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遠遠看去角鯨就像頭上長了一根長長的角,故名角鯨。角鯨的“角”實為一巨齒。從其胚胎發育來看,角鯨的牙齒共有16枚,衹不過到出生時大部分牙齒退化消失了,僅上顎的兩枚保留下來,並且雌鯨的齒終生隱於上顎而不外現,僅雄鯨左側的一枚,突破上唇嚮前伸出,其長度可達2~3米,頗似唐·吉可德手中的長矛;右側的一枚也藏而不露。但在極個別的情況下,其兩顆較長牙齒也有同時嚮前伸出的,那便成了雙角鯨了。
角鯨的“角”有什麽用處呢?有的科學家認為,角鯨可用“角”挖掘海底泥沙,幫助尋找食物。有的則認為,角鯨生活在北極寒冷的水域中,可用牙像海豹一樣破冰,以便進行呼吸。但這些解釋很難自圓其說。還有的生物學家則認為,角鯨的長齒衹不過是第二性象徵而已,這就同我們人類一樣,男性長着粗壯而濃密的鬍須。同時,此“角”可以作防禦和攻擊性武器來用,特別是在生殖期間,雄鯨為了爭奪生殖權力,會用牙齒進行一場驚心動魄的角鬥,牙齒越長,體格越壯,優越性就越大,容易把競爭對手徵服,達到稱王稱霸的目的,從而獨自享受後宮佳麗。但這些都是猜測而已。
角鯨比較容易捕捉,因為它們喜歡較長時間地停留在表層水面上嬉戲。但角鯨的肉不是很好吃的,不大適合愛斯基摩入的口味,所以愛斯基摩人對角鯨不大在意。後來因為西方人把角鯨誤認為是傳說中的獨角獸,認為其角可以包治百病,因而其價比黃金還貴,結果導致對角鯨的大肆捕殺。
在北冰洋寒冷的海域裏,生活着一種奇特的齒鯨。它的體型很特別,腹部呈白色,背部為黑色,並夾雜着藍灰色或黑灰色的斑點花紋,在它的頭上長着一個約1~2米的長角,因此,當地居民給他起了個渾名,叫它獨角獸;也有人根據它的外形特徵,叫它一角鯨。一角鯨體長僅有4~5米,體重約900~1500千克,在鯨類傢族之中,屬於較小的一種。其實,一角鯨的“角”,並不是和陸生動物的角一樣,是真的角,而是一枚生長畸形的大牙,正因為如此,有人稱它是一齒鯨。儘管人們研究一角鯨有上百年的歷史,但至今仍有許多奧秘未能揭開。首先是一角鯨那枚奇長的牙齒的生理作用是什麽,一直在爭論之中。人們有過種種說法,甚至還産生過怪誕的假說。有人認為,一角鯨的長牙主要是捕食用的。人們發現,一角鯨吃比目魚時,就是用長牙去撥動緊貼在海底的比目魚。有的認為,那枚長牙是用來招引異性同伴註意的,在爭奪雌性配偶時,用長牙進行决鬥。還有的認為,長牙是聽覺係統的一部分。長牙在同族中間的“聽覺對抗”中,起着傳遞聲波的作用。還有說長牙在捕食時起誘餌作用等等。但是,凡此種種說法,都沒有得到普遍的認同。目前大多數人認為一角鯨的長牙僅僅是一種第二性徵的標志而已,它類似於陸地上的雄性獅子頭上的鬃毛,公雞頭上的雞冠。
對一角鯨長牙為其“第二性徵”的說法,也有不同看法。他們認為,在鯨類傢族中,似乎衹有一角鯨長着長長的牙齒,怎麽能說一角鯨的那枚長牙是雄性的標志呢!顯然不合邏輯。再比如說,人們經過研究發現,長牙上有十分明顯的蠃旋狀槽紋,而且,蠃旋槽紋的走嚮一律是自右嚮左。這又是為什麽?更令科學家不解的是,一角鯨逃生本領非常之大。在1988年夏天,加拿大的兩位科學家在巴芬島以北的一個海灣,為研究一角鯨的生活習性,在灣內拋出一張很大的鯊網,靜等一角鯨的到來。終於,他們在岸上的監聽器中聽到由一角鯨發出的陣陣爆炸般的聲音。接着,一群又一群的鯨遊過來了。然而遺憾的是除一條被漁網圍住外,其他都逃脫了。搞突,人們起這條廠黨鯨長約2米的長牙上裝上管狀無綫電測監裝置,然後將其放回大海中,結果,出人意料的是,第三天後,這條一角鯨竟然從科學家的嚴密監視中,突然消失了。看來,這種一角鯨的逃生本領可能是智慧性的,不同於海洋中其他生物的較低級的本能逃生。這一試驗雖然沒有完成,但它給人們留下的一連串未能解開的謎,是耐人尋味的。 | | 獨角鯨, 一角鯨, 冰鯨 | | |
|
|