燥體。
  産地 主産於廣東、廣西、山東、四川、浙江、湖南、雲南、貴州、海南等地。
  采收加工 全年可捕捉,多在夏、秋季蟻蛉棲息處鏟沙篩取,捕捉後用文火微炒至蟲體膨脹為度。
  藥材性狀 本品𠔌粒狀,長7~15毫米,全體呈黃褐色,有黑褐色斑點;頭部較扁大,口器發達,上顎1對,扁長內彎如鉗螫狀;胸部大,腹部有環節10個,胸、腹部膨脹或微脹,兩側有短毛,末端有刺;足3對,中足最長,在采收加工炒製時多已脫落。體輕,質鬆脆。氣微腥,味微鹹。以體大、全形、黃褐色、體輕膨脹、無沙泥者為佳。
  性味和功用 辛、鹹,溫。歸腎、膀胱經。解熱,鎮痙,散結,利尿通淋,化疔毒。用於小兒高熱,腎及尿道結石,小便不利,瘰癧,疔瘡。常用量3~9剋,煎劑或研末衝服。
  功用: 歸腎、膀胱經。解熱,鎮痙,散結,利尿通淋,化疔毒。用於小兒高熱,腎及尿道結石,小便不利,瘰癧,疔瘡。常用量3~9剋,煎劑或研末衝服。
  性味: 辛、鹹,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